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橘红药典标准的修改建议及其等级标准的建立

2019-12-12李泮霖彭维吴灏王永刚李沛波张迷迷苏薇薇

关键词:漆树幼果药典

李泮霖,彭维,吴灏,王永刚,李沛波,张迷迷,苏薇薇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中药上市后质量与药效再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275)

化橘红是岭南特色中药,用于治疗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等症,是广东省化州市的地理标志产品。其应用历史悠久,在历代本草及历版药典中均有记载,目前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一部[1]。我们经过大量的文献考证、市场调研及实验研究,认为现行版药典中的化橘红质量标准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植物基原混乱。2015年版药典“化橘红”项下规定,化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grandis‘Tomentosa’或柚Citrusgrandis(L.) 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化州柚为柚的一个栽培变种,在分类学上归于柚种的下一级,“化州柚或柚”并列的写法是采用旧的分类观念,不够准确[2]。此外,两种基原药材质量有很大差异,而药典标准无法进行区分。第二,实际使用的药用部位与药典规定不一致。根据当前的市场现状及民间用药习惯,化州柚普遍使用干燥未成熟幼果入药,而药典规定的外层果皮已非常少见。化州柚幼果的质量标准仍处于空缺状态,严重影响了其监管及利用。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化橘红的历史沿革进行考证,弄清化橘红多基原的产生及药用部位变迁的缘由。通过收集并检测市场上各类化橘红样品,探讨不同基原及药用部位间的差异,并建立化橘红等级标准,可对基原进行区分,对质量优劣进行评价。本研究结果将为化橘红药典标准的修订提供建议,为规范化橘红市场流通提供了依据。

1 材 料

1.1 样品的收集

从广东、广西等地收集具代表性的化橘红药材124批(表1),其中化州柚基原98批、柚基原26批。化州柚基原中又包括81批幼果及17批外层果皮(即五爪或七爪)样品;柚基原的样品只收集到幼果样品。代表性样品图片如图1所示。

图1 化橘红样品外观A:化州柚幼果;B:柚幼果;C:化州柚外果皮(五爪);D:化州柚外果皮(七爪)Fig.1 A photograph of Citri Grandis ExocarpiumA:immature fruit of Citrus grandis ‘Tomentosa’;B:immature fruit of C. grandis (L.)Osbeck;C:exocarp of C. grandis ‘Tomentosa’ (five lobes); D: exocarp of C. grandis ‘Tomentosa’ (seven lobes)

1.2 仪器

电子分析天平(ME204,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Ultimate 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Dionex公司,DGP-3600SD双三元泵、SRD-3600脱气机、UPS-3000SL自动进样器、TCC3000-RS柱温箱、DAD检测器、Chromeleon 7.2数据处理软件);色谱柱:Welch XB-C18(4.6 mm×250 mm,5 μm,S.N.211604929),依利特Hypersil BDS C18(4.6 mm×250 mm,5 μm),戴安Acclaim 120 C18(4.6 mm×250 mm,5 μm);数控超声波清洗器(KQ500DE,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超纯水器(Simplicity 185 personal,美国Millipore公司);移液管。

1.3 试药

柚皮苷对照品(批号:110722-201111),野漆树苷对照品(批号:111919-201102)、异欧前胡素对照品(批号:110827-200407),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橙皮内酯水合物对照品为实验室自制,HPLC检测纯度高于98%;甲醇(分析纯,色谱纯),冰醋酸(色谱纯)。

2 方 法

2.1 外观性状

测量果实的横切面直径、纵切面直径、果皮厚度,观察外表面是否有茸毛。七爪、五爪样品将其展平直径作为原幼果周长,计算原幼果直径。

2.2 特征图谱[3]

2.2.1 色谱条件 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φ=6%醋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表1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洗脱程序为:0~25 min,30%流动相A,70%流动相B;25~75 min,30%→45%流动相A,70%→55%流动相B;75~110 min,45%→100%流动相A,55%→0%流动相B;110~120 min,100%流动相A,0%流动相B。

2.2.2 溶液的制备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柚皮苷对照品10.16 mg、野漆树苷对照品10.25 mg、橙皮内酯水合物对照品10.45 mg、异欧前胡素5.48 mg,加甲醇溶解,摇匀,分别制成每1 mL含柚皮苷508 μg、野漆树苷16.4 μg、橙皮内酯水合物8.36 μg、异欧前胡素54.8 μg的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粉末(过二号筛)约0.5 g,精密称量,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甲醇10 mL,称定质量,超声处理(功率120 W,频率40 kHz)30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3 含量测定

2.3.1 色谱条件 色谱柱:Dionex Acclaim 120 C18(4.6 mm×150 mm,3 μm);流动相:甲醇(A)-φ=0.3%醋酸溶液(B)= 35∶6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0 nm;进样量:10 μL;柱温:35 ℃。

2.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适量柚皮苷对照品、野漆树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分别含柚皮苷496.5 μg、野漆树苷20.23 μg的溶液。

2.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样品粉末(过二号筛)约0.5 g,精密称量,置100 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 mL,称定质量,超声处理30 min(150 W,40 kHz),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 mL,置10 mL容量瓶中,加φ=50%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3.4 方法学考察 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对方法的线性范围、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准确性、稳定性进行考察。

2.4 浸出物

2.4.1 醇溶性浸出物 取供试品约4 g,精密称定,置250 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乙醇100 mL,密塞,称定质量,静置1 h后,连接回流冷凝管,水浴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1 h。放冷后,取下锥形瓶,密塞,再称定质量,用乙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用干燥滤器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5 mL,置已干燥至恒质量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 ℃干燥3 h,置干燥器中冷却30 min,迅速精密称定质量。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2.4.2 水溶性浸出物 取供试品约4 g,精密称定,置250 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水100 mL,密塞,冷浸,前6 h内时时振摇,再静置18 h,用干燥滤器迅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 mL,置已干燥至恒质量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 ℃干燥3 h,置干燥器中冷却30 min,迅速精密称定质量。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2.5 其他鉴别、检查项

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总灰分按药典化橘红项[1]相应的方法进行检测。

3 结 果

3.1 样品检测结果

3.1.1 外观性状 检视各批样品的外观,观察外表面是否被茸毛;测量幼果的横截面直径、纵截面直径、果皮厚度,结果如表1所示。化州柚和柚的外观性状主要区别在果实形状及外表面是否被茸毛,具体描述如下。

化州柚幼果呈近球形、半球形、1/4球形或圆柱形,直径3~8 cm。外层果皮或呈对折的七角或展平的五角星状,单片呈柳叶形,完整者展平后直径15~28 cm,厚0.2~0.5 cm。外果皮灰绿色或黄绿色,密布茸毛,有皱纹及小油室,有明显的花柱残迹或果梗痕。幼果质坚硬,不宜切开,切面平整,中果皮黄白色或淡红棕色,有脉络纹;外缘有1列不整齐的下凹的油室;内侧可见瓤囊,黄棕色至棕褐色。外层果皮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脉络纹,外缘有1列不整齐的下凹的油室,内侧稍柔而有弹性。气芳香,味苦,微辛。

柚幼果呈梨形或近球形,外果皮深褐色,无毛。外层果皮表面黄绿色至黄棕色,无毛。其余性状与化州柚相同。

3.1.2 鉴别、检查 显微鉴别结果与药典描述一致,其中由于化州柚外表面有茸毛,因此在化州柚中可见碎断的非腺毛,在柚中则观察不到。化橘红药典标准中的薄层鉴别只对柚皮苷斑点进行检视,本研究结果表明(图2),该条件下可同时对黄酮类化合物(以柚皮苷为代表的绿色荧光斑点)及香豆素类化合物(以橙皮内酯水合物为代表的蓝色荧光斑点)进行检视。

图2 化橘红薄层色谱图1:混合对照品(柚皮苷RF = 0.52, 橙皮内酯水合物RF = 0.21); 2~4:化州柚幼果样品(样品1~3);5~7:化州柚外果皮样品(样品82~84); 8~10:柚幼果样品(样品114~116)Fig.2 Thin-layer chromatograms of Citri Grandis Exocarpium1: CRS (Naringin RF = 0.52, Meranzin hydrate RF = 0.21); 2~4:immature fruit of C. grandis‘Tomentosa’(Sample 1~3);5~7: exocarp of C. grandis ‘Tomentosa’ (Sample 82~84); 8~10: immature fruit of C. grandis (L.)Osbeck (Sample 114~116),(HPTLC Silica G 20 cm×10 cm) (23 ℃, 56%)

水分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化州柚幼果、化州柚外层果皮、柚幼果样品水分平均值分别为10.70%、9.06%、10.54%。幼果因保留了中果皮,水分含量也相应变高。

表1 化橘红样品及其测定结果Table 1 Citri Grandis Exocarpium samples and their test results

续上表编号基原产地年份部位外表面被毛横直径纵直径果皮厚度cmw/%水分柚皮苷野漆树苷总黄酮聚类等级47化州柚广东化州2010幼果有6.946.391.7511.707.410.247.653三48化州柚广东化州2011幼果有5.345.751.8410.957.050.237.283二49化州柚广东化州2011幼果有6.616.972.0011.565.840.296.134三50化州柚广东化州2010幼果有6.276.201.8612.445.710.235.944三51化州柚广东化州2012幼果有5.005.311.5612.2210.030.4210.452二52化州柚广东化州2012幼果有6.806.531.6911.206.360.476.833三53化州柚广东化州2012幼果有3.643.711.2311.3713.530.5714.101一54化州柚广东化州2007幼果有4.594.841.4711.699.160.399.552一55化州柚广东化州2008幼果有4.905.701.8210.739.450.8610.312二56化州柚广东化州2008幼果有4.596.451.4611.3910.700.5511.252二57化州柚广东化州2009幼果有4.256.641.3212.399.230.229.452二58化州柚广东化州2007幼果有4.254.151.3811.7114.830.5615.391一59化州柚广东化州2007幼果有4.464.791.6210.998.580.679.252一60化州柚广东化州2007幼果有4.235.141.6511.6918.250.6618.911一61化州柚广东化州2008幼果有3.814.811.519.6010.860.8411.702一62化州柚广西玉林2011幼果有4.495.591.7210.639.070.119.182二63化州柚广西玉林2012幼果有4.855.841.8511.659.850.139.982二64化州柚广西玉林2010幼果有4.836.401.889.1110.480.1210.602二65化州柚广西玉林2012幼果有4.806.251.839.378.450.128.573二66化州柚广西玉林2010幼果有4.214.711.649.4510.540.1310.672一67化州柚广西玉林2011幼果有4.585.462.0111.146.460.126.583二68化州柚广西博白2011幼果有6.036.432.0511.178.460.288.743三69化州柚广西博白2012幼果有6.796.702.0110.695.420.235.654三70化州柚广西博白2010幼果有6.066.121.729.717.400.207.603三71化州柚广西桂林2010幼果有7.358.202.648.335.170.185.354四72化州柚广西桂林2011幼果有7.468.472.9111.804.710.164.874四73化州柚广西桂林2011幼果有6.458.182.5912.607.650.307.953四74化州柚广西桂林2012幼果有8.358.542.8212.416.280.266.544不合格75化州柚广西2012幼果有6.356.351.4312.098.400.168.563三76化州柚广西清湖2008幼果有4.975.731.8512.636.020.656.673二77化州柚广西清湖2008幼果有7.498.122.397.325.030.405.434四78化州柚广西清湖2009幼果有3.413.741.1911.6418.161.0919.251一79化州柚广西桂林2007幼果有4.425.541.6511.678.320.989.303一80化州柚广西清湖2007幼果有4.374.261.3211.758.891.2510.142一81化州柚广西陆川2007幼果有4.885.251.157.7810.480.2310.712二82化州柚广东化州2018外果皮有5.335.440.357.395.720.706.423二83化州柚广东化州2018外果皮有4.984.750.4710.737.350.217.563二84化州柚广东化州2018外果皮有5.035.290.417.185.960.716.673二85化州柚广东化州2018外果皮有5.304.890.4510.077.830.488.313二86化州柚广东化州2018外果皮有4.144.040.419.169.030.339.362一87化州柚广东化州2018外果皮有5.965.460.3711.034.580.535.114三

续上表编号基原产地年份部位外表面被毛横直径纵直径果皮厚度cmw/%水分柚皮苷野漆树苷总黄酮聚类等级88化州柚广东化州2018外果皮有4.143.820.328.849.970.9910.962一89化州柚广东化州2018外果皮有5.785.660.449.265.850.806.653二90化州柚广东化州2018外果皮有5.055.600.389.035.000.535.534三91化州柚广东化州2018外果皮有5.995.550.4510.965.180.645.824三92化州柚广东化州2018外果皮有5.375.340.4110.256.200.316.513二93化州柚广东化州2018外果皮有5.575.750.408.654.770.605.374三94化州柚广东化州2018外果皮有5.525.180.229.648.341.049.383二95化州柚广东化州2018外果皮有6.116.610.349.463.180.403.584四96化州柚广东化州2018外果皮有5.134.990.299.785.180.275.454三97化州柚广东化州2018外果皮有7.205.570.3710.373.830.584.414三98化州柚广东化州2018外果皮有5.135.490.269.954.030.474.504三99柚广东肇庆2007幼果无7.249.662.1013.413.870.043.914不合格100柚广东梅县2009幼果无7.049.412.4412.462.950.073.024不合格101柚广东化州2007幼果无7.2810.322.5611.982.920.062.984不合格102柚广东化州2007幼果无6.429.262.6312.744.440.054.494四103柚广东怀集2007幼果无4.957.632.2011.026.300.126.423四104柚广东化州2008幼果无7.349.752.2312.874.310.084.394不合格105柚广东湛江2007幼果无7.8110.202.3412.606.420.086.504不合格106柚广东化州2009幼果无5.316.461.8511.936.930.107.033四107柚广东化州2008幼果无6.518.761.9811.364.250.084.334四108柚广东化州2008幼果无8.0110.993.368.374.110.074.184不合格109柚广东化州2008幼果无6.959.812.336.352.660.072.734不合格110柚广东梅县2009幼果无4.556.832.166.153.160.063.224不合格111柚广东2008幼果无3.754.251.889.897.750.137.883四112柚广东2009幼果无6.336.611.8810.007.300.197.493四113柚广东2009幼果无4.755.111.839.897.990.128.113四114柚广东2010幼果无3.964.952.0110.2610.210.1610.372四115柚广西2018幼果无6.937.722.7110.346.950.177.123四116柚广西2018幼果无3.684.741.578.0010.090.1310.222四117柚广西2018幼果无4.516.091.6512.264.460.074.534四118柚广西2018幼果无3.454.421.477.7610.730.1410.872四119柚广西2018幼果无7.168.421.9910.323.530.073.604四120柚广西江口2007幼果无8.1310.422.8912.915.730.105.834不合格121柚广西玉林2007幼果无3.974.801.8912.228.560.088.642四122柚广西玉林2007幼果无4.626.021.6710.316.850.167.013四123柚广西玉林2007幼果无4.024.661.669.7814.300.4714.771四124柚广西玉林2007幼果无3.454.361.578.948.720.138.852四

总灰分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不同类样品总灰分没有显著差异,平均值为3.62%。27批样品的浸出物检测结果表明(表2),不同基原及部位的醇溶性浸出物没有显著差异,平均值为27.20%。水溶性浸出物总平均值为42.44%,其中化州柚外果皮样品的水溶性浸出物相对较低(平均值34.15%),可能是因为除去了部分中果皮导致。

表2 化橘红样品总灰分、浸出物、特征图谱检测结果Table 2 The results of total ash, soluble extractives and characteristic chromatogram of Citri Grandis Exocarpium samples

3.1.3 特征图谱 各类样品的对照特征图谱如图3所示,结果表明,以化州柚为基原的样品中呈现4个主要特征峰,经确证分别为柚皮苷、野漆树苷、橙皮内酯水合物、异欧前胡素;而柚基原样品仅有柚皮苷、野漆树苷、橙皮内酯水合物3个主要特征峰。以柚皮苷峰(峰1)为S峰,计算野漆树苷(峰2)、橙皮内酯水合物(峰3)、异欧前胡素(峰4)的相对保留时间,结果如表2所示。

图3 化橘红特征图谱色谱图A:化州柚幼果; B:化州柚外果皮; C:柚幼果;峰1(S):柚皮苷; 峰2: 野漆树苷; 峰3: 橙皮内酯水合物; 峰4:异欧前胡素Fig.3 Characteristic chromatograms of Citri Grandis ExocarpiumA: immature fruit of Citrus grandis‘Tomentosa’; B: exocarp of C. grandis ‘Tomentosa’ ; C: immature fruit of C. grandis (L.)Osbeck ;Peak 1 (S):Naringin; Peak 2: Rhoifolin; Peak 3: Meranzin hydrate; Peak 4: Isoimperatorin

3.1.4 含量测定 黄酮类成分柚皮苷、野漆树苷含量较高且为主要活性成分[4],因此选择柚皮苷、野漆树苷为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采用外标法测定,并以二者之和作为总黄酮含量。经过供试品制备方法及色谱条件考察选择最优条件,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如表3所示。利用该方法对124批样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1)表明,化州柚基原样品中的w(柚皮苷)和w(野漆树苷)分别为(8.13±2.74)%、(0.46±0.29)%,均显著高于柚基原样品中的(6.36±2.90)%、(0.12±0.08)%;化州柚幼果中w(柚皮苷)为(8.58±2.69)%, 显著高于外果皮中的(6.97±1.94)%,但二者的w(野漆树苷)分别为(0.44±0.30)%和(0.57±0.24)%,没有显著差异。

表3 柚皮苷、野漆树苷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Table 3 Method validation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aringin and Rhoifolin

3.2 对化橘红基原的修改建议

3.2.1 化橘红的历史沿革 据考证,广东的化橘红,始种于梁朝,至今已有约一千五百年的历史[5]。化橘红的来源为化州柚而不是橘。之所以称为橘红,是借助于宋、明以来橘红的声誉,后来又发现其功效优于橘皮橘红,所以冠名化州橘红(又称化橘红),以示区别。有关化橘红的文字记载,始见于1675年(康熙十四年)《广东通志》。其在高州府药之属类别下有如下记载:“粤中虽称沃壤,然风土浅薄赋质柔脆,人物同之,至于灵奇珍异,物亦独擅其美者,若化州之橘红,增城之荔枝,琼南之香犀、象贝”。1748年(乾隆十三年)的《化州志》中化州药属收载42味中药的最后一味是化橘红,并指出“化州惟橘红最为佳品”。

化橘红的原植物是化州柚而非橘,文献有明确记载[2],并对此进行了讨论。《广东省化州志》卷十一引《橘红辨》:“化州所产橘红,医家以之利气化痰,功峻于他药。(果实)有红白瓤两种,明明柚也,无毫发异,而混呼之曰橘,且饰其色曰红。夫果有利于用,即存其名以著其实可也。奚必橘之贵而柚之贱哉。或曰柚诚柚也,何以他产不利于用,予曰此正所谓道地也。”《广东省高州府志》清光绪十五年卷记载:“若夫化州之橘非橘也,柚也,天下之人皆橘之,吾亦不得不橘之。”1765年(乾隆三十年)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化橘红正式单独立目,与橘皮橘红相区别。

清代中叶,化州全县种植化州柚300多亩(1亩=0.067 hm2)。清末民初战火频繁,当局不重视中药的发展,导致化州柚果树损失严重,到1949年时全县仅存30多亩(1亩=0.067 hm2)。因化州柚濒危灭绝,为保护珍贵植株,满足临床用药需求,有人提出可将其他品种柚皮也作为化橘红使用,自此化橘红便出现了多基原。但是将柚皮作为化橘红药材使用的科学性,当时就有学者提出质疑[6]。

化橘红首次出现在中国药典是在1963年版,但是以柚类橘红收载在“橘红”项下。“橘红”包括橘类橘红和柚类橘红,其中柚类橘红又分为毛橘红(化州柚)和光橘红(柚),二者的主要区别即果实外表面是否被茸毛。1977年版药典将柚类橘红单独立项,首次收载“化橘红”项,同样包括化州柚和柚两个基原,并一直沿用至今。

3.2.2 两种基原药材的差异 化州柚为柚的栽培变种,除具有柚的一般植物学特征之外,还具有“果被柔毛、果皮厚”的特异性特征[2]。从分子水平来看,化州柚与其近缘品种存在一定遗传距离[7]。在化学成分上,化州柚所含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与柚有明显区别。本研究结果表明,化州柚中含有一定量的异欧前胡素,在柚中没有检到(图3),化州柚中柚皮苷、野漆树苷及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柚,这也与文献报道一致[8-10]。此外,二者的药效也有区别,在相同剂量下,化州柚的化痰和抗炎作用强度显著大于柚[11]。

综上所述,我们对化橘红的历史沿革进行考证后认为,化州柚是化橘红最初的植物来源及道地品种。直至近代由于化州柚植物数量减少,为保证用药需求,才将柚皮也作为化橘红使用,柚是化州柚匮乏时出现的替代品。但是现代研究结果表明,化州柚与其他柚类品种存在遗传距离,且其有效成分含量、药效作用均明显高于柚,因此柚不足以替代化州柚入药。如今化州柚的种植面积快速扩大,产量大大提高,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化州柚已成为化州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化橘红药材销售市场中占有很大比例,且价格高于柚基原的药材10倍之多。为了避免用药混乱、以次充好,我们建议将化州柚规定为化橘红的唯一基原。

3.3 对化橘红药用部位的修改建议

通过历史沿革考证,我们认为化橘红除了借“橘红”之名,其炮制方法也效仿橘红“去白取皮”,即除去部分中果皮,使用外层果皮入药。由于化州柚皮厚肉酸没有食用价值,在实际使用中,逐渐演变为直接使用未成熟幼果入药。化州柚幼果又称为橘红珠或橘红胎,同样具有祛痰止咳作用[12],在中药大辞典中已有收载[13]。化州柚果实由果皮和瓤囊组成,其中果皮又包括外果皮(最外层灰绿色部分)、中果皮(中间黄白色部分)和内果皮(包裹瓤囊的薄膜)。中果皮所占的比例最大,其中柚皮苷、野漆树苷等活性成分含量很高,将其除去则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化州柚幼果与外层果皮所含化学成分种类没有差异,且幼果中有效成分柚皮苷和野漆树苷含量更高。

经过几十年的市场流通,幼果已成为化州柚的主流加工规格,作为化橘红药材使用;而符合药典规定的外层果皮药材,市场上已非常少见。目前化州柚幼果质量标准仍空缺,为了规范化橘红的市场流通,建议化橘红的药用部位对幼果进行补充。

3.4 化橘红等级标准的建立

化橘红药典标准检测指标单一且限度规定较低,无法评判药材质量优劣。本研究对药典标准进行完善,并建立等级标准,从而区分药材基原、评价质量优劣。

3.4.1 基原的区分 化州柚果实外表面有茸毛,显微鉴别可见碎断的非腺毛,而柚中则观察不到。特征图谱中,化州柚呈现柚皮苷、野漆树苷、橙皮内酯水合物、异欧前胡素4个特征峰,而柚中仅有3个特征峰,无异欧前胡素色谱峰。以此可对化州柚和柚进行区分。

3.4.2 质量等级的划分 将含量测定结果结合外观性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制定等级划分依据。外观参数选取平均直径(表征大小)、横纵截面直径比(表征形状)、果皮厚度/半径比(表征果皮厚度及瓤囊大小)、外表面是否有茸毛(是为1,否为0)。七爪、五爪样品为了与幼果保持一致,将其展平直径换算为原幼果直径(展平直径=π×幼果直径)。

采用SPSS19.0软件对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柚皮苷含量和果实直径呈负相关(-0.632),横纵截面直径比和外表面是否被毛呈正相关(0.628),其余参数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也发现,柚皮苷含量随着果实直径增大而呈现降低的趋势[14],因此果实大小与药材内在活性密切相关,应该作为药材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之一。另外,横纵截面直径比越大,表示果实越扁圆,反之则表示越尖瘦。与柚的梨形果实不同,化州柚幼果一般呈球形,较扁圆,外表面也密布茸毛,这两个外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恰恰与化州柚果实的特征相符;外表面是否被毛已作为区分基原的重要依据,且便于观察,因此不再对横纵截面直径比进行规定。而果皮厚度即瓤囊大小,没有表现出与活性成分的相关性,因此在后续分析中不再包含。

表4 各参数间的相关矩阵Table 4 Correlation matrix among indexs

同时根据检测结果对各样品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表1),并进一步利用K-均值聚类,找出各类中心参数(表5),以此为依据设定等级划分限度。结果表明,样品被分为4大类,质量由高到低,各类样品批数分别为6、32、55、31。其中,大多数的化州柚外果皮及柚幼果样品,被分在第3、4类。由于第一类包括的样本较少,标准过高,因此其余第二类合并作为一等。以各中心参数下浮约20%作为相应的限度,同时以柚皮苷和野漆树苷含量之和作为总黄酮含量。

表5 化橘红样品K-均值聚类的最终聚类中心值Table 5 The final cluster centers of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of Citri Grandis Exocarpium samples

此外,水分、总灰分及浸出物含量因不同样品差异不大,统一规定限度。水分、总灰分分别以平均值(10.44%、3.62%)上浮20%,规定不得过13.0%、5.0%。化橘红药典标准中未包含浸出物检查项,本研究进行了补充。醇溶性浸出物以总平均值(27.20%)下浮20%,规定不得少于20.0%。化州柚外果皮样品的水溶性浸出物相对较低,平均值为34.15%,可能是因为除去了部分中果皮;若以总平均值(42.44%)下浮20%作为限度,则外果皮样品大多不合格,因此下浮30%作为限度,规定不得少于30.0%。

最终确定的质量分级依据如表6所示,样品等级划分情况如表1、表6所示。另有10批不合格样品,其中1批为化州柚幼果,总黄酮含量不达标;9批为柚幼果,4批总黄酮含量不达标,5批果实直径过大。

表6 化橘红等级标准Table 6 The grade standard of Citri Grandis Exocarpium

4 讨 论

化橘红在发展变迁中产生了多基原,对扩大药源、满足制药工业需要、保障临床用药的需求有一定的作用,但同时却导致了药材品种混乱、质量监控困难等问题。柚是化州柚匮乏时出现的替代品,药材品质明显低于化州柚,在化州柚已有能力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应当对其正本清源,将化州柚规定为化橘红的唯一基原。

化橘红在实际使用中,药用部位由外层果皮逐渐演变为未成熟幼果。化州柚幼果与外层果皮所含化学成分种类相同,且幼果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更高,香豆素类含量较低。黄酮类是化橘红止咳化痰的主要活性成分,香豆素类药效贡献较小,且对肝药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可能会提高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不良反应风险[15]。使用幼果更有利于充分利用化州柚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市场流通,化州柚幼果临床疗效确证,目前已成为化州柚的主流加工规格,但其质量标准仍处于空缺状态。因此,建议化橘红药用部位对幼果进行补充。

现有化橘红中国药典标准尚无法区分不同药材基原,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增加了特征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等项,提高标准的专属性;并将外观性状和内在质量相结合,建立了化橘红等级标准。该标准可根据外观性状、显微鉴别及特征图谱,对不同基原进行区分;并以果实直径及总黄酮含量,对药材质量等级进行划分。等级划分结果也表明化州柚幼果质量普遍较高。

本研究通过梳理化橘红多基原及多药用部位的产生过程,并参考现代研究结果,认为在基原上,有必要对化州柚和柚进行区分,将化州柚作为唯一基原;在药用部位上应增加幼果。同时,本研究建立了化橘红等级标准,该标准可以区分药材基原,判别质量优劣,为提高优质化橘红药材的竞争力,保护道地品种,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依据,也为化橘红药典标准的修订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漆树幼果药典
漆树
2020年版《中国药典》山楂叶项下金丝桃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商榷
果树幼果期 注意防控这些病虫害
椰子落果的矿质元素、可溶性糖及生长调节剂含量分析
杧果幼果黑心病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性
福贡县漆树产业发展问题和对策
穿山甲药典除名
花期和幼果期低温对玉露蟠桃花果器官的影响
悲伤的事(外一首)
漆树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