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2016-09-30
彭冬霞
[摘 要]一年级上学期有不少同音字,学生总是混淆得一塌糊涂。教师要让刚接触字词的一年级孩子有效区分同音字,具体可从字的本义、游戏记忆、形象记忆入手,让学生在游戏中区分,在实际生活中观察。
[关键词]低年级 同音字 游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89
我在教学工作中发现一年级上学期有不少同音字,如“有”与“友”、“生”与“升”等,学生总是混淆得一塌糊涂。一开始,我让学生运用抄写来强行记忆,结果下一次知识点稍有变动,很多学生仍错误百出。那如何让刚接触字词的一年级孩子有效区分同音字呢?后来我在教学上作了些尝试。
所谓同音字就是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例如“有-友”“禾-和”“生-升”等,就是同音字。由于一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有限,不明白同音字中此字和彼字的不同意义,当遇到组词练习时,孩子们首先想到哪个字就组哪个字。这就让学生觉得能读同一读音的字应该就是一样的字。这就成了一年级孩子混淆同音字的关键原因所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结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同音字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的话题,或寻找一些恰当的方法,如在游戏中区分,在实际生活中观察,看多媒体课件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能力。
在一年级上册的“认一认1”的教学中,我们就遇到了两个同音字——“木”和“目”。第一次接触读音一样的字,孩子们讨论得很激烈。最后,我引导学生结合图来观察、记忆这两个字。学生很快发现:“目”倒下来看有点像眼睛,木头上有好看的花纹,可以加工成东西。对初学汉字的孩子来说,这是非常新奇的,同时又最需要孩子那热情高涨的学习劲。于是,我就趁热打铁问道:“我们身边哪些东西是木头做的?”孩子们异口同声说了很多,如桌子、椅子、书柜、衣橱等,兴致高昂。从中可以看出,学习同音字时的兴趣培养也是相当重要的。
“生、升”的区分,我刻意让学生观察升国旗时旗帜的变化,问:“小朋友,你们看到的国旗有什么变化?”他们答:“国旗从底下升高了。”我又用课件演示了水位上涨,边演示边问:“这里的水怎么了?”孩子们答:“水变高了,升起来了。”我立马小结:“国旗上升和水位上升都是这个‘升。这个‘升字与高低有关,有从低处往高处走的含义。”接着,我又用课件演示小草发芽、树叶发芽的画面。我问学生:“你们看到的小草与树叶的变化能用一个词来说一说吗?”孩子回答:“生长。”我又问:“是哪个sheng?”孩子答是“这个‘生”。紧接着,我又演示了发洪水的画面,问:“这里由于长时间下暴雨发生了洪水,你们觉得该是哪个sheng?”我肯定“生”这答案,又问:“谁能说说‘生还有什么意思?”好多学生能说出这表示生长、发生的意思。后来的练习也证实这样的教学对区分“生、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同样由字义入手,通过组词游戏带领学生区分同音字“鱼”和“渔”。给“鱼”字组词时,学生组词中出现了“鱼网”“鱼民”。这时候,我及时指出错误会让孩子留下较深刻的印象,避免下次再出现这样的问题。学生的组词:金鱼、鲨鱼、黄鱼、美人鱼、草鱼;渔人、渔网、渔民、渔村、渔翁、渔船。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不同。经过观察,学生发现:“鱼”组的词大多是指生活在水里的各种各样的鱼类,“渔”组的词大多跟捕鱼有关。
对于“有、友”的区分,也是利用游戏来达到我的教学目的。我将写有“有”和“友”的卡片发到小组中,让小组成员玩找朋友的游戏时出示“友”,玩询问东西有没有游戏时出示“有”。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一年级孩子进行同音字教学的看法。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习得语言,并且能够运用这种语言工具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沟通,从基础抓好语言文字的运用。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