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共鸣”教法,再现诗词之美
2022-03-02蒋文燕
蒋文燕
(北京市通州区运河小学 北京 100000)
目前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师意识里轻古诗词教学
许多语文教师轻视古诗词教学,认为古诗词教学简单,所以教学随意,提几个问题,逐字逐句讲解意思,然后再让学生背诵默,就草草收场。教师对古诗词的轻视,教学的随意与盲目,也让学生简单错误地认为,古诗词不过是一篇枯燥无味的短文,机械重复地读几遍就过关了。
二、教学方法简单枯燥
多年来,古诗词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基本是“释题——了解诗人——读通诗句——知晓诗意——感悟情感”的五步法。课堂上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忽略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教学方法的简单与模式化导致学生对古诗也只停留在表层理解,零碎感知,谈不上领悟诗歌的情感与意境,更难以受到熏陶,得到启迪。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诵读优秀诗文,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情感。”相差万里。
三、教师墨守成规,缺乏创新
教师在备课时因为自身文学素养有限,对古诗词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缺乏足够认识,又因为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所以在备课时固守教参,缺乏独特的阅读感悟和个性化设计,在讲课时也难做到用朴实自然的语言再现诗词意境,更难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品味诗词隽永深刻的精彩与美妙。
如何改变变古诗词教学的现状,让诗词之美得到淋漓尽致彰显,让学生在美妙的文字世界里徜徉、遨游,思想和灵魂受到美的浸润和洗礼呢?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核心要素是“共鸣”。也就是说让古诗、诗人、教师、学生处于同一频率,产生共鸣共振。简单说就是让诗歌回归,回归到诗人创造时的情境,回归到创作诗歌的方法,回归到诗词本身的特点。本文给这种教学方法取名为“共鸣”教古诗法。
四、创设诗意的情境,回归诗人的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首诗的创作,必然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息息相关。正是因为忧国忧民的思想,才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感人遗言;正是因为朋友深情厚谊,离别时才有“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深情眺望;正是因为豁达乐观的心态,在遭遇被贬时,才能发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豪言壮语。
白居易曾经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以在,在学习古诗词时引导学生理解: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当时心情如何?他想表达什么?……只有回归到诗人创造诗歌时的所思所念,才能真正走入诗人内心。
所以,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如果引导学生围绕诗词背后的故事——诗人的创作背景,他的人生经历,他的性格爱好等等,来一次深情并茂的开场白,以抒情的语言,结合多媒体设施,渲染浓郁的气氛,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经历着诗人的经历,快乐着诗人的快乐,悲伤着诗人的悲伤,把她们带入作品与教学的特定意境,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和内涵的体悟就水到渠成了。
五、平长仄短吟诗词,不着一字得风流
在理解诗意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插图将整首诗词逐字逐句转化为现代书面语。许多老师甚至把能否翻译作为考察学生是否理解该诗词的依据之一。这种琐屑的肢解,架空的分析更是剥夺了学生展开审美想象的空间,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窄,理解诗歌的情感与美妙更是遵循教师个人的指导,缺乏自己的感悟与体验。
本文所提倡的“共鸣”教古诗法,就可以显示她与众不同的魅力。“共鸣”教古诗法,不光指学生在情感上与诗人共鸣,同时也是指在学习古诗回归到古人创作古诗的方法,从源头探讨学习,在方法上与诗人产生共鸣。
近年来,许多专家关于古诗教学提出了这样的口号,“用古诗的方式教古诗”。这里,古诗的方式就是传统吟诵。因为古代的诗歌,原就是吟诵着创作的,所以有屈原“行吟泽畔”,杜甫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传统吟诵,本就是古诗创作、教学的基本方法。如果按古人传统吟诵的方式来学习古诗,通过吟诵,使诗的音义与字义相结合,方能真正体悟出完整的古诗含义,从而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不需要大讲特讲,逐句分析诗意而让诗意自然呈现。
古诗,因有其规范的平仄声律,遵循“平长仄短入挫”的传统吟诵规则,读起来抑扬顿挫,不可谓不美。但自从白话文盛行,否定了声韵的意义后,吟诵之美便从中国的课本和课堂上消失了。如果,我们在课堂上,用传统吟诵的方式,可以唤醒古诗的灵魂和神韵,带领孩子体察古诗语言的精妙,领悟古诗完整的意涵。
如笔者在执教“石灰吟”一课时,采用了吟诵的方法,一下子让学生品味出了字面未表达出的作者的深层情感。“石灰吟”这是一首平起、首句押韵的七言绝句,依“平长仄短入挫”的方法来读,相应位置上的字要拉长吟咏。这里需拉长音读的字是第一句的“锤、”“深”、“山”、第二句“烧”、“闲”;第三句“身”、第四句“留”、“人”、“间”;我带着学生这样吟诵几遍后,学生的体会是丰富的,她们说:“我体会到石头经过很长时间的敲击,才能从深山开采出来。她带着深深的伤痕,又被烈火烧了很久,本应该痛不欲生的,但她却若无其事,实在是很勇敢”。“经过这样一番炼狱,石头彻底改变了模样,本来一身坚硬,如今变成粉末,但他毫不畏惧,为了人类,即便是身体被折腾成碎片也在所不惜。”
指导学生读好“平长仄短”,她们对诗歌的意思理解很深,而指导她们读好入声字,意义更是大。还是以于谦的《石灰吟》为例。短短一首诗用了七个入声字。教师带领学生把入声字读到位,并用动作配合吟诵,突出顿挫之感,学生体会更深刻,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引导学生读第一句“千锤万凿出深山。”这句“出”是入声字,断音顿挫,与前面“锤”平声字,遥相呼应,一短一长,一顿挫,一绵长,一断音,一悠远,对比鲜明,学生吟诵几遍后,说 “我体会到工人经过千辛万苦把石头从深山开采出来很高兴,石头也有梅花香自苦寒来来的喜悦。”“读到出,我有来之不易的感觉,更有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第二句也有两个入声字“烈”、“若”,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读出顿挫感后,说:“我仿佛看到熊熊大火在焚烧石头,按道理,这是痛苦不堪的,但石头好像无所谓,对他而言,这么猛烈的火攻不过是几点小雨下到头上。”“我觉得石头面对大火,好像视死如归,很平静,很淡定”“面对挫折,石头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精神让我佩服”“我觉得这与其说是石灰坚强,倒不如说是诗人面对困难,挫折,不屈服。”……按吟诵原则读好几个入声字,石灰的精神,诗人的刚烈个性也自然而然浮现在学生脑海,而教师根本没有一遍又一遍地追问:“你体会到石灰有什么可贵的精神?”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可谓妙手偶得之。
这样的吟诵,真正体现了音义与字义的有机融合,而使诗的韵味更浓了。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认为:“吟诵是诗歌活泼的声音。不会吟诵,诗歌的生命是僵硬的。”
六、采用艺术的教学方法,回归诗歌的特点
诗词是“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诗词的特点,也激发我们在古诗词课堂用艺术的方法来感知它无穷无尽的美。
1、唱出韵味。诗歌一般讲究对仗,对偶,极具美感,且有平仄规律,讲究押韵,用吟唱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与欣赏,也能较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再以于谦的“石灰吟”为例,在课堂上让学生听赖尚荣的京剧“石灰吟”,带领学生反复吟唱,诗人大义凛然,勇往直前的形象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在头脑。因为艺术是相通的,只是表现手法不一样。把文字变为音乐,细腻丰富的情感和有血有肉人物形象会通过行云流水的歌曲呈现得淋漓尽致而又不露痕迹。
2、画出美感。王国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道出了古诗的内涵。古诗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所以,在学古诗词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用画画的形式对诗中语句形象化,生动化。既激发学生兴趣,又展现了诗歌的图画美、色彩美。如学习了张志和的“渔歌子”,鼓励学生用图画表示诗歌内容。学生用彩笔绘画出连绵不断的“西塞山”、展翅高飞的“白鹭”、鲜艳欲滴的“桃花”,清澈见底的“流水”……当把简简单单的词语还原成一副优美清丽的画卷时,诗人对悠闲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想要表达的深层内涵也静静地表现出来。
3、写出内涵。《新课程标准》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并领会大意。”诗歌言简意丰,令人回味无穷。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抓住诗歌中的空白展开联想,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诗歌所描绘的情景,进行写话,必将丰富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如张籍的“秋思”中有一句:“欲作家书意万重。”这个“意万重”表达诗人要说的话很多很多,那么这千言万语都是什么呢?教师立足诗歌,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展开联想,揣摩作者内心,于是孩子们写下:“天气凉了,父亲的腰痛好点没有?夜里有没有咳嗽?”“母亲还是起那么早吗?天冷了,早上起来要多披一件厚点的衣服。”“孩子长了很多吧?妻子夜里还要起来为他把尿吗?”“地里的庄稼都收了吗?今年收成怎么样?”……这些补白既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拉近诗歌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同时也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学生与诗人的情感相契合。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通过“共鸣”教古诗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诗歌的神韵,鼓舞师生全身心投入期间,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美妙,诗歌的神韵在不经意间深入到学生心中。学生才会慢慢地喜欢上古诗词,并能陶醉其间。如蔡元培先生所说,应让学生在“读完一首诗以后,常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变得更加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到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