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共育下学困生转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2022-03-14梁卓华广东省化州市第三小学5251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21期
关键词:化州内因共育

梁卓华(广东省化州市第三小学 525100)

陶行知说:“学生在学习上大致可分为四种: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以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小学学困生第三种居多,第四种次之。鉴于此,笔者提出采用家校共育方式,从“外因”开始改变,然后用外因促进内因变化的教育方式,希望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困生的界定

本文研究的学困生是指小学阶段由于上课“溜号”等原因致使学习效率低下、因学习基础差而跟不上学习节奏、因逃课等原因产生厌学的学生。

二、学困生存在的问题

小学学困生的问题不外乎是内因和外因两个问题。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当内因的动力不足时,需要外因进行叫醒、激活、激发,从而促进学困生的主动成长。因此,当学困生内因动力严重不足情况下,需要学校和家长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激活主动、自觉成长的因子。

1.内因:缺乏学习动力

笔者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小学学困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上课经常搞小动作等“溜号”问题,不能紧跟课堂教与学的节奏,致使学困生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影响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成绩的提高。二是学习基础不够扎实,知识链出现“断条”的现象,常常导致学习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顾此失彼”。三是经常出现逃课、打架等问题。造成这三类学困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失去了自信心。实践证明,单方面依靠学生本身的内因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作用效果是不明显的,况且转化学困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家庭、学校的合力作用激活学困生内部积极因子,形成外因激活内因、内因点醒的动力机制。

2.外因:缺少家校共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当下,家校合作的目的之一是实现学校和家庭在育人价值、思想、行为的一致性。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成为协同育人共同体,才能实现“1+1>2”的教育效果。

对于小学学困生而言,他们更需要家校共育的教育机制,着力改变学校单兵作战而家长不闻不问的问题,改变学校用教育正力培养孩子而家长却反其道而行之的问题,改变学校因不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而错误施教的思想和行为。这样,学校着力转变学困生,家长积极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成长原动力,形成学生向上长、铆劲长的共育新环境。

三、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民主的教育方法,要使学生自动,而且要启发学生能自觉,要客观,要科学,不限于一种,要多种多样,因材施教,要生活与教育联系起来。”转化小学学困生应采用多种方法,落实因材施教理念,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教师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育方式,而应让充分利用“双减”等国家政策,利用好“互联网+”,积极推进以家庭为主的评价方式改革,追求家庭、学校共同转化学困生的最大效益。

1.以落实“双减”为契机,激发学困生成长动力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减轻的是学生不必要的负担,但并不是降低教学要求和质量。因此,“双减”政策的执行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思想的改变。“双减”落地前,学生过重负担的原因之一是课堂“损失”课外补。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补救的方法便通过家庭作业落实。这无疑增加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对于学困生而言,做了更多的无用功,致使他们更加厌学。

为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提质增效。在教学目标上,教师应更多地考虑到学困生,并能够采用合理的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如在课堂上设置针对学困生适切的问题,然后再给予其表现机会。只要其取得点滴成绩,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搭建好展示平台,让学困生不会感到教学内容难度大、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够得着”。在作业难易度上,教师可以采用分层作业法或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生活作业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家长要密切配合学校对学困生的教育问题,珍惜家庭教育时间,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活动中,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已经在学校完成作业了,家长应该让孩子走进生活大舞台,积极参与体育、读书、人际交往、社会体验等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感悟生活、陶冶情操,深刻体悟到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从心底自觉地主动学习,唤醒内心积极向上、向善的种子。

2.线上学习提高注意力,增强学困生外部影响力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着教学效度,教学工作被迫由线下转为线上,给小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自控能力不强、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尤其是学困生,他们在线上教学会出现压抑、敏感等情绪变化,还会频繁出现上课溜号、用手机打游戏、聊天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给线上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线上教学时,学校和家庭都要发挥教学优势,形成合作、共育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家长率先示范,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坚持锻炼身体,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养成良好的劳动和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在线上学习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设置一些适合学困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中采用点名、提问、创设情境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要布置一些适合学困生的作业,让他们能够会做、想做、努力就能做到,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作为家长,在学生学习时要做到三点:一是不干扰学生的学习,如播放电视等;二是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如读书、看报、写作等,积极创建学习型家庭;三是教师和家长要保持有效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身体健康问题。家长应与学困生共同制订学习计划,督促其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出现的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家长及时与教师沟通,形成家校联合共同为学生线上学习提供精神、学习、物质等方面帮助的良好氛围。

3.利用地域优质资源,通过亲子活动激发学困生潜能

只有抓住了家庭教育的根本,才能从根本上转化小学学困生。学生的学习面越来越广,学习兴趣越来越强,学生的视野、心境、心理都会为之而改变,学习自信心、生活趣味性乃至学习习惯、学习效果都会由此而养成,由之而提高。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曲径通幽”的教育目的。

教师可以充分有效利用当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带领孩子走出去,拓宽家校共育渠道,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有效挖掘天赋潜能,展现学困生的才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比如,由班级策划,鼓励家长带领孩子走进贫困家庭,向留守儿童捐赠学习用品,参加慈善捐款、志愿服务、义卖等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以及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再如,在学校的精心策划下,准备好研究的问题(课题),由家长陪同到化州学宫(孔庙)景区、化州化橘红历史文化产业园景区、广东南路革命柑村文化旅游景区 、扶荫地生态旅游景区、石龙山森林公园、化州南盛太阳部落等景区进行实地研究,并写出简单的考察报告。还如,紧紧围绕“舌尖上的化州”开展学困生的劳动教育活动,让家长陪同孩子实地考察化橘红、笪桥黄瓜、化州糖水、化州香油鸡、化州牛杂、化州拖罗饼、化橘红药膳汤、簸箕炊、隔水蒸鸡、春砂猪肚汤等化州美食的做法,然后让孩子动手做美食,并通过品尝美食的过程,培养学困生的劳动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能力、解决问题等能力。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悟中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力。学校邀请老干部、老专家、老战士、老模范、老教师等先进工作者或模范人物进行讲座,并要求家长带领学生参加事迹报告会,听“五老”人员的奋斗史,感悟自己身上的责任。这样的活动在有效加强家校共育的同时,为学困生提供自强不息、使命担当等精神动力。

4.构建家校共育评价体系,帮助学困生多元发展

学校应利用好数字化平台,构建家校共育的评价体系,着力转变小学学困生,让家庭成为评价体系的主体。基于学困生在家庭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心智发展水平、劳动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家庭教育网络化、数字化评价,教师应积极鼓励家长借助网络平台,整合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资源,完善教育活动整体性评价机制。

首先,利用好“互联网+评价”的教育机制,引导家长运用加德纳多元智慧理论,多角度、多样化、立体式评价,找到学困生的闪光点,通过语言激励、物质奖励、平台搭建等多种形式,让他们找回自信心,进而在学业上有所突破。

其次,家长应记录好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情况,将数据上传网络,教师经过评价系统的数据分析,为学困生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让家校联系更加紧密。

最后,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师与家长共育机制的考评办法。①教师利用微信平台提升家校共育实效性,让更多的家长了解“互联网+”背景下育人新理念,进而改进家长教育方式方法,积极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育人环境。②加强教师的家访力度,尤其是对学困生的实地家访,作为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建立长效的、规范的、科学的家校管理工作机制,多一些耐心、多找寻方法促进小学学困生的多元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应站在新时代高度考虑问题,以落实“双减”为契机,以线上学习抓养成,以亲子活动促觉醒,以新型评价体系为依托,积极探索出新时代转化学困生的家校共育新途径,积极营造有效促进小学学困生内因发生变化的强而有力的外部因素。

猜你喜欢

化州内因共育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橘红缘
书面表达中从内因角度分析的写作方法
化橘红药典标准的修改建议及其等级标准的建立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浅析如何使普通高中学困生爱上英语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析
化州那洪矿区水泥石灰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