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发展素质教育”的学校之境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点思考
2022-02-14任勇
任勇
(厦门市教育局,福建 厦门 361003)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发展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要求。
近年来,教育界在“发展素质教育”方面做出许多探索。石中英认为,各地各校在落实发展素质教育的任务时,要努力提高发展素质教育的政治站位和教育站位,精准把握发展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切实深化各级各类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大力提高新时代教师队伍素质,努力构建发展素质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积极开展发展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1]杨文娟、王学进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素质教育”,以发展的观点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其实践原点是对“立德树人”系统性要求的时代理解,其价值立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于素质教育的生动表达。[2]田慧生认为,近30 年来,素质教育经历了从实施素质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3]一路走来,党和国家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总体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者需要深入研究什么是“发展素质教育”。从素质教育发展的目标、重点、范围、动能、方式来看,全方位都有新亮点,都有新变化,都有新要求。
“发展素质教育”的区域行动,蕴含着素质教育有效落实的新潜力、新可能、新机遇;“发展素质教育”的学校行动,也许会有更多的、更灵活的、更有特色的创新空间。笔者认为,在实现“发展素质教育”的行动中,学校既是大有作为的“主要阵地”,又是大可创新的“探索天地”。“发展素质教育”的好学校是有境界的,体现在营谋好学校之境——“顶层构建”重品质,求高远;营谋好课程之境——“价值引领”重内涵,求特色;营谋好课堂之境——“指向素养”重创新,求诗意;营谋好教师之境——“内心觉醒”重师魂,求师智;营谋好学生之境——“灵性生长”重全面,求特长;营谋好家长之境——“提升素养”重学习,求合作。
一、好学校之境——顶层构建
好学校之境的“顶层构建”,包括校长有力——校长自身要积极修炼作为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能力,好校长当“力”所能及;理念有魂——学校的理想和信念具有教育之魂,用教育理想去追求理想教育;办学有特——致力于内部挖潜,努力发掘学校自身的优势,合理利用既有资源,形成办学特色;管理有境——要达到学校管理的高境界要求,还需要全校师生有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这需要文化的引领;[4]未来有谋——要具有“预见未来”的“前瞻视野”,唯有“洞见”未来,方能路径清晰。
第一,一所学校发展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能力,即校长力。好学校里的校长,理当不断修炼作为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能力,“力”所能及地引领学校“步入新境”。第二,教育理念体现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价值引领和实践导向;办学理念是深层次思考“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后提炼的精髓,是一所学校的教育之魂。第三,学校特色创建是从一般走向“不一般”的过程,是从优秀走向卓越的过程。[5]应树立“特色立校”意识,将办学特色放在学校发展的突出地位,在形成特色和培育品牌的过程中,促使学校办学上升到新的水平。第四,学校管理的高境界追求,就是走向学校文化管理。学校文化管理是对传统管理的历史超越,有取代传统管理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它是学校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学校生生不息的永恒动力,是学校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第五,学校要持续发展,就要“面向未来”构建,营谋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文化,探索一套适应未来的管理体系,引领一支胜任未来的教师团队,形成一所未来学校的样态。[6]唯有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正确预判,才能让今天的“行动”成就未来教育所呼唤的理想教育。
综上,好学校之境,在于校长有力、理念有魂、办学有特、管理有境、未来有谋。
二、好课程之境——价值引领
好课程之境的“价值引领”,包括品质求高——有基于“发展至上”的课程建设,课程设计立意高,内涵丰富而多维;内容求丰——积极设计个性化课程结构,构建生成性课程体系,丰实课程内容;体系求佳——全面优化“本校课程”体系,即校本化的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地方课程、体现学校独特育人价值的校本课程,使其“步入佳境”;运行求活——通过“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微型课程、潜在课程和社会课程)的实施,让核心素养培育悄然落地;统整求新——统筹整合各学段、各学科、各环节、各种资源以及师资配置,创新性实施课程。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集中体现教育的内在品质。未来教育将不是学校品牌的竞争,而是课程品牌的竞争。朱永新教授直言,课程为王,将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好课程之境,体现学校的价值引领,考量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涉及教育教学的全方位、全过程,需要整体构建、精心实施;不是知识罗列的课程,而是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共鸣的课程。
课程品质当求高,即课程设计立意高,既有高定位的设置,也有接地气的融合;课程内容当求丰,即课程关照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形式,既有纵向深入的研究性课程,也有横向联系的跨学科课程;课程体系当求佳,即树立国家课程是主课程的意识,结合“校本”,深度开发国家课程、适度活用地方课程、积极建设校本课程;课程运行当求活,即课程实施有合理的安排、有师生参与的平台、有科学灵活的运行机制;课程统整当求新,即统筹整合各种要素,创新谋划课程的整体推进。
从2003到2015年,耦合度的空间分异规律愈加明显,总体上呈现出沿边地区(西北、东北、西南)>中部内陆>东南沿海的三级阶梯式分布(具体如表4所示),2003年高耦合度区域包含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集中分布于西北、东北、西南的沿边地区;中等耦合度区域19个,分布于中部以及东南沿海区域;低耦合度区域仅有广东省。到2015年,高耦合度区域扩展到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大部分区域耦合度稳定,沿边分布的特性更加凸显;中等耦合度区域减少到12个,减少主要源于东部沿海区域的低耦合度转变;低耦合度区域增加到7个,分布集中于东南沿海区域。
综上,好课程之境,在于品质求高、内容求丰、体系求佳、运行求活、统整求新。
三、好课堂之境——指向素养
好课堂之境的“指向素养”,包括传授知识——强调“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发展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的教学;渗透方法——指导学生“登上学习快车”,掌握学习方法的课堂教学;达成三维——达到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走向素养——培养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教学。之所以按“回望”层次来论述,是希望学校和教师深悟课改的“一路走来”,真正让课堂“步入新境”。
课程改革走出“深水区”了吗?应该还没有,基础教育正进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教育者仍在“深水区”中进行新的探索。所谓“深水区”,指的是课程改革的紧迫程度、纵深程度、艰难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标志着一个新的战略转型机遇期的到来。对此,作为校长,既要有危机感、恐惧感,更要有兴奋感、新鲜感。课改进入“深水区”,表明课程改革走向纵深发展,开始探索解决培养人的实质性问题。如果不在课堂上突破,不在质量上突破,那么教育发展就是空的、假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改之难直指两大领域:课程与教学。两大领域最终落脚于课堂,因此,教育内涵发展必须聚焦于课堂、变革于课堂、突围于课堂。什么是理想的课堂?教育者各有看法。但是理想课堂的价值追求,应该是一致的。理想课堂应实现传递知识的价值、探究创新的价值,具有人文精神的价值、交流合作的价值、个性发展的价值、适应未来发展的价值。追求理想课堂,永远在路上。应当让课堂成为“新知”的沃土、“赋能”的平台、“智学”的乐园、“共情”的天地、“发展”的母港。
综上,好课堂之境,在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渗透方法,达成三维,走向素养。
四、好教师之境——内心觉醒
好教师之境的“内心觉醒”,包括教精其术——精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和技巧;教明其道——明晰教育的本真本原之道和教育规律;教取其势——不仅要具备形于外的“术”,更要具备涵于内的“道”,做到“道术合一”;教有其思——能够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进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成长为富有个性的教学名师;[6]教专其业——在“学”的基础上,走向“思、研、行、著”的更高境界。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的支柱,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教师发展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源动力,教师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水平。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谁赢得教师,谁就赢得未来。优秀教师,诲人不倦,教导有方,名师群起,托起教育的璀璨星空。[7]
于漪老师曾说:“一个教师真正的成长在于他内心深处的觉醒。”成长受外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但更主要的是靠内在的潜质与力量。内心觉醒,教师就会从无为状态走向有为状态、从认识自我走向超越自我、从心境自然走向心境成熟。“觉醒者”,往往会把自主发展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追求、一种境界,自然而然地萌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在自我心境中感受所追求的人生价值。[8]“觉醒”,需要教师有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有辩证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主张、有步入名师的进取之心。
综上,好教师之境,在于教精其术、教明其道、教取其势、教有其思、教专其业。
五、好学生之境——灵性生长
好学生之境的“灵性生长”,实指教师培养好学生的境界,包括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类”施教——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并根据不同的心理特征类型实施相应的学习指导;因“段”施教——学生在不同阶段或学段有不同的情况,教师应及时跟进相关的教育,帮助学生渡过难关;因“性”施教——根据男生女生的智力性差进行合适的教育,使不同性别的学生都得到良好的智力发展;因“特”施教——这是对学生的爱好特长、个性特征的发现、优化和发展,对学生的具体个体、特殊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培养。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之问。许多教育者认为,我们的教育缺乏灵性,没有灵性的教育怎能培养出有灵性的学生?“灵性”指的是人所具有的聪明才智,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是一个普通人才成长为杰出人才所必须的条件。“让学生灵性生长”应成为教育的未来趋势,成为教育人的自觉行动。灵性生长的基础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一教育观是追求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尊重学生的差异发展和学生未来的持续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在学生灵性生长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学情采用不同方法,精心精准施教;根据不同学段,给出适合学生灵性生长的理念和方法;关注男女生智力差异,有所侧重地引导和培育;发现有特殊偏好、特殊才能的学生,个性化地发展他们的特长。
综上,培养好学生之境,在于因“材”施教、因“类”施教、因“段”施教、因“性”施教、因“特”施教。
六、好家长之境——提升素养
好家长之境的“提升素养”,包括爱学善教——家长要积极学习家庭教育理念,才能“善教”;正面管教——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以言教为主,辅以眼神暗示、表情暗示、心理暗示等;注重身教——家长不仅要善于用说理的办法进行教育,还要以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出榜样;营创境教——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以给予孩子积极的教育影响,将言教、身教、境教相结合;借力施教——家长主动合理借力(借专家、同事、朋友、教师、同学之力),共同教育孩子。
第一,家长好学不倦,既能提高自身素养,又能为孩子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可以阅读《周弘老师给父母们的50 个忠告》《犹太人给子女的忠告》等书籍,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识,掌握基本的家庭教育艺术,了解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做到教子有方。
第二,正面管教。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提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意识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9]即便是“言教”,也要言之有理、言之明晰、言之精要、言之适时,并注意言之场合、言之配合(指家庭成员之间语言的配合)、言之次数、言之力度等。
第三,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善于用说理的办法,也要以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出榜样。既重视言教,又要注意身教。比如,家长良好的交通文明行为,是交通安全教育;家长礼貌的待客行为,是礼仪教育;家长遇到困难时表现出的刚毅坚强的品质,是品格教育;家长勤俭持家、合理消费,传递给孩子的是节约教育等。
第四,言教、身教、境教相结合,“三位一体”教育效果更佳。“境教”是以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积极的教育影响。“孟母三迁”是“境教”的典型范例。民主型家庭、温馨型家庭、励志型家庭、濡染型家庭,是良好的境教;干扰型家庭、吵闹型家庭、放任型家庭,是不好的境教。
第五,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亲朋好友也可以伸出亲情、友情的援助之手,帮助家长渡过难关、减轻负担、减少压力。来自亲朋好友的帮助,更多的是带有情感的帮助。可借同事之力,同事中也许有家教高手,处理某些教育问题很有办法;借朋友之力,珍贵的友情也许是最“给力”的;借孩子同学之力,同伴的影响也许是最有效的。当然,还有一个很好的“借力点”,即借教师之力,在教育方面,教师出力义不容辞。家长应主动合理借力,寻求多方共同教育孩子。
综上,培养好家长之境,在于提升家长爱学善教、正面管教、注重身教、营创境教、借力施教的素养。
七、结语
总之,“发展素质教育”不能停留在一个概念上,不能只是一个口号,而应该创新发展素质教育,研究全球化背景下未来教育战略发展趋势,探索如何落实新时代要求、体现新生代特点、把握新人才标准、运用新技术手段、满足新生活需要的学校行动。唯其如此,学校才能落实党的二十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才能在创新发展素质教育的积极行动中步入新境,引入高境,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