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析句式段式,学会造句写段

2022-03-15张赛琴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2年1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

张赛琴

【关键词】句式段式,语言表达,训练思路

句式段式,是指句子或段落内容的结构格式。品析句式段式,不仅是为概括内容,理解语言,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句段格式造句写段。

由于各种因素,教学中的句式训练,几乎只为应试而设计;段式品析,在教学中也很“冷门”。句段教学中重理解、轻运用的倾向,阻碍了学生语言表达水平的提高。所以,忽略对句式段式的实践和研究,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损失。本文就这个话题,以例说的形式展开叙述。

一、探索句式特点及训练思路

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中,句子的语言表达丰富多彩。教师应用好一、二年级教材里丰富的句子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把句子写通顺、具体、生动。

有关“通顺、具体、生动”的词意,在词典里都有明确的解释。具体到课文语境中,这三个词语的表现又各有侧重。通顺,表现在句子的内容安排逻辑合理;具体,表现在句子的内容表达细致明白;生动,表现在句子的语言形式富有生气,令人感动。

1.表达通顺的句式特点及训练思路

例1: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选自《树和喜鹊》)

这一句话,叙述了一处孤独的环境,仿佛是一幅画面。后三个短句的尾词都是名词,其中“树、鸟窝”这两个名词,分别用在前句尾和后句首,形成“首尾同词”的语言现象。这样的句式,使前后句子通顺,意思紧凑。学习这样的句式,可以设计如下训练。

读懂句子里三个名词的位置,体会词语表达顺序。

仿例造句,出示《公园一角》的图画,用上“公园、假山、池塘、鱼儿”四个词语。

自主选择一处熟悉的环境,比如教室、操场、花圃、长廊、书桌等,先按顺序看清楚物体的位置,再连起来写一写。

这个设计的思路是:先理解句式,再学用句式。引导学生先学会写一句话。比如:公园里有一座假山,假山下有一个池塘,池塘里有很多鱼儿,鱼儿在水里嬉戏。再学会写几句话。比如:教学楼后面有一个走廊,走廊的水泥柱上绕着许多葡萄藤,葡萄藤上长满了绿叶,绿叶下面挂着一串串葡萄,葡萄有绿的、紫的、粉的……好看极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把句子表达通顺。

此外,一、二年级教材里还有很多值得品析的句式。再选两句加以品析。

例2: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小蝌蚪找妈妈》)

例3: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树和喜鹊》)

这两个例句的格式是不同的。例2运用从前往后的顺序描写了小蝌蚪的样子。例3以时间推移为顺序,描写了喜鹊们活泼的特点。

指导学生把句子写通顺,应该把握好两点:一要初步懂得句式的表达顺序;二要选择写熟悉的事物,做到有话可写。比如,可以在教室里放一缸小金鱼,按个头大小给金鱼编上序号,观察一段时间后,就可以让学生选号写鱼了。再比如,指导学生观察爬山虎在有风和无风时的不同样态,或者观察喇叭花在晨色中的花形和暮色里的样子。

2.内容具体的句式特点及训练思路

内容具体,是指句子里的内容细致明白。具体到句子里不同的内容表达,句式也不同。如下两个例句。

例4: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例5:长颈鹿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脑袋从树叶间露出来,正对着蜘蛛笑呢。

这两个例句的内容都具体,但写句思路各不相同。例4用“谁、在哪里,看见什么,做了什么”的思路,写出了人(动)物的一次行为过程。例5用“以小见大”的思路写长颈鹿的脖子。后半句写长颈鹿在树叶里露出了笑容这个小细节,具体表现长颈鹿脖子长的特点。

学用例4句式的思路写句,可写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写奶奶去菜市场买菜,妈妈在家打扫房间等。或者用这个思路写小弟弟如何学步,写蚂蚁怎样觅食……学用例5句式写句,可以选写两片落叶表现秋天,或者写一枝垂柳表现夏日风景等。

3.描述生动的句式特点及训练思路

句子生动,是说句子的内容和形式富有生气、令人感动。具体是怎样写的呢?选取教材里两个例句说一说。

例6: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寒号鸟》)

例7: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黄山奇石》)

这两个句子的写法稍有不同。例6采用了直接描述的写法,用“呼呼地刮着”五个字,描绘出了寒风的声音和风力;用“直打哆嗦”和“不停地叫”这两个短语,写出了寒号鸟的“哀”和“号”。例7采用了想象式描述的写法,写出了两层想象。第一层把山峰巨石想象成“金鸡”,第二层想象“金鸡”在山峰“报晓”。这样展开想象,果真使石头也活了起来!

学用例6句式,可以设计这样的语言表达练习:

第一层,简要陈述例6的内容,把句子写短。这不是简单的缩句练习,而是把握例6里的时间、人物、事件三个要素,可以写成“寒冬来了,寒号鸟说要做窝了”这样的陈述句。如此替换式表达,有利于提高理解力。

第二层,把“第二天早上,发现寒号鸟死了”这句话表达的意思用不少于30字的句子写出来。这也不是简单的扩句练习,是针对句子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要素进行细致描写。可以这样写:“第二天,暖暖的太阳升起来了(时间),阳光照进了山脚下那一堵石崖的崖缝里(地点),小小的寒号鸟身体已经冻僵,它再也不会动了(人物、事件)。”这也是替换式表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水平。

教學例7,重点不在于辨析修辞手法,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习根据事物特点展开想象的方法。《黄山奇石》的课后练习里有三幅画,适合作仿例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先根据巨石的样子,想象它变成了什么,再想象这个“它”有怎样的表现。

二、探索段式的特点及训练思路

段落,是由若干句子按规律连接而成的表达形式。段落也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三、四年级进入习作学习,就意味着进入了用段落写作的阶段。怎样品析段式,怎样运用段式学习写段,这里以教材中的“当家”段式——总分段式为例,展开叙述。

总分段式,是指段落中由总述句和分述句组成的构段格式。总述句,是段落中心句,写在段首或段尾,表达段落的主旨。分述句,负责表达段落主旨意思,内容具体,逻辑合理。在总分段式中,由于分述形式各不相同,总分段式又可以分成多个细类。如下例所见。

1.总分对比段式

例8: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海底世界》)

这一段首句是中心句,概述了全段内容。然后分述四类动物的活动情况。其中,海参慢行和梭子鱼快游互为对比;乌贼、章鱼的复杂活动和贝类的简单行为互为对比。对比的两组例子,说明海底动物确实“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这样分述,避免了内容的平铺直叙。这种段式就叫“总分对比”。

对于这样的段式,常规的教学活动有两层:

第一層,品悟中心句,理解四类动物的活动方法,掌握“分组对比”的写法;

第二层,运用总分对比的方法,观察校园一处景色,并写一段话。

这个教学设计中的重难点在第二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思维观察校园,形成高低、动静、远近、软硬、有声有色等角度的对比,使景色的特点更加鲜明。然后运用“总分对比”的段式写一写,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趣。

2.总分叙述+联想段式

例9: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大自然的声音》)

这一段首句是中心句,总述“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接着,分述鸟叫、虫鸣、蝈蝈唱的声音;最后展开联想,用设问句式揭示出动物歌声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热爱动物的感情。分述部分的写法是,先叙述后联想,内容由浅入深。这种段式就叫“总分叙述+联想”。

运用这种段式,可以写一写秋天植物的色彩,或者雷雨前的动物形态,或者大雪过后的景色,等等。先用中心句总述内容,然后分述,最后加入联想,运用设问、比喻或者拟人的句式抒发感情。

3.总分要点段式

例10: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1)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2)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3)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海滨小城》)

这一段中心句的关键词是“很多树”,接着分述三个要点:种类多,香味浓,花儿红。这样的段式结构,叫“总分要点”。用这种段式呈现内容,思维清晰,内容全面。建议继续使用这一段式展开要点,描写树的叶色美、姿态奇、材质好、用途广等内容,使段落内容进一步丰富。

4.总分举例段式

例11: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这个总分段式别具一格。第一句用“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总领花儿的开放特点,第二句补充说“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儿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然后以时间为序,进入分述,具体描写出九种花开的状态,构成总分举例段式。运用这个段式写段落,可以设计出多个类似的写作任务。比如,写《女同学发型》的不同特点,或者创设情景写《一组“木头人”》各不相同的姿势、表情,等等。先总起一句说特点,再引用例子展开分述,语言表达要具体,使中心句的意思得到证明。

统编教材中值得品析和运用的句式段式还有很多,教师应积累丰富的句段写作知识,进行有趣的句段读写训练,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
培养中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路径分析
“双减”政策下小学诗歌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类型及培养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方法
如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招教你锻炼出好口才
培养农村0~3岁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探究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浅谈在家园互动中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