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认同视域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2022-03-17高英祺

林区教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学大纲外语教学中华文化

刘 颖,高英祺

(哈尔滨理工大学 英语系,哈尔滨 150040)

文化认同指的是人们针对本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理念所形成的积极认同,而这种认同感一定是人们在长期耳濡目染中逐渐形成的。文化认同的核心理念直接决定国家基本的价值观。而作为民族联结的精神纽带,文化认同为民族精神的世代传承奠定了精神基础。个体的文化认同与国家的文化认同密切相关。相应地,对本国文化的认同也是国家稳定的基石[1]。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广大青年一代提出了殷殷希望。青年一代一定要熟知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传承中国优良文化基因、拥有民族自豪感及文化自信。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与国的沟通和联结日益紧密。在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中,双方都应遵循平等、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在这种国际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沟通交际能力是国内高校外语教学的核心目标。外语教师有责任传承中华文化、促进大学生形成民族自信。外语教师应从文化自信角度出发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青年一代应以包罗万象的学习态度理解和接受世界多元文化的存在,肩负起继承并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使自身成长为兼具国际视野、民族情怀的跨文化外语人才。

一、跨文化交际应由单向性转向双向性

目前,对于国内高校而言,首要任务是教学目标的转变,由单纯培养学生掌握外语的能力转向多元化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及能力。然而,很多教师对“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存在理解偏差,使跨文化交际转变成单向文化输入,在教学中侧重西方文化的输入,而忽视了本国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久而久之,这种教学内容的偏差会使外语专业学生陷入学习误区,即只注重学习西方语言及文化,而忽视中华文化。

(一)跨文化交际存在误区

在外语教学中,长期存在跨文化交际的误区。教师及学生普遍忽视语言及文化的平等性。换句话说,教师及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仅仅重视学习西方语言及文化,而忽视中华文化。这就会打破跨文化交际的平衡,即西方文化占据主流,中华文化被忽视。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即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西方文化,无法主动继承并传播中华文明,学生无法完成双向平等交流的跨文化交际。

(二)文化定位存在偏差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定位不平衡。在外语学习中,学生过分强调外语知识的输入,夸大母语对外语学习负迁移的影响并忽视母语正迁移的影响力。长久以来,国内高校跨文化教育普遍存在文化定位偏差,即凸显外语学习,忽视中华文化。这会为学生带来跨文化交际障碍,导致学生不能用英语来介绍并传播中华文化,仅仅是被动接受西方文化。

(三) 文化学习能力存在短板

就外语专业学生而言,文化学习能力存在短板。学生普遍注重学习外语知识,而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学生的双向文化学习能力薄弱。这无疑会导致文化理解及定位的偏差。在现今的网络时代,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无处不在。在这种影响下,学生容易产生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追捧和崇拜,而对中华文化忽视漠视。学生对文化定位的偏差,导致其跨文化学习呈现单向性,即单方面接受西方语言文化,无法继承并传播中华文化。由此可见,国内高校的外语教学现状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及国际经济、社会需求。外语教学应及时转向,由单向性转向双向性文化教学,加强学生跨文化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文化交际观。

二、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目前,国内外语教学领域缺少宏观性的计划及指导,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系统尚未成型。各级教育机构及其执教教师对外语教学理论的重视度不足。一些跨文化教育学者提出的意见及建议也缺少用武之地。这就导致跨文化类课程的课程设置、教材编纂、教学成果评估评价等环节都缺少科学的教学理论支撑[2]。

(一)课程设置存在不足

国内大学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已经包含一些民族文化的内容。尽管公共选修课程中也开设了《大学语文》《中国历史纲要》及其他涉及中华文化的课程,大学生群体对该类课程却普遍重视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该类课程多是公共选修课程,学生不重视;从教师层面来说,讲授该类课程的教师多来自汉语语言文学或历史专业,不具备用英语授课的能力。而大部分英语专业教师具备英语授课能力,但又存在思想意识上的误区,即英语专业学生只需要学习西方国家的历史及文化,不必再继续深入挖掘本国文化的精髓。此外,还有一些教师已经意识到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苦于自身能力的短板,即对中华文化的精髓知之甚少,也无法胜任该类课程。

(二)教学大纲脱节过时

根据2000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并全面提升自身读写能力。然而,教学大纲中并没有强调将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课程设置中,国内高校的课程设置包含一些文化类课程,但这类课程主要是介绍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等内容。相比之下,用于传承中华文化的英语类课程相对较少,仅作为少数高校的选修课程而已。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往往缺乏教学大纲的宏观指导,只是随意地介绍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教学现状与跨文化教学的初衷相去甚远。相比之下,国外好多著名的高等学府,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都普遍开设中国文化课程,介绍中华文明。因此,这种现状就为国内外语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教材内容不均衡

作为教学大纲的有效载体,所选教材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教学大纲的完成效果。到目前为止,国内高校大部分外语类教材都会涉及西方国家的历史、风俗、文化等相关内容。尽管这些选材确实有助于学生掌握外语并了解相关西方文化,但学习外语的终极目标,即广泛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却被忽视。由此可见,介绍西方国家的语言及文化的课程应适当削减,而介绍并研究中华悠久文化的课程应适当增加。

(四)评价评估系统存在不足

对于外语类课程,传统的教学评估主要是针对知识系统的评价,而忽视了人性的特点。几乎所有的外语类测试旨在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及语言技巧。相比之下,各类测试极少涉及民族的文化知识,尤其是考查中国文化知识。而各种外语类测试的考级会切实地影响到学生继续学业、出国留学乃至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在这种现状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多趋向于快速通过考试并获取相应成绩。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刻意避免文化方面的知识,仅仅关注记忆语言方面的知识点。这种学习趋向性的后果就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文化内涵被筛除。久而久之,学生落入“顾此失彼”的怪圈,掌握大量零散的语言点,摒弃了语言最精华的核心,即文化内涵。

三、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及策略

(一)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交际是双方参与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应当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平等沟通的文化意识。对于高校的外语专业学生而言,习得一门外语既包括掌握语言点,又包含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内涵。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不可以忽略其包含的民族文化。教师应引导学生客观学习外语背后的文化背景,但也要提醒学生时刻保持中立、公允的态度。学贯东西,求同存异,互惠互利,协同进步,这才是学习外语的真正目的[3]。

(二)加强宏观教学管理

加强宏观教学管理,需要从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教科书的编撰、课堂活动的设计及其师资的配备等方面重新思考和定位外语教学活动。在外语专业课程中,高等学校应充分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并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设定、教材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实际的教学演练、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国内的外语教学应基于国内教学实际及语言学习环境,与各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跨文化外语教育系统,并使跨文化教育的内容逐步标准化、系统化[4]。

1.调整外语类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规定教学活动的目标。目前,国内高校外语教学的教学大纲仅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但并未对中华文化的内容和作用形成足够的重视。由此可见,教学大纲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明确的、细致的、能够反映时代要求的跨文化学习目标。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应融入外语教学的各个科目之中。此外,教学大纲的词汇还应囊括汉语及外语近些年衍生的新词汇、新短语及新习语。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时刻关注中华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并由此改变跨文化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偏见。

2.改良外语类教材

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教材是传播知识和价值观的主要媒介。当下使用的外语类教材缺乏本土乃至本国特色,因此,改良外语类教材,使其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乃大势所趋。首先,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培养跨文化教育人才;其次,有必要慎重考虑教材的知识系统及覆盖内容。对于教材内容而言,教师应选择包含中西方文化对比的教材,最好是由国外引进的权威著作。通过日常学习,学生能够熟知并重视中华本土文化,并在日后的跨文化交际中自信而流利地介绍中国文化。

3.改变外语教学的评估系统

当代部分大学生对中华本土文化态度淡漠,认知不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建议在各种测试中增加中华文化的相关内容,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国内大学生普遍参加英语专业四级、英语专业八级、公共英语四级或公共英语六级测试。因此,建议在这些测试中增加中华文化的考查内容。这种改变可以促使学生从死记硬背知识点转向注重文化认知力及理解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也应在教学中增加中华文化的讲解,在日常作业及测试中增加对文化知识的考查。

(三)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教学角度而言,教学内容要符合实际情况。教师务必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导向,并配合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提升跨文化教育的效果。

1.以研究为导向的学习模式

顾名思义,这种学习模式不仅仅注重研究和实践,而且还强调开放性及可操作性。因此,教师应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积极探索和应用多元化文化素材及多种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用外语介绍中华文化,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并挖掘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辅助学生分析中华文化的内在特征及历史渊源,进而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东西方文化差异,认同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2.以团队合作为基础的学习模式

基于任务型教学法,这种学习模式以团队为基本学习单位。以结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该学习模式强调学习的目的性、真实性、合作性及反思性。这种教学模式会包含多个具体的学习任务。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并给出具体指导,学生查找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并完成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活动能够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言学以致用,最终切实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

3.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自主学习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为外语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收集典型的实例或图片用于本国文化教学,并将这些教学实例翻译成英文。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于中国传统风俗、文化、艺术、人文地理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效果。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各抒己见并展开讨论。课余时间,教师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及自主学习的外语学习中心,为学生提供海量学习资源供其自主学习。

(四)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众所周知,对于国内高校外语教学而言,课堂的教学时间是远远满足不了教学需要的。因此,第二课堂应运而生。第二课堂采用多渠道开展双向文化交流,有利于实现课内外教学内容的有效联结。这不仅可以拓展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和引导学生认真设计第二课堂的学习活动;力求挖掘出教材涵盖的双语文化因素;充分应用英语角、读书会、英语论坛等多种活动,创造外语沟通氛围。由此,学生可以体会到外语学习的成就感及跨文化交流的乐趣[5]。

1.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英文著作

大量研究表明,英文阅读能力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词汇及语法知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文化背景知识的限制。然而,教师在课堂所讲授的文化知识无法满足学生跨文化交流的需求,学生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弥补不足。因此,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中国名著的英文译本。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英语角或读书报告等方式鼓励学生分享读后感。这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此外,在这种轻松而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不仅可以畅游文学海洋、领略中华文化的精髓而且能够激发自身的爱国情怀。

2.引导学生创建跨文化交流园地

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组织并建立跨文化交流园地。在这里,学生可以克服“不敢张口”的恐惧心理,大胆参与跨文化交流,切实融入文化氛围并最终有效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果外语类教材缺少中华文化因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并整理相关中华文化素材。在具体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展开教学。

3.引导学生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映射出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这些节日本身就传递了“天人合一”“民族自信”等理念。它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教育及素质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介绍西方节日的同时,可以选取中国传统节日进行跨文化对比。东西方节日对比有利于确立客观公正的文化观,避免盲目追捧西方节日。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演讲等课外活动了解中国节日文化。中秋节,学生可以邀请外教或外籍学生一起赏月、吃月饼、吟诗作对等;元宵节,师生品元宵、猜灯迷;端午节,师生共同包粽子、赛龙舟。通过各种节日互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正确文化观。

四、结论

继承并弘扬中华文化是外语教学的重要使命之一。外语教学应遵守中西双向原则,即双向介绍文化内容、双向交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熟知多元文化现象,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与此同时,学生应肩负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努力成为兼具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跨文化人才。

猜你喜欢

教学大纲外语教学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法国普通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评介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