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2-01-02叶春花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低年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叶春花

摘要:语文阅读跟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有直接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随之提升。作为所有学科的学习基础,教师关注语文有效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和思维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理念,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因此,本文分析了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以期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文章的大致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其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语文课堂中存在的教学困难,要能够针对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从不同的教学方面入手,探析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学生缺乏兴趣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下,教师采用的教学形式往往较为枯燥单一,常常采用灌输式的方法给学生传递阅读知识,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方式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会限制学生的阅读能力,可能在短时间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成绩,但他们的兴趣一旦磨灭,再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知识探索中,相对而言较为困难,很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学生无法得到长期的进步和发展,影响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应试教育思想让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重要,同时他们在阅读课堂中也更加注重自己的领导地位,讲课以应试考查的知识为中心,在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和学习能力及态度并不关注,这就导致学生的主体性无法彰显。且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也不明确具体的目标,仅仅是追求阅读量的增加,不考虑阅读质量的提升,导致学生尽管看似阅读较多,但没有掌握阅读技巧,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能促使学生更轻松、愉悦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主动探究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语文阅读氛围变得更加融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创设良好阅读环境,教师可以借助多种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高效理解阅读课文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将课前准备的趣味素材或有趣视频呈现出来,同时针对所要讲授的阅读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做好阅读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课堂教学优化过程中,教师还要尽可能地拓展课外趣味素材,选择生活化场景,唤醒学生的生活认知,以此有效增强课堂閱读趣味性,给学生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二)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意识到小学生年纪小,抽象思维不足的问题。为了实现丰富的语言知识积累,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具体化,通过充分利用动画、图片等多媒体辅助的形式简化学生的思维流程,将学生带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彩色的梦》一课时,教师抓住二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特点,将文本中描绘的情境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引导他们在特定情境内汲取想象源泉,促使他们在抽象情境画面具象化的前提下展开想象,将画面情境描绘得有声有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象思维被激活,他们更愿意投入语文阅读课堂中探究相应的语文知识了。

(三)设计朗读比赛,评比朗读学习新星

朗读教学也是阅读课的一大重点,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古诗,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更可以使学生在朗读中与作者形成一定程度的情感共鸣,加深学生对课文、古诗的理解,使学生掌握课文传递的中心思想。但是,针对学生朗读兴趣不高的问题,一些教师往往束手无策。而大量的教育实践研究证明,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亮点,继而让这一微弱的学习亮光在正确的引导下绽放别样的光彩。因此,语文教师可以试着组织一些朗读比赛。小规模的比赛在班级内部的课堂上举行就可以,而中型的朗读比赛,则可以申请在本年级段举办,比赛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能力,并在朗读比赛中评选出“新星”,比如,可以设计“最有感情朗读新星”“最有特色朗读新星”“最富魅力朗读新星”等荣誉称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争取个人以及团队荣誉而努力。

(四)倡导学生思考,发散学生个性思维

俗话说,“这个世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正如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一般。”即使性格相同的两名学生,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进度也有可能存在差异,而这往往就会形成对课文理解的差异。因此,在实施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这些差异,尽量规避给学生划重点。口述文章中心思想,而是要从思维引导的方式出发,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文章传递的信息,比如,在课文阅读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主题或者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虽然故事的整体没有太大出入,但学生在使用语言、措辞表达的时候,会有一定的不同,这就是认知、理解和感悟的差异,也是学习个性的体现,教师结合这些个性化思维,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个起点,但也存在相应的学习难点。针对其中存在的难点,笔者分析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若干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构建对世界的认知,提高阅读教学的整体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鲜文菊.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版),2020(02).

[2]周玉观,龙玲,邓李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亚太教育,2020(34).

猜你喜欢

低年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