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2022-01-02陈雪英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陈雪英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中化学课堂也在日新月异的发生着变化。对高中化学而言,老师要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发挥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基于此本文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高中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要借助核心素养的培育,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最终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效。这样一来,学生也能够更好地认知并理解化学知识的本质,最终提升他们的化学意识与理念。文章基于此,对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与化学知识内容相契合的教学情境展开课堂教学,以情境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与探究潜能,让他们的学习过程更为优化与新颖,能够针对化学知识有更多的思考,最终提升自己对这一学科的创造力与创新力。基于此,教师要创新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要从宏观层面出发让学生获得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整体感知,从微观层面出发,让学生抓住细微之处,明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且还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征,去探寻微观元素,进而形成对化学知识的整体感悟与理解,提高核心素养。

以《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例时,其中就设计对“硅和二氧化硅”的教学实践。针对这一小节的知识内容,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与之相关的教学情境。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一张美国硅谷的图片,或者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硅谷的解说视频。让这些直观化的图片或者视频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即将所学的知识内容产生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同学们对硅谷有多少了解呢?你们知道硅谷是干什么的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作适当的补充与完善,突出其中的“硅元素”,并且还可以向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玻璃、沙子等物品,让他们明白其中都含有硅元素,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然后教师可以继续给学生出示水晶和玛瑙的图片,询问学生:“大家知道这两种物质的实质是什么吗?”借助问题再次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这一知识点形成更为深层的探究欲望。在得出“二氧化硅”的结论之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硅晶体结构图、原子结构示意图,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知。这样既能让学生从宏观层面认识“硅”,也能够让他们从微观层面出发,去探寻“硅元素”,完善宏观与微观知识的构建,最终提升他们的化学核心素养。

二、创设问题情境,建构知识结构

学起于思,而思则源于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巧妙的问题设置往往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积极主动地展开思考和探究,使思维持续处于活跃状态。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诱导学生去积极的观察和发现,从而轻松掌握知识内容,锻炼思维分析能力,建构起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实现了知识积累与核心素养的共同提升。以“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这课教学为例,本课主要教学目标是了解常见合金的主要组成、机械性能以及用途,学会正确的选择金属材料,并对金属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展开思考。为了使学生对本课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老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巧妙设计了问题情境。老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生产生活材料方面发生的变化,然后结合展示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到现代社会,人们对金属材料运用方面都发生了哪些改变?金属材料在当今社会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日常应用中都有哪些应用?金属材料具有哪些性质使其成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材料之一?金属物质的性质决定了金属的用途,那么合金材料具有哪些特点?你都知道哪些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合金?层层深入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探索兴趣,进而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探究,使学生将金属与化合物建构起知识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素养。

三、鼓励学生利用化学实验展开科学探究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优势,将传统的用实验验证结论转变为探究性实验,鼓励学生利用化学实验展开科学探究,从而使学生树立起探究意识,形成良好的探究能力。

四、结合生活实际,强化社会责任

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服务于生活,在高中生活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魅力,进而积极的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了知识的学以致用,强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这课教学为例,老师根据本课知识内容为学生展示了我国的资源现状,并为学生讲解了现代社会应用的重要资源,使学生对资源利用方面拥有初步的了解。然后老师引入生活实例:在60-70年代人们主要的能源是煤,现在煤的使用范围在逐渐缩小,石油、天然气应用日益普遍,那么煤、石油、天然气的组成元素和主要成分分别是什么?是什么因素推动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化石材料对环境又有哪些影响?使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对能源的开发与使用建立起科学认知,树立起绿色化学观念和环保意识,强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的教学要注重创新与改革,所以教师就需要融入更为新型的教育与教学理念,强化教学创新。基于此,教师就可以以“核心素养”理念作为教学的主要方针,深度解剖教学内容,找准核心素养落实的切入点,然后在教学实践中多元运用、综合运用,丰富学生的感悟和体会,在实现对化学知识的创新运用与创造性建构的过程中,逐渐深化核心素养,实现自身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士龙.为理解而学,让核心素养在化学教学课堂中落地生根[J].高考,2020(23):101-102.

[2]李晓华.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5):77-78.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