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VBSE实训教学探索
2022-03-09张雨航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VBSE跨专业仿真实训由于其仿真性、跨专业性及高对抗性,成为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方向。研究总结了VBSE实训的内涵和教学流程,并根据高校前期实践探索,总结其在教学中课程设置、实训内容、实训流程、考核评价等层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基于问题提出了完善课程设置、优化岗位分配、加强流程反馈、创新评价和考核等建议。
关键词:实践教学;经管类实验;虚拟商业社会教育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有重要作用。以前的经管类高校在实践教学的组织上一般采用“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模式。这种模式如今面临着一些挑战,在此背景下,不少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开始探索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其中,典型的就是以VBSE为代表的跨专业仿真实训。
一、VBSE跨专业仿真实训内涵
VBSE是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irtual Business Society En-vironment)的简称,最初是用友新道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实训平台,之后,诸如北京方宇博业公司和四川师范大学等机构也相继开发了同类型的平台。此类平台最大的特点是能够通过系统模拟出与制造企业相关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市场环境、商务环境、政务环境以及公共环境等,从而在校园里建立一个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依托此平台,学校能够开展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训。实训内容围绕某制造企业的生产业务,涵盖工贸企业、商贸企业和物流企业及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政务组织的各项业务流程和业务操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根据不同专业分别扮演企业商务环境中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从而体验企业的各项具体工作流程,切身感受制造企业商务环境下的相关业务。与传统实验课程相比,VBSE具有三大特征。一是全景仿真性。这不仅体现在前面提到的虚拟社会环境系统上,还体现在各种仿真教学道具及实验室设施上,力图通过软件和硬件为学生营造一个全景仿真的商业环境。二是跨专业性。由于VBSE包含企业全景的运营和管理,在实训过程中,参与者要用到会计、工商管理、物流、市场营销等知识。因此,它是面向整个经管类专业的综合性实训。三是对抗性。VBSE的核心是企业经营。其参与者分别扮演企业中各个岗位工作人员,分小组模拟经营并自负盈亏。因此,VBSE也具有很强的对抗性。
二、VBSE跨专业仿真实训教学流程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工商学院于2020年建设新商科数字化实训室,并引入新道VBSE(3.0综合版)系统,开设虚拟商业环境综合实训课。该课程的主要流程如下。
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在整个课程开始之前,要先进入VBSE系统设置虚拟商业环境的组织,主要是外围组织和制造企业。然后,具体数量根据开课班级人数制定,每个制造企业需要设置7个财务岗位和11个业务岗位,配合5个外围机构岗位。在开课班级人数允许的前提下,可以一人一岗配置,如人数不够则选择服务机构一人多岗。确定岗位人数后,再根据教学安排选择上岗模式及其他的系统环境配置。最后,教师在开课前还应提前将课程资料和课程介绍发布给学生,方便學生自学了解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操作要点。
实训动员阶段。在实训课程初期,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实训动员。由于VBSE课程参与人数多,具有跨专业性,且一般采取集中行课的方式组织,因此,教师需要尽快告知学生课程的相关纪律和考核方案。接下来,学生组建队伍并竞选CEO。每个学生基于自身兴趣爱好和专业能力应聘企业和岗位,完成自主上岗。至此,实训动员阶段结束,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通过系统推送相应任务给各个团队。
实训阶段。VBSE实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系统推送的各个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每完成一个业务,团队还需要同步填写纸质业务单据。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到模拟的企业业务,在实训中思考如何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总结和展示阶段。在完成相应任务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总结和展示。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对各组织各岗位任务情况和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完成实训报告。然后,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展示。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记录各组表现以作为考核依据。
三、VBSE跨专业仿真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工商学院开设VBSE实训课程已一年有余,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收获颇丰,但在实践过程中,其各个层面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课程设置层面
VBSE跨专业仿真课程是面向经管类专业较高年级学生开设的综合性实训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动员、团队组建、业务操作等。VBSE平台推荐课时一般为30~40课时。在有限的课时里,学生往往只能扮演一个固定岗位的工作人员,了解这个固定岗位的相关流程,无暇查看其他岗位流程,难以了解企业各部门间的协作关系和整体办事流程。这大大限制了VBSE平台全景仿真和全流程覆盖实训功能的发挥。此外,由于该课程跨专业的特性,其教学时间的调度上存在困难。一些院校只能放弃跨专业学生的配置,把课程安排在周末或学生空闲的时段,这也影响教学的总体效果。
(二)实训内容层面
VBSE平台的一些实训内容、岗位和具体业务流程,依然按照传统业务处理模式设置,在目前业财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其部分内容已经与现实业务不匹配。同时,平台中的一些财务税务规则与当下财税新政策不匹配;一些案例数据的表格未使用新会计科目准则和报表格式,税率与相关要求也存在未及时更新的情况。这都大大削弱了平台和课程本身的仿真性。此外,平台中不同岗位的工作量也不尽合理。财务类岗位的工作量较大,外围组织岗位的工作量较小,这导致部分学生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任务,而另外一部分学生任务少,显得无事可做。
(三)实训流程层面
VBSE在实训流程层面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有效的流程监控。因为系统不会显示任务的正误,教师端也无法及时收到学生任务结果进而对错误结果进行拦截,所以,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只能在不清楚当下任务结果正误的情况下继续进行下一步任务。而当学生任务出现错误时,将会直接影响其他岗位学生的后续工作。且当学生发现任务进行不下去时,很难通过自查的方式找到上一个同学犯的错误,只能求助于教师。而由于系统缺乏有效的流程监控,教师也只能一步步排查全流程情况。这影响了整个实训效率。
(四)考核评价层面
目前,VBSE实训课程考核以教师为主导,平台系统能够给予的支持较少。平台系统只能反馈学生任务的完成率,无法提供其任务操作的正确率,这导致教师难以掌握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同时,平台系统虽然在功能上模拟了企业的各个岗位,却没有模拟岗位的考核制度;对学生的过程性考评,也只能采取传统的纸质签到或是系统签到来考核出勤率,难以监控每个学生的过程性成绩。
四、VBSE跨专业仿真实训改进建议
(一)完善课程设置
为进一步改善学生在VBSE实训课程的全局企业经营体验,院校可将本课程的课时设置在50课时左右。多出来的实践课时为学生的自主经营时间。此时,学生们可以相互讨论并运用自身所学来经营管理企业。为最大限度发挥VBSE实训课程的实践效果,营造企业工作氛围,在安排课程时可集中行课。在安排课程的过程中,考虑到跨专业性质,可与教务部门协调,将一学期的某一周作为实训周来安排VBSE的实训。
(二)优化平台设置
在平台仿真性方面,院校应加强与平台供应商合作,及时更新VBSE平台版本以获得最新虚拟仿真环境资源,按照最新经济社会和数字信息化行业发展趋势,合理调节相关岗位和职能,尽可能保证平台的全景仿真性。此外,对于岗位工作量不平衡的问题,一方面,院校可与供应商沟通,继续完善岗位设置。一方面,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重新分配岗位。对于一些工作量较少的岗位,可让学生在系统中实行合岗操作,或分配给需要合岗的学生多个账号,使之一人承担多岗职责,从而平衡工作量和难易度。
(三)引入灵活实训流程反馈机制
针对流程缺乏反馈、影响实训效率的问题,院校同样需要与平台供应商协调解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完善VBSE平台,在平台学生端设置反馈或提示功能。平台在每个学生任务完成后,判断其操作正确与否,及时提示存在错误的业务内容。当然,平台也应允许学生主动撤回错误操作,重新完成项目。而教师端则需要记录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正确率,以此作为学生后续过程性考核的依据。
(四)创新评价和考核机制
作为跨专业的仿真实训,在VBSE实训课程的考核机制上,教師应秉持多元化的思维,既要把教师评价作为考核的主导,又要参考学生团队的评价。在考核成绩构成上,一方面,要参考系统里的实训数据,包括团队经营业绩、业务处理完整度、单据填写准确度和完整性等内容,以此作为小组综合成绩的重要决定因素;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团队内CEO、成员各自进行互评和自评,并结合平时考评和平时表现,作为个人成绩的参考。通过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实现课程全方位的考核评价。
结语
应用型高校肩负着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通过对VBSE等跨专业仿真实践的探索和总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具有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基金项目:2019年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民办高校经管类跨专业仿真实训平台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9CRKXJJG04。
作者简介:张雨航(1987-),男,重庆人,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实验教学、信息管理。
(责任编辑 张萌喆)
27565005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