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研究
——以江苏高职院校为例
2022-03-17李双
李 双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处 江苏常州 213164)
0 引言
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目标是来华留学质量显著提高,涉外办学效益明显提升。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进高校国际交流合作评价,促进提升校际交流、来华留学、合作办学、海外人才引进等工作质量。21世纪以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新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这对高职院校招收来华留学生提供了新机遇。作为高教大省,江苏省及时启动“留学江苏行动计划”,省财政对省属高校学历教育来华留学生实行生均拨款政策。因此,江苏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以其优厚的资源,吸引了大批来华留学生,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与规模稳步增长。新时代江苏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给江苏高职院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提升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助推留学生教育事业提质增效,成为江苏高职院校面临的新问题。本文在分析江苏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概括其培养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具体实施路径。
1 江苏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特征
1.1 省级政策推动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
自2012年起,江苏省成为国家完善留学生培养体制机制、扩大留学生规模的试点省份。江苏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与保障高校招收来华留学生的文件与政策,其中涉及来华留学生的生均拨款、留学生奖助学金、外国留学生全英文精品课程建设、留学生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这些支持政策,为来华留学生教育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发了高职院校招收来华留学生的热情。另外,示范校、骨干校、“双高”建设等项目的遴选,都把留学生的数量作为一项量化指标。因而,江苏高职院校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日益扩大,成为来华留学生的热门留学地。
据统计,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稳步增长,连续五年增速超过10%,年均增长14.11%[1]。江苏高职院校2014年的在读来华留学生为1 051人,到2019年,全省有50所高职院校招收留学生9 756人,其中学历生6 971人,占71.45%。受疫情影响,2020年,江苏省有44所高职院校招收留学生7 652人,其中学历生6 533人,占85%。由此可见,江苏高职院校招收的来华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初具规模。
1.2 来华留学生生源地地域特征明显
根据对江苏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的生源分析,近年来江苏高职院校的留学生生源主要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巴基斯坦、阿富汗、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2]。江苏省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适宜,经济发展良好,同时高职院校还有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突出优势。江苏高职院校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一方面传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专业知识,一方面能为“走出去”中资企业提供“语言+技能”复合型人才。对于来华留学生而言,三年的留学生活,不仅能够学到专业知识与技术,也能回国到当地中资企业找到待遇不错的工作。对于中资企业而言,留学生既通晓汉语,又熟知两国文化,能够在两国员工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因而,江苏高职院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源稳中有进。
1.3 来华留学生以提升学历教育为主
据统计,目前在江苏高职院校的来华留学生,主要以学历生为主,非学历生较少。其中,学历生一般先学习一年汉语,在通过HSK四级之后,再选择感兴趣的专业继续深造;非学历生主要为语言生与短期生,主要目标是通过短期的汉语学习,取得汉语水平考试等级证书。
从专业结构方面分析,受到来华留学生本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与国情的影响,江苏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的学习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待遇较好的工作机会、改善自身经济条件。因而,江苏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主要热衷于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维修等管理学与工科类专业。
2 江苏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面对不同的生源结构、全新的教育生态,江苏高职院校尚缺乏开展留学生教育的有效经验,因而存在教育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管理模式等方面的问题。
2.1 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1) 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化不足。各生源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对人才的技术技能需求也不尽相同。而且各国来华留学生基础知识与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因此,高职院校应对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安排进行针对性、适切性的研究,基于来华留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需求,重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在开展留学生学历教育时,通常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先安排留学生在国际教育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集中学习,再将留学生根据专业统一安排到各个二级学院的国内学生班级进行专业学习。这种培养方案设计存在几个弊端:一是汉语基础教学与专业授课内容脱节。在国际教育学院学的汉语是较为基础的汉语,多为日常沟通交流用语,而专业学习中涉及大量专业词汇,因而留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时,存在较大的识读障碍。二是留学生的汉语水平难以满足某些专业的要求。如工科、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对汉语水平要求较高,而留学生仅通过一年的汉语学习,难以达到汉语的中高级水平。因此,如何制订科学合理的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成为江苏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
2) 专业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课程是影响留学生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留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设置是否科学,直接关系留学生教育的质量。当前,江苏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的课程设置通常简单套用国内学生的,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略微改动,导致必修课开设多、选修课开设少,课程结构不合理,且忽视了交叉学科与综合学科的课程建设。不合理的课程设置,难以适应国际上学科交叉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无法满足国际社会全面化、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使培养出来的留学生视野受限、创新能力缺乏,从而影响了留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3) 教学资源国际化程度不高。举办留学生教育,就要运用国际教育的办学理念与培养思路,引进前沿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以符合国际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当前,江苏高职院校的留学生教育在教学理念上还受传统教育的束缚,通常机械照搬国内学生的教育经验,未能考虑来华留学生在文化背景、学习需求等方面的特殊性;在教学形式上还是以照顾留学生所在班级的国内学生为主,未能兼顾来华留学生的语言障碍与理解水平;在教学内容上还未能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国际上的前沿知识与趋势;在教学方法上现代化技术应用不足,未能充分应用研讨式教学等先进方法促进留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江苏高职院校应注重吸收国际课程改革经验,顺应国际化潮流,培养来华留学生的国际视野。
2.2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
1) 对外汉语教师数量、质量有待提高。目前,江苏高职院校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不管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都须在本校国际教育学院开设至少一年的国际汉语课程。汉语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学历生今后的专业学习水平,也对高职院校招生情况产生影响,这就对对外汉语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江苏高职院校国际教育学院的师资队伍亟待改善:数量上,对外汉语专任教师的师生比远达不到要求,大多国际教育学院依靠外聘教师或本校其他专业教师,因而教师的流动性较大;资质上,拥有《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的教师相对偏少,且多非科班出身,缺乏现代汉语、汉语语言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对外汉语的教学经验;科研上,现有对外汉语教师的水平仅限于留学生听说读写译方面的日常教学,缺乏对留学教育事业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力。因而,对外汉语教师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需要提升,以提高留学生教育的质量。
2) 专业教师教学与实践能力不匹配。目前,江苏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多为引进的应届博士毕业生,由于缺乏企业工作背景,虽理论知识丰厚,实践能力却较弱。虽然高职院校出台了一些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政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收效甚微,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并不匹配。而江苏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他们的目标是成为既精通汉语、通晓文化,又具有技术技能的高素质本土化人才,这需要教师不仅能教会教,而且能做会做,以提升来华留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3) 教师队伍缺乏国际化背景与经验。“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既要有丰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又要有熟练运用外语进行双语教学的能力。但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英语水平有待提升,仅能进行日常交流而无法胜任来华留学生的专业课教学,更无法“走出去”进行海外学习、培训。教师的外语水平也造成了课堂上的沟通障碍,影响与来华留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受经费支持、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参加国际会议、国际培训的机会较少,不利于教师拓宽国际视野,及时更新知识储备。
2.3 来华留学生的管理模式还不健全
江苏高职院校的留学生招生、汉语教学与管理,大多数是由国际教育学院负责;各二级学院主要负责来华留学生的专业教学,包括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计划的编制、课程考试安排等;其他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学工处、财务处等负责协调相关的各项事务[3]。但是,在留学生事务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国际教育学院人员不足,承担的工作纷繁复杂,难以应对不断扩大的来华留学生规模;二是进入专业学习后的留学生管理归口,存在各个院系之间衔接不当、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三是留学生管理队伍因语言与文化素质局限,难以与来华留学生进行顺畅沟通,影响了管理的效果;四是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结构还不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尚未形成,各个部门协调、系统处理留学生事务时的工作效率较低。因而,总体而言,江苏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的管理成本较大,探索协同化管理模式的难度也较大。
3 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提升的路径
3.1 建立因材施教的教学体系
1) 优化留学生培养方案。基于对来华留学生的基础教育水平的深入调查与了解,江苏高职院校应借鉴国际、国内的培养经验与培养模式,结合不同生源国、不同类型留学生的需求,针对性制订培养方案,丰富教育教学的类型与方式,提升来华留学生的教学质量。一方面,在设计留学生培养方案时,要调研留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与学力学能,了解生源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与人才需求。留学生培养方案要以加强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提升文化素养为核心,既要科学合理,又要凸显特色。另一方面,依据来华留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学习能力,开展分层编组,设定各组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行分层教学。对于汉语水平较差的留学生,要注重提升汉语水平,以尽快适应专业的学习;对于汉语基础较好的留学生,开展择优培养。实施分层辅导,依据留学生的反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与集中指导。以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方式,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注重培养其实践能力,以提高来华留学生的综合素质。
2) 优化留学生课程设置。首先,来华留学生的教学计划应适应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与修订。在制订来华留学生教学计划时,应在满足必备知识的前提下,做到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平衡,为留学生自主、自由选择课程与授课教师等方面提供弹性空间,以满足留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其次,课程内容要注重时代性与先进性。在教材选取上,要加强对留学生教材的研究与开发,推陈出新,注重教材知识的更新,选择有针对性与适切性的优质教材。同时高职院校应多引进国际国内优质的名牌课程资源,积极学习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并有计划地派教师或管理人员去培训、进修,以提高教学水平。
3)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直接关系留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与效率。高职院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为主,多给留学生表达的机会,充分调动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热情,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高职院校教师也应将互动教学方法衍生至课外,通过举办读书交流会、演讲比赛、学术沙龙等活动,给留学生讨论、交流的空间,以补充课堂教学中未涉及的知识。
综上所述,只有建立与完善因材施教的高职院校留学生教学体系,才能兼顾来华留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具体情况,切实提高其能力素质,提升留学生教育教学的质量。
3.2 培养“双师双能双语型”师资队伍
1) 注重教师素养提升工作。为提高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质量,应培养“双师双能双语型”师资队伍[4]。“双师”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亮点与特色,强调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的结合;“双能”教师强调教育教学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的结合,而实践应用能力又包含实践技能、创新能力与管理能力;“双语”教师强调熟练运用汉语与外语进行知识交流[5]。培养“双师双能双语型”教师队伍,一是高职院校应依托校企合作平台,采用邀请行业企业能手到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或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训实践水平;二是高职院校应利用中外联合办学等合作项目,制订教师出国研修的相关制度与政策,鼓励教师到境外学校或者企业进修与深造,以拓宽教师的国际化视野;三是高职院校要注重打造良好的国际化交流平台,塑造多元文化氛围,通过组织、举办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营造教师双语交流的环境,以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
2) 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以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考评。一是制订合理的评价标准,如将留学生任课教师的教学业绩与职称评审、津贴发放、评优评先等结合,把留学生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尺度,引导任课教师重视留学生教学质量的提升[6];二是评价主体实行多元化,如实行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促使教师树立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需要采取多种培养方式,制订、完善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激励教师,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打造一支国际化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3.3 健全留学生管理模式
1) 提升留学生管理人员素质。近年来,高职院校虽然在不断调整留学生管理机构的职能结构,但是管理队伍的总体水平仍然滞后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管理人员缺位、管理服务保障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为此,高职院校一要适当增设留学生管理人员,采用专职与兼职结合的方式,以配合国际教育学院完成繁重的管理工作;二要培育留学生管理人员的服务理念,通过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等方式,引导留学生管理人员强化服务意识,树立关注留学生的个体需求、关心留学生长远发展的思想;三要注重对留学生管理人员在法律法规、英文表达、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培训,以规范留学生管理人员的服务行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优化留学生后勤服务保障。优质的后勤服务是留学生在校生活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一要加强对在校留学生的生活管理,考虑来华留学生不同的饮食习惯,设置留学生专用窗口,满足留学生不同口味的要求,也可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开设留学生小厨房,供留学生自主烹饪食物;二要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为留学生代办人身意外伤害等商业保险,以减轻留学生在经济与精神上的压力。
3) 建立留学生自身管理组织。留学生组织能够在留学生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留学生管理队伍的有力补充。高职院校要成立留学生会,鼓励留学生参与自身管理,及时表达留学生的需求与利益诉求;促进留学生对留学生管理工作的理解,营造管理人员与留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彼此支持的良好氛围;让留学生会成为师生之间联系的纽带与桥梁,配合教师提高教学质量,配合留学生管理人员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
只有积极探索新型留学生管理模式,才能提高留学生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管理服务水平。
4 结束语
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由于历史不长,还存在一些问题。国际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在清醒认识与把握尚存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建立优质、高效的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提高自身的办学实力与办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