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为梯 创新为轴
——提升儿童音乐剧创编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1-12-31葛飞斐
葛飞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世纪实验小学 浙江杭州 311200)
音乐剧是综合性很强的戏剧艺术,它集音乐、舞蹈、美术、文字、表演等艺术于一身,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儿童音乐剧”创编时我们可通过以下三方面内容进行实践[1]。
一、初体验——激趣染情模仿中引尝试
(一)学习兴趣优化培养——激发学生探索实践、开展尝试
1.以新引趣
利用教材原有新颖内容吸引学生,将本学科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起来,纵横联系,构建新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2.以动增趣
动是人的本能,小学生好奇好动,富有新鲜感,在尝试创编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体态律动、形体表演等活动,以动来通过学习的趣味性。
3.以情育趣
利用音乐要素,即歌曲中的力度、速度、情绪等作为表现音乐的手段,抓住关键,把握重点,让表演从学生的情感中流淌出来。
(二)教学情境优化设计——使学生在感受、体验中探索
1.创设情境,强化感受性
通过音乐渲染情境、媒体再现情境、示范深化情境,创设和谐的情感氛围,树立、鼓舞学生自信心,使其专注于学习过程,彼此信任尊重,直到活动结束。
2.重视铺垫,强调体验性
创编音乐剧过程中应注重教学的铺垫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充分体验,我们可借助听觉感知、动觉体验、情感陶冶的方式,通过带有迁移、诱导、体验性的活动展开,通过感知—体验—情感这样的途径鼓励孩子努力实践。
二、细体验——交流指导全面中促成功
(一)情意交流——初步树立学生成功的信念
1.沟通与尊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期待
音乐学习没有错误,要告诉学生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创编故事,帮助学生树立“自我期待”,对于偏离学习目标的学生,应坚持理解,少一些批评和控制性的行为,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
2.唤醒与鼓舞,树立学生成功的自信
在教学中我们用幽默、亲切、自然的语言对孩子加以赞赏,运用目标分层策略,唤醒、鼓舞、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使教与学都获得成功。
(二)面向全体——加强学生的合作与互补
1.面向全体,加强合作
发挥小组的团队精神,学习的内容才会丰富。剧本确立后,学生根据剧本需求,确定成员,成立小剧组,由组长负责,组员们积极分配角色,熟悉剧本,熟练台词,为排练和登台表演音乐剧做好万全的准备[2]。
2.同伴辅导,互帮互助
同伴辅导主要包含学生间的互动、互补与合作,在活动中我们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来分配,形成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愉快教学氛围。
三、深体验——和谐自主求异中出创新
(一)民主和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的实施必须有一个良好、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环境。
1.建立宽松的人际环境
在美妙和谐的课堂中,我们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人际关系,这样才能迸发出智慧与创造的火花。
如教学《大鹿》一课,学生深入理解歌曲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让学生分别设计动作,表现大鹿和小兔,基于前面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能在分角色表演中较准确地表演大鹿和小兔,猎人这个角色,我选用了打击乐器锣鼓,让学生自主表现猎人追击时的紧张气氛,先让学生试一试。由学生快速敲击,并把它试着加入到歌曲中表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为歌曲创编结尾,引导学生探索出用由强到弱,由快到慢的旋律和节奏来表现猎人垂头丧气,渐渐走远的情景,整节课有故事贯穿,并在故事中结束,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2.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
创新只有在安全的心理环境中才可以构建。
又如,学习《小红帽》一课时,外婆出场介绍稍显单调,没有对剧情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学生对此也不满意,各抒己见,经过讨论,再次尊重孩子的意愿,最终去掉了外婆的串演,改为音乐串联。
(二)联想求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的关键是激发创造性思维。
1.想象、联想,培养学生音乐思维的发散性
合理运用对音乐的想象、联想,在音乐欣赏、演唱、演奏、理解、表达等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为创编儿童音乐剧提供条件。
如《铁匠波尔卡》一课创编目标:
感受乐曲中出现的较为特别的打击声音,能理解劳动带来的愉快。
按乐器的声音图谱,选择打击乐器敲击,体验参与音乐表现的快乐。
2.质疑、求异,培养学生音乐思维的独特性
鼓励学生质疑,向教师权威挑战,甚至教师故意出错,请学生提意见,培养孩子质疑求异的思维习惯,训练创编的能力。
如《大鹿》一课创编目标:
聆听一组描写活动的音乐片段,加深对音乐力度、速度、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的感受。
模仿音乐中各种动物的姿态,加深对音乐表现手段的体验。
诚然,儿童音乐剧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许多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由于它的趣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对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养有重要作用,必将成为音乐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