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阳光的人生

2022-02-18赵旭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感恩教育班级管理

赵旭

摘要:当一个孤独桀骜的女孩出现在你的身旁,当她情绪失控、突然失踪的时候,身为班主任的你会如何应对呢?班主任的工作已然不是单纯的班级管理了,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迫在眉睫。对待学生的问题,追根溯源找到症结所在是关键,与学生建立信任是基础,科学的方法是打开学生心结的“金钥匙”。帮助学生走出阴霾,积极投入生活,追求阳光的人生是当代教育之重任。

关键词:班级管理;悲伤干预;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04-0076-03

一、案例呈现

盼望已久的运动会终于如期而至,学生们穿着自己甄选、购置的班服,举着自己设计制作的班旗,戴着自己构思创作的班徽,雄赳赳、气昂昂地在全校面前展示着班级风采。更让人惊喜的是,最终我们赢得了年级第一名。

“这不是我的运动服!”还沉浸在喜悦与幸福中的师生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怒吼惊呆了。女生赵丽(化名)先是对同学大嚷大叫,继而又责怪班主任没有看管好她的运动服,以致被别人“调包”了。我赶紧召集全班学生一一查问,可是谁都没有拿错,而她手里的那件运动服号码与她原来的也吻合,只是在她看来,衣服比之前软了一些。

根据生活常识,衣服刚洗完要硬一些,穿着穿着就会柔软起来。她坚持说这件运动服不是她的,在老师和同学一再开导解释下,她最后无奈地穿走了。她为什么对这件校服如此敏感呢?自此之后,我每天都很关注她,正想着如何解开这个谜的时候,她失踪了……

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学生们集中在操场上学习校操,第七节课时还一直在队伍里的她课间休息后却杳无踪影,我迅速跑回教室——没有!转而又找遍学校的各个角落——都没有!一节课过去了,正一筹莫展之时,她出现了。

我急忙询问:“赵丽,你到哪去了?怎么没跟我说一下呢?”

她先是一愣,然后情绪异常激动:“不用你管,我死不了!我可以给你写保证!”

年级组长恰好在场,忙劝她:“你先别激动,老师是关心你,对你负责……”

这时晚自习铃响了,她扔下一句“我得去上课了”便跑出了办公室,年级组长连喊了数声也没能叫住她,我跑去教室看她确实在上课,心想让她先冷静一下吧。

二、原因分析

我找到她的原班主任、科任老师和班委们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曾经的她就总是孤身一人,时而与同学发生争吵,时而与老师发生矛盾,在大家眼中是一个格格不入、特立独行的人,没有人能走近她,甚至有学生说:“你越关心她,她越伤害你。”难道我要知难而退吗?不行!作为班主任,我应该引导孩子们积极阳光地生活。

于是,我决定与她进行一次心与心的交流,找机会悄悄地将她带到谈话室,请她坐下,从运动服切入,问她那件运动服还舒服吧。她煞有介事地用那双又黑又大的眼睛瞪着我(同学们都说这是她一贯的表情),一看她心存戒备,我便开诚布公地说:“赵丽,今天咱俩抛开师生关系,作为朋友说说知心话吧。”

她放松了一些,但仍缄口不语。

我因势利导:“我一直认为你是一个优秀的女孩,学习刻苦,以优异成绩考进了实验班;平时看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但運动会和练操时发生的事情让我不知所措,你能讲讲吗?”

听到这里,她突然哭了,一边哭一边说:“您知道吗?那件运动服是我奶奶临终前给我洗的,我在初中时就是一个小混混,是我奶奶不顾一切地把我拽回来,我才有今天,可是我连她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这件运动服是她给我留下的唯一一件遗物。呜……”

接着她又说:“老师,我在班里没有一个朋友,以前在高一时同学们就习惯了不理我,初中时曾经的好朋友也都不联系了,我注定没有朋友。我最欣赏《幻城》里的一段话:‘我不喜欢我家族里的任何人,我总是孤独而桀骜地站在风里面,长袍飞扬如同火焰,我喜欢天空孤独的濯焰鸟,它们总是一只一只单独地飞,从来不和其他的鸟一起。只是我总是觉得那只孤独而庞大的鸟儿是在寻找什么,为了它寻找的东西,可以这样几百年几百年心甘情愿地寂寞下去。我喜欢这样的鸟,为了自己的理想可以不顾一切。’”

她擦干眼泪,非常认真地背诵出来。

当时的我被她感染了,说:“感谢你的坦诚,对我说出心里话。作为你的老师,我希望你的人生是阳光的!”她抬起头再看我的时候,眼睛中仿佛有了一份信任,眼光不再那样桀骜不驯了。

三、疏导过程

(一)悲伤干预——引导她走出生命的幽谷

有失亲之痛的人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处理自己的感情。赵丽一味压抑失去奶奶的悲伤,这无益于她的身心健康,应该引导她说出内心的感受,教她如何处理自己的悲伤情绪。

我又一次找她单独谈话,首先告诉她,“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亲朋好友去世等悲伤事件突然降临,人们难免会产生悲哀、愤怒等种种情绪,有的人会陷入苦苦的思念,有的人会产生深深的焦虑和自责,还有的人会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以上种种反应在一段时间内出现都是正常的,但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强度过大,就有可能变成病态的悲伤反应,可能会形成心理障碍,引发心理问题。

她听后无助地看着我:“老师,那我该怎么办呢?”

“你要学会与人交流。凡事都压在心头,无助于身心健康。我也是从小跟奶奶一起长大的,奶奶对我也可好了,你想听听我和奶奶的故事吗?”

“这么巧!老师您快讲!”她的眼睛发亮,充满了期待。

在我讲过之后,她也主动给我讲了很多她和奶奶的温馨片段。此时此刻,我俩仿佛忘年交一样无话不谈。

我趁机提出一个建议:“既然咱俩有相同的经历和感受,不如将咱们对奶奶的祝福写在一张彩色纸上,放进漂流瓶里,作为送给奶奶的一份特殊礼物,了却咱们的心愿,好不好?”

“太棒了!”她积极响应。她写完后还让我帮忙检查一下,以免有错字让奶奶笑话。我见到上面这样写着:“如今我的羽翼尚未丰满,您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但您永远在我的心里……”

此时,我明白:她真的放下了,走出了生命的幽谷。

(二)感恩教育——鼓励她追求阳光的人生

之后的一段时间,她情绪基本稳定,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还是老样子,于是我第三次找她谈话。这次我从刚刚讲过的语文课文切入。

“赵丽,咱们学习了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你想对主人公别里科夫说些什么?”

“我想让他把套子摘下来。”

“正所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你是不是也把自己包裹得太严实了?你觉得这样快乐吗?”

她迷茫地看著我。我又适时地给她提出了三点建议:积极沟通,热情自信,懂得感恩。

我告诉她:“你感恩奶奶的抚育,这本身就是一粒善的种子,但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而是一种责任,一种自立、自尊和追求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老师认为你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你只要努力去做,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一定能够与同学们和谐相处。”我想通过期待效应敦促她全力以赴地去改变自己。

之后,我又给她介绍了一些沟通的技巧,诸如主动交流、创造机会、认真倾听、主动道歉、善于体谅、控制情绪、承担责任、达成协议等。

四、疏导效果

赵丽通过与同学、老师加强交流沟通,与周围人关系越来越融洽,后来还交到了几个知心朋友。接下来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她主动找到我,表示想要担任宿舍长以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工作中她以身作则,被基地评为优秀学员。

她还积极热情地报名参加了主题为“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的演讲活动,看到台上那个自信的她,看到台下为她喝彩的同学,我感到很欣慰:她已将感恩升华了——热爱祖国,回馈社会。

五、总结与反思

关系大于一切。教师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是解决学生问题的前提条件。赵丽本质向善,学习刻苦,父母不知如何引导教育,我作为班主任有责任去开导她、爱护她。我通过认真观察,发现赵丽深深地思念着逝去的奶奶,想要报恩。我由此生发开去,通过疏导,能够让她真正明白广义的感恩,从而做到对有限生命的珍惜,积极、阳光地去投入生活。

点评

此篇案例代入感很强,我们读到沟通的方法、鼓励的策略、影响的力量。

建立关系从倾听开始。作者以善意而平等的姿态,为女孩的表达创造了条件,并全身心地倾听、接收所有信息。倾听使我们了解他人的情况和心理以及彼此的共通之处,这为教师的教育提供依据,从表象问题向实质问题过渡。

当接受的刺激——失去奶奶——已超过了个体本身控制和释放能量的界限时,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创伤感,伴随这种创伤感出现的表征就是焦虑、不安。作者通过讲自己与奶奶的故事(共情)、放逐漂流瓶(积极暗示),缓解学生的悲伤,强化积极情感,淡化消极情绪,带她走出困扰的幽谷。

如何从封闭的“小我”向开放的“大我”跨越?当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时,她就会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作者用心理学上的期待效应,给学生具体的目标,并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方法指导,为学生创设锻炼、展示的机会。

当一个充满自信的女孩在演讲台上闪闪发光,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她会一直向着阳光奔跑。

点评人:李晓梅,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研修员。

编辑/卫 虹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感恩教育班级管理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浅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