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2022-01-24丁媛媛

临床医药实践 2022年1期
关键词:产科门诊孕妇

丁媛媛

(广饶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门诊,山东 东营 257300)

妊娠期糖耐量异常(GIGT)是指女性孕前正常而孕后出现葡萄糖耐量轻度减低者,是一种介于正常血糖与妊娠期糖尿病之间的过渡阶段[1]。GIGT孕妇具有较高的可逆性,但若在孕期未开展有效干预,极易发展为妊娠糖尿病(GDM)。GDM不仅会影响母体代谢,同时也会对胎儿代谢造成不良影响[2]。因此,对该类孕妇开展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积极意义。研究显示[3],针对GIGT孕妇开展全面、系统的管理与宣教能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减少医疗费用。本研究探讨了对门诊接诊的GIGT孕妇开展产科门诊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9月门诊接诊的GIGT孕妇74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 例。对照组孕妇年龄(28.74±1.26) 岁;初产妇21 例,经产妇16 例;有流产史4 例。观察组孕妇年龄(28.63±1.24) 岁;初产妇19 例,经产妇18 例;有流产史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孕妇均符合GIGT的相关诊断标准[4]。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在我院建档、产检并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病史资料完整;孕妇及其家属对研究知晓,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伴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孕妇;拒绝填写调查问卷者;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严重躯体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GIGT孕妇接受常规门诊孕期保健宣教,即给予营养指导、产前检查、孕期教育等,同时向孕妇及其家属详述GDM的相关知识,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及控制饮食等指导教育。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门诊护理干预管理,内容如下。第一,健康宣教:在产科门诊干预期间向孕妇及其家属详述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例如发病机制、预防措施及其对母婴双方造成的危害,促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掌握疾病控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而强化遵医行为。第二,饮食指导:根据孕妇妊娠期体质量指数(BMI)制订详细的增重目标,对BMI低于18.5 kg/m2的孕妇,每周增重500 g,BMI 18.5~23.9 kg/m2的孕妇,每周增重400 g,BMI高于23.9 kg/m2的孕妇,每周增重300 g。向孕妇发放每周饮食计划表,记录每餐重量、名称,每日进食为3次主餐3次辅餐。第三,运动指导:适当的运动能促使糖代谢,有助于消化机体内过量血糖,有效控制体质量;同时,结合孕妇的兴趣爱好、家庭特点等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并合理规划运动强度、时间及频率。孕妇运动每周不低于3 次,于进食1 h后进行运动,每次0.5 h,注意心率不可大于120 次/min。第四,血糖监测:叮嘱孕妇定期前往产科门诊进行孕检,并检查血糖变化,针对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孕妇,分析其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

1.4 观察指标

两组均定期对孕妇进行电话随访,研究期间两组各失访1 例。观察分析两组孕妇入组时、孕36周、分娩时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PG)]、体质量变化情况,比较孕期并发症及不良分娩结局。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

两组孕妇入组时FPG水平及孕36 周、分娩时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36 周和分娩时2 h P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入组时和孕36周及分娩时血糖指标比较

2.2 两组体质量比较

两组孕妇入组时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孕36周、分娩时体质量以及孕妇孕期增重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时间点体质量比较

2.3 两组孕期并发症和不良分娩结局比较

两组胎膜早破、巨大儿、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DM和妊娠期高血压(HDCP)及早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孕期并发症和不良分娩结局比较 例(%)

3 讨 论

GIGT是孕妇围生期较常见的疾病,可逆性较高,极易发展为糖尿病,对母婴双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5]。同时血糖控制不良时,孕妇的机体抵抗力也随之降低,极易引发各种感染。妊娠期是特殊的生理过程,应用药物控制血糖可能会给胎儿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同时也会给孕妇带来一定心理负担,具有较大的局限性[6]。因此,需强化孕期运动、饮食等方面的管理,从而降低并发症风险。而常规护理内容过于笼统,通常凭借临床经验决定,忽略了个体差异性,干预效果较差,极易造成饮食结构不合理、过度饮食控制、进食量波动大等状况,导致血糖控制不佳。产前健康教育管理,能对孕妇的运动、血糖、饮食等方面进行持续性、针对性管理,并制订明确的实施方式与目标,不断强化孕妇及其家属对疾病的相关认知程度,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充分发挥家属的监督作用,避免不利因素,促使孕期血糖得以有效控制[7]。

本研究发现,孕36 周、分娩时两组孕妇FPG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2 h PPG水平低于对照组。这是由于观察组根据孕妇妊娠期BMI给予针对性饮食指导,促使膳食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在保障母体与胎儿摄取充足的热量与营养的基础上,降低对餐后血糖的影响。同时通过指导孕妇适当的运动可对机体胰岛素受体水平进行调节,提升胰岛素对抗性,强化对糖的利用率,促进糖脂代谢,从而达到控制血糖与体质量增长的目的。代明甫等[8]研究提出,在妊娠期间,母体体质量过度增长是导致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之一。其次,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孕妇孕36 周、分娩时体质量以及孕期增重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GDM和HDCP及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对孕妇围生期健康教育管理,能定期对孕妇进行电话随访,提醒孕妇定期产检,并检查血糖变化,针对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孕妇,分析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9]。因此,针对GIGT孕妇早期开展产科门诊护理干预是预防孕妇发生GDM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给予GIGT孕妇产科门诊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与体质量,降低孕期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分娩结局。

猜你喜欢

产科门诊孕妇
门诊支付之变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妊娠剧吐如何进行饮食及心理护理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
收拾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