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影响概述
2022-03-22高培源
高培源
【摘要】晚清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包括水灾、旱灾、蝗灾等多种类型,是中国历史中灾难的高发期。晚清时期的自然灾害对于晚清的农业、人口、社会稳定等多方面造成了递进的负面影响,在晚清面临内忧外患的特殊背景下,自然灾害成了晚清社会衰落的重要因素。
【關键词】晚清;自然灾害;社会变迁;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J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2-0063-03
自然灾害是一类对人类社会生活造成破坏的自然现象的概称,在古时亦称灾荒。邓拓先生认为,灾荒是“由于自然界的破坏力对人类生活的打击超过了人类的抵抗力而起的损害”。①可见,自然灾害是一类长期与人类发展联系密切的客观存在。中国疆域之辽阔,地理环境之多样,气候之复杂,使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
晚清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动荡的特殊时代,帝制政权在列强侵略与国内矛盾积累的重重压力下艰难延续。大多历史研究都着眼于晚清时期诸多社会变化和外部影响,但对这一时期自然灾害影响的研究则相对少见。自然灾害的频发,往往能够对特定时期的人民生活、国家建设,乃至历史进程造成重大影响。晚清所面临的严峻社会形势,则进一步放大了这一效果。前人已经对该时期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就该时期自然灾害的概况作一简要陈述,并分析其对当时社会造成的影响。
一、晚清自然灾害概况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较严重的一个朝代。自1644年清军入关起,至1911年辛亥革命止,清朝总计发生了1121次较大的自然灾害。②其次数和烈度在中国历史上都较为罕见。发生在这一时期的自然灾害,包括水灾、旱灾、火灾、蝗灾、地震、大风、海啸等。
(一)水灾
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水灾频发。黄河与长江两条河流水流充沛,为农业发展创造了优良条件。华北、华东广大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沃野千里,分布着广袤密集的人口聚居地。但由于缺乏山地,洪涝灾害的烈度与广度也会大大提升。历史上黄河与长江频繁决堤,淹没大量农田,造成巨大经济与人口损失。据统计,1840年至1911年间,我国共发生水灾236次③。
黄河具有频繁改道,汛期较多的特性,是中国决堤最为频繁的一条河流。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广袤平坦,缺乏山脉峡谷阻碍洪水,使得黄河水灾往往波及大片地区,威胁十分严重。1841年黄河决堤,河水迅速蔓延至河南开封附近。在此后的8个月内,洪涝危害一直困扰着开封城,直至黄河缺漏之处被修复才解除了开封之困。在这期间,开封军民只得以城墙为土坝对抗洪水:“狂澜攻不停时,甚于登陴而御敌。民间惶恐颠连之状,呼号惨怛之音,非独耳目不忍见闻,并非语言所能殚。” ④而1855年,黄河于铜瓦厢发生决口,造成了一次黄河改道。由于此次改道,黄河下游地区数十年内频繁受到洪涝灾害,地方农业受到沉重打击。
长江虽无黄河一般频繁的汛期,但其周边地区河湖密布,地形平坦乃至低洼,使得洪水过后的涝害同样十分严重,淮河、太湖、洞庭湖等流域都极易成为灾区。根据1910年的记录,“沿淮州县,年报水灾,浸灌城邑,漂没田庐,自正阳至高、宝,尽为泽国” ⑤。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大,亦多有经济重镇,太湖流域更是农业产粮的重心。这些地区受到水灾,其直接受灾区域经济损失惨重,而其对全国的间接影响更加巨大。
(二)旱灾
旱灾即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且往往伴生饥荒的自然灾害。由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纬度较低,降水较为充沛,河流湖泊较多,旱灾相对较少。而北方地区缺乏河流湖泊,远离海岸,又有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阻碍,受温暖季风的影响十分有限。这导致冬春交替之时降水很少,若恰逢春耕时节,往往会导致农作物减产,进而导致严重灾荒。
起始于1876年的“丁戊奇荒”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旱灾之一,历时4年之久,包括山西、陕西、河南、直隶在内的北方多个省份皆受到严重影响。以直隶为例,1875年至1879年,“河北滴雨未下,赤地千余,饥民遍野” ⑥。持续的干旱造成了席卷北方的特大饥荒,据学者估计,此次因干旱而死亡的民众约有1300万,受影响群众则达1.6亿人之多,占据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左右。⑦1898年,北方再次大旱,持续至1901年,被称为“庚子大旱”,波及山东、直隶、河南等省。两次旱情相隔不到20年,几乎令耕田情况和人口情况濒临崩溃。自然条件的恶劣和人口流失对于极度依赖自然条件的农业经济发展极具破坏性,更导致了剧烈的社会动荡。
(三)蝗灾
蝗灾是虫灾中最具危害性的一种。虽然蝗虫并不会像蚊蝇一般传播疾病,但成群的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却是巨大的。从习性来看,蝗虫喜爱干旱多土的环境,其卵往往产于坚实的土地之下,植被覆盖率不可过高。其食性虽然较杂,但更偏爱相对少汁的植物,因这类植物可助其快速成长。我国南方的高植被覆盖率使得蝗虫难以在此繁殖,而西北的广袤戈壁和北方黄土高原则为蝗虫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加之北方易发生旱灾,植被减少,促使蝗虫出现爆发式迁徙以寻找食物。一系列因素决定了西北和北方是蝗灾的高发场所。
新疆相较北方地区而言,尽管人烟相对稀疏,农田相对较少,但却更加炎热干旱,为蝗灾的爆发提供了自然条件。如1875年,新疆乌苏县与车排子等地出现严重蝗灾,“禾苗被蝗虫吃光,屯田官兵以草根、树皮充饥” ⑧。而在北方,蝗灾更是往往与旱灾一同出现,进一步恶化了本就严重歉收的农业收成,造成普遍的饥荒,匪盗与动乱随之而来。其对于农业的破坏性已经接近于旱灾与水灾的危害,是其他任何虫灾都无法比拟的。
以上是水、旱、蝗三种自然灾害在晚清的概述。除此之外,地震、大风、霜降、冰雹、疫病等灾害也时有发生,在晚清战争频发,经济衰退的背景下,频发的自然灾害进一步恶化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
二、自然灾害对晚清社会的影响
自然灾害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因其对人类社会的正常活动造成破坏而被称为灾害。当自然活动并未对人类社会造成破坏时,就失去了和人类社会的负面联系,进而无所谓灾害。历史已经表明,自然灾害会从多个角度对一个国家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会逐渐从基层向上蔓延,从地方向全国蔓延,呈现出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的递进式特点,对于晚清的社会衰落具有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
(一)农业严重受损
农业是自然灾害影响最为直接的领域。灾害不仅会当场造成人员伤亡,更严重的后果是其对大片农作物的破坏及当年粮食减产或绝收。当水灾来袭时,大量良田被淹没,部分农作物被浪潮摧毁,更多的农作物会因持续浸泡而腐烂。而旱灾对农业的破坏更甚。晚清时期两次大旱,即“丁戊奇荒”和“庚子大旱”,相隔时间短,覆盖范围广,几乎完全摧毁了北方受灾省份的农业收成,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难以计算。
灾害还会破坏农业生产资料的损失。洪水对于土地的浸泡,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土地受损。河水当中富含泥沙,特别是对于黄河而言更是如此。当洪水退去,不仅会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的严重流失,也会导致河水中原本的泥沙留在土地上,形成沉淀,严重破坏土地的透气性,破坏农作物的后续种植。在沿海地区,由海水倒灌导致的土地盐碱化对当地农业带来的破坏则更为持久。灾害还会导致畜力的大量流失。在灾害来袭时,牲畜往往无法和人民一同撤离,进而大量死亡或流失。而在灾后的一定时间内,饥荒会导致农民无力供养牲畜,在粮食短缺的压力下,幸存的牲畜会被大量宰杀食用或向市场抛售。尽管这能帮助农民一时存活下来,但当灾害结束,农业生产逐渐恢复时,牲畜的短缺将降低农业生产能力,阻碍农业的恢复进程。“民不聊生,无力畜牛,俱各变卖。现在得雨,无牛可耕,以致播种之地仅十分之三也” ⑨。其负面效应更甚于灾时的粮食损失。
(二)人口损失和流民问题
自然灾害中的人口损失不仅包含死于灾难当中的人数,还包含死于由灾害所导致的饥饿或伤病的人数。晚清时期死于自然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人数已难以准确计量,但仍可从已有的记录中略窥一二。邓拓先生曾对晚清时期几次重大自然灾害做出统计,现已整理为下表:
表中数据显示,自然灾害中人口损失是巨大的。清朝前期,玉米和番薯等外来作物的传入和农业生产工具和灌溉技术不断改良,令清朝人口经历了爆发式增长,这进一步使得人口聚居区的人口密度增加以及社会对于农业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故而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口损失也往往惊人。
自然灾害也严重破坏了幸存人口的衣食住行条件。住房的损失和土地的荒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大批幸存者流离失所,不得不使用其剩余的全部财产勉强维持生计。大量的人口为了生存而挣扎,使得农业的恢复遥遥无期。地方经济的崩溃导致大量人口流离失所,成为流民。流民是一个难以为社会生产服务,且极不稳定的人群。逃离了户籍地的流民,给政府管理地方人口创造了困难。在大面积受灾的情况下,即便是留下的受灾群众与流窜而来的流民,也会因生计所迫而对当地治安造成威胁,乃至发起各类起义暴动。人口状况的混乱令政府治理压力倍增,更无益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对外抗争受挫
由自然災害所推动的社会经济崩溃和社会动荡问题对晚清政府而言是沉重的财政负担,自然灾害分散了政府的精力与财力,给外国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
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例,对直隶和东北地区一带实施侵略。直隶在此之前已多次经受严重自然灾害,经济情况、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都处于不利境地。而相邻的山东、山西等地,也经历数次大规模自然灾害而无力支援直隶。清军虽是本土作战,但却需要将宝贵的储银拿出赈灾,基础设施又已遭到破坏,军需后勤供应难以得到保障。人力的缺乏与地方人民斗争,让工事建设和兵员补充变得困难,也使军队面对外来强敌时分身乏术,力不从心。战场与灾区在地理上的重叠,进一步摧毁了灾区脆弱的补给能力,令本就后勤不足的清军甚至因缺乏粮饷而难以在一些战略要地设立起足够坚守的防线。后勤的缺乏,人力的不足与清军落后的装备和战法,使得清军在面对外来军队入侵时难以形成战斗力。晚清时期,这类灾区和战区重叠的情况屡见不鲜,而清军屡战屡败也与此存在一定联系。屡发的战端和殖民者对地方的开发,又对森林等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进一步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晚清时期的对外抗争在“失败—破坏—灾荒—失败”的恶性循环中变得愈发困难。
(四)加速传统社会模式崩溃
自然灾害对于农业的破坏在上文已有讨论,在此不做赘述。对于传统社会模式的讨论,可以从经济和社会矛盾的角度加以论述。
从经济角度看,田赋作为农业为主体的社会中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在国家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晚清时期,清朝在对外战争中屡次失败,在丧失土地与主权的同时,还需要支付大额战争赔款。原本清朝拥有可观的田赋收入,但频发的自然灾害沉重打击了农业经济,连年粮食歉收和流民四起致使田赋收入大打折扣,朝廷甚至还需动用国库款项救济灾区。在内外双重压力之下,清朝政府只得加大征税力度以支付赔款。农民一方面受自然灾害侵袭而丧失田地和农事工具,另一方面又受到朝廷课收重税的压力而不堪重负,怠农局面随之产生。根据一位京官描述1887年江西农业的奏疏记载,怠农情况已相当严重:“约计一村之中,向有百人业耕者,今只得五六十人。而此五六十人中,吸食鸦片、惰于农事者,又约有二三十人。” ⑩农业长期得不到恢复发展,外来商品也大量涌入,传统自给自足式的经济模式在内外的形式变化下逐渐解体。
从社会矛盾角度看,自然灾害加剧了原有的社会矛盾。中国封建社会以农民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为社会主要矛盾。上文提到,清政府在外来压力下加征重税,这激化了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地方官吏,豪绅奸商往往又为一己私利,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几乎夺去农民的最后生计,政府公信力受到损害,以致频发的自然灾害成为农民暴动的直接原因。晚清时期,民间各类起义暴动风起云涌,在晚清以前,专制王朝可以集中国家力量来将农民暴动加以压制,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来安抚人心。但晚清时期则截然不同,来自西方的强大力量是此前任何中原王朝都未曾面临的困难,较前朝更频繁的自然灾害则给农业扶持带来极大困难。在内忧外患下,传统王朝处理社会动荡渐渐不支,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从而推进传统社会体制的解体。
三、结语
从对晚清自然灾害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晚清自然灾害对于农业经济和传统社会的巨大影响,其在社会上引起的“多米诺骨牌”式的效应,成为晚清社会衰落的重要因素。自然灾害是一类客观存在,并和人类社会具有紧密而深刻的联系。自然灾害具有随机性,破坏也不可避免,但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程度则往往和社会制度的优劣,经济体系完善与否有关。故而对社会内部的完善是国家对抗自然灾害的最佳可行手段。
注释:
①②邓拓:《中国救荒史》,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第36页。
③陈高傭:《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1620-1690页。
④李文海、陈歗、刘仰东、夏明方:《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⑤赵尔巽:《清史稿·河渠志》一之四:卷128,河渠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1页。
⑥周秋光、屈小伟、程扬:《晚清六十年间(1851年—1911年)华北地区自然灾害述论》,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45-259页。
⑦申学锋:《晚清灾荒与财政应对》,《财政监督》2020年第13期,第10-14页。
⑧温克刚、王宗信:《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新疆卷》,气象出版社2008年版,第288页。
⑨⑩刘启振、王思明:《自然灾害影响之下的晚清中国农业》,《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9卷第3期,第5-19页,第5-19页。
168050078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