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伦理学审视

2022-03-23刘威吴支奎

课程教学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伦理学消极现象

文∣刘威 吴支奎

课堂是学生知识获取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学生的课堂发言对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来说,处于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课堂发言是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以文字或声音这种外化的形式进行表达,是检验学生听课效果和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合理运用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1]然而,当下的中小学课堂存在一种“沉默”现象,这种沉默是消极的,有别于积极沉默。积极沉默是指学生对于教师的问题主动进行思考、深度学习,以求能够正确地有条理地对教师的提问进行回答,对学生知识的获得意义重大。而消极沉默是指学生主动或被动选择不发言、回避,这种举动不但对学生自身的学习缺少帮助,而且还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和教学效率,师生间缺乏交流对课堂教学产生消极影响。设法改变这种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沉默局面,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是一对伦理实体,两者之间有着许多伦理的“纠葛”。从伦理学的视角来审视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主要是个人的行为目的、道德与情感等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产生影响。本文拟从伦理学角度出发,对中小学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做深度透析,找到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及伦理学解释的理论适切性

(一)课堂沉默

沉默是一种行为,表现人在做某件事时处于沉寂状态;沉默也是一种情感态度,表现为人的思维不积极。课堂沉默同样表现在学生课堂学习的行为与情感中。

学生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场所,课堂沉默是课堂教学中必然存在的现象。从课堂沉默的效果来看,分为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积极的课堂沉默表现为学生对教师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深度学习,以求正确地有条理地对教师的提问进行回答,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有重要意义。王玉辉[2]认为合理的沉默对于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课堂纪律的调节有重要作用;刘向前[3]觉得沉默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在课堂情感、认知以及学习效果的反馈的把握;王娜娜[4]等认为富有机智的沉默是一种充分聆听与思考的状态,对于学生知识的吸收有促进效果。

然而,课堂中还存在着消极沉默现象,消极沉默是指学生主动或被动选择不发言、选择回避教师的提问。这种消极的课堂沉默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都有负面影响。黄成林[5]从学生的行为入手界定,认为消极的课堂沉默表现为学生被动参与课堂学习,不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向他人表达,这样使得课堂的氛围不利于学习的进行;李美峰[6]则从学生的思维入手界定,他认为消极的课堂沉默表现为思维游离于课堂,关注课堂以外的事物。

有关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研究大多从文化、课堂权利主体、心理等方面入手。儒家传统文化倡导的谦让思想,让学生不愿在课堂中“出风头”,只愿听别人说;教师权威思想的桎梏,让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受到影响,不敢在课堂中表达想法;从众心理使得课堂中学生的表现趋于相同,教师在提问后面临的大多是整体的沉默,很少有学生愿意打破沉默局面。从以往的研究来看,从道德与利益、人伦关系等伦理学视角来剖析课堂沉默现象较少见,笔者尝试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

(二)伦理学之于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理论适切性

所谓适切性主要是指所用理论对于解释某一现象的适合程度,也就是理论对于现象要有解释力,对于人们剖析现象、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具有推动作用。伦理学理论以崭新的分析视角和极强的理论适切性,为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分析框架,使得该现象的研究角度得以扩充。

回顾伦理学发展的脉络可以看到,经过长时间发展,伦理学的相关理论已广泛运用于医学、政治、经济、生态、生命等领域,并取得丰富的理论成果。从伦理学的各种理论来看,它主要是一种研究人的学科,涉及人的情感、态度、行为规范等。而教育也是一项关于人的事业,学生和教师作为处于其中的重要群体,存在许多伦理纠葛。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存在又是课堂教学难以避免的。伦理学理论在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适切性体现在造成现象产生的原因与理论的契合上。从伦理学相关理论来看,人做一件事无非是受情感、态度、行为规范等因素影响,而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效果的好坏程度同样受这些因素影响。首先,学生对于教师、课堂的情感,影响着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行为又是造成学生情感变化的重要原因,学生在课堂中表现沉默,很大一部分与教师相关;其次,学生对于学习的追求也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效果有直接关系;再次,人的行为受一定的规则约束,有规范的行为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好的结果,若无视课堂规则的约束,则会使课堂消极沉默现象愈发严重。可见,用伦理学理论描述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有利于找到现象背后存在的问题,结合理论分析后找出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对的解决方法。

二、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表征及伦理学归因

学生的性格、能力、态度,教师的能力、教学方法等都与课堂是否存在消极沉默现象有密切的关系。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伦理实体,可从伦理学角度出发,对中小学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做深度剖析,找到消极沉默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自由主义影响:学生片面强调个体需求

现代教育讲求教育自由,学习自由是教育自由的重要一环。学习是学生自身建构的过程,其过程中任何的活动选择都由学生做主。自由主义认为学生有权利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思考以及表达的过程是自由的,学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质疑,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不应该受到人为因素的过多影响。[7]正如罗素所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应该处于被压迫、被灌输的状态,这种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的自由,对于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

受自由主义思想影响,学生愿意选择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处于一种片面强调个体需求的状态。积极好学的学生总是处于积极的状态,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与教师积极地进行互动,从与教师不断的“切磋”中得到成长,课堂学习效果大多是正面的。部分消极应付的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充耳不闻,只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玩手机、说话、写作业等,游离于整个课堂之外,这是一种行为上的沉默;同时还有一些学生选择回避教师的提问,害怕教师会选中自己发言,回避教师的视线,将自己置身于课堂教学之外,置身于教师的对立面,这是一种情感上的沉默。单单考虑自身利益的学习方式不利于知识的获取。学生按照自己对课程、教师以及对课堂教学方法的喜恶,选择消极沉默,更有甚者,妨碍教师的课堂教学,这些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二)功利主义桎梏:学生个体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功利主义认为凡事都应以追求幸福为目的,追求幸福的同时要避免痛苦产生,其他一切行为只是为了达到目的。正确的行为对于追求幸福具有益处,而功利主义者评判行为是否正确只在乎行为的结果,忽略了行为的过程。个体在某种行为产生前都在衡量利弊,在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博弈中,前者战胜后者。

在课堂中,学生时刻都在注意自身形象,免于成为别人的焦点,却忽视了积极的课堂氛围对于整体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使学生需要承受不同的风险:教师与同学期待过高导致与现实情况的差离,以及回答错误或者不知道答案带来的不安。这些潜在的风险使得部分学生选择以沉默来应对教师提问,不愿在他人面前丢面子,这是一种趋利的行为,同样也是一种避害的手段,能够避免承受不必要的焦虑与伤害。[8]一些学生看上去在认真听课,实则在进行不经大脑的学习,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只是记笔记,对于学习的内容理解不透彻,不能灵活运用。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沉默状态,这种沉默会使他们慢慢变得“无知”。学生们希望自己能够对教师的提问做出正确的回答,或是选择低头沉思,或是选择借助书本寻找答案。但教师所提的问题有时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没有时间、能力去回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为了掩藏自己的无知,选择沉默应对。在这种“功利竞争”的课堂中,同学之间都是竞争对手,沉默何尝不是一种手段,学生期望通过他人的发言来验证自己答案的正确与否,同时他们以先发言的同学为参照,再与自己的答案结合,以求给出更加合理且条理清晰的答案,借此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赏。只考虑自身利益的得失而忽视整体课堂教学氛围对于大多数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是一种典型的利己主义,个人的利益总是处在集体利益之上。

(三)义务理念欠缺:学生课堂规范意识不强

义务论认为每个人在任何场合中都具有不同的责任,每个人为了完成相应的责任所产生的行为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这种观念使得人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集体责任感的重要性,道德规范与利益获取并不矛盾对立。行为的对错不能单以行为造成的结果来评判,也不能以个人的情感来评判、但人的行为要以一定的规则来约束。这是一种理性的而非感性的做法,这种规则与人所极力追求的自由并不矛盾。

根据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规定,学生在学校中享受相应的权利的同时也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些义务包括尊敬师长、遵守课堂秩序、努力学习、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等。一个好的课堂氛围的建立,既需要教师的尽力维持,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罗尔斯认为,个人的责任意识源于社会面的道德规范,规则的存在利于个人责任感的形成。而那些选择在课堂中保持消极沉默的学生,大多只考虑自己的情绪——有的是对课程的厌恶,有的是对教师个人的不满,有的是对课堂规则的漠视。这种单纯从情感出发的做法并不可取。在他们眼中,课堂规则可有可无,教师的指导约束形同虚设,他们将自己排除在整个课堂教学之外。道德规范的缺失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和自身的成长弊大于利。

(四)人本思想缺失:教师的不公正行为让学生产生课堂抗拒

人本主义思想主张,行为不能对他人追求幸福的行为产生阻碍,不应该使他人产生抵触的情绪。学校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教师对于学生应该时常给予必要的鼓励与适时的帮助。教学是为了将学生塑造成“完整”的人,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规律、情感等方面适时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乐意学、主动学。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有重要影响。受工具理性的裹挟,教师的教学活动存在追求高效性和利益性、为了功利的实现而服务的现象,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真正需求,使得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越来越淡化。教育制度的非人格性使得教育场中的人成为工具,教学模式被简单预设,教学的整个过程被固化,单一的灌输模式充斥课堂。再加上每个教师都有各自的教学习惯,教师对于发言学生大多存在固定喜好。教师时常给予成绩较好的学生发言的机会,其他学生易被忽视。学生生活在一定的关系网中,学生的行为受着周围环境与他人的影响,教师主导整个课堂教学,而大多教师对于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会选择另眼相看。[9]课堂中,优秀学生的话语权高于其他学生,他们深得教师欣赏。相反,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不愿意在人前过多表现自己,选择“隐藏”自己,以免在他人面前出错。部分教师日常的行为使得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抗拒,部分学生长时间失去发言和参与课堂的机会,慢慢消极沉默,这何尝不是对教师错误行为的无声反抗。

三、伦理学视角下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消解

从以上造成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消极沉默原因的分析,不难发现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的影响。根据伦理学相关理论可知,在同一场域内的不同群体存在不同程度的伦理纠葛。经分析,自由主义影响、功利主义桎梏、义务理念欠缺和人本思想缺失都是学生消极沉默的原因。消解这些现象,需从以上原因入手,对症下药。

(一)掌握自由的度,合理维护个人利益

自由主义所标榜的自由是一种有限度的自由,过度泛滥的自由往往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限制看似是消极的,却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有限的自由与合理的限度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学生不能滥用权利,权利的行使、利益的诉求应正当、合理,不能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更不能影响教师的正常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自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部分心智不成熟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趋利避害,而教师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学生避开有可能伤害他们自身的行为,如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一味地回避教师提问的学习方法不利于知识的摄入,学生应该做到认真倾听并思考教师的问题。再者,学生自身追求的自由不能妨碍他人,学生选择的学习方式不能对教师的教学、其他同学的学习产生干扰,在课堂中应该考虑集体的学习效果,个人的利益诉求需合理。学生要树立合理的观念,能够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式,增强认同感,认同教师的教学,认同他人的课堂发言。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课堂中要能够做到倾听与表达结合,正确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习的进行。

(二)端正学习动机,优先考量集体利益

功利主义思想使得人极具工具理性,种种行为都是为了某种功利的实现,人逐渐在追逐名利中失去了方向。极度功利思想将会导致利己主义,凡事讲求利益的获得,对行为结果的关注超过了过程,思想慢慢变得扭曲。

充满功利的学习动机,为了某种奖励而学习,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无甚帮助。学生在课堂发言时一味考虑发言的后果,过度在乎教师与同学的看法,就会变得畏首畏尾。学生所要做的是树立正面的学习动机,形成合理的内驱力。学生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对自己充满信心,深度投入课堂,与教师积极互动,将教师“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增加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要克服自尊心过强的缺点,增添信心,积极主动与教师和同学互动,勇于表现自己,大胆表达思想,突破心理防线,在课堂中踊跃发言,努力使沉默的课堂再现生机活力。[10]当课堂中每个个体都处于积极的状态,课堂的整体学习氛围自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而这种对集体利益的考量应当置于个体利益之上。只有集体的利益得到保障,个人的利益才能有望实现。

(三)遵守课堂规则,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权利的享受以遵守相应的义务为前提条件,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义务主义认为人要有大局意识,不能计较一时的得失。以道德为标准的规矩伦理学提出,一件事情的完成必须以遵守一定的规则为前提。人在一定的场域之中要能够时刻保持道德自觉,将欲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课堂有课堂的规则,学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喜好随意破坏规则。伦理范畴内的道德规范认为,个人行为应尽可能考虑行为后果是否会给处于同一场域内的他人或群体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学生需要增强责任意识,配合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学生要对正确的课堂行为有所了解,要清晰了解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上课认真听讲,仔细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中踊跃发言,不打扰他人学习等是学生应该遵守的基本课堂规则。而破坏规则的不良举措,如课堂中消极沉默、开小差、打扰教师课堂教学,对于自身与同学的学习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应予以摒弃。学生要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认真思考教师的问题,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有效沟通,使自己真正融入课堂。

(四)坚持以学生为本,平等进行师生交流

教育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工作,教师要时刻注意处于其中的学生的行为举止,并能够以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制度具有机械性、非人格性的特征,教师需要洞察制度存在的问题,从教育中的人出发,改变“满堂灌”的教学风格,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教师需要改变给学生“贴标签”的错误做法,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慢慢地习惯发言进而自愿发言。教师要能够与学生加强交流,了解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区分学生课堂沉默的类型;教师要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引导,给予学生合理的沉默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对于提出的问题深度思考。教师需要清晰地了解学生,对思维受阻的学生给予合理的引导,激发学生课堂发言的兴趣。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发言,要做到认真倾听,并能够给予正面、鼓励性的评价,使得学生在情感方面不再抗拒发言、更愿意参与课堂,从心理上消除可能造成沉默的原因。[11]

四、结语

课堂沉默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既有积极的课堂沉默,也有消极的课堂沉默。积极的课堂沉默使得学生有时间、有空间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有条理的表达;而课堂消极沉默使得学生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丧失了课堂话语权,成绩也每况愈下。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参与者,是一对伦理实体。学生需要掌握自由的度,合理维护个人利益;端正学习动机,优先考虑集体利益;遵守课堂规则,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平等进行师生交流,打破沉默的不利局面。

猜你喜欢

伦理学消极现象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让自己发光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