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22-03-15姜雪
姜 雪
(齐鲁师范学院 学生工作部(处),山东 济南 250200)
新时代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最好时代。新时代的大学生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和践行者。 “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328既是党的教育方针,也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行动指南,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具备全面发展素质和能力的时代新人的根本要求。
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确定的人” “现实的人” ,承担着时代所赋予的 “规定” 使命和 “特定” 任务。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要不断深化对培养全面发展时代新人重大意义的认识,教育、引导、培养新时代大学生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使命。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将 “立德树人” 与 “全面发展” 统筹论述,深刻回答了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 这一重大问题。立足新时代我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就必须立足国家发展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切实强化德育、优化智育、注重体育、完善美育、推进劳育,概言之,就是要构建全面发展教育体系,实现教育 “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377。
(二)对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立足于对人的‘现实性’的充分理解,从‘异化’理论出发,朝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目标,马克思对人如何通过教育与现实的社会实践相结合获得解放做出了系统性思考。”[4]39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中,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孔子倡导的 “礼乐射御书数” 就包含着一定的 “全面性” 教育思想。 “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构建,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着眼于新的发展要求,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新时代国家发展需要,是对我国几千年教育的反思和梳理,是对优秀教育传统的凝练和升华。
(三)推动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要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5]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就是要培养思想道德素养高、政治立场坚定、知识能力强、身体素质好,具有良好审美水平、劳动精神以及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加强全面发展教育是提升教育能力、培养更高水平时代新人的需要,是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只有坚持全面发展教育,通过提升教育能力释放德智体美劳各教育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潜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模式,将育人目标与新时代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人才。
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教育 “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6]。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培养,需要高校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深刻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别是其在新时代的拓展和深化。
(一)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 “四个正确认识”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不断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进入新时代,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要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不断深化和重点把握其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促进学生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四个正确认识” 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内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我国高校最鲜亮的底色,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政治属性,也决定了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敏锐性和鉴别力,保持对错误思潮的警惕性和批判性,不照单全收,不当传话筒、扩音器;作为时代新人的青年学生,必须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和辨别能力,深刻理解并切实做到 “四个正确认识” 。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就是要引导学生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正确把握我国在当代世界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引导学生坚定 “四个自信” ,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就是要引导学生自觉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抒写个人精彩华章;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就是要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埋头苦干,进行辛勤、诚实、创造性劳动,把理想转化为脚踏实地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奋斗。
(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深化:兴国强国之魂的 “中国精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3]47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随着时代发展,其内涵不断深化发展。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是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四个伟大” 作为中国精神深刻内涵的系统阐释,是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切入点。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根和魂,时代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大学生要学习和践行民族精神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文化底蕴,赓续红色血脉,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祖国和人民,弘扬中国精神,传承中华文化。新时代赋予民族精神新的内涵,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延续,反映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为当代社会发展唱响了主旋律和最强音。当代大学生要紧密结合新时代的社会实践,勇于守正创新、推陈出新,做新时代的先行者。一切民族精神都是一定历史阶段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进步的时代精神;一切时代精神也必将随着社会历史的推进和文化底蕴的沉淀融入到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体系中。中国精神所向往和追求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新时代大学生要承担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努力成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坚实的社会主义践行者,用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精神的青春力量。
(三)道德规范教育内容的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开展道德规范教育,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社会主义道德观,培养健康的道德情感和积极的道德践履能力,形成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道德规范教育作为一种养成教育、一种安身立命的教育,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最为贴近,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个人与他人、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关系,教育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讲,道德规范教育是一种最基本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正如儒家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更好的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报效国家。
“为什么人服务是道德的核心问题,决定并体现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所有道德现象。”[7]139新时代加强大学生道德规范教育,要在教育引导学生遵守公民道德准则、提高道德素养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根本立场,把个人前途命运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获得个人发展与价值实现。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五千年来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文化精髓所在,蕴含丰富且深刻的思想道德内涵,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活水源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当代价值。 “今天,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8]181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中华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当代大学生全面成长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四)全面发展教育内容的深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大学生培养的根本所在,是以上三个教育内容的归宿和目标。全面发展教育本身作为一个完整体系,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完善,以适应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什么人,历来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新时代大学生所承担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必然要求新时代全面发展教育内容进一步深化并体现时代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人类解放本质上包含着每个人个性的展示和对自由的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寄托了人们对自身发展的不懈追求与美好向往,是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归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从德智体 “三育并举” 到现在的德智体美劳 “五育融合” ,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9]74-82全面发展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和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又一次继承与发展。特别是将 “劳动” 教育纳入全面发展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这不是内容上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新时代特定背景下对全面发展教育内涵的全新把握。
三、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夯实立德树人根基,构建 “三全育人” 体系
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完善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是关键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所有施教者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正确认识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各自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基础上,全过程、全方位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0]20首先,要注重教书育人第一课堂,强化育人内容的供给。认真梳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主渠道的作用,优化课程内容,完善教学设计,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有效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素养培养的有机统一。其次,要注重实践育人积极作用,强化育人成效落地。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强化项目式管理、活动化实施,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家国情怀。再次,要注重学生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的育人作用,做到育人全覆盖。要围绕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立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合理诉求,在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服务学生中实现育人成效。
(二)发挥隐性教育功能,突出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不仅体现在对物质富足、心理宽慰、身体康健的追求上,还应体现在对政治素养、个人修养、社会价值的更高要求上,这都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8]172新时代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将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才能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上,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隐性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利用环境氛围等隐性资源使教育对象潜移默化受到影响的教育。”[11]69将价值观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价值观教育的工作成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首先,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赋予传统美德新的时代内涵,探索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道德精神和资源,通过展板海报、文化墙、主题教育、社团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良好道德文化环境,倡导校园文明礼仪,打牢道德规范教育的基础。其次,要加强新媒体阵地建设,深入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加大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的宣传力度,紧扣当前政治形势,加强网络舆论的监督、引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实现以点对面的价值引领和教育引导。再次,要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选拔 “最美大学生” “各级各类道德模范” 等,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向身边榜样学习,崇德向善;组织开展 “青鸟计划” “西部计划” “三下乡” 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服务事业,弘扬和践行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服务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向上向善、知行合一中,完善个人品德、全面成长成才。
(三)坚定文化自信,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使命担当的重要内容,是贯穿大学生教育的一条主线。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将爱国主义教育的 “知” 内化于心,牢牢扎根,外化于报效祖国之 “行” ,立志做忠诚的爱国者和时代的奋进者。首先,要突出爱国主义溯源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能否在全球化浪潮中,在各民族特色文化激烈竞争、相互碰撞下,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关系到民族复兴的实现。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责任感,使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其次,要深化 “中国精神” 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要挖掘、学习、继承、践行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中沉淀的民族精神和在时代发展中凝结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把握新时代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置身新时代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做到兼容并蓄,不断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吸收借鉴世界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这既是对待中国精神的正确态度,也是在文化自信中实现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相互借鉴的更高境界。再次,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教育内涵,提高校园红色文化氛围,通过邀请革命历史研究人员、专家学者等走进校园,用好博物馆、烈士陵园、纪念馆、革命旧址等红色教育资源,弘扬革命精神;结合五四运动、建党、建军、建国、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教育意义深、趣味性高、吸引力大的红色文化教育,搭建好红色文化传播渠道,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
(四)做好 “五育并举” “六个下功夫”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时代给大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即要努力实现品德与才华集于一身、人文素养与科学知识协调发展、智商与情商同时 “在线” 、理论与实践的辨证统一。德智体美劳 “五育” 并举,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 “六个下功夫” 是对 “五育” 的目标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 “五育” 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和丰富,涵盖了更多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精神、富有时代价值的新内容,逐步构建起更加科学、有效的 “五育” 教育体系。在德育方面,更加突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中华传统美德等教育内容,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智育方面,更加注重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惜时如金、心无旁骛,踏实努力、勤奋刻苦,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以良好的学风锻造做人的品格,自觉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在体育方面,更加注重树立 “健康第一” 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和过程,在体育锻炼中提高身体素质、磨练意志品质、发展健全人格;在美育方面,更加突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教育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增强人文素养,涵养优良品格、塑造美好心灵;在劳动教育方面,更加强调将劳动与教育的有机结合,重塑劳动育人理念,健全劳动教育体制机制,在劳动实践中培育时代新人。 “五育” 的每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每一方面既包含着独特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又涵盖着其他几个方面的教育意义,辩证统一于全面发展教育有机整体。抓好 “五育” 教育体系建设,着力于 “六个下功夫” ,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重要抓手和路径选择。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引领发展方向,精准把握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创新工作举措,探索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使新时代大学生在实践奋斗中实现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