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房前后径和血浆NT-proBNP在COX-MAZEⅣ手术同期心脏瓣膜手术治疗持续性瓣膜性心房颤动前后的变化研究
2022-01-21张富山黄建领张伟峰张宇
张富山,黄建领,张伟峰,张宇
心房颤动(房颤)是心脏瓣膜疾病的主要并发症,指丧失原本规律的心房电活动,变为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导致心房丧失有效泵血功能的现象[1,2],可加重心力衰竭(心衰)及提高致残致死率,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尤以瓣膜性心脏病最为常见[3,4]。目前心脏瓣膜疾病多采用心脏瓣膜手术治疗,但房颤发生率高,手术效果不理想。研究发现,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加入COXMAZEⅣ(迷宫Ⅳ)手术,有助于窦性心律的转复和维持,可帮助左房与左室的重塑与肺动脉收缩压的降低,从而显著提高生活质量[5,6]。本文拟通过探讨COX-MAZEⅣ手术同期心脏瓣膜手术治疗持续性瓣膜性房颤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于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持续性瓣膜性房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的房颤诊疗指南[7],确诊为心脏瓣膜病;合并持续性房颤,具有瓣膜病手术指正;年龄≥50岁;已接受临床相关检查,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严重心律失常疾病;合并严重冠状动脉(冠脉)病变,需同期行冠脉搭桥术者;严重肝肾功能受损或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对照组47例行单纯心脏瓣膜手术治疗,其中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0.89±5.67)岁,房颤病程2~11年,平均(5.77±1.84)年;观察组53例行COX-MAZEⅣ(迷宫Ⅳ)手术同期心脏瓣膜手术治疗,其中男性37例,女性16例,年龄53~71岁,平均年龄(70.13±5.46)岁,房颤病程1.5~12年,平均(5.24±2.16)年。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单纯心脏瓣膜手术,观察组在行心脏瓣膜手术同期COX-MAZEⅣ手术。方法如下:①全麻下从正中开胸,经升主动脉和上下静脉腔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形成中度低温手术环境。②体外循环下行右房射频消融:上下静脉腔连线、腔静脉与冠状静脉窦与三尖瓣环连线、右房切口与三尖瓣环连线。③通过降温方式将上、下腔静脉与主动脉阻断,灌注停搏液至主动脉根部,待心脏停跳满意后行心肌保护并暴露左房内部;④如发现左房内有血栓先予清除,暴露左上下肺静脉,将马绍尔韧带切除,分离上下肺静脉后行左房射频消融:左右肺静脉环形连线、左右肺静脉口环形消融、将左心耳切除并连线左上肺静脉与左心耳、左下肺静脉与二尖瓣环。⑤如左房明显扩大需行左房折叠术。⑥消融术后行心脏瓣膜术,常规切口缝合、排气、复温等,待体内循环稳定撤离体外循环。
1.3 观察指标①手术相关指标: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②左房前后径和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指标变化情况;③心肌损伤标志物: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④房颤转复窦性心律、维持窦性心律占比:术后1年内随访房颤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人数;⑤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n,%)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左房前后径和血浆NT-proBNP比较术前两组患者的左房前后径与血浆NT-proBN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左房前后径与血浆NT-proBN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左房前后径和血浆NT-proBNP比较
2.3 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c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3。
表3 两组术后cTnI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2.4 两组房颤转复窦性心律、维持窦性心律所占比例比较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房颤转复窦性心律、维持窦性心律占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表4。
表4 两组房颤转复窦性心律、维持窦性心律行占比例情况(n,%)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9.79%(14/47),观察组为18.87%(10/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1)。
3 讨论
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房颤发生率较高,不仅会影响心功能,降低手术质量,还会加大继发血栓、卒中的风险,降低远期生存率[8-10]。COXMAZE(迷宫)手术是一种治疗房颤的外科术式,被公认为是治疗房颤的“金标准”。射频消融术更成为治疗房颤的常用术式。在许果等[11]研究中表明[12],心内直视术同期行COX-MAZEⅣ手术后患者的窦性心律转复率占90.38%,术后1年维持率为84.62%,显著优于心脏基础病变手术患者。本次研究结果也证明,采用COX-MAZEⅣ手术同期心脏瓣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各时间段房颤转复窦性心律、维持窦性心律占比率明显较高。
房颤的发生、持续与心脏左房结构重构、电重构关系密切,左房增大是发生房颤的关键性因素。研究表明,如COX-MAZEⅣ手术后左房直径>60 mm,房颤复发率为100%,如术后左房直径<43 mm,窦性维持率可达100%[13]。对于行瓣膜手术患者来说,术后血浆NT-proBNP浓度升高是导致死亡的独立高危因素,如患者术后转复窦性心律,浓度明显下降,如仍为房颤,浓度变化不明显[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左房前后径明显缩小,血浆NT-proBNP浓度明显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心肌损伤标志物是在心肌损伤后迅速释放到血清的物质,检测其含量变化可判断心肌细胞受损程度[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cTn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可有一定程度升高,但无显著差异,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COX-MAZEⅣ手术同期心脏瓣膜手术治疗可提高术后转复窦性心律、维持窦性心律占比率,同时不明显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与心肌受损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