“双减”政策下中小学课内外协同育人机制探析
2022-03-23张旭亚张荣伟
文∣张旭亚 张荣伟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举国上下积极落实“双减”政策这一时代背景下,建立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协同育人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学过度关注书本知识而忽视学生个体经验所带来的诸多现实问题。从已有的实践探索来看,在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课外活动所提供的物理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双重刺激与感受,能够更好地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构建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协同育人机制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特别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心智水平的提升,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校育人价值的实现。但同时,在离身学习理念影响下的教学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身体活动的严重缺失。人体感官系统所具备的认知功能未能得到良好的发挥和应用。
(一)课堂教学的现实困境
首先,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书本知识掌握为核心目标,以教科书解读为主要形式的单向度交流活动;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学生埋头于各种机械操练和应试材料当中,在封闭的教室里度过了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十几年。换言之,传统的课堂教学以书本知识、公共知识为主,知识的教授方式单一,难以将抽象的知识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学生;知识学习与生活世界割裂,学习成了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复制活动,缺少了求知活动本该具有的乐趣和温情。殊不知,书本知识是前人智慧的提炼和结晶,但归根结底也是源于前人的乐趣、体验、见识和感受。
其次,受离身学习理念的影响,当前的中小学课堂过度关注学生头脑部位的参与活动,仅重视学生的心智训练和心理水平,但对身体之于认知的重要作用有所忽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看重学生的学科成绩,书本知识教学的效率较高,但缺少了参与实践的身体活动,更忽视了身体认知功能的发挥。教师往往以试卷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实际指标,对教学形式多样性的认识存在明显的局限。
最后,在升学压力之下,中小学课堂教学在关注书本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经验和情感变化,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应用性。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从书本上学习知识、认识世界,却很少走出教室去体察生活,用自己的眼睛认识世界。在教室中开展的教与学,能够赋予学生系统的公共知识和书本知识,但缺失了体验层面的个人感受,这是一种不完整、不科学、不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育人方式。就其本质而言,个人知识来源于实践活动,没有真实的感受和参与,就不可能有知识的获得和价值观的确立。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学习活动如果缺乏个体经验的支撑,就不可能发挥迁移作用,更不可能产生长远效应。
(二)课外活动的重要价值
课外活动强调情感体验、身体参与的重要价值,在中小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具有深远的意义。不难发现,无论是综合实践活动还是研学旅行,都力图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推动课外活动更加科学有效地展开。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协同育人手段,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1]
首先,课外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更加丰富多样。相较而言,课外活动是区别于课堂教学的新型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亲身参与,重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外活动中,学生能够运用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信息获取方式、思维方式、感知方式也会更加多样。通过对学习空间和时间的拓展,课外活动能够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仅发生在教室里,也能发生在教室外,无论是教学的形式,还是学习的方式,都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另外,课外活动不仅能够打破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还能够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让学生综合运用不同知识进行研究、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其次,课外活动的开展能够延展学生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对于当前的中小学来说,课外活动有利于推动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机融合。学生能够走进自然、体验生活,在真实的情境中感知、研究甚至创作。相比课堂教学,身临其境的学习活动会带给学生更加多元、深刻的感受和体验,学生也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互动、交流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最后,课外活动有利于具身学习、具身教学理念的有效落实。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开放性特征,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综合能力提升的具身化学习。在开展课外活动之前,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具身学习理论的内涵,以便指导具体活动的规划、实施与完善。教育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心智和思维的训练,还要重视学生身体参与和独特经验的获得。教师应该紧密联系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走进自然、贴近历史、感受生活世界,通过赋予教学和学习活动强烈的具身性,将知识与经验、体验相结合,拓展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身体的认知功能,通过身体感官、身体活动、交互作用,认识世界、学习知识、感受体悟,不断拓展学习的形式与内容。也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实现知行合一的具身学习。[2]
(三)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保障,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框架的落地提供可行路径。
一方面,课堂教学主要集中在学科核心素养的知识层面,课外活动作为回归生活世界的育人方式,有利于协同课堂教学落实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框架强调学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素质、素养、品德等方面的全方位塑造。相较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特别强调通过直接的情感体验达到更为全面的育人目标。课外活动具有显著的境遇性、综合性、实践性特征,能够实现课堂教学难以实现的知识内化和实践转化,是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学习的有效方式。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体验、感悟、实践和研究,不但能力可以得到全方位训练,知识创新和文化熏陶也能够得以发生。可见,课外活动是“双减”背景下的迫切需求,教师应从书本知识掌握和个体经验获得两个维度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体验和探索知识,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养成。
另一方面,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其根本问题在于,传统课堂教学比较重视知识传授以及对学生思维、智力的训练,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却比较薄弱。具体而言,学习过程缺乏身体参与和个体经验的习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训练、适应能力的培养相对匮乏。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欠缺。另外,课外活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这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毋庸置疑,学生只有在实际做事的过程中才能提升动手能力,只有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才能进一步开阔视野,从而得到更加全面和长远的发展。课外活动是一种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等有机结合的育人方式,有利于促进文化理解、社会认知和综合素质培育。其中,提升综合素质是全球化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任务。为此,日常教育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四)“双减”政策的迫切要求
众所周知,过重的应试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业外溢”现象,学生的课外时间被多种多样的学科辅导活动所占据;课堂教学不只在学校中发生,还延伸至校外辅导机构当中,学生“无缝衔接”地奔走于各种辅导机构之间。过重的学校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不仅消耗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让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了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对身心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如果学生的所有时间都被课堂教学和学科辅导占据,他们就不可能有精力参与课外活动。总体来看,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往往将育人活动仅仅局限于知识教学,忽视了其他育人方式的重要性,尤其忽视了课外活动的育人价值。“双减”政策要求,学校必须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课外辅导负担,并对不同年级中小学生的作业时长进行了明确要求,禁止开展超负荷的学习活动。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能简单地将“双减”理解为对教师之“教”和学生之“学”的削减,实际上这是对学校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尤为迫切。“双减”政策明确指出,教师应“尽教”,也就是说,教师要在规定的教学时间范围内完成知识内容的教学,不能让学业任务转移到校外,占据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的关键使命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的建设,但是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并不仅仅是校园内的教育。”[3]实际上,“双减”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课堂教学之外的育人方式更多可能性。其中,课外活动的开展以及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是育人方式创新的必然选择。
二、构建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协同育人机制的可行性
建立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协同育人机制的关键,在于加强书本知识与个体经验之间的融合互动关系,让教师之“教”和学生之“学”基于书本知识而又超越书本知识。
(一)以具身的学习理念为指引
对课外活动内涵和旨趣的准确理解至关重要,若不能把握其核心理念与根本价值,造成认知上的偏差,就可能出现课程设置随意、宽泛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也难以达到理想的目标和追求。具身学习理念下的课外活动,倡导“知行合一”“手脑并用”,学校、家庭、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做中学”的育人价值;在完善书本知识学习方式的同时,能够将课堂之“知”与课外之“行”有机地统整起来。可以说,构建课内外协同育人机制的关键在于体现“融会贯通”的学习和教学理念,让学生从体验和感受中捕捉、提炼、归纳有价值的信息和内容。因此,构建课内外协同育人机制必须准确把握课外活动所具备的情境性、实践性、生成性、多样性等特征,自觉地将原本局限在教室和校园中的学习延伸到学校外,使其充分发挥区别于课堂教学的独特优势。这样才能将个人体验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环境创设提升课外活动的趣味性和体验性,使其区别于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得以彰显,才能让学生在具身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获得全方位发展。当然,在课外活动中,不能只停留在对事物表面、浅层的感知,而是要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调动理性思维,实现对事物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课外活动作为一种贯彻具身学习理念的课程实施方式,从最初的课程目标设置到最后的课程评价反馈,每一阶段都必须把握教育教学的本质,这样才能在具身理论的指导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协同育人功能。
(二)以完善的运行机制为保障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协同育人机制的落实,需要完善监督和反馈环节,以完备的运行机制为保障。[4]就教师而言,可以在执行相关课程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打造独具特色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综合性决定了它需要不同领域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具体的学科知识,但独立开展课外活动的相关知识有所欠缺,诸如安全知识、旅游知识、研学知识以及应对突发性问题的知识。因此,在课外活动的准备阶段,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必要的辅导或培训,以便教师在之后的活动中更好地发挥顾问和引导作用。在确定课外活动主题之前,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在整个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发挥的作用,必须全面检索和收集相关资料,结合学生、学校以及家庭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的主题;主题的选择与课程的设计,要以对学生有知识性、实践性、发展性等价值为原则;课外活动的地点选取和课程设计,也应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定,确保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只有满足全方位策划的协同育人机制,才能够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提升整体育人的效率和效果。
(三)以科学的育人目标为导向
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二者是互补、协同关系,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5]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都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从生活出发的原则。具体而言,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在育人的具体措施方面有所不同,前者集中在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后者强调在学校日常教学空间之外,通过社会实践或生活体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或强化对相关技能的掌握。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混的人是死人。”[6]显然,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衔接和联系是育人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要方面。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课外活动是实现书本知识与个体经验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重要手段,但无法取代课堂教学的独特育人功能。另外,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存在谁更重要或谁更优先的问题。只有从协同育人的根本目标出发对两者进行统筹,才能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实现课外活动的合理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运作,从而保证全面育人目标的实现。
(四)以“双减”政策为统领
“双减”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管制学校教育的短视化和功利化行为,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教育生态。此前,火热的课外培训在名义上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或拓展,实际上大部分以“应试”为价值追求,严重扭曲了课外辅导的应有功能。如前文所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是育人的两个重要环节,必须保持平衡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令人遗憾的是,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前,课外活动严重倾向于以书本知识解读或模拟训练为主要形式的应试教学。值得赞赏的是,目前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减轻学业负担和课外辅导负担,将更多的时间从校内让渡给校外,学生才有可能把时间和精力投入课外活动中去。而事实上,只有深入理解课外活动的内涵、内容、形式和价值,全面把握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之间的逻辑关联,才能够为“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提供可靠的思想依据。
三、构建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协同育人机制的基本原则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建立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协同育人机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个体经验之于学习的基础功能。在这种协同育人机制中,学生不只是坐在教室或者图书馆里从书本上或教师的口中获取知识,而是能够走进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中去探索世界、感悟人生。
(一)彰显课程实施的连贯性
课外活动虽然在形式上具有独立自在性,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另起炉灶”,而应与课堂教学有机衔接,彰显教学活动的持续性、连续性和递进性。一般而言,课堂教学的内容大都经过筛选、归纳和加工。过于零散和孤立的内容难以发挥课外活动的协同育人价值;相反,只有与学生的知识基础联系起来,才能够更好地被学生理解和应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更加积极和投入。当然,强调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并不意味着要局限于既定的学科知识或课程内容。从实践效果来看,课外活动的内容既要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联系,又要在有所侧重的情况下更加深化和丰富。从基本流程来看,在课外活动之初,学生首先应当自主检阅相关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一定的课堂学习之后,在阅读和积累一定书本知识的前提下,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才能更有方向性和目的性地开展课外活动。就其本质而言,课外活动应当以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为首要目的,应当充分发挥其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最终实现生命在场的深度学习和广泛交流。
(二)夯实课程内容的知识性
个体经验是课外活动的独特之处,书本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课外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形式,知识性、发展性是其区别于一般活动的关键属性。亲身经历是课外活动的重要特征,但并不是全部。在强调课外活动之于学生个体体验、个人感受重要性时,不应否认书本知识、公共知识之于学生发展的基本功能。应构建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协同育人机制,旨在实现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融会贯通。尽管教师的引导在整个课外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必须把握好“引导”的度,既不能过分干涉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又要充分利用科学知识和课外资源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总之,协同育人机制既要体现经验性、情感性原则,又要遵循教育性、学习性原则,对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的知识性进行明确的规定。
(三)体现学科教学的实践性
就知识学习的程序而言,既可以从书本学习入手,在体验中加深理解,也可以在体验后通过书本学习加以巩固和提升。就学校知识教学的先后顺序来看,大都需要通过“书本知识—个体经验—书本知识”这一基本流程,知识才能够真正被学生掌握。就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转换的基本形式来看,目前依然表征为“课堂—课外—课堂”这一基本样态。“尽管教学法研究促进了教与学之间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而这种有限的进展,毕竟不足以改革教与学脱节、学与用脱节的基本事实。”[7]正因为如此,在“双减”背景下,亟须拓展学习的宽度和深度,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将课堂教学中的书本知识与课外活动中的个人经验结合起来,在真实的感受中巩固知识,从而打破课堂教学忽视个体差异、脱离生活世界的现实困境。
(四)增强育人手段的灵活性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并不是学科知识的掌握。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都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都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8]就其目标而言,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一致的,二者只是在时间、内容、形式、场所等方面有所不同。相比较来看,课堂教学以讲授、对话为主要手段,以书本知识的掌握为主要目的。课外活动以实践、操作为主要方法,以个体经验的习得为价值追求。“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能够达到异质互补、同质共进、平等互融的效果。”[9]目前,在“双减”背景下,中小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课外活动时间,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去。但是,两者究竟应以何种方式有效协同、合力育人,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难题。总体来看,一方面,学校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能只关注课堂教学的日常价值而忽视了课外活动的特殊作用。另一方面,学校必须兼顾学科学习的基本要求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明确课外活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整合各种课外、校外资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中小学课内外协同育人机制才能够真正得以落实,才能够真正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