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技能工作坊中的学习者视角反馈
2022-03-18朱征军
朱征军
(山东大学 山东济南 250100)
教学技能工作坊(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简称ISW)作为一项深度体验式、小班研讨型的教师教学研修项目,近些年在中国高校被快速接纳和广泛推广。[1]ISW之所以能够得到参与教师的高度认同和肯定,是因为ISW进行过程中开展了丰富的主题学习活动,提供了集中进行迷你教学提升的机会,营造了同行之间深度交流的环境……但是,和其他教师教学研修项目相比,ISW最重要和最突出的一个特色是让所有参与教师都获得了真实的学习体验,并得到了真实的、多元个性的基于学习者视角的反馈,使得每位教师不仅能够从教学策略层面不断优化改进自己的迷你教学,还能够从教育理念层面深度反思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思维习惯”或者“思维定式”,深化理解“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内涵和实质,从而获得对教学、对师生关系乃至对自己的职业价值崭新的、鲜明的、生动的、深刻的认知。[2]正是因为ISW中基于学习者视角的反馈活动得以被结构化地组织开展和持续推进,同时ISW也创设了公开、平等的教师教学批判反思氛围,这对其他教师教学研修项目的创新开展和中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的提升都有启发意义。
一、学习者视角反馈的意义与价值
(一) 学习者视角反馈促使教师转变关注焦点
ISW的学员参加工作坊之前10天左右,都会收到一封工作坊的引导员发送的欢迎信。信里会简要介绍ISW的主要学习形式、日程安排和注意事项,尤其会说明每位学员都需要进行三次10分钟的迷你教学,并能在每次教学后得到学习者的口头反馈与书面反馈,同时强调学员可以基于这些反馈建议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提升。相信绝大部分报名参加的学员收到欢迎信后,主要关注或者焦虑的事情是这三次10分钟的迷你教学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如何在其他学员面前呈现最高水平的课堂讲授,最好能获得其他学员的赞赏和认可,或者不至于在其他学员面前“现丑”。
当学员们开启工作坊的学习日程后,才会真正体验了解到只有在自己的三轮迷你教学循环中,自己是教学者(instructor)的角色身份,并且只有三轮10分钟的教学时间,其余时间自己主要倾听其他学员对自己教学的反馈和建议。在工作坊中,自己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身份是其他学员迷你教学的学习者(learner),这个角色学习之后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书面和口头的方式对其他学员的教学提出反馈和建议。大多数学员参加了完整的三天学习过程后会惊奇地发现,正是这三天学员同伴基于学习者视角提出的反馈和建议,促使自己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认识和看待自己的教学;正是这三天每位学员尝试基于学习者视角给其他学员同伴提出反馈和建议,让大家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随着ISW三天活动的开展,参与教师关注的焦点逐渐从自己的“教学表现”转变为学习者的“学习反馈”,这对高校教师来说是非常特别、难能可贵的经历和体验,也是ISW这个项目的突出特色。
(二) 学习者视角反馈与一般教学反馈的区别
无论是教育领域的专家还是高校教师和高校教学管理人员,都有这样普遍的认同:一名优秀教师的教学成长应该建立在持续深入了解自己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特点、学习体验、学习规律、学习成效等的基础上,必须通过不断反思自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有针对性地持续完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3]所以,布鲁克菲尔德(Stephen D.Brookfield)认为“了解学生对学习的体验是一个教师做好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的、首要的知识”[4]。
众多参加过ISW的教师都赞同,ISW最显著的价值之一在于参与者能够从学习者的体验和视角提供和获得教学反馈,这也是和其他教学反馈相比最重要的区别。ISW为参加研修的教师创造一个可以获得具体生动、直接多元、集中密集的基于学习者视角反馈的环境和机会,也迫使每一位学员在通过学习者视角反馈给予同伴学员支持和帮助的同时,还能提高对自己教学优缺点的洞察反思能力。
1.学习者视角反馈更加客观
我们可以回想自己作为高校教师的职业成长经历,比如,我们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听取他们对自己教学的反馈和建议呢?相当一部分教师表示,在课堂上,会观察学生听课的反应和上课的状态,通过他们的语言、眼神、表情、肢体动作来确认他们是不是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有兴趣,是不是认同教师的观点,是不是喜欢教师的授课方式;部分教师表示,会在课前、课间或课后找学生聊一聊,了解一下他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或者课程结束时请学生提交一份课程学习报告,让学生谈谈他们的收获和心得或者对教学的看法和建议;基本上所有教师都表示,学期末可以通过学校的评教系统看到学生评议的分数和提交的主观评价……我们不能否认这些途径和方式也能或多或少地帮助教师获得学生学习的反馈,对教师评估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或许会起到些许侧面的、间接的作用。但是,这些学习者视角反馈的真实性、全面性、具体性、针对性和及时性有时难以保证,教师很难基于这些反馈进行深度的教学反思,从而作出正确的教学改进决策。
ISW中的每位学员结束自己的一轮迷你教学后,其他学员都要立刻填写书面反馈。随后,在引导员的组织下,每位学员都需要口头反馈自己的真实学习体会和具体建议。前一天的基于学习者视角反馈是学员改进第二天迷你教学的依据,这样的反馈相对以上教师获得的学生反馈有其客观有效性。
2.学习者视角反馈聚焦深入
高校教师除了可以通过学生的眼睛来了解自己的教学外,还可以通过和同行教师进行交流来获得对自己的教学有益的反馈和建议。但是我们可以再回顾一下和同行教师的交往,有多少教师在完成日常繁忙的科研、教学任务加上学校行政性、服务性工作之余,能够和同行们深入交流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和疑问,探讨面对和解决教学难题的方法和策略?除了“不约而至”的教学督导外,相信极少有教师会主动邀请同行来帮助自己进行课堂观察,或者借助同行的教学经验和智慧来发现和解决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即使在参加教学主题讲座、工作坊、教学沙龙等形式的教学研修活动,教师们在讨论教学过程中头疼的现象和问题、遭遇的困境和矛盾时,有些同行会表示深有同感的应和或者诧异惊讶的同情,有些同行会基于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提出对策和建议,但是这些同行因为并没有身处我们的课堂,所以他们的反馈和建议能否“对症下药”地帮助我们解决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是需要思考和商榷的。
ISW中的学员之间除了同行身份外,在一位学员以教学者身份授课时,其他学员都是其迷你教学的真实学习者,可以深度体验三轮同一位教学者的课堂学习过程,提出的反馈相对以上一般同行反馈有其聚焦深入性。
3.学习者视角反馈直接生动
近年来,一些国内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引入了美国密西根大学为教师提供的中期学生反馈(Mid-term Student Feedback,简称 MSF)这种形式的教学咨询服务。[5]教学咨询员基于自身的课堂观察和收集的学生反馈意见,会提交一份供教师反思参考的报告。教师获得的这份来自学生和同行的反馈,相对来说更加客观全面,也更具有针对性。但是和ISW中获得的反馈相比,学生的反馈没有那么直接,同行的反馈也偏向“旁观者的理性”。
ISW中的每位学员完成迷你教学后,除了能够获得学习者的书面反馈外,更能面对面地获得学习者的口头反馈。来自学生的反馈没有经过第三者的“过滤和加工”,同时同行是自己课堂的真实学习者,提出的反馈相对中期学生反馈有其直接生动性。
二、学习者视角反馈的实施
ISW活动设计的一个重要且核心的目标就是让每位学员都能得到其他学员基于学习者视角的反馈,每位学员都能基于学习者视角给予其他学员反馈。接下来,笔者将具体说明一下ISW中基于学习者视角反馈实施开展的情境是什么,反馈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具体要求,通过什么方式呈现,又是如何促进学员进行深度教学反思,从而鼓励和支持学员持续改进教学,甚至大胆突破创新的。
(一) 基于学习者视角反馈的共识
工作坊第一天上午的主题活动中有一项重要的、必需的议程,就是讨论约定在同伴反馈环节“如何做到有效反馈”。引导员在这个环节会有目的性地引导学员讨论和明确有效反馈的要点,尤其强调从学习者反馈视角反馈的要求。在引导员的启发下,学员们基本很快就会在ISW中基于学习者视角进行有效反馈方面达成以下几点共识。
1.注重描述的反馈内容
ISW中的同伴反馈需要避免对迷你课程的教学者作出评价性反馈,诸如“您这节课讲得太好了”“您的导入实在太精彩了”“您的课真生动有趣”……此类反馈对教学改进来说并没有实质意义。如果学员从学习者视角给予同伴反馈,可以描述教学者的行为和自己的具体反应或感受,如“您开头用了这个小视频导入,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兴趣”“您用了这个比喻来形容,对我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有帮助”……有的反馈虽然是描述性的,但是不够具体,对教学者也提供不了太多帮助。“您的课堂节奏太快了,我都跟不上”,虽然这句话是非评价性的,是反馈者个人的感受,但是对比一下“您在提问环节接连抛出七个问题,从第三个问题开始我就没有记住题目要求”,是不是后者的反馈更能让教学者反思和改正教学中的问题?
2.聚焦教学环节的反馈对象
ISW中要求学员按照BOPPPS教学模式来设计和实施自己的迷你教学,也要求学习者针对教学者BOPPPS的每个教学环节给予反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BOPPPS每个环节的反馈都必须基于学习者视角。“您的导入和学习目标没有关联”“您的学习目标需要再明确一些”“您缺失了前测和后测环节”“您可以用板书辅助进行课堂总结”……请和以下表述相比较:“您在课程开始时播放的视频虽然简短,但是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您提到学习目标时,PPT应该列出了五条,但我只记住了第一条中的两个关键词”“您提出了一个问题,其实我很想回答,但是您接着给出了答案”“如果最后让我自己来总结这节课的要点,可能我会印象更深刻”……是不是前面的表述更像是“专家”或“同行”给出的反馈,而后面的表述才是真正从学习者视角给予的反馈?
3.注重教学者需求的反馈目的
学习者要反馈教学者能够改变的方面。虽然教学者的手势、动作或者方言可能容易让人分心,但是同伴反馈时提出的这些方面对教学者来说是难以短时间改进的要求,对其而言不仅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影响其他学习者提出更有用的反馈和建议。有益的反馈是根据教学者的需要作出的,而不仅仅是学习者需要被听到或得到“帮助”。同伴反馈时,有的学习者会对教学者教授的内容特别感兴趣,还想让教学者再讲解和补充,但是这种情况下,教学者希望获得教学方法上的改进需求就容易被忽视了。反馈要真诚,并采用教学者更容易接纳的方式。有的学习者明明感觉教学者的课堂比较枯燥无趣,但是为了显示对同行的“尊重”或“友好”,反而会说一些违心话。其实,这时反馈者的身体姿态、动作表情都会和语言表达的信息有反差,这样的反馈不够真诚,反而无法帮助教学者。如果是基于同行的角度给予教学者反馈,“您讲课应该抑扬顿挫一些,这样您的教学效果会更好”,这样的反馈虽然很真诚,但是如果换成学习者的角度给予反馈,“您在讲授×部分内容时,我希望能够通过您的语调、声调的变化,我可以明白哪些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这样的反馈相对而言不仅能促进教学者反思,也更容易被教学者接纳。
4.情境性的反馈形式
ISW中的基于学习者视角反馈是教学者完成迷你教学后就立刻作出的,这是因为对学习者来说,刚刚发生过的情境印象比较深刻和鲜活,学习者能够比较清晰和准确地描述课堂上的细节和自己的感受。反馈越及时,越接近课堂的真实情境,反馈的效果也更好。
在这个主题讨论环节中,引导员会把关键词记录在海报上,也会给些提示让学员进行补充完善。讨论结束后,引导员会简单总结有效反馈的要点并进行强调。这个环节对有效反馈的要点讨论得越充分、越全面、越具体,接下来基于学习者视角反馈就越能够顺利开展。
(二) 在迷你教学中实现学习者视角反馈
迷你教学环节让学习者视角反馈能够基于每位学员真实的学习体验。在这个环节中,教学者需要把其他学员当作真正的学习者,面对他们进行教学。在欢迎信中,引导员就会特别强调迷你教学关注的是教学设计与教学技巧,而非专业知识的传授,提醒学员避免选择过于专业、晦涩难懂的迷你教学内容。
10分钟的迷你教学中,其他学员并不是教学者现实中课堂学生的扮演者,每位学员对教学者来说都是对这堂课所教授的主题内容有着不同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的学习者。而且,因为ISW中的最大差异化分组原则,对于所有的迷你教学,这些学习者基本都是初学者水平。这个环节的设置,不仅让每位学员都有了真实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在给予教学者反馈时,能够真正从学习者视角给出具体生动的反馈,帮助教学者通过不同学习者的反馈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还让每位学员有了初学者、“小白”甚至是“学渣”学习新的或困难的东西的珍贵经历。这种“自己作为学习者苦苦挣扎的经历将成为一种教学优势”,因为“这种经历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同情,从而帮助我们调整自己的教学行动,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障碍和焦虑”[6]。
有些学员在第一天的迷你教学环节会从自己的日常教学中截取一小段进行授课,容易让其他学员“扮演”成自己日常教学中的学生。这时,大部分学员因为基本无法理解教学者教授的内容而无法投入教学者迷你教学的学习中,既无法作出回应,也无法回答课堂问题,更无法参与课堂活动,其他学员成了教学者迷你教学的旁观者。结果到了同伴反馈环节,其他学员不能表达自己作为学习者的真实感受,往往要把自己假想成教学者“日常教学中学生”的“代言人”来表达一些看法和想法,导致教学者无法获得其他学员从真实学习者视角给予的有效反馈。
因此,一般有了第一天“尴尬”的“体验”,基本上第二天所有的学员都能明确应该把其他学员作为自己迷你教学环节真实的学习者进行教学,而选择更能贴近初学者理解和学习的主题,从而能够确保ISW中基于学习者视角的反馈能够顺利开展。
(三) 学习者视角反馈的路径
ISW中共有三种路径:书面反馈、集体口头反馈和录像反馈。正是这三种形式的反馈,使得ISW中基于学习者视角的反馈会不断被实践和强化。
1.书面反馈
书面反馈环节,结构化、引导性的反馈能让基于学习者视角反馈可以被激发和整理,并得到个性化的表达。工作坊的前两天,每轮10分钟的迷你教学之后,引导员都会邀请教学者离开教学的房间进行一对一的谈话,然后留出5—7分钟的时间让其他学员独立撰写书面反馈。在第一天的书面反馈单中,学员们需要结合教学者的迷你教学逐个描述BOPPPS六个环节中发生的事件,并陈述自己对这次课程的总体感受和建议。第二天的书面反馈单是教学者根据自己的需要,从工作坊提供的九种反馈单中选择一种反馈单供其他学员填写。每种反馈单上的问题虽然数量多少、提问角度各不相同,但是都会提示反馈者客观描述自己学习过程中观察到的教师行为和自己学习中的感受,并能从促进自己学习的角度对教学者提出具体建议。书面反馈是在集体口头反馈之前进行的,这有助于反馈者先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体会、想法、观点,避免受到其他学员的干扰。并且,书面反馈单都是实名反馈,这有助于教学者能够更好地结合课堂上自己观察到的每一位真实学习者的反应来理解他们从学习者视角给予的书面反馈。需要注意的是,工作坊开展过程中,有的学员会提出在迷你教学开始前分发书面反馈单,他们可以边听课边填写反馈单。这时,引导员需要解释说明,迷你教学环节中学习者专注课程学习过程的参与和体验才能为后面的反馈开展奠定基础,这个环节填写反馈单容易干扰迷你教学,影响后续反馈的效果。
2.集体口头反馈
集体口头反馈环节,基于学习者视角的反馈可以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和表达。书面反馈环节之后,紧接着是13—15分钟的集体口头反馈环节,这样的安排让两种形式的反馈都能及时作出,反馈可以更具针对性,效果也更好。这个过程中,教学者会被提醒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即使不认同反馈者的说法,也不要争辩或者解释,而是要面带微笑地鼓励反馈者继续。每位学习者都会被提醒应当直接面向教学者进行口头反馈,每个人都需要发言并遵守有效反馈的要求。引导员将聚焦工作坊每天反馈的任务,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口头反馈引导,并在海报纸或卡纸上帮助教学者记录其他学员反馈的内容。一般在工作坊的第一天,学员们刚刚认识,反馈的技巧普遍也不熟练,这时给出的反馈会显得“客气”和“表面”,容易附和其他人的说法。但是引导员可以通过一些问题的追问来促使学员们更具体地表述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反应和感受,帮助教学者知道学习者对于同样的行动会有不同的感觉,从而可以透过学习者的眼睛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口头反馈的过程中,引导员会让每个学员有比较均等的机会来表达自己作为学习者的体验和想法,并且运用“two stars,one wish”的原则,让教学者既能获得来自学习者的认可和肯定,也能知道作出什么样的改变和调整可以帮助学习者达成学习目标。经过每天4—5轮的口头反馈活动的开展,可以看到教学者第二天和第三天教学改进的努力和成效,每位学员都会为教学者提出作为学习者越来越真实和真诚的反馈。
3.录像反馈
录像反馈环节,回看自己课堂上教学者和学习者两种角色的行为,可以让基于学习者视角的反馈得到更多“辅证”或“补充”。每位学员的迷你教学都会被全程录像,录像视频仅让学员自己留存,但是学员会被要求当天回看这10分钟的视频。第二天开始迷你教学循环前,小组会对前一天各自观看视频的感受进行交流。大部分学员第一天都很关注自己作为教学者时的表现,在意自己讲解得是否清晰流畅,教态是否从容。有的学员会对自己过多的手势和口头语表示不满。但是通过讨论并结合观看录像视频的提示,学员们就会明白作为教学者更需要关注的是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在课堂中的学习行为和表现,自己的哪些行为促进或者妨碍了学习者的学习,可以通过强化哪些有益的行为来帮助学习者的参与和学习。
三、学习者视角反馈的应用成效与思考
ISW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成功及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主动、创造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和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7]如何促进教师提升教学反思能力呢?布鲁克菲尔德提出了教师教学批判反思的四个镜头:(1)我们作为教师和学习者的自传;(2)我们学生的眼睛;(3)我们同事的感受;(4)理论文献。[8]ISW学习者视角反馈的应用形成了如下成效。
(一) 形成良好的教学批评反思氛围
ISW帮助教师既能从学生的立场来审视课堂教学和学习,也能将其他教师“作为一面批判的镜子”,借此“检查、重构和扩展我们自己的实践理论”。[9]其中,学习者视角反馈为教师们创设了一种安全真诚、开放深度的教学批评反思氛围。
1.营造安全真诚的批判性反思氛围
布鲁克菲尔德也指出教学批判反思的文化障碍主有:(1)缄默文化。很多人认为教学是一种隔离的活动,高校教师很少希望其他同事进入自己的课堂,也很少有机会主动进入其他同事的课堂。大家会认为在教学上请求别人的帮助是公开承认自己无能或缺乏能力,而且高校教师面临着教学、科研的双重压力,有些教师还承担着烦琐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常规性地认真讨论自己教学的机会很少,更多的教师感受到的是“孤立”和“缄默”。(2)个人主义文化。高校的评价体系和制度目前还是更倾向对个人学术优秀的认可,对团队教学也欠缺实质上的支持和认可,毕竟独立作者的论文价值远高于与他人合著,合作教学意味着教学课时的减少。(3)隐私文化。“进行批判反思,必须有一种相互信任的氛围,使身在其中的人们知道公开揭示自己的错误并不会导致遭受任何消极的后果。”[10]但实际上,高校教师很难完全信任高校管理人员和同事们,认为在他人面前揭示自己教学上的困难和失败是风险极大的行为,和同事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可能会对自己的利益造成威胁。
但在ISW中,学习者视角反馈环节的设置和任务要求让教师们能很自然地进入其他人的课堂,并能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每个人的角色都是平等的,机会也是均等的,所以互相之间能够很快建立信任关系,并能真诚地反馈自己作为学习者的体验和感受,同时,从促进自己学习的角度出发,给教学者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教师们只要按照日常安排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就能获得证书,教学表现不但不会作为任何评价和奖惩的依据,而且也会得到保密的承诺,因此教师们可以在一种安全放松的氛围中,仅仅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进行教学改进的尝试。
2.创设开放深度的批判性反思氛围
ISW学习活动的设计让参加研修的教师们因作为学习者而有了丰富和深刻的学习经历,就如布鲁克菲尔德所说,“作为学习者的经历是非理性的、情感水平的感觉,它比理性思维给人的感觉更加深刻。从这些深刻的经历中我们获得了关于教学的洞察力和意义,可能对我们的影响更加深远和持久”[11]。
ISW中的教师们从其他学习者的反馈中不仅能够得到教学策略层面的一些改进建议,按照BOPPPS有效教学模式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比如:可以用相关的案例和问题导入来引发学习的兴趣;学习目标的表述可以更清晰、具体,让学习者的学习更有方向且能够自我评估学习效果;用提问后的停顿、课堂测试、讨论和任务等活动来促进学习者的参与;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课堂总结……还能够获得教学理念层面的反思提升,比如,ISW中的学习者反馈的真实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往往能触发参与教师们有关课堂民主、教学伦理方面的深度反思。有的学习者表示,“您请×××回答了三次问题,我一次回答的机会都没有,我感觉受到了忽视”“您呈现的这个案例,让我感到了地域性的歧视”“您让我扮演的这个角色,我从内心是抗拒的”……正是这些基于学习者的反馈促使教师能够认识到大家日常教学中“习以为常”的行为恰恰背离了“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要求,让自己无法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甚至恶化了师生关系,因此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在教学中的某些做法,需要审慎对待今后自己在教学中的任何行为。
ISW为教师们创设了一个鼓励和支持教学批判反思的氛围,提供了一个可以在教学上大胆突破创新的环境。无论是新手教师还是资深教师,三天的学习实践之后,都能深切地体会学习者视角反馈对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二) 指向教学相长的参与者能力提升
ISW对于研修教师的教学持续成长、引导员的技能提高和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的提升都具有积极的启发和促进作用。
1.促使研修教师关注学生的真实学习体验
基于学习者视角反馈是ISW显著的特色之一,促使研修教师能够更加关注和重视学生的真实学习体验和反馈,更加认真听取和对待学生提出的建议,更加主动和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对研修教师来说,能够提供以下几点珍贵的启发:(1)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为全体学生创造安全的表达机会,获得学生基于自己真实学习经历的反馈和建议,从而帮助教师尽早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改进,从而更好地支持学生获得成长和进步;(2)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设计和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更丰富的学习经历和更深刻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深度学习,提高学习成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批评反思性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批评反思意识和能力;(3)教师也需要经常参加诸如教学研修之类的学习活动,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并能基于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2.助力ISW引导员的引导技能提升
基于学习者视角的反馈是否能够通过引导员策略性、技巧性的引导得以顺利开展也是ISW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对ISW引导员来说,如果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引导技能,可以得出以下几点重要的启发:(1)引导员需要深刻理解基于学习者视角反馈的意义和价值,并能向学员清晰地阐释和说明基于学习者视角反馈的要点和特征;(2)引导员在口头反馈引导时,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来促使学员从学习者的角度提供反馈,诸如“您在这个环节观察到教学者的哪些行为”“教师提出的这个问题您回答了吗,为什么”;(3)引导员需要敏锐地辨析哪些反馈偏离了学习者的视角,通过转换问题提问的方式来激发所有参与反馈的学员都能反馈自己作为学习者的真实感受,帮助教学者获得更全面、更多元的学习者反馈,诸如“教师需要在这里作出什么改变才能促使您更好地参与课堂讨论,您能提一点具体的建议吗”“学员A表达了他/她当时的感受,那您呢”。
3.提升教师参与教学研修的效能
首先,教师教学研修项目可以通过一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为教师们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讲座不能成为主要的活动形式,研讨会需要聚焦具体的教学问题,不能成为教师们泛泛而谈或者抱怨吐槽的场所。增加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的学习活动,进行教学案例问题诊断、两难情境问题讨论等活动,让教师们亲身经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
其次,教师教学研修项目可以多布置一些实用性或实践性的学习任务,让参加研修的教师们撰写一个教学单元的教案、录制一段教学视频、提交一份课堂观察报告等,促使教师们能够把学习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或者促进教师们能够进入同事的课堂。
再次,教师教学研修项目进行过程中和结束后,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来收集参加研修的教师们的反馈,及时汇总整理并公开这些反馈建议,进而对研修项目作出改进和完善,让教师们体会到学习者反馈对教学改进的价值。
最后,将教师教学批判反思文件夹作为教师教学评优的一个重要依据,或者作为一项专门的奖励,鼓励和支持“教师不仅记录本人参与批判反思的情况,还要记录其通过指导关系帮助同事进行批判反思的情况”。文件夹中可以包括一些摘录的内容:教学日志、同事的感谢信、课堂教学录像简介、批判反思对话的录音以及给予学生批判反思性学习的评价等。[12]
基于学习者视角反馈是ISW生机和活力来源之一,激发了教师参与教学研修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研修项目的实效性。“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意义,加强教师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培养,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进一步推动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