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营养状态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IGF-1及IL-17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
2022-02-17李伟赵翠王国玉蒋海森
李伟 赵翠 王国玉 蒋海森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慢性心力衰竭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心源性恶病质,而恶病质是一种营养不良综合征[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影响心血管疾病主要的生长素介质,属于心源性激素,心功能越弱,IGF-1水平越低[2]。另外心力衰竭导致缺氧时会产生并释放大量的炎性因子,IL-17分泌于淋巴细胞,可通过结合受体释放大量的黏附因子、趋化因子等,引发机体炎性反应,促进病人心肌重构[3]。临床研究显示营养治疗可改善心力衰竭病人的免疫功能,降低病人炎性反应[4-5],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营养状态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IGF-1及IL-17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200例,纳入标准:符合Framinghan诊断标准;病人LVEF<40%;病人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属于Ⅱ~Ⅲ级。排除标准:长期使用抗精神疾病药物病人;嗜酒病人;肝肾功能严重障碍病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患有恶性肿瘤或处于肿瘤晚期病人;伴有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等病人;合并中毒、代谢、传染及严重感染等其他可能会引起脑病的病人;伴有甲状腺功能障碍病人;精神疾病病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病人。
1.2 IGF-1和IL-17含量测定 于入组第2天,抽取病人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取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病人血清中IGF-1和IL-17水平,IGF-1试剂盒购于德国DRG公司,IL-17试剂盒购于上海酶联生物。
1.3 营养状态评估 于入组第2天,采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评估病人营养状态[6],MNA评分<17分表示病人营养不良,MNA评分≥24分表示病人营养状态良好。将纳入的病人根据MNA评分情况分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组(营养不良组)(MNA<24分)和营养正常组(MNA≥24分)。
1.4 人体指标 于入组第2天,测量病人身高和体质量并计算病人BMI,用软皮尺测量病人上臂围(AMC)和小腿围(CC),用皮褶厚度计计算三头肌皮褶厚度(TSF)。
1.5 生物学指标 于入组第2天,抽取病人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取上清,采用7600血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病人血清中总蛋白(TP)、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TC、TG和Hb水平。
2 结果
2.1 病人营养状态分组 根据MNA评分结果,99例病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101例病人营养状况正常。
2.2 2组IGF-1和IL-17水平比较 营养正常组IGF-1水平显著高于营养不良组,IL-17水平显著低于营养不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病人IGF-1和IL-17水平比较
2.3 2组人体指标比较 营养正常组BMI、AMC、CC和TSF水平均显著高于营养不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病人人体指标水平比较
2.4 2组生物学指标比较 营养正常组TP、TRF、PA、TC、TG和Hb水平均显著高于营养不良组(P<0.01)。见表3。
表3 2组病人生物学指标水平比较
2.5 营养指标与IGF-1和IL-17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病人BMI、AMC、CC、TSF、TP、PA、Hb与IGF-1水平呈正相关,与IL-17水平呈负相关,见表4。
表4 营养指标与IGF-1和IL-17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6 IGF-1和IL-17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 IGF-1及IL-17分别作为因变量,以BMI、AMC、CC、TSF、TP、PA、Hb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MI、AMC、CC、TSF、TP、PA、Hb均是IGF-1和IL-17的独立影响因素,见表5及表6。
表5 IGF-1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表6 IL-17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排血量减少和体循环淤血,会降低病人食欲,引起消化不良症状,进而造成病人营养不良,且病人营养状态对病人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7]。MNA方法是1994年提出的,比较适用于老年病人营养状态的评价及营养风险筛查[8]。慢性心力衰竭营养状态不良主要表现为体质量降低、贫血及出现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有:心力衰竭发生时会使胃肠道细胞缺血缺氧,损伤胃黏膜细胞,减少各种消化酶的分泌,严重影响食物消化和吸收;慢性心力衰竭会伴有机体炎性反应,大量的炎性因子引起肌肉萎缩及心室重构,进一步加重病人营养不良状态[7,9]。用于评价病人营养状态的血清生化指标主要有PA、TRF等,PA半衰期较短,对病人营养状态的反映比较敏感,TRF可用于反映早期营养障碍[10]。本研究结果显示营养正常组BMI、AMC、CC、TSF、TP、TRF、PA、TC、TG和Hb水平均显著高于营养不良组。
IGF-1是胰岛素家族中多肽的一种,生长激素可通过刺激靶组织如肝脏、外周血管组织及心脏等产生大量的IGF-1,其受胰岛素、生长激素和营养物质调控[11]。IGF-1结合受体后可发挥与胰岛素类似的作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组织生长等,并对血管内皮功能进行调节,进而抵抗细胞的凋亡和机体炎症反应[12]。此外,IGF-1作为一种心源性激素在多种心脏病理及生理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增强心肌细胞的收缩能力、预防左室重构、正性肌力、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同时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使心肌修复能力增强;对新生血管形成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建立心肌侧支循环,进而对心肌缺血状态进行改善[13]。血中IGF-1水平越低表示心功能越差。
慢性心力衰竭时会出现缺血缺氧状态,引发大量的炎性因子合成释放,诱导并加重心肌细胞纤维化及凋亡坏死,导致心室重构,加重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14]。IL-17分泌于活化的CD4+淋巴细胞,结合特异性受体后对炎性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且对免疫应答有重要影响,会增加心肌纤维化,引起心肌重塑。
机体获得充足的能力和营养底物,可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性反应,维持微生态平衡,改善病人预后[15]。本研究结果显示,营养正常组IGF-1水平显著高于营养不良组,IL-17水平显著低于营养不良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人BMI、AMC、CC、TSF、TP、PA、Hb与IGF-1水平与呈正相关,与IL-17水平呈负相关,提示病人BMI、AMC、CC、TSF、TP、PA、Hb水平是IGF-1和IL-17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综上,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IGF-1和IL-17水平与营养状态关系密切,在临床中应早期对病人进行营养评估,纠正营养不良,改善病人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