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文物说明牌汉英翻译的问题及策略*
——以成都博物馆民俗展区文物说明牌为例

2022-02-19石春让周记民

民族翻译 2022年6期
关键词:名称译者译文

石春让 周记民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

博物馆是展示人类文明辉煌发展历程的场所,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也是城市的文化名片。博物馆内文物说明牌上的翻译文本担负着传播当地文化的功能。准确的英语译文能够有效介绍宣传文物,展示城市的魅力,增强博物馆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成都发展迅速,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成为“网红城市”,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友人来参观。其中成都博物馆是最具人气的景点之一。成都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展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的近30万件文物。其中,历史文化陈列馆民俗展区的文物展示了生活、生产、饮食、娱乐等方面的民俗风情,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然而,这个展区文物说明牌的英语翻译却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视角进行检视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博物馆文物说明牌翻译的生态分析

生态翻译学是中国学者胡庚申教授在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翻译理论。该理论从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和协同进化的原理和机制出发,研究各种翻译现象及其成因,从而获得翻译发展的规律,揭示翻译发展的趋势和方向[1]。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认识论到本体论、从人类中心观到生态整体观的转变。概言之,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转换过程,译者必须不断地适应和选择翻译生态环境,才可能产出最佳译文。也就是说,译者只有在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灵活地转换、适应和选择,才可能产生最佳译本[2]。

博物馆的文物说明牌目的是客观、准确地反映文物本身的历史内涵和社会价值。其内容包括展品的名称、年代、发掘信息等,用以匹配展品,为参观者提供展品的关键信息,文本短小精悍,风格朴实。说明牌的翻译实际上是译者置身于展品、图片、语言、文化、展厅等互动的生态环境中,在语言层面、文化层面和交际层面开展适应和选择活动的最终结果。所以,译者在翻译博物馆说明牌时,应积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协调影响翻译生态环境的各种因素,使译文完整实现“三维”选择转换。

(一)语言维

翻译是语言的转换。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3]。在翻译博物馆文物的说明牌时,译者首先要把握文物术语翻译的统一规范,力求译文简明、准确和客观。其次,还应考虑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的微妙差异,如词结构、句结构、语义等,根据英语的语用习惯选择合适的词语、结构和表达方式。最后,可以参考英美国家博物馆的中国文物解说板上的特殊用语,从而与世界接轨,提高中国文物英译的国际认可度[4]。

(二)文化维

语言是植根于文化的,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这些内涵包括且不限于:民族的历史传统、心理意识、思维方式、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文化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化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3]。博物馆文物说明牌译文涉及文化、历史、考古学等其他方面的知识。客观上讲,要翻译好文物说明牌上的信息,译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译者除了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外,还要了解文化差异,掌握文物、展品翻译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在译文中再现文物的文化意义。

(三)交际维

交际维度的适应性选择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3],这要求译者在传递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的同时,还要把原文的交际意图在译文中体现出来。具体地讲,就是译者还应在译语文本展现原语文本的预期交际目的。

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将文本功能类型分为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审美功能(aesthetic function)、应酬功能(phatic function)和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六种[5]。而博物馆说明牌的文本具有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博物馆文物说明牌用短小的文本介绍文物的相关信息,召唤参观者认知文物。黄友义在讨论外宣文本的翻译时提出,为了达到向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译者还可以遵循“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现实,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6]。博物馆文物说明牌是具有特殊功能的外宣文本。所以,译者在翻译此类文本时,要突出译文的预期交际目的,即满足国际游客的期望和需求,使他们了解文物蕴含的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信息,进而尊重中国历史和文化。

二、博物馆文物说明牌的翻译问题及策略

(一)语言维的翻译问题及策略

本质上,成都博物馆的文物说明牌只呈现了一种类别的信息,即文物名称。这实际上增加了翻译难度,这意味着与文物有关的所有信息全靠文物名称体现出来,所以一个文物名称是一个高度概括了文物所有信息的名词。一般来说,文物名称由一个核心词和多个修饰词构成,核心词指称文物的本质,多个修饰语阐释文物的年代、出土地、材质、功能、材料、形状、颜色、装饰、工艺和其特色等信息。英语中,如果一个名词被多个词汇修饰,可参照“OPSHACOM法则”——多个修饰性词汇的排列顺序是:“评述性词(如,品质)+表大小形状的词+表新旧的词+表颜色的词+表产地(国籍、地区)的词+表材料的词+核心词”[7]。相应地,译者把文物名称翻译成英语时,需要准确地翻译核心词和修饰性词汇,还要把多个修饰性词汇按规范的顺序排列在一起。文物名称英译的语序可参照:“颜色/工艺/器形+材质+中心词+with+纹饰/局部特征”或“材质+样式+with+铭文/造型特征/所属+用途”的格式[4]。如果没有遵循上述规则,则会造成翻译问题。具体来说,就会出现用词错误、语序不当、信息漏译等。

1.用词错误

用词错误主要表现为名词误译。

在“清至民国时期的香炉、熨斗、烘笼和钵”展柜陈列的“钵”(图1),其名称翻译出现了误译问题。

图1

原文:钵

译文:Earthen Bowl

改译:Copper Bowl

评析:钵,是形状像盆而较小的一种陶制器具,用来盛饭、菜、茶水等,也是僧侣所用的食具。“earthen”一词在《美国传统词典》(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里的释义为“made of earth or clay(由土或粘土制成的)”[8]2347。但通过观察成都博物馆中的实物“钵”可以发现,这个钵的材质是铜,而并非陶土制。因此,这件文物名称的英语译文“Earthen Bowl”显然是错误的,应将“Earthen”替换为正确的译词“Copper”。

2.语序不当

图2

在该展柜中,“木雕樟木狮子香台”(图2)的名称翻译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

原文:木雕樟木狮子香台

译文:Wooden Lion-shaped Censer Burning Stage of Camphorwood

改译:Camphorwood Censer Burning Stage with Lion-shaped Wooden Sculpture

评析:“木雕樟木狮子香台”,即“樟木雕刻的狮子形态香台”。很明显,英语译文中修饰性词汇的排列顺序混乱,即格式为“材质+样式+中心词+材质”,与上文提到的英译规则不符。应根据合英译规则的“材质+样式+with+铭文/造型特征/所属+用途”格式调整修饰性词汇,译为“Camphorwood Censer Burning Stage with Lion-shaped Wooden Sculpture”。

3.漏译

图3

图4

在“清至民国时期的照明用具”展柜中陈列的“青花瓷灯盏”(图3)和“铜质龙纹烛台”(图4),其名称译文存在漏译问题:

原文:青花瓷灯盏

译文:Blue-and-white Oil Lamp

改译:Blue-and-white Porcelain Oil Lamp

原文:铜质龙纹烛台

译文:Bronze Candlestick of Dragon

改译:Bronze Candlestick with Dragon Carvings

评析:从语言维来看,“青花瓷灯盏”的译文里缺少“porcelain(瓷器)”一词,这属于显性漏译,应予以补充完整。在文物名称的汉语表述中,一些表述雕刻工艺的信息常被省略,译者常因为没有理解原文隐含的信息,而在译文漏掉了这样的信息。如果译文中没有呈现这样的信息,就会使译语读者不明就里,或得不到全面的信息。这实际是隐性漏译。如“铜质龙纹烛台”这个汉语名称隐含了这件文物的工艺是“雕刻”(carving)。译文里缺少“雕刻”之意,会导致译语读者无法了解这件文物的制作工艺。所以,译者不仅要把原文的显性信息全部翻译出来,也需要把隐性信息翻译出来。相应地,上面两件文物“青花瓷灯盏”可译为“Blue-and-white Porcelain Oil Lamp”,“铜质龙纹烛台”可译为“Bronze Candlestick with Dragon Carvings”。

(二)文化维的翻译问题及策略

由于文物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所以文物名称也指称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文物名称中的文化信息具有民族性、简洁性的特征。文物名称中的文化一定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文化意象可能与英语受众存在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之处。所以,把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象翻译成英语,就需要译者采取保留原语意象、替换原语意象、省略原语意象等方法。由于文物名称只是一个词汇,所以,文化意象的呈现方式不可能带有注释。因而译者在翻译文物名称中的文化信息时,可能出现文化意象转换错误、文化意象转换缺失等问题。

图5

图6

1.文化意象转换错误

在“清至民国时期的花瓶和帽筒”展柜陈设的“青花折枝花纹瓷罐”(图5)和“青花冰梅纹瓷瓶”(图6),其翻译出现了文化意象转换错误的问题。

原文:青花折枝花纹瓷罐

译文:Blue-and-white Porcelain Jar of Flowers on Branches

原文:青花冰梅纹瓷瓶

译文:Blue-and-white Porcelain Bottle with Plum Blossoms in Winter

改译:Blue-and-white Porcelain Vase with Plum Blossoms and Cracked Ice Pattern

评析:“青花折枝花纹瓷罐”即“青花瓷的带有折枝花花纹的罐子”。折枝花花纹是唐代出现的一种丝绸纹样,后来运用到瓷器上,在器物的显著部位绘画一枝折下的花卉,故名。其英文译文应为“Pattern of Broken Flower Style”。这里原译为“Blue-and-white Porcelain Jar of Flowers on Branches”,将带有文化意象的词语“折枝花(纹)”错译为了“Flowers on Branches”,且缺少描述“花纹”的词语“pattern”;另外,“of”也应改为“with”。因此,这件文物的译文应为“Blue-and-white Porcelain Jar with Patterns of Broken Flower Style”。

“青花冰梅纹瓷瓶”,是带有冰梅纹的青花瓷花瓶。“冰梅纹”又称“冰裂梅花纹”,创制于清康熙朝,以仿宋官窑冰裂片纹为地,并于其上画朵梅或枝梅的装饰纹样。显然,这里的“冰梅”是文化意象词语,并不是指“冬天的梅花”,而是“冰裂的背景的梅花纹”,故不能译为“Plum Blossoms in Winter”,建议译为“Plum Blossoms and Cracked Ice”。因为这件文物是花瓶,所以取“vase”一词更为妥当,而非“bottle”;另需加上“pattern”一词表图案。所以,“青花冰梅纹瓷瓶”可译为“Blue-and-white Porcelain Vase with Plum Blossoms and Cracked Ice Pattern”。

图7

2.文化意象转换缺失

图8

在“清至民国时期的香炉、熨斗、烘笼和钵”和“清至民国时期的花瓶和帽筒”展柜中,“青花釉里红荷花纹簋式炉”(图7)、“五彩婴戏纹兽耳瓶”(图8)的翻译存在文化意象转换缺失的问题。

原文:青花釉里红荷花纹簋式炉

译文:Blue-and-white Round Burner Red Under the Glaze with Lotuses

要求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50 s-1,γ≥40°,wc≥10 rad/s。试应用MATLAB Simulink进行滞后—超前校正。

改译:Blue-and-white Glazed Round-mouthed Censer with Red Lotus

原文:五彩婴戏纹兽耳瓶

译文:Beast-ear Bottle of Kids Playing in Five Colors

改译:Five-colored Beast-ear Bottle with Kids Playing Patterns

评析:“青花釉里红荷花纹簋式炉”即“青花釉里工艺的带有红荷花纹的簋式香炉”。这里的“簋”字是中国文物的特有词汇,“簋”在《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为:“古代祭祀宴享时盛黍稷的器皿。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10]124另据《简明古汉语词典》,“簋”指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也是重要的礼器,在祭祀和宴飨时,它和鼎配合使用[11]。简言之,“簋”,即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圆口,两耳或四耳。该文物的英文原译未把文化意象词语“簋式炉”翻译清楚,因而会让国外游客产生疑惑。“burner”一词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里的释义为“the part of an oven or heater that produces heat or a flame(炉子或加热器中产生热量或火焰的部分)”[9]276,是一种烹饪工具,而这里的“簋式炉”指“簋式香炉”,此处不宜译为“burner”,而应译为“censer”。

“五彩婴戏纹兽耳瓶”是带有两个兽耳形状把手的花瓶,瓶身有小孩嬉戏玩耍的彩色图案,栩栩如生。这件文物说明牌上译文中的“兽耳瓶”翻译无误,但文化意象“五彩婴戏纹”的翻译出现了问题,原译“in five colors”同样属于文化意象转换缺失的问题。“五彩婴戏纹”即“带有五种颜色的孩童嬉戏玩耍图案(的兽耳瓶)”;“纹”也应译为“pattern”。因此,这件文物的名称可译为“Five-colored Beast-ear Bottle with Kids Playing Patterns”。

(三)交际维的翻译问题及策略

展品说明牌还应具有可及性,即说明牌上的文字易于参观者理解、接受。伦敦大学传播学系教授波莱特·麦克马纳斯认为说明牌的文字须精炼,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词语,适当运用日常生活用语甚至平辈社交用语能更有利于观众反复阅读[12]。露易斯·拉韦利提出撰写博物馆文字说明时,最有利的方法是默认阅读对象为8-15岁的群体,效果更容易令大众接受[13]。另外,可读性也是展品说明牌应具备的特点之一。观众参观陈列展览,与看书读报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场地、时间、条件给观众以很大的限制,观众是在站立和移动中观看的。因此,对文字说明不可能反复琢磨。文字说明表述风格一定要通俗易懂,突出重点抓住本质,可读性强[14]。不仅如此,文字说明还要具有趣味性和艺术性,文字说明需要更多地追求个性化、风格化的形式语言而不仅仅单纯地传递信息,只有如此,才能提高观众参观的兴趣,使陈列展览更加充满活力和感染力[15]。如果文物名称的译文不能令参观者清晰明确地理解文物所含信息,就易造成交际问题,具体表现为参观者对文物名称所含信息无法接受、或不能顺畅地接受、或接收到错误信息。这可能是译文中出现模糊信息、冗余信息、缺省信息所致。也就是说,译文造成的交际不畅或交际失败。

1.信息模糊

在“清至民国时期的香炉、熨斗、烘笼和钵”展柜中陈列的“铜烘笼”(图9)的英译,存在明显的信息模糊问题。

图9

原文:铜烘笼

译文:Copper Roaster

改译:Copper Warmer

评析:“铜烘笼”是用来取暖、烘干衣物的一种容器。汉语词“烘笼”在《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为:“罩在火炉或火盆上的笼子。用以烘干衣物。多用竹或柳条编成。”[10]60“烘笼”最早起源于西南地区,在潮湿阴冷的冬天是必备的取暖之物。“铜烘笼”即“铜制的烘笼”,在这里被翻译为“Copper Roaster”,“roaster”一词在《美国传统词典》里的释义为“a special pan or apparatus for roasting”[8]6217(烘烤箱),是一种烹饪工具,没有“取暖”的用途。显然,这里将“烘笼”直接译为“roaster”,将“烘烤箱”与“烘笼”混为一谈,模糊了信息,会让读者误解其用途。“烘笼”应译为“hand warmer”或“dryer”,因此,这件文物的名称可以译为“Copper Warmer”。

图10

2.信息缺失

在“清至民国时期的花瓶和帽筒”和“清至民国时期的香炉、熨斗、烘笼和钵”展柜中,“帽筒”(图10)和“天青兰雉熏炉”(图11)的翻译存在交际维层面的信息缺失问题,会让参观者误解文物用途。

原文:帽筒

译文:Brush Pot

改译:Hat-holding Cylinder

原文:天青兰雉熏炉

图11

译文:Azure Blue Sandalwood Burner

改译:Azure Blue Sandalwood Censer with Pheasant-shaped Handles

评析:“帽筒”是一种用来放置帽子的器具,大多为瓷制,中空,圆柱形。原译“Brush Pot”的意思为“放置笔刷的锅”,显然是错误的。将文物的用途错译,会让参观者产生误解,这样就没有实现交际维的转换。根据原文和实物的样貌,这里的“帽筒”应译为“Hat-holding Cylinder”。

“天青兰雉熏炉”即“带有雉形把手的蔚蓝色檀香炉”。该文物原译为“Azure Blue Sandalwood Burner(天蓝色熏炉)”,虽然简练,但不够详细,缺失表示把手形状的“雉”一词,读者无法了解该香炉的具体形态,属于交际维层面的信息缺失。根据上文提到的英译规则,该件文物的名称可译为“Azure Blue Sandalwood Censer with Pheasant-shaped Handles”。

博物馆文物说明牌上的文本虽然短小精悍,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将这种高度浓缩的文本翻译成英语具有较大的困难。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视角可以检视博物馆文物说明牌的译文错误。为了提升博物馆文物说明牌的译文质量,译者需要综合考察相关的各类环境因素,在“语言维”精准转换原文的基本信息,在“文化维”凸显文物的人文特色,在“交际维”满足游客和读者的预期需要。由此提高博物馆文物英语说明牌的翻译质量,进而促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

*本文系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科研项目 “中国术语翻译理论史稿”(YB20200014)、 西安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 “新时代科技文档汉英翻译的优化模式与评价机制研究 (XWB03) 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名称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