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工科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索

2022-03-17汪勇萍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工科学生工匠培育

汪勇萍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0 引言

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德育体系的需要,也是深入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要强化德技并修,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努力培育工科学生的工匠精神,鼓励学生历练技能本领、掌握一技之长,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 高职院校工科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意义

高职院校工科院系作为培养制造业人才的重要力量,不仅要培养工科学生高超的专业技术、扎实的工艺技能,还要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与培养,促进其精益求精品质的养成。工科学生的工匠精神在于严谨地打造最优质的产品,严格按照规定的工艺设计规范和要求设计产品,精准控制加工过程,制作出高精度产品,耐心专注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因此,高职院校工科院系要强化质量意识和培育特色,充分调动和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在提升工科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 目前高职院校工科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面临的难点及解决思路

2.1 专业学习融入力度不足,缺少合力

高职院校重视培养工科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在工匠精神融入专业学习等方面力度不足,无法形成培育合力。高职院校工科学生大部分动手能力强,但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不足。专业教学侧重传授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但在培养学生对岗位精耕细作的态度,激发求知、探索、创新的热情方面做得不够。在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上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学习、促进高职工科学生的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优化方面有待提升。因此,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渗透在技能学习实践中,达到技能、匠心和职业素养全方位提升的目标。

2.2 技能操作融入深度不足,缺少平台

高职院校重视工科学生的技能培养,但在工匠精神融入技能操作等方面存在不足,缺少培育平台。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对技能劳动和职业选择有一定的误解和偏差,不希望从事技术技能工种,在技术技能训练中无法做到专注、耐心、细致,没有认真对待实际操作练习中的每个环节。因此,要坚持就业导向,充分发掘专业所特有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品格,依托各类技能提升平台,以提升学生技术技能为落脚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

2.3 成长发展融入广度不足,缺少历练

高职院校重视工科学生的素质培养,但在工匠精神融入综合能力等方面广度不足,缺少历练途径。高职院校部分学生不自信,存在自卑心理,在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相对薄弱,亟需在抓实专业知识学习、技术技能培养的同时,着力价值塑造、立智立德,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鼓足未来发展的后劲。因此,要根据工科学生的特点和职业定位,立足学生成长成才,积极创造各类途径,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从思想品德、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等方面多维度培养工匠精神。

3 高职院校工科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索

3.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弘扬工匠精神

1)专业建设融合工匠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发挥专业育人作用,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工科的专业特色,提升工匠精神与专业建设的结合度,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要素。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行为习惯养成等为主要内容,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2)课程建设融入工匠精神。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建设课程,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专业共建、信息共享、人才共育,通过课程思政将精益求精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强化课程育人导向,依托课程开展工匠精神培育。模拟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引导学生自觉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根据职业化、专业化的原则设计学生培养过程,在学生培养中结合各专业课实际,针对学生特点,通过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工匠精神培育。

3)实践教学体验工匠精神。结合高职院校工科实践特色,注重在实习实训中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在实践教学中融入职业角色,促进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坚持规范操作,提升实训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从实验、实训、实践等关键环节规范、优化流程。实训教学过程中,在实训前的准备环节、实训中的操作环节以及实训后的整理环节,力求做实、做好、做细。坚持从细节做起、从规范做起、从平时做起,在细节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塑造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强化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

3.2 丰富技能提升平台,践行工匠精神

1)师徒传承、弘扬工匠精神。校企协同育人,积极邀请企业优秀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工匠等参与高职院校工科学生的培养,让富有工匠精神的大师、师傅在对学生的带教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积极弘扬师徒文化及工匠精神,让学生向劳模、大师学习,练就精湛技能,彰显师带徒、传帮带的工匠精神,促进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品质的养成。

2)项目实战强化工匠精神。搭建项目实战实训平台,把提升专业技能作为培养高职院校工科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抓手。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校企合作工作室等,引入企业的实际项目,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根据具体项目的工作需要和技术要求,强化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通过参与实际项目,让学生真切感受企业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工作自豪感、岗位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开展技能训练,钻研技术技艺,在实际操作中渗透和领悟匠心。

3)技能竞赛践行工匠精神。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鼓励、组织高职院校工科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有效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组织学生参加学校、院系技能竞赛,选拔参加全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通过竞赛,发现不足并收获经验,推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激励、引导学生锤炼技能本领,让未来的技能人才认识到劳动光荣、技能宝贵,营造学习职业技能、练就过硬本领的浓厚氛围,努力培养具备工匠精神、掌握熟练技能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3 拓展素质养成方式,涵育工匠精神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工匠精神。坚持文化引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工匠精神,优化校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涵育高职院校工科学生的品行。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学生行为,让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感受工匠精神,并激励自己奋发向上,为成长成才积蓄力量、夯实基础。

2)职业文化涵育工匠精神。融合匠心特色,促进高职院校工科学生成长,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着力推进职业素质养成工程。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定期开展劳模、技术能手、优秀校友校园行等活动,讲好工匠故事,传递文化力量,开展专题报告、经验分享和工作展示等活动,发挥劳模榜样教育作用,从而真正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的,具有良好意志品质、职业道德、踏实肯干、勇于创新、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环境文化熏陶工匠精神。突出环境文化育人功能,优化文化景观建设,融合高职院校工科学生未来职业特点,将企业文化、产业文化、专业文化融入校园景观,形成突出工匠精神内涵的育人环境,体现学校特色。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结合实验实训室建设营造工匠精神氛围,引导学生尊重工匠并自觉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建设职业教育文化长廊,介绍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历史上杰出的行业工匠,通过展示古代工匠的匠心独运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技艺,劳模、大国工匠的传承创新、坚守匠心,介绍校友、师长等身边榜样的风采,让高职院校学生真实感受工匠精神。

4)社会实践历练工匠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氛围,开展劳动教育,促进高职院校工科学生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积极为学生搭建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平台,在实践中树立职业理想、劳动精神,并创新实践育人的培养机制。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拓展社会服务实践渠道,积极开展多维度的“三下乡”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实践,让学生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一线锻炼成长。引导学生在大型赛事、社会公益等多类活动中开展志愿服务,提高服务本领、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

4 结束语

对高职院校工科学生开展工匠精神培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要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对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形成合力,搭建平台,让学生历练成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工匠精神、形成工匠优秀品质,提升职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工科学生工匠培育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工匠精神视角下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浅析新建本科院校工科类毕业生就业违约的成因
工匠赞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