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探究

2022-03-02屈军红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中职内容

屈军红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 邢台 055550)

引言

现阶段我国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以使学校培养对社会有助力的综合性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应大力度推进中职教育的素质教育节奏,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部分内容,在重视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要注重德育和美育教育工作。在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成为有效的教育方式,传统文化本身的丰富内涵和独特的文化形式,以及几千年来的传承价值和其中蕴含的创造力、美感等可以为素质教育提供更多的教育素材,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引入、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正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在中职业学校语文课堂上开展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教学,是推进学生德育、美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只是现阶段中职学校语文课堂对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引入较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需要进一步提高意识,做好传统文化内容的发掘和渗入,使传统文化内容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助推力。

1 分析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内容的可行性

语文课程就是针对汉语的语言和文字进行深入学习,由语言文字组合出无数的语文素材,通过对语文素材的学习提高文字的组合应用能力。可以看到我国的语文教材多是以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传说故事、寓言古文、古诗词等为内容进行编辑,这些内容中传统文化内容有着相当一部分占比。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而广泛,像是传统节日和民俗、传统工艺曲艺、民俗风情、地方传统特色等等,在学习这些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时,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也能了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国人薪火相传的不屈意志,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才能使年轻的学子们更快的接受并传播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在中职语文课文中有很多关于传统尊老爱幼的相关课文,这些相关内容的渗透对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提高课堂教学的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家对于传统文化内容在学习的传播也异常重视,在2018年出台了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及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对规范新时期中职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中职语文教学在十九大核心教育理念和思想的指导下,以解决现阶段的教育矛盾为起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继承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还提出了相关教育新课程目标和方案。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渗透,要求学校教学过程中各科目结合自身的特点,增加相关教学内容。尤其是语文科目,在课程中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要贯穿必修,也有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部分内容。中职学校作为义务教育的深化教育部门,要根据新标准规范学校的教育工作。在国家政策和教育文件要求的前提下,社会对于传统文化内容进校园呈现积极支持态度,在中职学校语文课程中引入传统文化内容,积极加强传统文化内容的教育和宣传,开展语文课程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的继承,也具备一定的社会环境基础。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加强传统文化内容的引入是可行的。

2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意义

2.1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凝聚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国粹,其中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人文、精神以及思想,是国家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民族精神的一种展现,需要后人去传承和发展。学校作为中国人才教育的摇篮极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所以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上,除了必要的语文知识的教学外,还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要让学生有勇于承担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内容,以课本为载体,向学生们展示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思想和道德规范,以实际行动践行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2 学习传统文化能推动教育的发展

语文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必修科目,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汉语基本的语言文字运用,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语文知识相对薄弱,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在新时代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学生的精力散乱难以铸就扎实的基础。在中职学校语文课堂中引入传统文化的内容,既让学生有认识传统文化的机会,又能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满足职业人才培养所需的要求。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下来的瑰宝,其中蕴含着民族的善良、忠诚、坚强、勇敢、不屈的意志,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3 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内容的实际情况分析

在现阶段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与普通的全日制中学还是有着明显差别的,中职院校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主,课程设置体系也偏重于专业技能课程。虽然语文课程也是中职学校的必修科目,但是并没有足够重视语文科目教学。这种是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就导致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基本上都是按着课本授课,很少引入传统文化内容来丰富课堂教学,认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学好专业技能就可以有一个好的未来,非专业科目上要求并不严格。这也使得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涉及传统文化的知识只是课本中包含的部分,任课教师不会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和引申,也不会自己寻找传统文化相关素材资源丰富课堂教学,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职学校语文课堂上渗透力不强,无法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其蕴含的品德修养。此外,有着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认为传统文化是过时的文化,在新时代没有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学生也没有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动力,也使得中职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内容有阻力。

4 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内容的方法途径

4.1 重视语文课堂教学,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语文是分析文字语言运用的基础科目,在中职学校语文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知识和思想结合当前的时代特色进行全新阐释,让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文化内容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人文内涵,让学生更有自信。语文教学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语文课堂中引入并传播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一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也要注意在语文课堂中引入传统文化教学的方式方法,通过调研选择适合的传统文化类别进行针对性的引入,创新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将传统文化作为课本教学内容的主要补充,并推动传统文化内容和其他科目的结合,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基,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通过教学增加学生的文化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在中职语文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要像耕者一样在学生心里种下种子,通过专业的知识和学识,让学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让学生喜欢学习并自主学习古文以及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内容。同时,通过对古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现任前辈的事迹和相关故事内容,还能对汉字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解,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要引导学生读《论语》《增广贤文》《朱子治家》等经典文章,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寻传统文化的痕迹,感受传统文化对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力。

中职学校语文教师要重视在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内容,可以通过组织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搭建一个适合校园的传统文化交流场地,对教材中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创造一个有活力的教学场所,让语文课堂成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4.2 在校园开展传统文化相关语文实践活动

4.2.1 举行传统文化讲座

传统文化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是厚重的而又晦涩的,学生有了解的欲望却无学习的能力,尤其是新时代,厚重的传统文化需要用新时代的语言和精神进行重新解读,学校可以邀请相关学者、诗词楹联协会的领导来学校开设传统文化内容的讲座,通过讲座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对传统文化在校园的推广有着重要作用。

4.2.2 举办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竞赛

为使现阶段的学生能热爱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可以在校园举行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竞赛,比如在传统的节日时可以组织“传统节日知多少?”的相关活动,还有“诗词接龙”“歇后语——我问你答”等,这不仅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4.2.3 开展校园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

在校园内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可以让校园的传统文化氛围更浓厚,学生们也能够与传统文化相容。比如开展古诗文朗诵活动。可以将古诗文进行分类,像是歌颂山河、看四季流转、抒发壮志爱国情感、思念故乡等主题,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选择方向进行朗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内容,既可以使传统文化在校园得到继承和传播,也能提高语文教学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在语文课堂上引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同时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在具体的实践中,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还应对课本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深入挖掘,让学生在课堂上领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结合校园内丰富的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大力推动传统文化在中职学校校园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中职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主要内容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