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微公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2022-03-17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公益活动公益个体

王 赵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 江苏无锡 214153)

0 引言

进入微时代以来,我国社会公益从传统的动员模式、保守的资源聚合模式向全民自主参与模式和更开放的资源组织模式转变[1],一种依托网络信息技术,经由互联网传播,倡导普通民众“全面参与”与“积少成多”的新型社会公益形式——微公益,也由此逐步进入了公众视野。微公益因开创了“人人可参与”和“聚沙成塔”的平民网络公益先河,拓宽了传统的公益慈善边界,并形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受到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民众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参与。研究表明,微公益具备多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自我形成、自我监控等多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2],微公益也逐步成为各高校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新的实践路径选择[3]。因此,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背景下,主动将大学生微公益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畴,深刻把握大学生微公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生成逻辑和基本内涵,已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与应然之举。

1 大学生微公益的基本内涵和发展特点

1.1 大学生微公益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微公益是一种突出参与主体特征的新型公益类型,不仅具有一般微公益的特点,也有着独特的内涵,与一般微公益之间体现着哲学范畴内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现代微公益的理念一般认为发端于21世纪初的西方国家,单从字面理解是微型的、微小的公益,强调个人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入手,在汇聚众人点滴力量后实现相对于个人而言更“宏大”的公益目标。与传统意义的公益活动相比,微公益降低了个人参与的时间和物力成本,尤其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助推下,使得有公益服务诉求的个人能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在微信、微博等媒介中,以“指尖公益”的形式参与公益活动。作为一种与网络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新型公益形式,微公益以低门槛、平民化、多样性的特点受到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进而出现了一定数量的以大学生为参与主体的微公益活动,学界也因此从参与主体的研究视角称之为大学生微公益。实际上,大学生微公益的公益本质与一般微公益一脉相承,以服务公共利益为宗旨,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使大学生在网络和现实空间快速集聚,既能通过公益目标的实现满足社会公益需求,同时也能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对大学生自身发展产生深远的教育影响。

1.2 大学生微公益的发展特点

大学生微公益是大学生公益行为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延续了一般微公益的理念和特征,但因为参与主体的不同,也呈现出自身的发展特点。一是育人指向性更强。与参与主体为社会民众的一般微公益不同,大学生微公益以大学生为参与主体,组织单位为各高校相关部门和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对于天生具有教育属性的组织方而言,在开展大学生微公益时,除了关注公益目标是否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实现,更加关切通过活动是否能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这就使得大学生微公益相较一般微公益而言具有更强的育人指向。二是组织程度更严密。一般微公益的活动组织相对松散,主要以公益理念为感召,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公益信息吸引、聚集参与个体,参与个体的公益行为主要由自身的意愿和兴趣支配。大学生微公益的参与主体一般具有多重身份,如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大学生志愿者等,他们参加大学生微公益时,大多都有学校相关部门和志愿者组织按照一定的规章流程和制度措施进行宣传、招募、培训和实施,具有明确的组织分工和制度制约,组织化公益的特征相对明显。三是实施载体更丰富。与一般微公益主要在网络平台上实施不同,大学生微公益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势和大学生在校相对聚集的特点,形成了线上线下联动开展的新模式。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微公益活动的策划、展示、传播和讨论,对线下微公益活动进行网络直播,以此增强微公益在大学生中的知晓度和覆盖度;另一方面,结合线上活动,在校内通过海报宣传、主题教育活动、志愿微服务等线下活动形式拓展微公益的服务空间,推动大学生主动发现社会、校园中的困难人群并对其进行帮扶,以此实现公益理念的聚焦与落地。

2 大学生微公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生成逻辑

2.1 大学生微公益的构成要素构筑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生成的逻辑结构

现代系统论认为,某一事物的系统结构对其功能的生成具有决定意义。因此,要探寻大学生微公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生成逻辑,首先要对大学生微公益的系统结构进行分析,判断其构成要素是否能构筑一般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从而回答如何生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现实看,大学生微公益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以微公益活动组织者为教育主体,参与大学生为教育客体,具体微公益活动内容为介体,微公益活动得以实施的社会环境为环体,构筑形成了具备产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主体—主导”逻辑结构。在这样的“主体—主导”结构中,作为教育主体的微公益活动组织者,对系统中的其他要素起到主导与支配作用。在具体的活动运行和实施中,教育主体根据教育客体——参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确定与之匹配的、能促进公益目标实现的方式方法,以期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在加快凝聚“微力量”促成公益目标实现的同时,促使教育客体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升,进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生成提供了可能。

2.2 大学生微公益的内外互动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生成的逻辑条件

大学生微公益的逻辑结构为其生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供了可能,但要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还需要一定的逻辑条件,即大学生微公益构成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环境之间应建立常态化的互动与联系,以使大学生微公益中蕴含的价值导向、行为规范等能为参与大学生所接受,并逐步内化为他们稳定的心理结构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外化为崇善尚德的个体意识和持续行善的行为习惯,以此优化特定的社会环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方面,在微公益实施时,活动组织者和参与大学生之间建立稳定的主客体关系,在公益目标的指引下,两者互为依存,构成微公益活动存在与运行的基础;与此同时,两者又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在微公益活动中承担不同角色、发挥不同作用,使微公益活动能够顺畅运行和稳定实施。因此,两者之间的稳定内在联系形成了大学生微公益系统的内部规定性,成为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生成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微公益在实施的各个阶段,持续和社会环境之间建立起物质、信息与能量交换的互动联系,形成了大学生微公益系统的外部规定性,两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既为大学生微公益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信息资源、充足能量,同时也促进了教育客体思想政治素质的变化,进而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生成。

2.3 大学生微公益的实施过程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生成的逻辑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生成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虽然大学生微公益的构成要素和内外互动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生成提供了必要的逻辑结构和逻辑条件,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其一定能生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还要看实施过程是否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是否连续促成教育客体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实际上,大学生微公益是以活动组织者为教育主体、参与大学生为教育客体、以公益目标实现为教育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此系统正常运行时,教育主体会根据教育客体的思想品德状况,以合理的目标进行指引、正确的内容前后贯穿、恰当的中介上下支撑,逐步提高教育客体的思想品德水平,并由此推动其产生持续的微公益行为。而在此过程中,通过大学生微公益内部各组成要素的协同作用,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联系,教育主体的要求与教育客体的思想品德之间保持着适当的张力,教育主体的教育与教育客体的自我教育在整个大学生微公益实施中也持续共存并辩证统一,在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规律的前提下,推动教育客体的思想品德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并以此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不断生成。

3 大学生微公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现

关于大学生微公益究竟具有何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学者分别从价值取向的角度,个人、社会、自然三者间相互关系的角度,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的角度等提出了不同见解,目前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对大学生微公益所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正确理解既影响到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会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微公益在实施时不仅能对参与其中的大学生产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同时也以参与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大学生微公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大学生微公益内外部构成要素通过协同互动,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产生的对大学生群体和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和有利作用,具体表现在个体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

3.1 个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大学生微公益的个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对大学生个体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影响,是大学生微公益所具有的最直接、最本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体表现在促进大学生思想认知提升、道德品质涵养和个体全面发展三个方面。

1) 思想认知提升功能。对某一事物具备正确的思想认知是产生符合社会规范个体行为的先决条件,而持续的、符合社会规范的个体行为反过来又会加强个体的思想认知。具体到大学生微公益而言,思想认知提升功能的内涵体现在大学生参与过程和评价反馈过程两个方面。在决定是否参与微公益之前,大学生会利用现有的资讯对微公益的产生、发展和对个人及社会产生的作用进行分析研判。当他们获知微公益具有助人与育人的双重功效,既是国家和社会大力倡导的一种平民广泛参与的、能够起到“积小善为大善”的新型公益形式,又是当代青年群体主动参与社会治理、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时,就会在对微公益形成正确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稳定的参与动机,继而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具体的微公益活动。当大学生在参与具体微公益活动及事后评价反馈时,看到通过参与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不但实现了微公益活动事先设定的公益目标,同时通过自身的微公益行为还收获了社会赞誉、实现了个人发展,促使他们在对微公益加深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持续提升思想认知水平,促进自身主动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将个人成长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紧密结合。

2) 道德品质涵养功能。道德品质是指个体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点和倾向,是个体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具体体现。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微公益既是当代青年群体、新型信息技术与现代社会公益的巧妙对接[4],也是一种以实现社会公益目标的道德建构活动。在现实生活中,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大学生与网络的联系愈发紧密,在一定程度疏远了其与“现实的人”之间的关系,尽管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影响下,有较为强烈的助人为善道德需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该帮谁”“如何帮”和个人微小力量“能否帮到”的道德困惑。于是,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倡导“全面参与、积少成多”的微公益一出现,迅速得到了大学生的热切关注,化解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好心但不知如何办好事”的道德尴尬。实际上,大学生微公益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搭建了聚集大学生诚信与善心的道德平台,以显性的公益理念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用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和规范要求自己。大学生在简便易行的捐赠小额金钱、转发公益信息、响应国家号召和参与实际体验中,逐步消解了自身道德理想与道德能力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与此同时,他们也在为他人和社会献出举手之劳、绵薄之力中进行教育与自我教育,逐步用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以遵守这些具体的道德规范为新的起点,继续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促进个人道德品质的发展与健全,进而向更高的道德境界迈进。

3) 个体全面发展功能。关于人的发展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对人的发展“异化”状况进行思考和批判,并指出人的发展应当是自由、全面和充分的发展,包括人的劳动能力、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而微公益在这三方面能够发挥特有功用。首先,大学生微公益的活动内容不仅是公益资金和物资的筹措,还包含知识传播、社会援助、社区服务、环境保护、乡村支教等需要具有专业能力的志愿者承担的公益服务。大学生在参与这些类型的公益服务时,会自觉根据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将所学专业和具体服务相结合,利用专业优势承担不同服务角色,在公益服务过程中逐步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并以此实现今后工作岗位所需劳动能力的增强。其次,从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运行过程看,通过聚集众多大学生个体的“微力量”完成公益目标,会使参与大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系统之间、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系。大学生个体在微公益参与中,会时时与他人、微公益系统和社会环境间进行着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互动和交换,进而在客观上拓展了自身的社会关系。最后,通过参与微公益,大学生能够感知虽然个体力量有时“微不足道”,但一些对个人而言“遥不可及”的公益目标在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也能逐步实现并产生巨大社会影响。这就促使参与大学生深化对微公益理念和价值的认知,深入思考追求自我完善的内在需求,通过持续的微公益活动参与,满足精神世界、丰富人生意义,在健全人格、激发潜能的同时,促进个人自由个性的发展。

3.2 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大学生微公益的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大学生微公益通过提升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对社会发展起到的客观作用,主要表现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经济建设助推和文化传承创新三个方面。

1)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功能。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和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起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变革和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5]。作为受到社会密切关注的一种新型公益形式,大学生微公益在实施时一方面会自觉接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另一方面也通过自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起到强有力的助推作用。首先,能够有效扩大传播覆盖面。实际上,大学生微公益实施过程,就是凝聚众多大学生个体的过程,参与的大学生越多,“微力量”凝聚形成的公益力量也就越强大,直接推动志愿精神、公益理念等体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由个体传播向群体传播转变,进而扩大了传播覆盖面,增强了传播影响力。其次,能够创新、丰富传播内容。大学生微公益一般根植于生活世界,承载了扶贫济困、环境保护等社会热切关注的公益事件。为了能够吸引大学生的广泛参与,主动以热门性的话题、情感化的语言、生活化的故事等集合体充分体现公益宗旨和表达公益内容。这些生动的内容表达符合了当下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情感诉求,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具象化的传播载体,在对现实的及时回应和关照中,提升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的说服力。最后,能够发展传播方式。大学生微公益以网络信息技术作为实施和运行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传播公益理念和信息,大学生微公益打通“网、端、微、屏”各种资源,综合运用文字、符号、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能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生动与立体传播;与此同时,还能发挥新兴传播媒介的优势,将受大学生欢迎的H5、VR等技术融入其中,在各种网络平台之间形成合力,实现全媒体传播,共同在网络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经济建设助推功能。大学生微公益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质生产活动,不会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产生经济效益,但却能以具体的活动和参与个人为中介,对社会经济建设起到助推作用。一方面,为了满足大学生微公益得以顺利实施的网络条件,势必推动新型网络信息技术的开发。如为了展示大学生微公益筹款过程的清晰和透明,推动了网络支付和网络资金监管技术的革新和发展,而这些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充分利用也间接促进了社会发展,产生客观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大学生微公益大力倡导公益精神和理念,能够让社会和民众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重新审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之间的关系,更加关注扶贫助困、生态环保、文化传承等公益事业的发展,从而催生了大量的社会公益性岗位和从业人员,推动了诸如公益性扶贫产业、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并以此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视角看,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有机结合、共同作用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人的要素起到主导作用。大学生微公益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道德实践活动,大学生参与其中能够有效提升自身思想觉悟、劳动态度、诚信观念、事业心和责任感等方面的思想道德素质,继而充分调动学习、工作和生产的积极性,通过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升劳动技能、创新劳动生产管理、改进工具革新工艺等,加快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继而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 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大学生微公益的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指的是其对社会文化及其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从运行过程看,包括文化传承和创新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学生微公益倡导“做公益从小处入手,聚集众人微小力量形成大善”,继承和发扬了我国自古以来提倡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大学生在参与微公益时,能够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系统、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形成多方信息交流和情感互动,使蕴藏于物品和文献中、处于存储形态的文化转变为与个体观念、智慧、意志、情感产生紧密联系并发生作用的现实社会文化。另一方面,大学生微公益在文化传承和传播过程中,不是扮演机械的“传声筒”角色,而是会紧跟社会发展和参与大学生的现状,对文化要素进行编排、整合和重构,并以最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参与大学生,从而实现文化创新创造的过程。微公益的这种文化创造过程能有效教育、引导参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促使其主动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分析、筛选和利用,在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西方文化的理性借鉴和批判改造,使两者与自身发展紧密结合,在促进公益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发展、社会文化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猜你喜欢

公益活动公益个体
公益活动证书
手拉手,献爱心公益活动
公益
公益
公益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