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路径探析
2022-03-15王琳
王 琳
(山东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 ),对新时代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做出顶层设计。同年7 月15 日,教育部出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材〔2020〕4 号)(以下简称 “《纲要》” ),对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社会性和实践性,高校劳动教育是通过劳动思想教育和劳动实践锻炼,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成长,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82-84;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目的在于培根铸魂,通过 “讲道理” 引领思想方向、塑造价值信念、培育时代新人。探索高校 “劳育+思政” 的育人路径,实现二者协同发展,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一、高校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
高校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有明确的政策指导和深厚的理论基础。《意见》指出: “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2]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教学内容具有相似性、教学目标具有同向性、教学方式上有着内在契合性,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一)有利于拓宽劳动教育渠道,强化劳动育人实效
《纲要》指出: “在公共必修课中,要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劳动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3]随着高校各专业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在思政课教学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能进一步增强劳动育人实效。一方面,高校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高校劳动教育课拓宽了新时代育人的渠道,通过实践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均衡发展,进而达到以劳动育人的目的;劳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涵养性情和品格,引导青年学生通过努力工作成就自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4]117-121,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另一方面,高校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具有独特的育人实效。既注重理论讲授、思想引导,又能够带领学生参与实践锻炼和价值体验。在课堂中以理论说服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莫过于劳动[5]12-17。在课堂外,解决理论落地问题的同时,又能指导学生通过劳动实践与社会生活相结合,通过实践锻炼了解生活、塑造健康人格。
(二)有助于拓展思政课课程建设,促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一环在于教学实践,促进二者融合有助于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第一,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输出口径[6]100-104。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实现思政课程包含劳动教育在内各门课程的全覆盖,是对现有课程内容的思政资源的整合、拓展、丰富。第二,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思政课不仅是理论课,更需要以受教育者的实践来支撑、检验、丰富理论。劳动教育的实践性使得思政课在理论 “内化于心” 的同时,实现了问题导向基础上的 “外化于行” 。第三,高校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劳动实践之中,将思政课改革创新落脚在实际中,对高校思政课程的发展能产生切实有力的促进作用[7]1-7。
高校劳动教育和思政课虽然隶属于不同的教育体系,但都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起着 “四梁八柱” 的作用。《意见》《纲要》出台后,各高校在顶层设计下探索实施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以及与其他课程相互融合的可行性举措。同时,高校思政课也亟需改革创新, “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因此,推进高校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有利于实现二者协同发展,构建协同育人格局。构建二者协同育人格局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根据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聚焦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把破解问题作为突破口,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改善措施。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分析
为更好地了解当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选取山东管理学院劳动关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商学院、会计学院等本专科生650 人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604 份。其中,本科生449 份,占比73.85%,专科生159 份,占比26.15%;男生244 份,占比40.13%,女生364 份,占比59.87%;年级主要集中在大学一、二年级,围绕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价值观、劳动行为等方面展开[8]87-89。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总结如下:
(一)劳动观念总体积极向上,但是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的现象凸显。一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够表现出对劳动的热爱。其中27.47%的受访学生表示非常热爱劳动,47.86%的表示比较热爱劳动。另一方面,对幸福的来源有较大分歧,多数学生认为劳动(占比50.49%)和知识(占比41.28%)是获取财富和幸福的主要来源,但也有学生认为运气(占比3.45%)、关系(占比1.48%)或者其他才能获取财富和幸福(占比3.3%)。再次,对 “尊重各行业的劳动,认可劳动不分贵贱” 设定了一个选题, “有人说劳动分贵贱,农民工不如明星光荣,您是否认同此观点?” 不赞同票占76.15%,有约22%的学生表示赞同或基本赞同。由此,可以看到青年学生对待劳动的态度总体是积极向上的,是热爱、崇尚和尊重劳动的,但是部分学生对待劳动的态度还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引导。
(二)劳动意识主动性不断增强,但是对劳动的分工有好恶。超过6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主动劳动的意识是好的,其中非常好和较好的分别占总数的25%和40.79%。总体来看,学生们劳动意识的主动性是比较强的。但是,在对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态度上,从问卷结果来看,坐在办公室工作的文员和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电力工人相比,63.16%的学生选择办公室文员,1.97%的学生选择了电工,10.86%的学生觉得哪个工资高干哪个。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拥有主动劳动的意识,但是对劳动分工的选择又带有功利倾向,更倾向于相对轻松或者工资收入高的工作。
(三)劳动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取向。一方面,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劳动的意义,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占比62.34%),尽可能为社会贡献力量(占比30.1%),但是也有学生认为是为了获取名誉、地位(占比1.64%)和金钱、财富(占比4.61%)。另一方面,在回答 “毕业后工作不如人,你会有什么感受” 时,48.03%的学生选择 “每一份工作都值得尊重” ,35.03%的学生选择 “靠自己劳动所得就是幸福的” ,但是也有部分学生感觉会被人瞧不起,争取换个工作。在面对 “有偿劳动和无偿劳动冲突时,你会如何选择” 时,学生们在有偿劳动(占比51.48%)、无偿劳动(占比13.49%)、中立(占比24.51%)等选项中大多数选择了 “有偿劳动” 。总体结果表明,大多数青年学生能够对劳动与人、劳动与社会的关系有正确的认知,能够认识到劳动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做到尊重劳动、尊重职业,但是在自身面临选择的时候又不可避免地出现功利化倾向。
(四)劳动行为方面,愿意进行创造性劳动,但还需加强引导。超过6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 “学校准备开展校园清扫和宿舍大整理的劳动活动,你是否愿意参与?” 这一问题的回答,和上述结果得以相互印证,近70%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参与其中,但有20.23%的学生表示有加分的话可以考虑。当问到 “是否愿意参与一些科研、创新、创业、创意、发明类等创造性劳动?” 时,68.42%的受访学生表示非常愿意,6.25%的学生表示不大愿意,21.38%表示有加分的话可以考虑。
总体来看,大部分当代大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在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价值观、劳动行为等方面整体向好,但也发现了一些现象,如容易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存在逃避和歧视体力劳动的倾向、劳动价值观功利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认知不够等,揭示出在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时,可能面临的现实问题。
三、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面临的困境
(一)课程设置不到位,缺乏有针对性的教材
在多选题 “学校准备开展劳动教育,您觉得下列哪些方法比较好?” 学生们对专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72.7%)、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与实习实训(82.89%)、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71.88%)、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结合(78.13%)都有较高的期待。但从课程设置来看,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独立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劳动理论的传授和劳动实践的开展融合度还比较低,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还未形成合力,而且大学思政课四门课程的教材中缺乏专门针对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通过梳理高校思政课的教材发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中,虽然可以挖掘其中蕴含的劳动精神、劳动观念等,但是未有专门的章节对劳动内容进行系统化或专题化讲解。从劳动实践上来看,高校的劳动实践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根据学生专业特色有针对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从而造成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无法达到学生内心对劳动和劳动者的深度共情和足够尊重。
(二)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教学方式单一
很多高校还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从思政课教师本身而言[9]62-67,大多数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学习和研究本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如何提升思政课教学有效性上,缺乏学习劳动教育理论的主动性,在讲授劳动教育理论时不够专业,不够 “精进” 。虽然部分思政课教师响应国家和学校号召,在教学中积极融入劳动教育,或者兼职讲授劳动教育,但是缺乏相关教学实践经验,找不准二者融合发展的契合点,或者对劳动教育理论认识不到位,没有厘清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关系,在教学中讲授劳动教育时,犹如群众演员般来回 “客串” 角色,缺乏深厚的角色认同。从教学方式上来看,思政课教师在探寻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施路径中,一般停留在课堂讲授、口头说教,最后通过让学生展示技能,以提交课程作业的形式进行考查,在教学方式上存在着不足。
(三)缺乏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提升认知方面不到位
在开放性试题 “你对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期待” 中, “有趣” “贴合学生实际”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等字眼多频次出现,只有找准问题所在,才能更好地回应学生的期待。当前,思政课教学缺乏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融入到思政课教学的认识并不深刻,在课堂讲授中往往会把一些碎片化的知识搬出来,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无法给学生架构起系统的劳动知识体系,以致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另一方面,理论讲授缺乏趣味性,没有实现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宏观叙事的 “高大上” 与生活案例 “接地气” 有机结合,以致于无法用理论真正说服人,学生接受度比较低。再次,组织的实践教学简单地融入劳动元素,与学生专业或实际融合度低,学生通过提交一份劳动成果可获得实践学分,以致于部分学生只是应付作业,内心认同感较低。
(四)学校保障机制不健全
从目前来看,大多数高校保障劳动教育的配套措施是不完善的。首先,领导体制不健全。专门负责开展劳动教育的工作制度较少,顶层设计和部署实施劳动教育的工作还不到位。其次,教育管理方面有所欠缺。目前很多高校专门讲授劳动教育的课程尚未设置,没有配套的劳动教育教材,也没有制定劳动教育和其他课程融合发展的可行性方案,在统筹管理和教学资源的整合上不到位。再次,评价机制不完善。考核标准相对单一,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涉及劳动素养的评价标准,促进高校劳动教育和思政课融合方面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
四、高校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有效路径
(一)理论和实践 “两措” 并举,为课程思政奠定认知与实践基础
1.打造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
高校要根据学校实际和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并加强和思政课相融合,探索育人新模式。一方面,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模式,既要挖掘劳动教育资源,打造线下精品劳动课程,又要开发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线上开放课程。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劳模、工匠进校园,劳模、工匠事迹报告访谈和宣讲会,推动劳动教育和劳动精神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让学生真实感受劳动人民的风范、劳动精神的可贵,体悟劳动带来的收获。另外,采取劳模、工匠和学生 “结对” 的形式,采取聘请劳模、工匠担任劳育和德育导师等形式,对学生的劳动技能、实习能力和职业规划进行指导,引领学生 “撸起袖子加油干” ,立志成长为新时代建设生力军[10]51-57。
2.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
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谈到重视实践活动,78.13%的学生表示期待实现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相结合。一是改革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根据学生学科和专业特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劳动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二是抓好第二课堂的劳动教育。课余时间通过学校、学院、专业、班级等不同层面,以不同形式开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社会工作与技能拓展等活动,培养学生劳动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三是将劳动教育日常化,使劳动观念真正深入学生内心,使劳动真正成为习惯,达到 “日用而不觉” 。
由此,打造课程讲授和劳动实践 “两措” 并举育人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全面促进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切实培养并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为课程思政取得良好效果奠定认知与实践基础。
(二)学校、教师、学生 “三方” 协同,助力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
1.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增强育人质效
思政课教师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在助力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的过程中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在提升教学能力上下功夫,打造 “劳动+思政” 精彩课堂。挖掘出思政课本中的劳动元素,最根本的是要在课堂中呈现出来,以此加强对学生的理论引导,思政教师要夯实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将思想教育、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融合,重构教学体系,真正实现教师的 “教” 和学生的 “学” 双向互动。其次,要在加强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科学研究上下工夫。思政教师在研究本专业领域的过程中,同样要加强其内含的劳动教育研究,以使自身所掌握的零散的劳动知识理论化、系统化,才能把知识讲深、讲透、讲活。最后,要在社会生活中汲取教学资源上下工夫。思政教师要尝试走出学校,与工匠接触、与企业对接,在实践中搜索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素材,把丰富的生活素材转化为教学资源,增强教育时效性和针对性,从而切实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思想的引领力。
2.激发学生劳动积极性,增进青年人心理认同
学生内心对劳动的认同是关乎育人实效的根本衡量标准。学校和教师应该立足于社会发展实际,多倾听学生诉求,多了解学生实际,多关注学生身心,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通过 “课内外” 结合,激发学生想要劳动的热情。课堂上深化学生劳动理论知识的积淀,建构学生劳动知识体系;课外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劳动体验,增强劳动教育的实际操作性和现实可行性,让学生在劳动实践、生活实践、生产实践中感受劳动的魅力。二是通过建立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案例资源库,唤起学生热爱劳动的真情。资源库对全校学生开放,让学生通过鲜活的工匠和劳模故事,获得热爱劳动的具象化感受,进而转化为行动的力量。三是通过让劳动教育 “接地气” ,引导学生多参加劳动。思政课在期末考核时,可以允许学生将本学期参加科技创新比赛等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本门课程的实践成果,并由此获得实践学分,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切实体验劳动带来的收获,增加共情体验,增进心理认同。
3.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学校保障机制
学校要坚持顶层设计和落地实施相结合,探索构建劳动教育体系。一是健全劳动教育领导机制。设立劳动教育委员会或领导小组,针对教师教学、学生实践、科学研究等开展专项工作,推进劳动教育开展,协商解决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部署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二是强化平台建设,统筹实施管理。依托教育科研机构平台,深化劳动教育研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强理论引领;依托思政课大平台,结合各学科学生专业情况和人才培养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实施方案[11]54-59,并统筹落地实施情况。三是强化督导,健全评价标准。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当中,引导教师在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定期遴选优秀案例在全校范围内展示,在职称评审或评优评奖中给予适当加分;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劳动实践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挂钩,纳入学生评优评奖指标。
(三) “四课” 同构共建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政课融合平台
1.解读经典,培树正确认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带领学生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对劳动之于人和人类社会的作用与意义进行系统阐述,深化学生对劳动在人类成长进步以及社会发展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认知,引导学生明白能力的提升和幸福生活的获得都需要通过劳动才能实现,以此激励学生热爱劳动,立志通过劳动实现人生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的统一;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强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明白任何合法合规的劳动形式都应该受到尊重,没有贵贱之分,社会需要各类人才,每个人都要各尽其能、各尽其才,作为国家的后备军,青年学生要用 “匠心” 沉淀身心,坚守本心,刻苦钻研,用知识武装自身;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讲透彻劳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用劳动托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2.串联素材,着力观念引导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思政课教师在梳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劳动教育素材,在理论课教学中开设专题来讲授,或结合问题进行探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意识、劳动道德、劳动法律法规进行教育和引导。比如,从人生观、人生价值等内容中提炼劳动对人、对社会的作用,明确劳动的重要性,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劳动创造幸福、开创未来、奉献社会的正确价值观;从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主题中挖掘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培养学生敬业奉献的劳动品质和诚实守信的劳动道德;在基本法律制度、法治思维等章节凸显劳动权利和义务,普及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12]55-62。
3.钩沉史料,汲取历史智慧
用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向学生宏观呈现我国人民的磨难史、斗争史、建设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整合课本内容,有目的地突出中国近代历史是劳动人民努力改变自身命运的历史:在磨难史中,教学生认清劳苦大众作为中国的劳动主体,在帝国主义侵略中所遭受的屈辱,从而加深学生理解个人与国家唇齿相依;在斗争史中,突出工人阶级领导的劳动人民在国家危难之际勇于献身、顽强抵抗的精神;在建设史中,揭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用辛勤劳动实现14亿人口脱贫致富;以史学课程为平台,引导青年学生学习推翻压迫、争取民族复兴的历史,带领青年学生通过体会中华民族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中劳动人民对历史的书写、对幸福的创造,引导学生体会劳动和奋斗的时代价值和重大意义。
4.协同融合,化作成长养分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授课过程中,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的讲话中谈到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理解融入到教材知识体系中。一要让学生明确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要靠劳动,创造民族历史和辉煌成就要靠劳动,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靠劳动,实现美好梦想要靠劳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取得辉煌成就都是劳动实践得来的,大学生要勇于实践、勇于从事创造性劳动。二要教会学生如何对待劳动。引导学生学习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并从中汲取精神的养分,练就自身的本领,肩负使命担当,在劳动中实现价值、感受快乐。三是结合疫情、灾难等危机处理和时事政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服务性劳动[13]7-9,参与公共服务,唤起青年学生对社会、对人民的担当作为和奉献精神。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和思政课协同融合发展最终旨归是发挥好思政课的平台作用,在思政课中挖掘劳动元素,同构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实现思政育人和劳动育人二者协同发展,打造 “大思政” 育人格局[14]19-26,提升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实效,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