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要求·路径创新·“四新”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

2022-01-01赵龙成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精神

赵龙成

(1.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简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新时代新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课程是弘扬“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载体。“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被纳入2021版《纲要》课程之中,不等于“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有效融入《纲要》教学。精神是对内容的高度提炼,“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纲要》教学是指用“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统领于《纲要》教学、整合于《纲要》教学,实现二者有机衔接。“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有效融入《纲要》教学,把握好《纲要》教学的学科要求、路径创新和“四新”特征是其前提。

一、“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纲要》教学应把握学科要求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纲要》教学,必须把握《纲要》教学的属性、重点、目标、评价等,力戒出现属性不清、重点不明、目标不晰、评价不力等问题。

(一)《纲要》的学科属性

人们对《纲要》学科属性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常有三种观点:第一种,属于历史学科;第二种,属于思政学科;第三种,属于历史思政混合学科。2008年4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办公室设定“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使属于马克思理论学科的《纲要》与属于历史学科的专业历史区别开来,突出了《纲要》着重“理”的学科属性(专业历史着重“史”),突出了《纲要》教学重在以史而论、阐明道理、培育情感的学科特点。

1.结合“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解答《纲要》的基本问题,阐述《纲要》的基本理论。例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历史传承?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什么说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如何评价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等问题,紧紧围绕着“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来进行解答,以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同时,要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文明,日本的侵略拯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加入美国阵营更有利于中国的发展等错误言论进行有力、坚决的抵制和批判。通过《纲要》教学,让学生体验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话语和中国情感。

2.结合“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使学生把握《纲要》的脉络、逻辑和规律。《纲要》的脉络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风云变幻的80年,体现了“雄关漫道真如铁”,是为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条件的时期;第二,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翻天覆地大事变的30年,体现了“人间正道是沧桑”,是共产党成立和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第三,从新中国的成立至今走向辉煌时期,体现了“长风破浪会有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主题,也是《纲要》教学的主线,整个《纲要》教学都是围绕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展开的,《纲要》中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奋起的抗争史,《纲要》中的中国现代史是中华民族奋发赶超的发展史,《纲要》中的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纲要》所展现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相契合,集中体现了伟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伟大梦想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等。

3.结合“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答《纲要》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例如,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答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的中流砥柱,具体分析为:一是从主要矛盾看。九一八事变后,中日之间的民族战争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之间的阶级斗争下降为次要矛盾。国民党抱着“攘外必先安内”的观念把阶级斗争放在首位,对工农红军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围剿,把反抗日本的侵华战争放在次要位置,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共中央于1932年9月20日就发表抗日宣言,首次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抗战期间,始终把反抗日本的侵华战争放在首位。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起从属作用。九一八事变后,作为国民政府没有担负起抗日战争领导者的责任,这一责任落在了共产党的身上,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二是从上层建筑上看。中日之间的战争是中日之间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指的是经济基础,是中国的弱项;软实力指的是上层建筑,是中国共产党的强项。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在思想上层建筑上,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和干部教育等;在政治上层建筑上,中国共产党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开展整风运动等。这与国民党的腐化堕落和实行片面抗战政策形成鲜明对照。国民党不能有效地组织群众、形成抗战合力,共产党使不能变成了能;三是从发挥的作用来看。国民党担负正面战场,抗战防御阶段一泻千里,迁都重庆;抗战相持阶段国内几乎就没有发动过大的战役;抗战反攻阶段出现豫湘桂大溃败。共产党担负敌后战场,抗战防御阶段开赴敌后牵制敌人;抗战相持阶段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军;战略反攻阶段打击日军。共产党在抗战中主动,国民党在抗战中被动。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方法分析得出: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4.结合“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凸显《纲要》教学的主题。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即“四个选择”是《纲要》教学的主题,通过“四个选择”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充分发挥《纲要》教学的立德树人的功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讲清楚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人民力量为什么强?阐释好“四个为什么”的道理,有利于增强“四个为什么”的学理性,使《纲要》教学的育人效能获得充分释放。

(二)《纲要》教学的重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增设《纲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必修课,2006年在有条件的高校开始试行,2007年在全国高校全面推广,并且把《纲要》教材确定为全国统编教材,先后于2008、2009、2010、2013、2015年进行了改版,主要是增加了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内容。2018年改版动作较大,把《纲要》由原来的10章改为11章,增设了十八大以来的新内容,列为第十一章,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21年再次修改,《纲要》2021版把2018版的第八章、第九章整合为一章,其它章节也相应作了调整和修改。由于《纲要》后两章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中的后七章的内容相近,有些学校把《纲要》后两章转嫁给《概论》后七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中提出了“四个伟大成就”,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是《纲要》教学的重点。第一个伟大成就体现在《纲要》前七章之中,第二个伟大成就体现在《纲要》第八章之中,后两个伟大成就体现在《纲要》后两章之中,《纲要》后两章与《概论》后七章虽然内容相近、功能相同,但各具特色、各有则重。

1.《纲要》教学和《概论》教学的侧重点不同。《纲要》相对于《概论》而言侧重于史,通过《纲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情、国史,增强历史认同。《概论》相对于《纲要》来讲侧重于论,通过《概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增强理论认同。由于《纲要》教学和《概论》教学侧重点不同,如果把《纲要》后两章内容转嫁给《概论》后七章来讲,那是对《纲要》学科认识上的误区。

2.《纲要》和《概论》的内容构成体系不同。《概论》的体系是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纲要》的体系是由中国近现代基本国情国史构成。再者,在《概论》教学中,《概论》任课教师之间对所讲内容的把握不同、认识不同、着重点不同,有的强调强军思想、有的突出外交思想、有的重视党建思想等,总之,自己偏好、认为重要的就详讲,反之就弱讲,这会导致《概论》任课教师对“五位一体”总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军民融合、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最本质特征等理论的阐述不能总体把握,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因此,把《纲要》后两章内容转嫁给《概论》后七章来讲,就会使《纲要》教学的内容失去整体性。

(三)《纲要》的教学目标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1]。“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1]建党精神与《纲要》教学目标相吻合。《纲要》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即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有所神,重在学有所神。《纲要》教学要体现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民族自觉,体现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让日月换新天的民族自信。

1.《纲要》教学总目标是立德铸魂。立爱国之德,铸民族之魂。立德是向善,铸魂是向上。通过《纲要》教学,培育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用万众一心、不怕牺牲、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精神,战胜了狂妄的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在抗美援朝中充分发扬了“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2]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中华民族在抗疫斗争中展现了“护生命、人民至上的为民精神,举国一致、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舍生忘死、奋勇向前的牺牲精神,依靠科学、精准施策的求实精神,大爱无疆、共克时艰的互助精神,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协作精神。”{8]率先遏制住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等等。

2.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新亮点。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如林则徐、邓世昌、杨靖宇、黄继光等,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如方志敏、焦裕禄、钱学森、邓稼先、黄旭华等,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如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领袖,体现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人民情怀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纲要》课程相结合,使《纲要》教学更加绚丽多彩。

(四)《纲要》的教学评价

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纲要》教学,其教学评价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现今,《纲要》与其它学科具有同样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为学生、同行、领导、主管部门等;评价指标为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表达等;评价的结果为优、良、中、差,等。《纲要》不同于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其特点是用历史来阐释相关理论,“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对党的百年历史的总结,与《纲要》内容锲合度强、融合度高。因此,对“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纲要》的教学评价,其标准和要求当然要高于其它课程,不能搞“一个标尺量到底”。

2.“教”和“学”相结合。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体,对“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纲要》教学的评价,既要考核教师教什么、怎样教、教的怎么样,也要考核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的怎么样。高校对《纲要》任课教师的教学考评搞了一系列的指标,但忽略了通过学生的“学”来体现教师教学的“教”的系列考核。

3.“静态”和“动态”相结合。对“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纲要》教学的考评要做到直接和间接、显性和隐性、目前和长远、定量和定性相统一,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过去《纲要》教学考核往往遵照考核标准进行静态考核,如:授课情况、听课情况,学生打分、同行打分、领导打分、总评等。这种考评方法只做到了直接、显性、眼前、定量的考评,并没有做到间接、隐形、长远、定性的考评。注重“静”态考评,忽视“动”态考评,就会导致重结果而轻过程、重标准轻人文的情况,这与“树人”“育人”的评价体系相悖。

4.个人和团队相结合。“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纲要》教学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事关一个团队的事情。个人和团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团队铸造了个人,个人影响着团队。因而,对“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纲要》教学的考评不仅要考评个人,还要考评其所在的团队。

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纲要》教学的路径创新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纲要》教学必须体现政治性和学术性的统一。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新探索,必须采取嵌入马恩著作、植于大历史观、推动教学科研双向互促互动、实施专题教学、拓展大思政课、革新青年教师培养方式等路径,以取得新的突破。

(一)把马恩著作嵌入《纲要》教学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基本要义。“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1]在《纲要》教学中,马恩著作嵌入《纲要》教学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方式。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写《共产党宣言》之前,正义者同盟(后变为共产主义同盟)提出的口号是“人人皆兄弟”。《共产党宣言》把“人人皆兄弟”改成“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人人皆兄弟”这个口号太抽象,“人人”中的“人”给人的印象是既指无产阶级,也指资产阶级,阶级属性淡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相对“人人皆兄弟”而言,阶级性属性明确。过去的革命,太平军把信奉基督教的洋人称为兄弟;中国资产阶级把“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称作兄弟。革命最大的问题是分不清敌友,而敌友不分没有不失败的。在《纲要》教学中,如果用马恩著作来阐释太平天国和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就容易多了。

(二)将大历史观植于《纲要》教学

“三个改变”是“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根本体现。“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1]“三个改变”正是《纲要》大历史观的写照。《纲要》体现了中国与世界相互交错的两个百年史,是时间经度和空间纬度的交汇史。第一个100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历经109年,简称百年)。这个100年是中华民族奋力抗争、不被世界边缘化的100年;第二个100年是从1949年到2049年,这个100年是中华民族奋发赶超世界、走近世界中央的100年。这两个100年是中华民族由羸弱到强盛、由处于世界的边缘走向世界中央的两个100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贯穿《纲要》始终,成为《纲要》教学的主线。自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就开始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全面学习西方,以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的梦想。但这些梦想都破灭了,他们没能改变中国,也没能改变世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貌从此就焕然一新了,世界的面貌也出现了新气象。

(三)推动教学和科研双向互促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纲要》教学,必须推动教学和科研的结合。现今,对高校教师考评主要依据是论文和课题,用科研工作量考评教师,教师评优、晋级晋升等都与教师的科研工作量挂钩,导致高校部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目前,破“五唯”的举措使这种现象正得到好转。“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纲要》教学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引领教学,让二者双向互促、相互引领、相辅相成。“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纲要》教学,要懂得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用教学去促进科研,用科研引领和反哺教学,例如,对“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中的建党精神、四大伟大成就、两个结合、九个必须等问题开展研究,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再把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在《纲要》教学上,不断丰富《纲要》教学内容和提高《纲要》教学效果。

(四)实施专题教研教学模式

大多数高校安排《纲要》教学时数为3课时/周(也有2课时/周),一学期按20周算,一个学期有60个学时。去掉节假日、复习周和考试周,只剩下50个学时,要在50个学时内详细讲解跨度180年的中国近现代史是根本不可能的。2021版《纲要》课程内容较多,课时较少,客观实际需要采取专题教学方式。“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纲要》教学需设置不同的专题,如:专题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专题二,四个伟大成就的历史逻辑;专题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专题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专题五,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专题六,建党精神与精神谱系的内在联系;专题七,《纲要》教学中如何作好两个结合;专题八,《纲要》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专题九,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专题十,建党精神和中国梦;专题十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等。在《纲要》教学中,把专题教学与研讨型教学结合起来。例如,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这个专题,课前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课上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教师汇集各方观点进行阐释,学生提出异议,教师当场解答,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等。

(五)拓展大思政课

《纲要》教学主要体现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即课堂小思政与社会大思政相结合。大思政课提出以来,《纲要》实践教学得到了充分重视。现今,大多学校对学生的综合考评往往是6∶4开,即授课成绩占60%(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等,平时成绩共占30%,卷面考试占30%),实践教学成绩占40%。有的学校学校也采取5∶5开。《纲要》实践教学可采取开放性教学形式,例如: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向学生推送《大刀进行曲》《在太行山上》《延安颂》《保卫黄河》《南泥湾》《团结就是力量》《我的祖国》《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党的百年经典红歌,写出听后感;通过微信群或QQ向学生推送《1911》《红海行动》《夺冠—中国女排》《一九四二》《集结号》《南京南京》《烈火金刚》《我和我的祖国》《烈火英雄》《冲天飞豹》《煤店新工人》《走向复兴》等党的百年经典红色电影,写出观后感;让学生在假期就近参观一处红色资源,像贵州学生参观遵义会议会址、重庆学生参观渣滓洞、河南学生参观二七纪念塔等,写出参后感,等。因为现在交通便利、生活改善,这对学生并不是难事。通过听歌曲、看电影、参观革命遗址等方式,对学生开展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实践教学。

(六)革新青年教师培养方式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对青年的殷殷期望。“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1]随着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专项硕博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后备人才硕博专项计划等实施,一大批具有高学历的青年教师走上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岗位,90后、00后的硕士、博士毕业生逐渐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坚力量。高校应革新上《纲要》青年教师的培养方式:教学上,实行老带新、外出培训、网络培训、教学大赛等方式来增强和提高上《纲要》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上,鼓励上《纲要》青年教师申报国家、教育部、各省市、学校的思想政治学科青年课题,并聘请专家对课题申报进行指导等,使上《纲要》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迅速成长。

三、“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纲要》教学应突出“四新”特征

教师是“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纲要》教学的关键因素。《纲要》教学必须突出“四新”特征,即用新的形象影响人,用新的语言感染人,用新的思想熏陶人,用新的技术教化人。

(一)用新的形象影响人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纲要》教学,要求教师树立新形象。新形象是指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外貌,衣服要干净整洁,并经常变化,上课要穿正装,每次上课着装上都要有小小的改变,以给学生常见常新的感觉。常言说,“教师无小结,处处为楷模”。身教胜于言传,每天都给学生一个新形象,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预防学生对老师的审美疲劳。

(二)用新的语言感染人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纲要》教学,要求教师采用新语言。新语言指的是把文本语言变为人本语言。文本语言是指教师用毫无质疑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讲课。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教师主动,学生被动。人本语言是指教师用对话的形式与学生交谈,教师和学生地位上平等。人本语言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新语言还体现在教师语言要优美、流畅、语速适当、语调抑扬上。新语言使学生听起来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但力戒假大空,少用党化语言,多用生活语言,多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力戒“八股腔”。只有贴近人情、人性,语言深入浅出,才能“润物细无声”。

(三)用新的思想熏陶人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纲要》教学,要求教师做到“顶天立地”。顶天是指国家的大政方针,立地是指客观实际,顶天立地是指把国家的大政方针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把价值性和政治性相结合。新思想不是让教师把个人标新立异的观点带入课堂,更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信口开河,如果为标新立异而标新立异,就会偏离《纲要》教学的轨道。我国正处于历史交汇期,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期,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目前面临着来自的国际国内的挑战前所未有,当代青年大学生需要树立“危机中育新机,危局中开新局”的思想意识。

(四)用新的技术教化人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纲要》教学,要求教师善于运用新技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思政课”成为最流行教学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停课不停学”的问题。当今,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网络课堂、微课、慕课、微电影等教学新形式、新手段不断涌现。新技术改变了单一的线下授课方式,为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打开了空间。例如,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精尖”、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微电影”、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讲堂等。另外,还要积极探索“大数据+思政课”“AI+思政课”等新模式,为“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纲要》教学增添新活力。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精神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拿出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