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演示实验的总结和改进

2021-12-31陈正茂

科学咨询 2021年8期
关键词:肠壁烧杯试剂

陈正茂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一中实验学校 四川成都 610500)

在教学中,不少老师对“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实验材料进行了改进和探索,这里,笔者对该实验材料改进进行了一个整理归纳,并对实验步骤进行了优化,得出一个更为完善的实验方案。

一、实验不足

1.实验中的透析袋难以购买,大多数学校苦于找不到实验材料而放弃开展,学生因缺乏感性认识而不能将透析袋的概念与消化吸收联系在一起。

2.用尿糖试纸检验葡萄糖,尿糖试纸一般学校没有配备,市场上购买也比较困难,且在演示时需要的时间较长,学生也不能明显地观察到实验现象。

3.现实中,消化道内葡萄糖和淀粉同时存在,而教材中的实验将淀粉和葡萄糖分开,跟实际情况有差异。

二、实验改进及优点

(一)材料的改进及优点

1.用新鲜猪小肠壁代替透析袋。关于透析袋的改进研究有很多,他们用滤纸[2]、蛋壳膜[3]、鱼鳔[4]、小肠壁[5]等代替透析袋。不难发现,各有利弊。用滤纸制定和使用,效果明显,但在制定和使用的过程中,会用到浓硫酸而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且跟消化道的消化和吸收联系不紧密;用蛋壳膜和鱼鳔取材和制定很方便,但是与消化道联系不紧密;而用小肠壁代替透析袋则具备取材方便、安全、效果明显等优点,还能让学生迅速将透析袋的概念与人的消化道联系起来,因此,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选取小肠壁代替透析袋是最好的选择。

2.用班氏试剂替代尿糖试纸。尿糖试纸使用起来虽然方便,但是显色出来后学生不易观察到,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们改用菲林试剂[5]或者班氏试剂[5],因为它们在显色反应时,颜色变化明显,可以让全班同学观察到明显的颜色变化,有利于大班教学。但是菲林试剂需现配现用,使用时需A液和B液混合,这对初中学生来说,要理解显色的原理的同时还需理解先加A液再加B液的原理,一堂课需要消化太多的化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而使用班氏试剂时,学生需理解的化学知识较少,而让学生把关注重点放在理解消化和吸收上,因此笔者认为使用班氏试剂检验葡萄糖是较好的选择。

3.注入溶液时,改用漏斗注入可以避免溶液遗留在透析袋外壁。

(二)实验步骤的改进及优点

书中实验[1]是将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分别倒入不同的透析袋中,用两个烧杯检测,而笔者将淀粉和葡萄糖溶液倒入一个透析袋(猪小肠壁)内,用一个烧杯检测;书中实验检测淀粉时是将碘液放在透析袋外,而笔者改为将碘液与溶液一同倒入透析袋中。

这样做的优点是:1.节省透析袋,2.避免两个透析袋带来的实验误差,3.如实地反映小肠内壁对葡萄糖和淀粉的吸收作用,4.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三、透析袋的准备和药品的配制

(一)透析袋材料的处理和保存[5]

1.将新鲜的猪小肠洗净,将外层浆膜层进行剥离,把小肠内层的黏膜层用小刀轻轻地刮掉,后用酒精浸泡30分钟。

2.将透析袋(猪小肠壁)浸泡在30%的酒精溶液里,保存在4℃环境中,可重复使用。

(二)班氏试剂的配制[5]

1.在60mL蒸馏水中溶解17g柠檬酸钠和10g无水碳酸钠。

2.在10mL热蒸馏水中溶解1.7g无水硫酸铜。把硫酸铜溶液缓缓倒入上述柠檬酸钠-碳酸钠溶液中,边加边搅拌,有沉淀产生。过滤,班氏试剂配制后能长期使用。如存放较久而产生沉淀时,可取上层清液使用,不必再配。

(三)葡萄糖、淀粉溶液的配制

将1g可溶性淀粉溶解在100g热水中,然后溶解适量葡萄糖,制成饱和的葡萄糖-淀粉溶液。

四、实验操作步骤

1.用线将透析袋(猪小肠壁)一端扎紧,用漏斗将加有碘液的葡萄糖-淀粉溶液注入至距顶端3-5cm,然后用线将透析袋顶端扎紧,用水清洗透析袋外壁,将透析袋置于盛有清水的烧杯内(水不宜过多,否则会因测试的分子浓度过低而难以检测)。

在使用小肠透析袋时,需两端扎紧,为防止液体从两端溢出,可将透析袋两端扎好后,用细线系到小玻璃棒或铅笔上(玻棒长度应大于烧杯口直径)。然后将玻棒置于烧杯顶端,使透析袋浸没水中,两个端口吊于水面之上,这样就克服了细绳系扎端口时松紧度难以把握的不足,避免了淀粉从端口外渗,使实验得以顺利进行[6]。

2.10分钟后,观察透析袋内外溶液颜色的变化,检验烧杯内有无淀粉的存在,然后取2mL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里加入班氏试剂,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试管的颜色变化,检验烧杯内溶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

五、实验现象及解释

十分钟后,会看到透析袋内溶液仍为蓝色,而烧杯内溶液则为淡黄色,说明“透析袋”内的部分碘分子透过透析袋进入烧杯中,而淀粉未透过透析袋。用班氏试剂检测烧杯内溶液,有砖红色沉淀产生(碘分子的存在并不会影响葡萄糖和班氏试剂的反应),说明有葡萄糖透过透析袋进入烧杯中。

由此可见,烧杯内有葡萄糖、碘分子而没有淀粉,说明小分子的葡萄糖和碘分子可以透过透析袋而大分子的淀粉不能透过透析袋,从而让学生理解食物需要消化后才能吸收的道理。同时,向学生讲解葡萄糖和碘分子能透过透析袋是通过物质的扩散作用完成的。

猜你喜欢

肠壁烧杯试剂
CT小肠造影在鉴别克罗恩病活动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决策的意义探讨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检验科试剂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
快速溶解物体
有趣的化学小实验
高中生物学中几种特殊试剂的应用
物质鉴别题的解题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