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2022-01-02刘柱敏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刘柱敏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对学生终身发展受益良多的学科,具备鲜明的人文性、工具性属性,通过语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和价值观的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的四个要求为指导,细化分解语文素养培养的侧重点,准确选好角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此,对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阅读理解能力、文化认同能力、情感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四个主要板块,想要同时兼顾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教师可以从课前预习、课前导入、课时教学、课后复习四个角度进行教学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

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国现代化教育提出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战略诉求,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在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的同时,突破了我国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理念。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在积累知识、发展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素质要求:在语言方面,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学生自主地发现语言规律,从而进行创新性的言语行为;在思维方面,侧重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审美鉴赏方面,在感受语言美的基础上分析文本塑造的形象美和意蕴美;在文化方面,鼓励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对文化的多元理解。这必然会引起教学模式的创新优化,教师对有限的教学资源进行重组和创新,在充分掌握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设置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还能够使学生的特色得到充分展现。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一)拓展阅读资源,提升核心素养

阅读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与技能的重要途径,高中语文教学要拓展学生的阅讀视野,围绕文本引入与之相关的其他优秀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深入理解文本主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建构能力、审美素养和文化理解素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这是一篇意义深刻的文章,当时描述刘和珍事件的文章较多,但是高中语文教材辑录了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必然有其深意。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教师可以选择《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林语堂)、《执政府大屠杀记》(朱自清)、《痛苦和珍》(石评梅)三篇课外文章作为拓展阅读资源,让学生开展对比阅读,探讨不同文章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在对比阅读后,学生认为,林语堂的文章以叙事为主线,没有突出刘和珍的形象描写,使得人物描述较为单薄,情感深度不足;朱自清的文章重点描写了青年学生被迫害的场面,叙述点较为分散,人物描写不够集中;石评梅的文章采用抒情叙述方法,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悲痛,失去了对该事件背后本质的揭露。而鲁迅的文章刚柔并济地描述了刘和珍的立体形象,以具体事例为依托,聚焦人物和事件,再现请愿者受到反动政府的残酷迫害,文章有理有据、有血有肉,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

(二)“智趣”互动,引发文本思考

“智趣”课堂的构建建立在师生互动交流基础之上,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智慧的发展,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思考,教师必须注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抓住机会和学生对话交流,借助互动合作性的训练和学习来驱动学生的语文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用审美的规律去取代刻板的认识的逻辑,以直觉与情感的体验来取代枯燥的归纳与演绎,把课堂交给学生,例如,在讲解《劝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求在讲解之前由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对文本进行自我解读,完成自主化学习,通过对“荀子”相关背景信息的了解,读懂《劝学》的浅表语义、熟悉文本的文言知识。到课堂展示阶段,以学生分享、师生互动“共学”为主,在学生的小组展示中,教师再对学生进行顺势补充,在“自我”与“他我”中带领学生展开互动“悟学”交流,保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构建“智趣”课堂,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再以“我与荀子对话”“我想对荀子说”等形式开展智趣互动,摒弃传统教学思路中的确定性、逻辑性与连贯性的目标教学模式,让师生在对话与互动中迸发激情,在国家课程“预设性生成”的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获得审美感悟。这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课程教学的价值诉求。

(三)课后复习:课文二度学习

课后复习教学需要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超星学习通、慕课平台组建学生的班级学习群,并利用微课微视频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二度学习和拓展学习。利用微课进行课后复习,其并不占用学生太多的课余时间,且微课内容精简,针对性较强,讲解具有系统性的特点,是由高校名师录制的优质教学视频。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复习巩固,能够进行二次学习,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水平,同时还能产生新的思考,并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具体,印象更加深刻。此外,利用微课教学能够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课堂的构建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结合语文教学内容,从课堂导入、课堂学习以及教学设计多个方面出发,智趣课堂的构建既能够保证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又能够构建语文多元形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曼欣.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思考[J].课外语文,2020(27):92-93.

[2]马宁.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思考[J].参花(下),2020(08):54.

[3]王丽彬.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及培养路径探究[J].中学语文,2020(19):84-85.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