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心理干预对支气管镜诊断艾滋病相关肺部感染的影响
2022-03-1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 100069)
肺部感染是艾滋病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常为多种微生物混合感染,缺乏特异性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诊断困难。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是指通过支气管镜向支气管肺泡内注入生理盐水并进行抽吸,收集肺泡表面液体(诊断性)及清除充填于肺泡内的物质(治疗性),进行炎症与免疫细胞及可溶性物质的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治疗的技术。但该技术属于侵入性操作,技术要求高,在此过程中,患者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需要进行干预,以保证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检查的成功率。为此,本文对此类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2月本院感染科住院的18例艾滋病相关肺部感染患者为干预组;回顾行收集2019年7月—2019年12月本科住院的20例艾滋病相关肺部感染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需行支气管镜检查。干预组:均为男性,年龄22-57岁,平均(37.22±5.35)岁;对照组:男18例,女2例;年龄21-63岁,平均(40.18±6.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及治疗前准备,包括饮食、休息、配合治疗及健康宣教等。对照组:在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前仅常规告知检查注意事项;干预组:检查前,不仅常规告知检查注意事项,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性格特征,针对性的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策略,采用叙事护理的方式,进行一对一的宣教;选取成功案例,并详细告知以往患者检查后的感受,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鼓励患者采用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对症治疗,减轻痛苦;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加强家庭支持系统,特别是配偶或者是性伴侣的鼓励,协助患者正视疾病,积极配合检查。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禁忌证,对于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剧烈咳嗽不能配合、肺动脉高压、穿刺部位有较多肺大泡、有出血倾向尚未控制的患者要严格禁止支气管镜检查。有计划安排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胸部CT检查等;详细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包括体温、血压、血氧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术前准备,检查前使患者明确检查的目的,检查前1 d进行访视,告知检查方法、检查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配合、减轻痛苦的方法;嘱患者放松心情,保证充足的睡眠;检查前禁食水 6 h以上;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学会放松的技巧。检查过程中注意随时保持与患者沟通,鼓励、安慰患者,使患者有安全感,保持情绪稳定。建立一次性耗材观念,诊查床套使用一次性床罩,保证2名患者检查之间进行消毒灭菌及更换一次性物品工作,对所使用的治疗巾、注射器、换药碗、吸引器连接管及负压引流内囊等进行撤换,包括一次性雾化器、一次性细胞刷、一次性活检钳等。
1.3观察指标 患者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检查成功率、诊断率及住院时间。
2 结果
干预组:18例患者中,16例成功(88.89%),未成功者2例(11.11%),其中1例是因为患者鼻中隔严重弯曲,气道狭窄,气管镜置入困难;另外1例是因为治疗过程中心率快、喘憋明显,不能配合;明确诊断15例(83.33%),其中肺孢子菌感染7例、结核4例、曲霉菌感染2例、念珠菌感染1例、结核合并曲霉菌感染1例。对照组:20例患者中,成功15例(75%),未成功5例(均因不耐受不能配合治疗);明确诊断14例(70%),其中肺孢子菌感染者6例、结核者6例、曲霉菌感染者2例。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灌洗成功率以及诊断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灌洗成功率、诊断率及住院时间比较
3 讨论
艾滋病患者因免疫功能缺陷常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其中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AIDS肺部感染常为混合感染,病因诊断困难,纤维支气管镜是安全有效的获取标本的方法,用其获得的标本进行培养、PCR检测、组织病理检查可进一步明确病原体诊断,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效率[1]。但纤支镜检查是侵入性操作,技术要求高,良好的术前准备是操作成功的重要因素,而患者良好的配合是操作成功的关键[2]。而术前患者普遍存在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因此,对拟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应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由责任护士负责干预的落实并评估效果。在检查前提前预约,有计划地合理安排诊疗;检查的过程中做好常规护理,包括一次性耗材准备等。结果显示:干预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灌洗成功率及诊断率尚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
综上所述,在对艾滋病肺部感染患者行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检查时,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可缩短住院时间。但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单个病区的艾滋病患者,样本量较小,影响结论的可靠性,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观察评定其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