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
2022-02-23罗媛媛
罗媛媛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会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班主任的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思想与生活的影响都是最直接、最深远的。基于此,本文探讨了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随着新课改在高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不仅对教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对高中班主任管理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保证班级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高中班主任首先要认识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其中应用的重要性。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出发,完善管理内容。
一、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自身专业水平不足
专业水平是构建班主任专业发展体系的关键因素,只有班主任自身具有强劲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才能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和德育教学中采用更加新颖的方法。从当前的班主任专业建设中可以看出,由于日常教学任务繁重,很多教师很难分出精力提高自己的班主任专业水平,也有一部分班主任教师过于依赖自己的过往经验,对当前的创新性管理理念重视不足,仍旧沿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信奉陈旧的教育管理思想,这就对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会产生比较明显的阻碍。
(二)缺乏完善的班主任激励制度
班主任工作烦琐且责任重大,一些困于教学压力的教师很难抽出精力兼顾班主任工作,所以部分教师就将大部分时间放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实践中。而且从当前的班主任专业化建设中也可以看出,虽然部分学校已经认识到了班主任队伍的重要性,也开始着手建设专业化的班主任发展机制,但是却缺乏完善的激勵机制,没有明确规定班主任成长奖励细则,而且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方法也比较单一,这就很容易损伤教师的班主任工作热情,对建设专业的班主任队伍来说,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也是一个障碍。
(三)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
班级的管理涉及多方面,如学生个人、学校、家庭及社会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将这些因素统筹、协调起来,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但很多班主任在协调方面能力不足,没有将协调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老师很少去学生家里进行了解,将学生看成了独立的个体,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家庭、社会、学校是相对孤立的,导致家庭、社会在学生的培养中的作用不大,班级管理的效果不尽人意。
二、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一)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支持下,班主任可借助专业信息平台,积极学习各项最新班级管理专业理论,以及对应案例,以此提升自身专业视野,进而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通过合理践行相应结论,提升专业水准,同时也可借助该平台与全国优秀班主任进行沟通探讨,分析管理心得与经验,以此提升自身班级管理专业知识理论储备,形成良好的专业意识,并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积极鼓励自己。班主任的工作较为复杂,特别是对于高中班主任来说更需要对自身工作有明确的认知,应采取科学且艺术的方式管理班级。同时,班主任只有具备良好的使命感才能高效地完成工作,而班主任个人的专业理想是这种使命感的来源。班主任需要对自身有明确的认识,能够不断弥补不足,以获得家长和学校的认可。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应从班级管理与学生学习成长发展角度出发,审视班级管理工作内容,并针对部分管理内容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以此确保其合理性与科学性,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二)创新班级管理的理念
高中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中不断调整管理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让所有的学生都受到班规的限制与约束,避免出现差异化管理,否则将会导致学生的不满,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的提升。班主任必须不断创新班级管理理念,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要将管理策略从决策到实施到反馈的管理过程程序化,让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进行班级管理时强化奖惩力度,且具体形式也要多样化。
(三)德育渗透
1.借助文化进行熏陶
文化的力量十分巨大,在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优秀文化的力量,实现对学生心灵的熏陶,让学生可以“见贤思齐”。在我国,文化底蕴本身就非常丰厚,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比如《论语》《弟子规》等,这无不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此外,还有很多古诗词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每一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经典,每一周再抽出一节课时间,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也可以给其他学生推荐作品。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受到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比如读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时,他们会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这种爱国的力量,进而由内向外产生爱国情感,这就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所以说,借助文化辅助德育,能让德育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多组织活动
德育本身是比较枯燥的,听起来都是一些理论教育,还有要求性的教育,比如不能怎么做,应该怎么做等。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就容易将这种枯燥性放大,这不利于教育效果的提升。本文提出可以多组织活动,让德育内容寓于活动中,学生则从活动中去感受,这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比如,班级中有任何集体活动时,这就是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的好时机。也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有意义的影片,比如《大国崛起》这是一部纪录片,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当学生在观看完毕后,可引导学生自己来表达,说说自己的感想,这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步骤。高中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和大人差一些,但是,这不代表他们的思维能力一定不如大人,有时候他们说出来的话,会让我们非常惊喜。而且,德育本身就是要让学生成长为更优质的人才,让学生多表达,说说自己的感悟,也能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强化与学生间的沟通
班主任是学生在校学习的直接管理者,需要完善的师生沟通的策略。在沟通过程中,老师要思路清晰、富有逻辑性,又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使其成为学生心中既可敬又可亲的“朋友”。同时沟通过程采取探讨的态度,而不是急于解决“问题”,为解决问题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景,更加有利于说服、引导、感染学生。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多以语言、面部表情、目光交流、身体和手势等方式表达,通过丰富的感情、开朗的微笑、倾听的姿态让沟通更有效。
总之,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意义重大,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教育阶段,通过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让他们保持健康的生活、学习习惯及三观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洋.高中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讨[J].快乐阅读.2013(25)
[2]朱学尧.高中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