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底康复仪结合会阴雷火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1〕

2022-01-24冯雪萍董敬连张茜

临床医药实践 2022年1期
关键词:腹压尿量肌力

冯雪萍,董敬连,张茜

(上栗县妇幼保健院,江西 上栗 337009)

压力性尿失禁(SUI)主要指腹压突然升高引起的尿液不自主外漏,若不及时治疗,可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生活及工作[1-2]。目前,盆底康复仪是SUI常用的物理疗法,可通过电刺激改善患者盆腔功能,增强盆底肌肌力,并经生物反馈了解盆底肌肉活动状态,进行针对性反馈训练,以提高盆底肌肉活动调控能力[3]。但单一疗法效果有限,部分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欠佳。中医将本病归属于“漏尿”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与膀胱、肾、脾脏等关系密切。雷火灸在中医传承已久,由多种中药制成,并将药物点燃后悬灸于穴位上,通过热力激发相关穴位经气,促进药力深入穴位中,经穴传导后起到活血利窍、疏经活络之效,加快盆底部血液循环,促进盆底功能恢复[4]。本研究旨在分析盆底康复仪联合会阴雷火灸治疗SUI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女性SUI患者10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例。对照组年龄(32.16±3.52) 岁;孕次(2.89±0.43) 次,产次(1.74±0.21),次;体质量指数(22.69±1.35) kg/m2;严重程度:轻度19 例,中度31 例。观察组年龄(32.19±3.55) 岁;孕次(2.91±0.45) 次,产次(1.72±0.19) 次;体质量指数(22.73±1.38) kg/m2;严重程度:轻度20 例,中度3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1.1 西医符合《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5]中SUI诊断,咳嗽、上下楼梯等腹压增高会不自主漏尿,压力试验及指压试验阳性,无尿频或尿急伴随症状。

1.2.2.2 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小便不禁肾气不固证诊断。小便不禁、尿清长、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或沉缓;均为轻中度患者:轻度为一般活动及夜间无尿失禁,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诱发尿失禁,不需要使用尿垫或纸尿裤,1 h尿垫试验漏尿量≤2 g;中度为尿失禁发生在跳跑、快步行走等日常活动腹压增加及起立活动时,有频繁的尿失禁,需要使用尿垫或纸尿裤,2 g<1 h尿垫试验漏尿量≤10 g;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2 排除标准:伴有盆腔炎症或泌尿系统感染者;近期存在盆底手术;急迫性尿失禁等其他类型尿失禁;精神障碍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盆底康复仪治疗。指导患者排空膀胱,仰卧于治疗床上,于下腹部放置电极片,探头消毒后置于阴道内,电流强度0~70 mA,频率50 Hz,脉宽250 μs,以患者可自觉盆底肌肉跳动且无疼痛为宜,之后依据耐受调整刺激强度;根据PC端提示信息和肌肉生物电图形进行生物反馈训练,先训练Ⅰ类肌纤维,再训练Ⅱ类肌纤维,之后交替训练,并予以多种场景的生物反馈训练模板,促使盆底肌时刻收缩而不漏尿,每次30 min,每周2~3 次,20次为1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会阴雷火灸治疗。选取会阴穴,采用重庆赵氏雷火灸盒,雷火灸方剂由沉香、穿山甲、干姜、茵陈、羌活、木香、乳香和麝香等组成,将灸药固定于灸盒中部后,点燃灸药顶端,使火头对准穴位,距离皮肤2~3 cm,以不过分灼热为度,直至灸穴部位发热发红,单次控制在20 min左右,每周2~3 次,20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随访3个月。

1.4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痊愈为腹压增高后无漏尿现象,可自行控制排尿,且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评分降低95%以上;有效为腹压增高后尿失禁减少,ICI-Q-SF评分降低30%~95%;无效为未达上述标准。盆底功能: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以生物反馈技术检测两组静息肌电值、最大收缩力和持续收缩力。盆底肌力及1 h漏尿量: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会阴肌力测定法评价盆底肌力,分为0~5 级,分级越高则肌力越强;并指导患者进行1 h尿垫试验,计算漏尿量。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记录两组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复发率: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复发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盆底功能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静息肌电值低于对照组,最大收缩力、持续收缩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盆底功能比较

2.3 两组盆底肌力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盆底肌力比较 例(%)

2.4 两组1 h漏尿量比较

治疗后两组1 h漏尿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1 h漏尿量比较

2.5 两组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出现盆腔脏器脱垂9 例(18.00%),观察组盆腔脏器脱垂2 例(4.00%),观察组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25)。

2.6 两组复发率比较

对照组9 例复发,复发率18.00%(9/50);观察组2 例复发,复发率4.00%(2/50)。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25)。

3 讨 论

SUI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认为女性妊娠及分娩均会导致盆底肌肉松弛,减弱阴道前壁及盆底支持组织张力,且盆底肌和支持尿道的肌肉受损后,还会改变膀胱和尿道间关系,导致咳嗽、大笑或运动等引起腹压升高时出现尿液漏出[7-8]。盆底康复仪属于电刺激疗法,通过对阴部神经反复刺激,可增强盆底肌力,提高尿道闭合压力,从而降低逼尿肌兴奋性,松弛膀胱底部相关肌肉,收缩膀胱颈肌尿道近段肌,加快尿失禁恢复[9-10]。此外,依据仪器反馈的盆腔肌电信息进行针对性训练,可改善患者盆底功能,恢复相关肌群肌力,以提高患者自主控制能力。但单一疗法控制效果不稳定,仍需联合治疗以减少漏尿现象。

中医认为SUI病机为脾气虚弱,脾失健运,则致肾气虚弱,固摄封藏失职,加之气血亏虚难以养气,亦可引起固摄作用失调,致尿不禁。雷火灸为集针、灸、药于一体的中医外治之法,以经络学说为原理,借助艾条燃烧时产生的物理因子及药化因子,可激发经气,促使药物渗透进入穴位内,起到活血行气、疏经通络之效,以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静息肌电值低于对照组,最大收缩力及持续收缩力高于对照组,1 h漏尿量少于对照组,盆底肌力高于对照组,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表明盆底康复仪联合会阴雷火灸可改善SUI患者盆底功能,提高盆底肌力,加快尿失禁恢复,且利于降低盆腔脱垂发生率及复发率。分析原因为雷火灸所用艾条区别于普通艾条,由多种中药材联合艾绒制成。本研究雷火灸内药物沉香可行气止痛、温肾纳气;穿山甲能通络散风、活血通经;干姜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茵陈能清利湿热;羌活可祛风散寒、胜湿止痛;木香可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健脾;乳香能活血止痛;麝香能开窍醒脾、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可起到温经散寒、活血行气、健脾温肾之效。此外,雷火灸点燃后悬灸会阴穴,可产生热效应,加快会阴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并使药物快速渗入穴位中,产生综合效应,进而扶益阳气,升提固脱举陷,增强患者对膀胱约束力及对小便控制力。

综上所述,盆底康复仪结合会阴雷火灸可提高SUI患者临床疗效,增强盆底肌肌力,改善盆底功能,降低盆腔脏器脱垂风险及复发率。

猜你喜欢

腹压尿量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非特异性颈痛患者肌力评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腰不好 打喷嚏时 先“直腰”
蹲便好还是坐便好
腹压升高危害不容小觑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自制精密尿量计量器测量患者尿量的效果分析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高血压病人须注意大便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