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评价应重视创造性水平维度

2022-03-02韩月桥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性标准

韩月桥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北京 100048)

一、理想:语文作文应成为展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天地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是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发起的国际比较研究。测评目的是判断各国处于义务教育教育阶段末期的学生是否通过义务教育获得了应对未来挑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PISA2021首次将创造性思维测评纳入评价体系。创造性思维教育成为世界教育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国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想要进一步谋求发展必须在各方面更加关注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的核心是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的作用。”语文学科作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能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具有创新意识包含在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内。语文学科与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密不可分,而写作作为一种输出行为无疑更是中学生创造力得以体现的重要渠道。不管是在学校内还是学校外,写作都代表了一种创造性表达的方式,创造性写作对发展儿童的认知水平和交流技巧都非常重要(Tompkins,1982年)。

毋庸置疑伟大文学家的写作是创造性行为,但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作文中也具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二分理论将创造力分为Big-C和Little-C,Kaufman于2009年对于创造性的二分理论进行进一步升级提出了创造力的4-C模型,在Big-C和Little-C的基础上对创造性增加了Pro-c和Mini-C的分类。要实现专业创造力(Pro-c)往往需要多年的努力去习得相关领域的规则,大创造力(Big-c)的实现则需要创造性思维与个人天赋、深入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投入相结合,只有少数人可以做到,如贝多芬,爱因斯坦等。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体现为迷你创造力(Mini-c)和小创造力(Little-c)层次。迷你创造力指对于个人而言是新的经验、活动和事件,在特定的情境下引发了某种个人灵感的迸发。小创造力指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创造性水平,如通过创造性的写作记录自己一次游玩的经历,通过创造性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等都属于小创造力的展现。根据创造力4-C模型与写作活动的特点可以得知,虽然不同学生的创造性水平有所差异,但无可否认的是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作文中都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水平,具有创造性思维。但反观我国目前中学生的作文写作情况却不容乐观,大量学生并不认为作文是表达自身思想情感的渠道,而写作活动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套作,堆砌素材等行为常见于我国中学生的写作活动中。

二、现实:僵化模糊的评价标准桎梏了创造性思维的翅膀

在学生的写作活动中,教师相当于该领域的守门人,承担着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创造性水平评估的责任。可实际的研究表明,大部分的作文都没有被教师给予创造性水平评价。刘文令的研究对61名初中语文教师评价的1774篇作文的近7万字的书面评价的分析发现, 教师只对不到三分之一的作文, 给予了创造性评价反馈。创造性作为必要的评价维度却在实践层面处于边缘位置,较少被教师意识到。这与教师对于作文评价的标准有关。

叶黎明和陶本一(2018)指出在当前的写作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两套评分标准:一套是由语文教师本人对课程目标的个人化理解、写作及写作教学知识、经验、鉴赏取向、态度、人格等构成的评价标准;另一套是语文考试大纲对写作的要求。在现有的高考体制下考试大纲中的写作要求对中学写作教学起着“指挥棒” 的作用。高考考试大纲对作文的要求分为 “基础” 和“发展” 两个等级。在考试大纲中,对于作文创造性水平的评价处于发展等级。换言之,只有进入发展等级的作文才会对其创造性进行评价。

结合北京高考语文作文的评分标准,只有对48分以上的作文评价才有“有创意”的表述。作文水平达到发展等级,可以得到一类文高分的学生毕竟处于少数,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由于“指挥棒”的存在大部分教师更着眼于如何让大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达到基础等级。高湘萍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现象,初中生作文的创造性指标与教师对作文成绩的评判似乎是2个互不关联的评价体系,所有对创造性表现具有影响的变量均未对作文成绩产生任何影响,我们怀疑这是否意味着中学作文的评价标准未能关注学生在作文中体现的创造性。

从作文评价的方法来看,现教师对于学生作文的评价主要依赖于同感评估技术,评价学生作文优劣以及是否具有创造性的标准是教师作为评价者的内隐标准。虽然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让学生作文做到“有创意地表达”,而究竟何为“有创意”却缺乏具体的表现标准。标准缺乏清晰的意义便导致了人们往往无法对标准形成一种共同的理解,间接地导致了各种类型目标实施的失败。明确课程目标中对于作文有创造性的要求反应在作文上究竟有着怎样的表现标准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创造性进行评价的关键。

三、展望:作文评价重视作文创造性成就表现,明确评价标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课程目标部分明确指出,应讲究语文文字表达的效果及美感,具有创新意识。对于学生作文的评价应最大限度的反应教育目标的要求,发挥其自身诊断、导向、发展等功能。语文作文本就应是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天地。美国的罗伯特·埃文斯认为:只要学生们把写作看成是一种“自我放纵”, 不受什么条条框框的限制,看到什么就如实地写什么,那么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也不是什么难事。从教师端重视起对学生作文的创造性评价,提高作文评价中创造性评价的占比,适当淡化写作技巧的指导,逐步消扭转高考指挥棒下学生对作文僵化的认识和畏惧情绪。让学生的写作真正成为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过程,突破作家障碍,使得写作能真正贴近学生的个人生活,让每一个人学生都能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创造出具有个性色彩的文章,这也是写作教学最为根本的目的。教师提起对于学生作文创造性水平评价的重视,也需要有科学的评价手段与之相配。明确课程目标中对于作文有创造性的要求反应在作文上究竟有着怎样的表现标准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创造性进行评价的关键。

PISA2021采用了与全世界15岁学生相关的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创造性思维被定义为有成效地参与思想的产生、评价和改进的能力,可以产生原创且有效的解决方案,知识的进步与富有想象力的表达。Pisa2021创造性思维胜任力模型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明确了创造性思维的成就表现,在任务中表现出产生不同想法,产生创造性想法和评价与改进想法胜任力的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水平更高。在一线语文作文的评价中测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并不是首要目的,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作文中体现的创造性水平给予积极反馈而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逐步扭转被部分模版化的“优秀作文”固化的写作思维。但也不能对所有体现出“新”的作文给予积极的创造性水平评价。有创造性思维的作文一定表现出了其非常规性的特点,然而并不是所有非常规的学生作文都是具有创造性的作文。创造性同时包含“有效”的意思。教师可参考Pisa的创造性思维胜任力模型确定每次作文训练中的创造性水平评价标准,在符合写作目的和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加重对全部学生作文创造性水平的评价,以鼓励为主,提升学生创造性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逐渐变得爱写、乐写、敢写。

注释

[1]钱颖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理念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39(04):1-16.

[2]高湘萍,沈臻慧,李慧渊,徐欣颖.时间压力、创造性激励与初中作文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3(05):812-813.

[3]陶本一:学科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95—296.

[4] PISA 2021 Creative Thinking Framework:Third Draft[R].Paris:OECD Publishing,2019]

猜你喜欢

创造力创造性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激发你的创造力
忠诚的标准
激发你的创造力
美还是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