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2016-10-14陈前
陈前
【摘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加强对其培养路径的探究。目前既要继承和发展以往培养方式,同时还要综合利用多种培养路径,始终保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的与时俱进性和时代性,以期达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普及化和精英化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属于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会影响到青年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程度。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能局限于某种、某类渠道,而是需要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发展规律入手,选择有效的培养路径,逐层、逐步地开展。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历史轨迹
五四前后“实践+理论”型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具备崇高的人生追求、不畏艰难的顽强意志、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和执着勤奋的优良品格,这些不仅是青年群体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基础品质,同时也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最初思想底色。通过考察五四期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和教育方式可知,社会实践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传播中所强调的在实践中寻找真理,将实践经验总结并升华的体现。
“四有”新人培养。以重视青少年成长环境和发展状况的完善为前提,邓小平在关于提升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的理论中提出,要以青年培养为中心,狠抓军队和民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工人阶级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伍等要求。新时期邓小平思想理论和实践的运作,事实上是重新界定了此阶段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方式、培养趋向和培养目标。
阶段性运作下的次第培育工程。曾经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党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进行了很好的融合,保持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实践性。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以及科技发展、生产方式不断变革的历史新形式,胡锦涛同志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政策作为强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实践性的基础,在这一阶段,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从“四有”新人顺利过渡到“四个新一代”层面。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提出“有担当、有理想”的新要求,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引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又被提升到理论自觉、自信及创新培养途径等新的层面。
当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的误区
第一,过度依赖专家成果,忽视经典论著。从中学到大学,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触,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获得,真正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少之又少。当前社会和各高校中的青年群体,除部分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外,绝大部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专家学者编撰的参考书目和教材。但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属于梗概性、抽象性的理论,快速、便捷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显然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特征及其重视分散与集中、总体布局、层层推进的学习要求是不符的,尤其是目前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章和书籍是后人在层层整理和加工后形成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把握和理解容易存在偏差,而翻译和描述中存在的一些先天不足或是局限性的问题很难被重视。
第二,重视理论学习,忽视方法论的实践应用要求。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并不意味着固守马克思主义原著中的条条框框,也并非是死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而是坚持在实践中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坚持其基本立场,以此为工具分析和解决青年成长过程面对的各类复杂难题和现实问题。但是在当前青年群体理论学习过程中,多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硬性理解已有理论,对方法论的时代融合要求、实践应用要求以及对青少年群体“三观”的引导性价值等方面却相对忽视。
人本思想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路径的选择
一是创新教学模式,完善培训环境。思政教育与其他人文社科类课程的主要区别在于,思政教育功能目标的差异性较大,其主要重视整合社会意识形态,因此更强调综合性功能。 由此建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课程培训要重视“知识+功能性”传导,知识方面重视历史、法治、道德、政治、理论等各方面知识的传递和培育,以帮助青年群体培养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是非感,引导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政治行为和学习方法。进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育的引导,可以将创新教学模式同步进行。完善培训环境方面,可将国家的具体情况、政党行为和政策、世界发展趋向等结合起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因此以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思政教育的良性引导为基础,不断巩固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勇于打破各类束缚生产力和思想发展的条框,加大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改革力度,坚定不移地扩大青年群体成长所依赖的平台,保障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趋向性培养。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激发青年群体探索热情。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开展关于青年群体的调查研究,搜集各类数据,了解分析青年群体当前的思想状态,以便准确把握其所关注的理论焦点和社会热点,以此作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教育工作的依据。 相比较其他引导对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方式同样需要按照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比如进行多样化实践教育和引导,尽可能避开空洞说教,力争在实践过程中结合青年群体的职业发展愿望和特征,鼓励其研讨式和探究式学习,结合其思维活跃和敏锐的特征,将特殊性和普通性融合,努力培养青年群体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兴趣及热情,这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主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切入点。
三是实施精英型培训,丰富项目化运作内容。考虑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具有个性和普遍性,仅仅是从普遍性角度进行宣传和推广,无法对精英类、骨干类青年群体产生思想上的刺激。因此,一方面需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培养对象,使用不同培养策略;另一方面在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尝试扩展人才出口机制,通过人才评价、人才推荐机制、人才信息库等方式不断提高培养成效,开设骨干培养学校或机构,以便形成人才梯队体系和骨干培养层次体系。具体可采用项目化运作模式,伴随集中专题培训和推动项目化培养等方式,在获得学校党委的支持下,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骨干性培养纳入到青年干部培养和学校党建、团建的工作中。
为了保证培养成效,可以使用各项激励性的措施,比如按照最终培训成效和评级结果,在干部推荐和任用、评奖评优及党员发展等层面予以优先考虑。当然在此过程中必须结合实践情况,调查青年群体关心的难点和热点,精心策划选题,秉承切入点小、落脚点实的原则,将青年群体的创业、就业和职业发展与实践锻炼需求相结合,不断完善社会实践激励考评机制,丰富项目运作的内容和方式,达成终身制和组织教育融合并共同作用的目标。
(作者单位:肇庆学院)
【参考文献】
①崔燕:《习近平青年观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第1期。
②王雯姝、邓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特质及培养路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7期。
责编/潘丽莉 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