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价值分析

2022-03-15曾宇宁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2年1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曾宇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情感价值,教学策略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大部分诗歌,是广为流传的经典佳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指导学生体会诗歌具有的美感。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诗歌教学得到了普遍关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要求是: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古诗、儿歌,鼓励学生通过想象获得简单的情感体验,从而感悟汉语的美感。小学中段学生,要求其能够通过诵读诗歌体会其中的情感;小学高段学生,要求其在诵读诗歌的过程中,可以分析诗歌的节奏、声调,并认真品味诗歌的情感和内容。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然后指导学生体会诗歌情境和作者表达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小学语文诗歌作品蕴含的情感价值

统编教材中选入了很多优秀的诗歌。优美的诗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真、善、美,受到情感的熏陶。以下几点为小学语文诗歌作品中常有的情感价值。

1.爱国主义情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小学阶段要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在我国传统诗歌创作中,爱国主义情怀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统编教材中包含了很多爱国主义情感的诗歌,这些诗歌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以陆游的《示儿》为例,讲这首诗的时候,笔者引导学生领悟陆游在弥留之际仍然牵挂着国家危亡,仍然希望早日收回被占领的国土,实现国家的统一。尤其最后一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感受作者深沉、执着、真挚的爱国情感,借此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在讲授《示儿》时,应当给学生讲述当时的历史背景。当时金国侵占了宋朝的领土,无数爱国志士满怀悲愤,希望能够报效国家,收复国土,但是朝廷却走投降路线,令人悲愤。

再如,另一篇经典作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人杜甫在作品中向读者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情感,短短几句诗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因小学生年龄较小,如果教师只给学生灌输空洞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不会有深刻的了解,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要把诗歌教学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相结合,通过体会诗歌情感,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亲情和友情

亲情是一种稳定深厚的情感,它在社会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指导学生尊重亲情和友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写出了诗人漂泊在外,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孤独生活。在重阳佳节,想起故乡的亲人,思念之情更加强烈。作者通过描写重阳佳节登高的习俗,怀念远在家乡的兄弟,也怀念当时的自己。作者笔下的诗句饱含深情,自然而又有深意。从诗歌中,学生能够体会到感人的亲情。

在小学古诗词课文中,李白的《静夜思》是乡愁的重要代表作品。诗人采用鲜明的动作描写,“举头”和“低头”相互呼应,表明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在安静的夜晚,诗人望着月亮十分惆怅。“思”字也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家乡的花草树木、父老乡亲、一弯明月、回不去的时光……皆在思念之中。

3.关注人民群众疾苦

我国古代诗歌的另外一个主题是表达对普通大众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的同情。诗人往往因其自身社会经历,而普遍关注大众的劳苦生活,借助诗歌体现其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如《悯农》中有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农民在田里辛苦劳作的视频。学生看到在烈日下劳作的农民伯伯,体会劳动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再如,学习杜甫的诗歌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杜甫的生平事迹。可以发现杜甫的作品多数体现了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表现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又如《江上漁者》中,作者将两组平行的情景同时呈现在读者面前:在江边码头上停靠着的客船上,客人们正在享用肥美的鲈鱼;另一边,在风雨苍茫的江面上,打鱼人挺立船头,不时抛出手中的渔网。这首诗将吃鱼人与打鱼人、岸上与江中进行了对比,暗指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打鱼人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险与艰辛。这首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二、体会诗歌情感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须要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诗歌理解能力,感受诗歌的美感,从而探究诗歌的情感价值。

1.结合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情感

要想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价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诗歌的语言体会情感。例如,在学习《小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生动语言,体会其中的艺术形象,从而使学生直观地体会诗歌的情感价值,感受自然景物的美丽。朗读诗歌的过程,也是一个体会情感、感受美丽的过程。例如,在教学《春夜喜雨》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深刻领悟其中的情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雨无私奉献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春雨降临能够让锦官城更添春色。春雨在黑夜降临,滋润万物,却又不为人知,体现了作者对春雨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的赞美。

2.紧密联系生活,领悟诗歌情感

若在古诗词教学中仅仅为学生讲述理论性知识,他们不能充分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领悟古诗词的情感。以《游子吟》的教学为例,作者在诗中写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笔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想要如何来回报伟大的母爱呢?”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以后我会给妈妈买很多衣服”“最喜欢的食物我会让妈妈先吃”。笔者再引导:“你知道妈妈是怎么想的吗?我也是一位母亲,其实父母最大的心愿并不是获得多少回报,而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无忧无虑地成长。”此时,可以明显感觉到教室安静了很多。许多学生低下头,若有所思。然后,笔者说:“咱们唱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吧。”熟悉的歌声在教室响起,有些学生非常感动。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作简要总结,带领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最后,笔者说:“同学们,也许这个时候,你们有很多话想要对妈妈说,请你把它写下来,念给妈妈听,并让妈妈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第二天,笔者选择了部分同学上交的妈妈的感受,其中一位母亲说道:“我非常感动,儿子长大了很多,变得懂事了。”另一位母亲说:“我不希望儿子以后如何孝顺我,我只希望他能够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成才。”这种与生活紧密联系,与母亲心灵沟通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母爱,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感悟古诗词的情感。

3.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体会诗歌情感

一是教师要通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懂得分析诗歌的特点,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如在教学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教师可运用各种有趣的声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风吹过的声音,隆隆的雷声,以及青蛙的叫声。听到这些丰富的声音后,教师再让学生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声音,并说出这些声音出现在什么季节,从而引导学生联想夏季稻田里的景象。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

二是运用歌曲辅助教学。在诗歌教学中,优美的音乐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表达的艺术氛围,并理解诗歌要表达的内涵。例如,在学习《一株紫丁香》时,教师在课堂上可先播放一些赞美教师的歌曲,使学生迅速融入蕴含浓厚师生情谊的学习情境中。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学生对老师应有的的尊敬和关心,还能感受到老師对学生无私的关怀和奉献精神。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诗歌情感的良好熏陶。

4.激发学生想象力,体会诗歌情感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将诗歌分为“有意境想象”和“无意境想象”两大类,根据学生当前阶段的思维特点和学习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一年级的学生较为活泼,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在课堂上容易出现走神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其想象力,吸引其注意力,将学生引入诗歌所描述的情境当中。例如,在教学骆宾王的《咏鹅》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想象诗歌中的景象,同时帮助学生处理诗歌中较难的内容,如描写鹅的外貌的句子,描写鹅叫起来伸着脖子的样子,鹅在水面上浮游的样子,以及鹅拨水划行的样子,等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鹅与我们常见的鸡鸭的不同,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说出这些不同。通过这些联想和互动,帮助学生最大程度集中注意力,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朗读诗歌的形式,帮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调动想象力,理解诗歌内容。教师还可以尝试组织学生边朗读边画出诗歌中描写鹅的诗句,有效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诗歌学习是加强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加大对诗歌教学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有效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价值,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认真感受诗歌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体会诗人对亲情、友情和弱者的关怀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审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诗歌不除外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