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的行动路向探究

2022-03-15杨先永田现旺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二者协同

杨先永 田现旺

(山东建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1)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 “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5“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是挖掘利用其他课程思政资源的重要方式,更是通过课程教学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通过网络随机对山东省某地高校的教师、学生、行政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高校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情况总体良好,但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笔者尝试从理念认知、制度完善、资源发掘、师资素养四个路向进行探究,以期为推进高校育人工作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提供对策。

一、高校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的价值意蕴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是对两种不同性质的课程在高校进行育人活动的诠释, “思政课程”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 “课程思政” 是其有益的重要补充。准确把握二者的内涵与关系,对于高校育人任务的完成、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及二者协同育人的内涵

1.高校 “思政课程” 。高校 “思政课程” 是指高校普遍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必修课程主要有:本科阶段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和《形势与政策》,在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率先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硕士阶段开设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博士阶段开设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选择性必修课程主要有:本科阶段要确保学生至少从 “四史”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选修1 门课程;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选择性必修课程,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概论等课程中选择,硕士研究生至少选择 1 学分课程。

2.高校 “课程思政” 。高校 “课程思政” 的 “课程” 是指除 “思政课程” 之外的其他课程, “课程思政” 是指专业课教师在把握本课程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程的 “思政” 元素,结合与之适配的思政育人资源融入专业课教学,发挥专业课程隐性育人的新教学范式[2]68-75。它涉及高校开设的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位任课教师,量大面广。它要求高校的每一名教师要着眼中国梦、立足新时代,把授业与传道、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开拓创新、勤奋努力,在精专于自己专业领域的同时,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教授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本领的同时,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德才兼备之人。

3.高校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的内涵。高校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是指高校充分调动校内外现有的资源和要素,以 “思政课程” 为核心,协同其它学科课程,整合各方资源,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及配合,是高校育人大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协同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亲和力、实效性,以实现最大育人效用。

(二)高校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的辩证关系

1.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均是高校育人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二者具有一致性,这是二者协同的基础。一是二者在政治方向上是一致的,即以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坚持党的指导思想、政治理想、政治立场、政治使命。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都是为社会主义培养人才的,二者协同育人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全面、牢固、无缝隙占领高校阵地,让学生直接或间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二者在育人目标上是一致的,即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4-6。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以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为指向。二者协同育人,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识大局、尊法治、修美德;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的课程性质不同,二者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二者协同的原因所在。一是二者的育人地位不同。 “思政课程” 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育人的核心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 “课程思政” 是其重要的有益补充。二是二者的育人内容不同。 “思政课程” 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化的教育,内容全面、丰富、系统。 “课程思政” 主要是各学科课程,在阐释学科内容、观点、原理、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知识的内容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学科性、特殊性、补充性。三是二者的育人方式不同。 “思政课程” 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法治理念和政治思想意识正向传授学生,是显性的育人方式。 “课程思政” 以课程为载体,将思政课程的育人观念和内容有针对性地、恰如其分地赋予教学,对大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渗透,是隐性的育人方式。

3.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统一于高校育人的大格局。教师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力军,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都肩负着重要的育人责任, “思政课程” 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育人的核心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 “课程思政” 是其重要的有益补充,二者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协同育人,构成高校育人大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担负起高校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

(三)高校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的价值意义

高校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进一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载体和范围,促使高校各类教师、各级主体、各种资源整合划一,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对于社会主义大学立德树人使命的有效履行,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1.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关键。意识形态是 “特定阶级和社会集团根本利益的情感、思想方式、政治意识和价值观念体系等社会意识的总和。”[4]45-50教育是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途径,课程则是其主要传播载体。课程的 “生产、建构与运用的过程无不蕴含着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与观念规范。”[5]31-37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要靠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来落实。一方面,二者协同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传播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都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遵循,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内容。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使得高校各主体、各方面、各学科、各教材在教学之初就符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进而占领高校的意识形态阵地。

2.实现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的最高的价值取向在其所培养的人的要求方面:一是要符合自由发展的要求,二是要符合全面发展的要求。”[6]113-119高校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在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进一步解放。通过协同,调动高校多方力量,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心理需要、社交需要。通过协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寓德于学、寓德于技,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创新能力。通过协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自身实际,结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协同,在提高学生思想素养、专业素养、技能素养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整体自愿、自觉、自主的发展,从而全面地发展自己。

3.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现实需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是达成我国教育目的的重要方式。通过协同,让学生广泛而深入地了解党的宗旨、性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增强学生的政治认知,强化学生的政治意识。通过协同, “经过各类课程的共同作用激发主体的认知决策、情感激励、意志磨练、观念形成、信仰固守等各个环节的良性互动”[7]168-173,完成内容的内化,培养有健全人格的 “接班人” “建设者” 。

二、高校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的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网络随机对山东省某地高校的教师、学生、行政人员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000 份,收回有效问卷961 份,有效率为96.1%。其中学生656 人、教师207 人、行政人员98 人。调查显示,当前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相关理念有了较大的影响,相应的体制机制已初步构建,对育人资源挖掘利用较为充分,师资素质有较大提升。此外,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理念方面

在理念方面, “思政课程” 的育人理念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对于其内涵和功能的认知已经较为完备,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课程思政” 由于提出的时间较短,对其理念的认知还有待深化。对于二者协同的内涵、目的、必要性等方面,认知上还存有一些问题,结果如下。

1.对 “思政课程” 的认知。当前,高校对 “思政课程” ,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课程的认知已基本形成共识。调查发现,有63.87%的学生、66.18%的教师和60.22%的行政人员,能较为准确的阐述 “思政课程” 的内容、功能和特征。有30.67%的学生、23.51%的教师和26.23%的行政人员,对 “思政课程” 的认知存有偏差,认为 “思政课程” 仅仅是众多课程中的一门,缺乏对其重要性、特殊性及必要性的认识,还有一少部分人员对 “思政课程” 不清楚或是不了解。

2.对 “课程思政” 的认知。当前,高校对 “课程思政” 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调查发现,有32.76%的学生、57.31%的专业课教师和40.23%的行政人员能较为准确地阐述 “课程思政” 的内涵,即通过挖掘、整合各学科自身的 “思政” 资源,融入其他适配的 “思政” 资源,以课程为介质,通过教学实现育人的目标。有57.47%的学生认为 “课程思政” 是另一种形式的思政课,还有一少部分人员对 “课程思政” 不清楚或是不了解。32%的专业课教师认为, “课程思政” 是把专业课上成思政课。有53.06%的行政人员对 “课程思政” 的认识不够清晰、全面,有的甚至认为 “课程思政” 是一种形势教育。

3.对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的认知。对二者协同的认知,主要体现在其内涵、目的和必要性上,具体情况如下。

(1)内涵层面。调查发现,有59.6%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 “思政课程” 协同 “课程思政” 有了一定的认识,认为二者协同要以 “思政课程” 为核心,协同其他课程,优势互补,以期实现最大的育人效果,其他的学生对协同育人认识不准确、不清晰或是不了解。有62.8%的教师能够准确清晰地了解其内涵,20.77%的教师缺乏对其系统全面的认识,认为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内涵不同,二者互补统属,还有少部分教师对二者协同知之甚少。有58.17%的行政人员对二者协同的认识较为准确,26.53%对其认识不准确、不清晰,认为 “课程思政” 与 “思政课程” 可以分别进行,没有必要进协同进行;还有15.31%的人员对其知之甚少。

(2)目的层面。调查发现,绝大多学生认为二者协同能够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当然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二者协同对自身发展影响不大。教师从教学和价值观教育的角度出发,认为二者协同能够保证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并通过课程,将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二者协同能更加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各学科的政治引领。高校大多数行政人员认为,二者协同能够使教师将价值引导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处于同等地位,并且通过协同切实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有一小部分行政人员认为二者协同仅仅是摆摆样子、走走形式,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3)必要性层面。调查发现,有55.79%的学生认为二者协同是必要的,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5.72%的学生则认为其可有可无,18.42%的学生认为其没有必要。有59.42%的教师认为二者协同非常有必要,能提升育人实效。有19.32%的教师认为其可有可无,21.26%的教师则认为没有必要。有55.10%的行政人员认为,二者协同是必要的,能够极大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有24.49%的人员认为二者没有必要协同,认为各自上好相应的课程就可以了。

(二)高校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机制方面

在体制机制方面,高校已经重视并开始建构协同育人机制,但由于职能部门壁垒、主体责任不清、分工不明确等多方原因,高校协同育人在机制上还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调查如下。

1.高校各教育主体协同配合方面。调查显示,多数高校为推进协同育人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比如出台了一些支持协同育人的文件、进行相关规划等等,但高校普遍存在着校内各教育主体的相互配合不够完善的问题,特别是还没构建具体的协同配合机制。

2.高校协同育人宏观把控方面。调查发现,高校较普遍地成立了以党委为核心的领导小组,在一定程度上制定和实施了相应的细则和措施;但部分高校仅在二级学院实施了相关规划,有的甚至只是部分学科或专业进行了协同育人的对接工作。协同育人在高校宏观层面上,较普遍存在统筹规划欠缺、部门配合不顺、责任划分不清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协同育人的机制。

3.高校协同育人评价方面。调查发现,有的学校已经采取了一些方式、方法对协同育人进行了评价纠偏。在评价方式上,大多数学校采取教师互评、学生互评等传统方式,这种方式不能准确反映协同的情况;在评价内容上绝大多数院校主要是对协同育人在课堂占比、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评价,较为单一;在评价反馈上,仅仅是采取一些意见反馈,尚未形成系统的监督反馈机制。高校协同育人的评价纠偏机制尚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高校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资源发掘方面

在资源发掘方面,高校较普遍的对育人资源,包括课程本身的资源、校园文化资源、社会优质资源等进行了挖掘和应用,但还存在资源的挖掘运用不够深入的问题。在资源发掘方面的问卷问题主要为多项选择题,具体调查如下。

1.学生作为课堂的学习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最能感受到教师对课程知识和思政内容的把握。学生在课堂中感受最多的是课程本身,有40.19%,其次是校园文化,有32.88%,社会优秀资源有26.93%。

2.教师对育人资源的发掘和应用,主要是将校园文化和课程本身的资源融入课程教学。有62.55%的教师选择 “校园文化的资源” ,有71.01%的教师选择 “课程自身的资源” ,包括学科课程在我国及本校发展的历史。但对于社会优秀资源的运用相较于两者则较弱,约为43.45%。

3.行政人员对育人资源的发掘应用,主要是将校园文化和社会优秀文化应用和展现在各类讲座、党课、团课中。有66.33%的行政人员经常在教育讲座、党课和团课中融入学校的历史和文化,有60.2%的行政人员经常将社会先进人物的事迹引入课堂。但对课程本身的资源运用的较少,这一部分人约为56.12%。

(四)高校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师资素养方面

在师资素养方面,高校的教师已经有了较高的素养,但由于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素养、思政能力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具体调查如下。

大部分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能清晰地认识协同育人的理念、意义和价值,但仍有一小部分教师对其理解存在偏差。大部分思政课教师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但由于 “思政课程” 与其他课程长期隔离,思政课教师对其他课程的了解还较为浅显,对专业课与思政教学融合方面关注还不够。专业课教师对本学科的课程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见解,但其 “思政” 素养相对不足,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教育培训。在教师协同一体上,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有所沟通和交流,但对于二者协同来说依然不够,需要搭建协同沟通平台,形成教师层面协同一体的良好局面。

三、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的行动路向

基于本次调查分析,高校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的推进,应从以下几个路向着力:

(一)强化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的理念

理念是指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反映事物本质的思想,它指导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实践。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理念,反映了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的本质,即教书育人,教书是指知识性教育,育人是指思想性教育。实现二者协同育人要不断转变育人方式,树立正确的理念。

1.要转变育人理念。高校是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育的场域,包括知识性教育和思想性教育两部分,为进一步推进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高校要转变育人理念。一是要由价值中立向价值引导转变。在我国教育是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服务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所以在进行教育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二是要由偏重专业教育向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转变。教育既包括教书又含有育人,育人是指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所以在进行教育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三是要向协同育人理念转变。高校以往的教育是专业教育,各个专业没有配合,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高校要向协同育人转变,通过协同调动校内外各类资源和要素,整合各方资源,优势互补,以实现最大育人效用。四是要向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转变[8]19-26。要让高校的每个部门、每个学院、每个科室及其人员目标一致、协同配合、协同发力、齐心育人。

2.要深刻领会高校的育人使命。我国高等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适应我国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因此,高校要立足于 “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 这一根本问题,在办学方向、办学目标、办学理念上紧密联系实际,突出社会主义的底色,勇担社会主义的育人使命。要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深刻认识到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必要性,将协同育人贯穿教育的具体实践,不断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拓展学生的视野。只有深刻领会社会主义大学的育人使命,才能把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重大课题研究好、规划好、实施好,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要深化二者协同的理论认知。一是要深刻理解二者协同的内涵。二者协同是指高校充分调动校内外的资源和要素,以 “思政课程” 为核心,协同其它学科课程,整合各方资源,包括课程、教师、教材、课堂、校园文化、社会资源等,优势互补,通过课程实现最大育人效果。二是要深刻认识二者在协同育人中的关系。 “思政课程” 是育人的核心课程,担负政治引领作用,是育人的主力军,其突出特点和优势是政治性和理论性; “课程思政” 进一步扩大 “思政” 的时间、空间,延展 “思政” 的内涵和边界,与学科、专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润物无声,是高校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二者在高校育人中协同配合、优势互补,构建大育人格局,形成强大育人合力,实现最佳育人成效。三要深刻认识二者协同的方向和目标的高度一致性。通过协同,让思政课程与各类学科课程在目标和方向上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来协同运行。

(二)完善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的机制

机制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构关系和运行原理。机制是一个组织的基本规范,是组织有效运行、调动各方资源完成目标的保证。高校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的机制,是指高校为实现二者协同而构建的结构关系和运行原理,是协同育人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1.要完善以党委为核心的协同育人领导机制。习近平强调, “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做决策、保落实。”[9]5-7高校党委统领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的全局,是协同育人工作的领导主体和责任主体。要完善以党委为核心的统一领导机制,实行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各部门分工负责制,即围绕协同育人,以党委为核心,完善构建党委领导下的协同育人组织结构,形成涉及各部门、各学院、各科室的三级组织层级,领导协同育人工作的推进。高校党委是决策机构,要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涉及各职能部门的协同育人领导小组,在整合资源、征询意见和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方案。党委要主动承担育人使命,把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2.要构建多教育主体协同配合机制。在以党委为核心的统一领导体制中,涉及三个层次的多个教育主体,包括学校党委、各职能部门及各学院和各任课教师等,都需要协同配合。要构建以学校党委为统领,包括管理主体、教学主体在内的多教育主体协同配合机制,高校的各级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各学科教师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制定推进协同育人的方案,通过问题采集、方案探讨、方案制定、分流交办、执行处理、信息反馈、改进完善等流程完成各教育主体的协同配合,基本实现 “一院一标准” “一课一特色” 的布局。专业课教师作为协同育人工作的课程执行处理者,要及时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各二级学院及学校职能部门及时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总结、改进、完善,实现动态调整。

3.要建立教师、教材、课堂的协同配合机制。教师、教材、课堂是协同育人的承接载体,要建立教师、教材、课堂协同配合机制,围绕协同育人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汲取长处,积极配合。一是要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教师协同配合机制。以结对子的方式加强沟通、交流,专业课教师要依托思政课教师的 “思政” 优势,借助其 “思政” 经验和理论积淀,实现 “思政” 理论的内化,理清规律、把握内涵、掌握方法。思政课教师要主动学习和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教学实际,拓展教学的知识边界。二是要构建思政课教材与各课程教材协同配合机制。教材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在借鉴各自优势和融入各自内容时,要综合考量教材内容适配性和适配比。 “思政课程” 的教材要融入育人的新内容、新要素、新理论,各课程教材要依托思政教材,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与之适配的育人内容、育人要求、育人要素。三是要构建思政课堂与各专业课课堂协同配合机制。课堂是育人的主要平台,教师借助课堂,将教材与学生统一起来,通过教学、实践、示范等方式,完成教材知识的讲授和思政内容的传播。思政课课堂与各专业课课堂各有侧重,协同配合,前者侧重理论的传输,后者更侧重思想的表达,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二者的动态统一。

4.要建立保证协同育人的评价激励纠偏机制。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是建立与实际相符的评价激励纠偏机制。要通过评价、监督、激励、纠偏等方式,激发各教育主体育人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协同育人中的主体效用,并对协同育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偏改进。一是要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机制,即通过一系列的评价对协同育人的效果进行积极的反馈,了解推进协同育人的实际。在评价时,由分管领导、评审专家、专业课教师组建评审小组,对高校的育人状况、教育主体的育人能力、学生的获得感和育人效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二是要制定符合实际的监督机制,通过督查、问责、追究等流程保证协同育人的实效。通过监督发现协同育人的典范、不足,持续改进。三是要制定激发各教育主体协同配合的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激发各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各方服务协同育人的潜能。四是要制定保障二者协同的纠偏机制,纠偏主要是 “验证目前的实践成果是否与原定计划、目标相一致,如果存在不同或差距,及时制定并采取措施补救”[10]1-8,是对协同育人的动态调整,进而有效保证协同育人的有效进行。

(三)挖掘运用丰富的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的育人资源

育人资源是指高校在育人过程中所用到的资源,通常包括物质资源、文化资源等。育人资源是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的基本条件和要素,其内容和形式直接影响到育人的成效。

1.要发掘运用好课程的育人资源。要注重对 “思政课程” 涉及的相关原理规律、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等等方面的挖掘、吸收,一方面在思政课教学中生动、灵活运用,另一方面可供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参考、借鉴。课程是 “课程思政” 的主要载体, “识别并有针对性地挖掘出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前提。”[11]74-78教师要从课程入手,贴近学生实际,剖析课程的内在价值,发掘隐含的育人资源。高校的课程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各类课程育人资源的存量和挖掘空间不尽相同。要对课程本身进行有针对性地挖掘,结合学生价值观念、道德素质和心理认知,找到行之有效的挖掘方法和融入方式,比如带有政治倾向性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可以结合人文精神、家国情怀、政治意识进行挖掘、吸收、利用;自然科学类课程可以结合创新精神、理想追求、科学素养等方面进行挖掘、吸收、利用;工程类课程可以结合工匠精神和奉献精神等方面进行挖掘、吸收、利用等等。

2.要开发运用好校园的育人资源。开发、运用校园的育人资源,有利于丰富高校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的内涵和形式。校园的资源能 “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使其内心更加丰盈,形成追寻价值升华的思想自觉和行动。”[12]32-33校园的育人资源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方面,发掘校园建筑、雕塑等物质载体蕴含的价值符号、文化标识,运用到课堂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比如建筑学类的 “课程思政” 可以将校园标志性建筑的设计理念、形象意蕴、价值表达与建筑学结合,这样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中既实现了价值理念的引导,又完成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在精神文化方面, “校史、校风、校训承载着高校发展沿革的历史,”[13]17-23+55内置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比如山东大学 “学无止境,气有浩然” 的校训,以永不满足的执着精神激励广大师生在学术和人生的历程中勇于登攀,不断追求文化知识、技术能力、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完美境界。在行为文化方面,更多的是对于 “学生” 主体性的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协同育人提供了资源运用的典范。

3.要识别运用好社会优质的育人资源。对社会优质育人资源的识别和应用,能够实现多方育人资源的整合,形成多层次的资源利用形式。因此,要发掘地方优质资源,特别是当地特色资源,与课程知识结合,以鲜活生动的案例感染、鼓舞学生,打造专业学习有深度、价值引领有特色的优质课堂。

(四)铸造师德高尚、专业精湛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的具体践行者,是育人的主体力量和关键。因此,铸造师德高尚、专业精湛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教学能力,是二者协同育人取得实效的保证。

1.要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思想政治教育素养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素养和能力素养。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具有学科优势、理论优势和实践优势,在新形势下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差异性较大,就一般意义上讲,要提升他们在课程教学中,对理想信念、价值理念、科学精神等诸元素的运用能力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转化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要根据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的需要,立足课程内容改进课程的教学方式;要了解意识形态和学科前沿动态,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专业学科建设。

2.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教学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综合能力,是教师职业技能的核心。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在全面、系统、深入习得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基础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精髓、重点和规律,提高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的能力,还要 “了解各类专业课教师在讲什么、怎么讲,清楚双方在内容或观点有交集的主要理论问题上的差异与分歧和造成差异与分歧的原因等,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14]70-72专业课教师要在具备较高学科素养、教学素养和研究素养的基础上,认识到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和本质,认同协同育人的理念,掌握协同育人的方法,满足协同育人的要求,提高自身对协同育人的认知能力;掌握分析和挖掘思政元素的方式方法,提升自身的思政元素分析挖掘能力;深化对 “课程思政” 的认识,在课前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课中对 “思政” 元素进行运用、课后布置 “思政” 实践作业,提升课程教师的 “课程思政” 实践能力。

3.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是 “老师” 最真实的解读。教师要符合 “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基本要求”[15]50-58,切实提高自身的素养。一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不断提升教师的政治认知。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 “政治强” ,积极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坚定理想信念。二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既要传授学生知识、能力,更要传授学生价值品识。教师要认识到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与自身的育人责任,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做一名情怀深的人民教师。三要立足于本学科专业,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是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素质和修养,主要包括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由教书向教书育人转变,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习新知识、新理论,运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适应多变的教学环境。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二者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摇曳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