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教育”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
2022-02-23莫丽华
莫丽华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育手段渐渐跟不上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要求,因此,探索“互联网+教育”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方式,提升教学效益,促进学生成长。本文将从建设网上教学平台,融合线上、线下教育,建设双反馈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旨在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小学语文;高效
前言:
“互联网+教育”在日常教育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可以增加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教学设备的智能化和全面性也在日益完善。在此背景下,构建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具备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网上教学平台,优化教学手段
1.1畅通教学资源流通
“互联网+教育”改善了传统教学中教学资源流通性差的情况,使得教师和学生都能更方便地接触多渠道的教学资源。通过建设互联网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在平台上传教学视频和课件,方便学生课后复习,也可以在平台上分享教学心得,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手段、引学方式,促进教学手段的优化。学生可以根据日常教学的情况,针对性地在平台上复习所需要的知识,查漏补缺;也可以学习不同教师的课程,和所学知识相互印证,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客观地说,不同教师的教学效益是有差距的,以高效益教师的网上授课配合线下讲解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低效益教师的教学效益,平衡教学资源。比如在《学弈》教学中,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不高,自主学习难度大,教师讲解难度高,这时候可以在课堂上放映名师对该课程的讲解视频,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深入探析,提升学习效率。
1.2变革教学工具
随着技术进步,除了文字以外,视频、游戏、VR等都成了新的阅读内容;口语、音乐、绘画、影视、文字、VR、AR、MR等都成为现代学生的“表达”方式。新的读写生态环境催化教学工具的变革,教学工具不再局限于口头讲述和笔纸记录,数字化技术组成了多样化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扫描仪、闭路电视系统、摄像机等等。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可以增强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满足感、幸福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益。比如在学习古诗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们课后拍摄朗诵视频,并在课堂上播放朗诵效果较好学生的视频以示嘉奖,既考察学生课后的学习情况,又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教师可将作业做成一个小游戏,就像金山毒霸拼音游戏一样,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二、融合线上和线下教育,提升教学效益
小学生年龄较小,易受外界影响,单纯的线上教育很难提高学习效益,而传统的线下教育又不能匹配现代社会发展速度,因此要融合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结合二者长处,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2.1精心制作ppt
内容完备的ppt能有效减少教学过程中板书的时间,将有限的时间分配给解释知识点;精心制作的ppt能匹配教学节奏,达到“1+1>2”的效果,增强输出知识的舒适度,提升教学效益。教师要充分利用网上教学平台,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课件,将其授课思维和内容融入自己的课件中,提高ppt质量。
2.2充分准备教学重难点辅助资料
小学生年纪较小,知识储备、阅历不足,有时候对文章的背景、情感缺乏理解,很難顺利地理解重难点知识,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呈现如音乐、视频、较大篇幅解释文字等辅助资料,比如补充介绍作者的生平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配合教学课程,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将学生引入相应的教学情境,为解决教学重难点做好充分准备。
2.3增强教学互动
利用互联网技术,增加抽签选人回答、智能评测朗读效果等方式,在抽象枯燥的教学过程中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热情。用中心电脑和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回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扰,精准指导,在此过程,要改变以往单方向传授方式,要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对课程知识有了充分了解之后产生有效问题,再进行互动。
比如在教授《雷雨》一课时,话剧的内容较为深晦、感情较为复杂,单凭授课很难让学生理解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中心,授课后,教师放映一段与文章匹配的话剧视频,通过视频中抑扬顿挫的交流、丰富的肢体语言让学生直截了当地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意义和感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此种教学方式能够显著增加教学互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建立反馈机制,因材施教
“互联网+教育”的关键在于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大数据将每个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进行分析,准确发现问题,有效讲解,实现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建立终结性反馈和形成性反馈双机制。终极性反馈通过布置网上作业、考试,对学生对该阶段学习成果进行一次综合评价,能够以题型正确率判断每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再根据反馈情况,调整对每位学生的教学侧重点。形成性反馈通过作业帮等软件对每一次作业、考核进行大数据分析,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能直观地看见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阶段内教学手段和学生自学方式对掌握知识的影响程度,便于教师采用最高效的方式引导学生成长。采用终结性反馈和形成性反馈双机制可以有效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益,构建高效课堂。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教育”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供了技术支撑,能够丰富教学资源、助力教学讲解、及时收集学习情况反馈,提高教学效益。教师要学会善用现代化技术,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热情,发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好更快地获得知识。
参考文献:
[1]魏春红.新课标下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探微[J].成才之路,2021,(34):130-133.
[2]张鹏飞.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0):25-26.
[3]叶晓静.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探析[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06):34-35.
[4]左俊清.新时期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生成方法[J].科幻画报,2020,(1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