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女留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研究
2022-03-18中华女子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叶鸿宇
■ 中华女子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叶鸿宇
0 引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构成,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国外交方面的有机组成。当全球化的浪潮一次又一次地席卷世界,整个世界中的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开始相互依赖,逐步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格局,形成了命运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也是风险共同体,共同面对全球生态问题、安全问题,还有交通、经济发展等领域面临的共同课题。在这种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应时而出,既是大势所趋,又是对当前世界各国面对的共同困难的一种应对之策。本文以中华女子学院为例,探讨了高校第二课堂是否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有效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问题。
1 框架理论:理论内涵解析
本研究将基于框架理论展开论述。框架理论主要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源自心理学与社会学,主要由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将该理论引入社会学。
戈夫曼(Goffman)主要将框架应用于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认知,在他的基础上,一些学者在传播领域发展了框架理论。框架关注的是参与社会建构的主体认知,一方面人们会用自己头脑中已有的框架来判断事物和问题;另一方面人们会根据经验赋予现实意义,自己去建构框架。
2 传者框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
2.1 知识框架
首先,研究中涉及的主要框架之一为知识框架,旨在传播知识与信息,在此研究中主要指“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及其特征解读。笔者通过介绍、对相关内容的解释、相关信息的提供以及问答等方式向留学生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与知识,知识传递也是该传播过程的主要目标之一。
2.2 接近性框架
本框架的想法源于新闻的接近性原则,在本研究中指所传播的内容与留学生有较强的相关性,以引发受众对内容的亲近之感,从而提升认同感。
2.3 历史溯源框架
研究中为让留学生了解相关概念,特别回归历史以溯源,让留学生通过了解相关历史,从纵向的角度了解概念的来源,进而更深入地理解概念本身。例如在讲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依存性特征部分,为让留学生了解其中利益共同体的内容,而增加了对义利观的解说。为让留学生了解当代中国义利观的源头,就需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儒家与法家及其思想。对历史的溯源,一般而言,会让听者了解相关概念的历史根基,不是凭空创造,而是有历史渊源,并不断发展衍化而来,增加所传播信息的信服力。
2.4 传统文化框架
本框架与以上历史溯源框架联系紧密,却视角不同。以上框架从历史的角度提供了理念的历史基础,让理念有史可依。而传统文化框架虽然内容同为中国历史上不同思想流派及其传承的相关内容,却从传播中国文化角度出发,让这些在中国学习、对中国文化颇感兴趣的留学生了解中国的部分思想、文化的源头,对中国的文化有深入了解。
2.5 普世价值框架
与前几个框架不同,本研究中的普世价值框架包含两类内容:第一类内容为人类共同追求的普世价值,例如本研究中传播的追求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公平与平等,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能够引发受众的认可与共情,激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豪情,从而提升受众对传播内容的认同度。第二类内容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人们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和逻辑,使该概念在留学生眼中更合情合理、更可接受。例如合作共赢理念包含对利益的追求,和对共同发展的追求,以推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即为此类。
3 受众框架:留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领会
3.1 知识框架
此处的知识框架与传者框架中的知识框架同意,均指所传播的知识与信息,本研究中指留学生通过本次活动获得的知识与信息。例如,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理解,一些留学生的理解中包含许多本次第二课堂上传播的内容,由于本次活动所传播内容并未通过任何形式发布,网络所得信息繁杂,较研讨中传播的信息不尽相同,因此大篇幅与所传内容相似的理解若非来自笔记便是留学生在主题研讨中所学与记忆所得。
3.2 关切框架
关切在此指参与的留学生个体关注的内容,例如当被问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界定时,有留学生提到了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往来和投资,还提及以对话和商讨的形式而非暴力、恐怖的形式解决国际纷争。对于国家历经经历着战乱、贫穷的留学生而言,经济发展、和平解决争端正是现阶段她们的极大关切。
3.3 主体认知框架
与关切不同的是,主体认知在此处包含一种主动的态度。从研究结果看,一些留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和特征的理解包含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回答基于自己之前的知识背景,并参考了本次第二课堂以外的知识来源,如网络、书籍等。
3.4 现实框架
此处的现实框架有两层含义。其一,现实框架在此指留学生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解读联系实际情况,体现了理念的现实意义。联系实际也是留学生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频繁出现在她们的访谈中。其二,现实框架指留学生的理解是贴近现实的,可实现的,并非过于理想化的解读。例如对平等性的理解,有留学生提到,平等并不是指在各个方面完全平等,而是指减少不平等之间的差距,并非把所有国家都拉到同一水平面上。此种理解也提出了平等实现的现实性可操作路径。
3.5 理想框架
这里的理想指一些留学生个人的理想与追求,体现在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中。此框架在访谈涉及的几个问题中均有体现,因留学生的回答与本次活动中有的讲解内容相距甚远,在回答中提及这些内容,更多地反映了其内心强烈的期许。
4 框架对应关系:第二课堂的传播有效性解析
4.1 知识框架vs.知识框架
本研究中的知识框架为传者与受众所共有,两者相互呼应,传者知识框架下传播的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界定与特征被受众接收、理解后获得接受与内化。从研究结果看,留学生在本次活动结束后对该理念的理解包含了活动分享的理念界定,传播是有效的。
4.2 接近性框架vs.“关切框架&现实框架”
本研究中传者希望通过接近性框架增强与受众的相关性,而受众的关切框架的确反映了受众在对传播内容的理解过程中重视自我的重要关切;受众的现实框架则将传播的理论以现实案例作为理解的支撑,且所举之例与受众所属国或大洲极为相关。
4.3 普世价值框架vs.现实框架
本研究中,传者的普世价值框架下第二类内容,即人们普遍认可的价值观与逻辑与受众的现实框架形成呼应。例如在传播共赢性特征时,传者特别谈到了认可各国对利益的追求,并同时提到对共同发展的追求,而受众的理解中举例阐述其本国与中国的商贸交往给双方带去利益并基于此得到了共同发展可视作对传者普世价值框架的回应。
4.4 普世价值框架vs.理想框架
本研究普世价值框架下第一类内容,即人类共同的追求屡屡被提及,也在本研究活动进行过程中获得了许多共鸣。受众在理想框架下对平等、公平、和平等普世价值的提及与认可于普世价值框架是一种呼应,也可见该两框架之间的契合。
4.5 “历史溯源框架&传统文化框架”vs.知识框架
本研究中,在历史溯源框架和传统文化框架下传播的内容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源起和有机组成部分,在受众的知识框架中有所体现,有受众提及对中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作为文化的组成,其影响很有可能是隐性的、深远的,有待通过其他研究加以考证。
4.6 “历史溯源框架&传统文化框架”vs.主体认知框架
虽然本研究中传者的历史溯源框架与传统文化框架未能在知识框架以外的受众框架中体现其影响,但是受众的主体认知框架背后却受到受众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巨大影响。因此,除了以其他方式考证前两者的效果外,在这两个框架中兼顾传者与受众双方的历史与文化亦不失为一种可以尝试的传播路径,当然这也要求传者在传播准备阶段对受众的背景资料有更充分的收集。
5 结语
一方面,研究中的高校第二课堂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女性留学生有效传播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概念与特征的部分内容;另一方面,研究结果让我们发现可通过优化传播策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传播的几条路径。与此同时,研究中提及的传者框架与受众框架或可应用于其他对外教育传播情境,希望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能有所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