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为研究法的快速康复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中的应用

2022-02-16曾丽玲刘燕玲陈柳妃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研究法母乳喂养产后

曾丽玲,刘燕玲,陈柳妃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广东广州510010)

剖宫产是临床常见的分娩方式,可为难产或其他无法自然分娩的产妇提供安全保障。近年来,我国剖宫产术的应用率逐年升高,多数医院同期产妇的剖宫产率为40%~50%,更有甚者达70%[1]。该术式虽可有效降低生产风险,但产后切口疼痛及恶露排出等经历,易引发产妇对分娩的恐惧,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同时,剖宫产术带来的实质性伤害,影响产妇术后康复,降低母乳分泌,不利于婴儿成长[2]。因此,科学合理的术后护理措施,是帮助产妇减少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行为研究法以批判、循证思维为指导,可通过不断反思总结,解决实践中的困难,为产妇提供优质护理。而快速康复干预可在产妇围术期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以缓解产妇剖宫术后创伤应激,促进产后恢复[3]。本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4月1日~11月30日收治的300例剖宫产产妇,探讨基于行为研究法的快速康复护理对其影响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4月1日~7月31日产科收治的15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8月1日~11月30日收治的15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实验组。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检查,符合剖宫产指征[4]或自愿剖宫分娩者;②单胎且足月妊娠者;③产妇及胎儿生命体征平稳者;④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功能异常者;②存在沟通障碍或精神疾病者;③合并乳腺疾病或母乳喂养禁忌者;④存在妊娠期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剔除标准:①中途退出本研究者;②研究过程中配合度较差,影响结果分析者。实验组年龄(31.71±5.26)岁;孕周(39.21±2.42)周;生育史:初产妇89例(59.33%),经产妇61例(40.67%);剖宫产原因:胎位异常30例(20.00%),前置胎盘19例(12.67%),过期妊娠27例(18.00%),其他74例(49.33%);受教育程度:初中33例(22.00%),高中66例(44.00%),大专及以上51例(34.00%)。对照组年龄(32.07±6.13)岁;孕周(39.46±2.17)周;生育史:初产妇78例(52.00%),经产妇72例(48.00%);剖宫产原因:胎位异常34例(22.67%),前置胎盘21例(14.00%),过期妊娠30例(20.00%),其他65例(43.33%);受教育程度:初中27例(18.00%),高中69例(46.00%),大专及以上54例(36.00%)。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剖宫产常规护理干预。术后密切关注产妇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及切口出血情况;给予产妇术后排气、排尿及饮食指导;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并采取母乳喂养,给予产妇母乳喂养指导;适当使用抗生素及镇痛药物干预等,减轻产妇术后疼痛;加强与产妇的沟通,注意其情绪变化,防止发生产后抑郁。

1.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行为研究法的快速康复护理干预。以行为研究法的螺旋式改进路线为思想核心,以快速康复干预为行为指导,具体操作如下。①确定问题:分析影响剖宫产产妇康复的原因,将提高产妇分娩的舒适度感受、心理健康水平、母乳喂养率及自护能力为主题。②计划:根据存在的问题制订实施方案,主要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术前健康教育与家庭支持;第二阶段为产妇术后快速康复的行为指导;第三阶段为护理方案的反思与优化。该计划以提高产妇及家属的分娩认知、缩短产妇康复进程为目标。③以快速康复理念为指导的行动:a.术前健康教育。入院后,护理人员向产妇及家属讲解目前产妇及婴儿的健康状况,科普剖宫产相关知识;术前,向产妇及家属科普母乳喂养的不可替代性。b.术后功能恢复指导。指导产妇平躺并学习腹部呼吸,以减轻术后应激;产妇进入平稳期后,根据其状态,给予上下肢及腹盆肌训练,每天2~3次,循序渐进。c.舒适度护理。保持产妇口腔及衣物清洁,降低产后不适;术后麻醉消退及子宫收缩会引起切口疼痛,适当采取药物干预,嘱产妇保持创面清洁,不要抓挠,如有感染及时就医。d.母乳喂养指导。鼓励产妇尽早喂奶,遵循“早接触、早吮吸、早开奶”的原则,注意乳头卫生护理。e.心理护理。注意产妇产后情绪变化,鼓励产妇与家属及其他产妇交流沟通,降低产后情绪落差。④观察、反思、完善护理流程。第一轮循环:a.观察、反思。经首次术后康复指导后,统计产妇的临床反馈。其中,60%的产妇反映其家属对育儿知识及剖宫产护理了解甚少,造成照顾能力不足;70%的产妇提出希望可以得到系统的产后恢复指导,以缩短住院时间。b.修正实施。护理人员以床旁讲解PPT的形式,向家属及产妇讲解剖宫术中易出现的紧急情况及术后并发风险;给予家属及产妇新生儿喂养及健康护理指导,发放“新生婴儿护理手册”;指导产妇在术后12~24 h尽早拔除导尿管(尽量减少导尿管滞留时间),防止尿路感染;剖宫术后12 h,产妇出血量<500 ml时,可指导其逐渐展开离床活动;产妇排气前,禁饮食,可采用间断性饮用少量温开水或床上肢体活动的措施促进排气;排气后食用流质易消化食物,有利于肠胃健康;给予产妇床头高度调整、变化睡姿等舒适度指导;指导家属对产妇进行肢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注意产妇阴部卫生,防止恶露感染。第二轮循环:a.观察、反思。经第一轮循环后,90%的产妇对剖宫产及其护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但仍有40%的产妇因家庭及社会支持不足,出现产后情绪波动较大情况。b.修正实施。了解产妇需求,鼓励家属多与产妇沟通,不能因关注新生儿而忽略产妇;医护人员与产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其感受到家庭以外的社会支持;鼓励产妇与同事、朋友多互动或定期参加新手妈妈交流会,合理释放自身情绪;对高危抑郁或已确诊抑郁者,及时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第三轮循环:a.观察、反思。经前两轮的循环,已满足95%的产妇需求,但仍有部分产妇反映母乳喂养困难。b.修正实施。对乳汁分泌不足的产妇,指导其对乳房进行热敷或行专业按摩治疗,防止发生乳腺炎,促进乳汁分泌;对存在母乳喂养禁忌的产妇,指导其合理选择母乳替代品,保证新生儿成长发育。基于行为研究法的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可在上述观察、反思、修正的过程,不断完善护理流程。

1.3 评价标准 ①比较术后3 d两组产后恢复情况:包括下床活动时间、产后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时间。②比较两组母乳喂养状况:包括泌乳初始时间、喂养成功率及乳汁分泌充足率。③比较两组疼痛情况:采用数字疼痛评分表(NRS)[5]对产妇的疼痛状态进行评价。该量表根据产妇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总分0~1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疼痛程度标准: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不影响睡眠),4~6分表示中度疼痛,7~9分表示重度疼痛(影响睡眠),10分表示剧痛。④比较两组心理状况: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6]评价产妇的抑郁情况。该量表包括10项条目,每项采用0~3分,4级计分法。总分0~30分,分值越高表明产妇抑郁水平越高。抑郁程度标准:总分<9分为正常,9~13分为高危状态,≥13分为产后抑郁。⑤比较两组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7]评价产妇的自护能力。该量表从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4个方面对产妇进行评价。每项采用0~4分,0分表示“非常不像我”,4分表示“非常像我”,总分0~172分,分值越高表明产妇自理能力越强。

2 结果

2.1 两组产后恢复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恢复情况比较

2.2 两组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2.3 两组疼痛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疼痛情况比较

2.4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2.5 两组ESCA评分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ESCA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主要手段,可有效避免自然分娩对婴儿及母体的损伤。但剖宫产作为一种创伤性外科手术,不仅有术后大出血及多器官损伤的风险,也易引发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并发症,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8]。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产妇的产后护理已不再是简单的流程化操作,而需兼顾其生理及心理需求。基于行为研究法的快速康复护理干预以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为执行路线,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产妇的最佳护理方案,预后较好[9]。

剖宫产术的麻醉、牵拉、创伤刺激等因素,均会影响产妇的胃肠功能,使产妇出现腹胀、排气困难等情况[10]。本研究发现,实验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自主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原因可能为:基于行为研究法的快速康复护理可在不断的反思循环中,为产妇提供系统的术后康复指导,如何在产妇术后给予其床上肢体锻炼及间断性饮用温开水指导,均有利于术后排气。另外,尽早拔除导尿管和采取离床活动,也是促进产妇肠道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11]。良好的护理能力是推进产妇康复进程及缩短住院时间的直接因素。本研究实验组尽早进行肢体锻炼,可有效提高其自护能力。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主要的营养获取方式,然而多数产妇受剖宫术影响,易出现喂养困难的情况[12]。本研究实验组母乳喂养成功率及乳汁分泌充足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基于行为研究法的快速康复干预可帮助产妇提高母乳喂养质量,可能与该护理模式可给予产妇良好的术前健康教育及术后哺乳指导相关。医护人员术前向产妇及家属科普母乳对新生儿成长的不可替代性,提高母乳喂养的选择率。“早接触、早吮吸、早开奶”的术后喂养指导,是成功喂养的保障。第三轮反思观察中,针对少数产妇母乳喂养困难问题给予科学的指导,可减少乳腺炎的发生,促进乳汁分泌。

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的疼痛及产后情绪变化是影响其产后舒适度的重要因素[13]。本研究表明,基于行为研究法的快速康复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术后疼痛及抑郁情绪。原因可能为:基于行为研究法的快速康复干预可在不断的反思循环中给予产妇肢体按摩、切口护理等恢复指导,有效降低其术后疼痛。同时,加强口腔、衣物等个人卫生护理,有利于提高产妇分娩舒适度。临床实践证明,产妇分娩后由于机体激素水平及周边环境的改变,常引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14]。本研究中医护人员通过不断改进护理方案、密切关注产妇的心理变化、鼓励产妇之间相互交流,以降低分娩后的不适感。此外,家庭支持是促进产妇术后康复进程的关键,术前健康教育可有效避免家属因过度关注新生儿,而忽略产妇感受的情况发生,有利于为产妇营造温馨氛围[15]。

综上所述,基于行为研究法的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可在不影响剖宫产产妇安全的基础上,加速其康复进程。该护理模式可对护理流程进行螺旋式改进,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的术后不适感及抑郁状态,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研究法母乳喂养产后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07—2016年我国图书馆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应用分析*
母乳喂养进社区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研究法”教学模式在《功能性食品》理论教学中的实践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
水稻根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