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家校合作下学校德育管理策略

2022-02-17吴龙

科学咨询 2022年4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家校后进生

吴龙

(海口市琼山区国兴街道攀丹小学,海南海口 571100)

一、家校合作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实现优势互补

家长是孩子的最佳教师。家长在家庭生活中的言行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学生正处在行为与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在这一时期,潜意识会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从而养成了一种习惯。在学校德育中,家长的一言一行是最直接、最容易被孩子接受的行为,而良好的家庭关系能有效地促进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施。学校是专门的教学场所,在这里,教师都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培训,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素养,因而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更为全面和具体。此外,在学校里,学生也能通过相互的交往来促进自身的发展。通过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使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能够达到各自的优势与互补,从而使道德教育的质量与成效得到极大的改善。通过父母的行为和行为来为学生做好表率,学校运用自身的系统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实现道德教育的科学化、系统化。家庭学校的协作是一种优势互补的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促使德育工作高效进行

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弱,父母的不良行为也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在学校里,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但是老师并不能对每个学生都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所以在道德教育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疏忽。这两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在各种困境中难以取得较大的进步。同时,在家庭和学校的配合下,家长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学校,由老师引导家长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

二、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

家校之间要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有效的沟通是关键。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是一门艺术。除了真诚,还要注意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做到事半功倍,最终赢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可。

(一)建立信任机制

当前,许多校方与家庭之间都存在矛盾,因此学校应与家长建立信任机制,消除两方之间的误解,增进相互的了解与配合,激发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互补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二)信息交流要及时

现在社会,信息技术发达,沟通手段多样化,因此,家校沟通不会出现障碍,学校、家庭要及时交换信息,密切配合,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对父母的态度等,有针对性地对待学生。家长也想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何,学校教育管理方面的工作情况,因此,学校老师可以把学校的日常教育计划、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活动告诉家长,使家长对学校教育有一个大致了解。家长可以向教师介绍自己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生活条件,以便形成针对性的教育管理,通过互补作用来发展教育。

(三)家校联系要经常化

信息时代为家校联系提供便捷的大道,班级设立微信、QQ交流群,初建德育一体化模型,学校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家长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学校的各个方面。孩子在学校最信任的人是老师,老师在孩子心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班主任应该经常主动与家长联系,不让家长感到不安和疑虑。学校应该主动和家长联系,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传达给家长,家长也要关注孩子表现,并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与学校一起讨论教育方法,为孩子的快乐成长和全面发展铺平道路。

三、家校合作下应遵循的原则

我们应该注意两点:①尊重性原则。教师应该以平等尊重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学校要尊重每个家长不同的个性和观点,真诚、耐心地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努力营造和谐、友好的沟通环境,让家长与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积极地面对学校和老师。

②合作性原则。教师要有大局意识,在家校配合过程中,不能对家长和学生采取命令式的口吻与语气,一味要求家庭配合学校,家长配合老师,而要认识到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是为了学生的教育着想,因此要与家长建立良好、和谐的合作关系,经常倾听家长的想法,与家长互相协作、交换意见,协商教育孩子的良好对策。

四、学校要为家校合作保驾护航

我作为一个多年在学校德育教育战线奋斗的工作者颇有体会,家校合作对孩子教育的意义重大,加强家校合作才能让孩子教育上一个台阶。 对孩子的教育主阵地是学校,学校通过家校合作对学生进行各种养成教育,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合格甚至优秀的学生,不仅是家长的心愿,也是老师的重任和责任。教师要为家校合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以下工作:

①家长会召开前,学校要求班主任和老师认真做好准备。会前要反复听取家长意见,准确把握家长需求开展集体研究,确定家长会的目的、内容、组织形式、方法和步骤,确保家长会准备充分、有针对性、有效参加。要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大力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及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通报学校教育教学取得的成绩以及学校近期或长期发展的情况。同时,要精心设计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反馈表,及时了解家长的诉求,认真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梳理,抓好落实,促进工作开展。要采用多种样式的家校互动形式,力求家长会开得生动、形象,富有新意。

②定期组织好开放日。学校每学期在段考后安排2天的时间作为学校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走进教室、走进课堂,参观学生作业、试卷、书画展等,参与主题班队会、教室文化建设、亲子活动等动,让家长了解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学校的工作,争取家长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③家访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手段。虽然现在沟通手段发达,但家访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手段,必不可少。学校往往要求教师合理分配时间,采取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经常走进学生家庭,与家长面对面交谈和交流。各学科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家访原则上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面对面家访,所有教师同时参加。家访活动要统筹安排,力求有计划、有组织、有纪录。家校沟通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教师的沟通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着工作效果。因此,学校要围绕提高沟通意识、沟通能力和沟通艺术三个关键环节,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体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家校沟通工作质量,为家校合作保驾护航。

五、“家校合力”转化学生思想教育根本

学生是加强“家校合力”的中心交接点。特别是后进生思想教育工作,一个班级好、中、差生的存在是难免的,转变一个“后进生”并非“朽木不可雕”。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进生是指由于家庭、学校教育的失误或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在品德、学习、纪律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人性最深奥的原则就是期待别人欣赏自己。马克·吐温还说:“一句赞美的话,我可以活两个月。”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灵的交流和影响。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充分发挥教育作用。教育家们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首先是要用关怀、深思、关心去触动青少年的心灵,激励着我们做好后进生改造工作,一定要让爱心温暖后进生的心灵。对后进生要多关心、严要求、不偏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导之以行。班主任在转化后进生时可利用班会、晨检和谈话、交流等形式,转变学生对“沟通”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主动与教师和家长沟通思想的良好习惯,使得学生成为“家校合力”的桥梁。学校要求班主任、老师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是这样做的,首先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后进生”的接受能力特点,因材施教。其次是多与家长联系,互通在校、在家的表现,并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布置每天的作业,让家长督促孩子作业的完成。“后进生”的思想是复杂的,转化工作是艰巨的。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教育好学生,必须要依靠各方面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方位、多层次、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否则,就会出现“学校+家庭+社会=0”的现象,转化工作将有可能功亏一篑。

事实证明,只有认真了解“后进生”,研究“后进生”,认清这个充满生理和心理矛盾的特殊群体,用我们的爱心和耐心,因材施教,把我们的深情传递给他们,这些迟来的花朵将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六、家校互动给孩子一个成长的精彩舞台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家校互动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了解学生,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与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一道为班级的发展建设出谋划策,为教育好每一位孩子而努力。例如,学校可开展“给家长的一封信”活动,内容可包括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等,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教育动态,提出教育的合理化建议;还可以开展“教师家长见面会”活动,加强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存在的问题,共同制订对策,有效教育学生;还可以开展“我想对你说:爸爸,妈妈”活动,让家长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在这样的活动中更好地做好家庭教育,学生、老师和家长都成为活动的主体,在一次次的活动中相互启发,相互感染,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七、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生德育策略

(一)做好家庭教育

家长与子女相处的时间最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在家里,学生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家长的话语会让他们更容易理解。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先把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进行规范,以做好孩子的表率。如果父母让孩子少玩手机,那么他们就要减少对手机的使用。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品质。在孩子犯错误时,父母要对其进行理性的教育,使其明辨是非。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有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学校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地方,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运用系统化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把道德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道德教育的趣味,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例如,在《雷锋》中,老师就能用雷锋大叔的故事教导学生,让他们去帮助别人。通过对数学家们艰辛探索,可以让他们在数学课上不断地求知。学校还可以通过走访养老院、清理公园垃圾等方式,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三)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

要提高家庭和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加强家长和学校的协作和沟通,确保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信息及时、高效地沟通,从而提高道德教育的质量。家长应将学生在家中的行为和心理状况及时通知学校教师,教师据此制订相应的教学措施,并进行反馈,以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这就要求家长和学校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确保他们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成长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开拓多种家校合作模式,丰富家校合作内容

目前家校合作的主要形式是家长会、家访等,但形式过于单一,易引起学生的抗拒心理,所以要加强家校协作,积极探索家校合作模式,提高家校合作的效果。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各种形式,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例如,可以借鉴《爸爸去哪儿》等公益活动,例如,清理公园里的垃圾,家长和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家长、学生和家长的合作,看谁做得更好。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角色互换活动,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体会到家长的养育之恩,了解家长的困难,并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1-2]。

(五)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家校合作效率

在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推进道德教育,可以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家校合作的效能。现在有很多新媒体,例如,微信、微博等,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让学生的父母参与进来,一起探讨如何培养孩子。另外,父母和老师也可以私下联系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和在学校的行为,同时也可以交流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定期发布有关道德教育的文章,向学生的父母进行积极的宣传,而学生的父母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地促进家长和学校的互动,提高学生道德教育的效果。

总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的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家校合作方式,可以保障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家校互动,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打造优质的发展育人平台,从小培养孩子的正确价值观念。所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为学生的养成教育贡献更多的力量。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家校后进生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后进生转化工作策略谈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