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园自然课程的建构

2021-12-24计彩娟

学前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自然教育农村幼儿园

计彩娟

[摘 要] 农村幼儿园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使命与实践环境,应充分利用所处的自然环境,建构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自然课程,以在自然中做事、做自然的事、自然地做事为课程理念,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以自然事物为探究对象,自然、自主地学习与发展,以达到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这决定了农村幼儿园应精心筛选自然文化资源,编制涵盖幼儿自我、自然与社会等多方面内容的自然课程方案,采取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生活活动、自然区角、区域活动、集体教学、户外游戏等多种途径实施自然课程,同时应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园长的课程领导力,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以保证自然课程的实施质量。

[关键词] 自然课程;自然教育;农村幼儿园

陈鹤琴曾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理念,他认为以自然和社会为主要内容对象的幼儿园课程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获得直接经验,是幼儿能够直接参与、理解且生气勃勃的。[1]幼儿作为一个生物性个体,其身心的健全、和谐发展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关联,是大自然为幼儿成长提供了包括心理氛围、思想情感、实践场域、活动对象等在内的广泛内容,幼儿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和需要自然的本能,[2][3][4]自然也昭示着幼儿发展的规律和基本原则。[5]农村幼儿园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使命和实践环境,它应该充分利用天然的自然环境,在尊重幼儿自然天性的基础上通过幼儿的自然生活来延展幼儿成长的宽度和深度。[6][7]自然课程是幼儿园践行教育价值的重要载体,幼儿园应该从幼儿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立场出發来建构和实施自然课程,为农村幼儿创设适宜且具有充分发展性的成长环境。

一、农村幼儿园自然课程的理念与目标

农村幼儿园建构并实施自然课程既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对自身发展环境的一种现实回应。从将自然资源转变为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准确把握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蕴含的教育价值,通过确立适宜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来引导自然课程体系的科学建构,从而在自然课程与幼儿发展之间建立起实质且有效的连接。

从经验主义和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出发,幼儿园课程实践秉持的是大课程的立场,即幼儿的学习是与其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和亲身探究中获得对事物的认知,并以此来获得认知、思想、情感、行为、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8][9]因此,农村幼儿园自然课程建构的理念也应该是在自然中做事、做自然的事和自然地做事,应该以自然的规律和价值属性来定义幼儿的发展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所谓在自然中做事,就是自然课程首先要强调自然的环境特性,自然为幼儿的学习与成长提供基本的场域和对象。在自然场域中,幼儿的学习表现形式既可以是专门的学习活动,也可以是日常生活,还可以是各类游戏活动或者幼儿自发的探究活动。此时自然课程为幼儿呈现的是尽可能为自然状态的对象,它是建立幼儿自然意识和自然认知的基本前提,没有在自然环境中以自然事物为对象的亲身探究,幼儿的身心发展就可能是残缺和不健全的。做自然的事是指幼儿的活动对象应该是自然界的各类事物,这一类活动对象具有自然性、具象性和广泛性,它们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水平,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和满足幼儿的认知兴趣。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活动对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幼儿的认知经验范畴,奠定幼儿自主发展的能力基础。自然地做事实质上是强调幼儿学习方式应该基于儿童的立场和以幼儿为本,其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一是指自然课程的实施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二是指幼儿的学习规律应与自然规律保持一致,只有尊重幼儿发展的生物规律和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才能有效地发展幼儿的学习兴趣、意识、信念和能力。概言之,自然课程的价值理念就是要在把握和尊重自然及幼儿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使幼儿能够通过与自然的互动来有效发展他们的各种经验和能力,从而使他们成长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个体。

自然课程的目标是课程理念的具体表达,它指向幼儿在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具体发展状况。自蒙特梭利提出“有准备的环境”这一概念以来,自然主义教育就被认为是从单纯的自然陶冶发展到了丰富的人文关怀,自然课程作为一种经过重新组织和建构的内容体系,其目标指向也超出了自然认知这一基本范畴。[10]农村幼儿园自然课程以自然为场域和载体,是指向幼儿全面自主协调发展的大课程,因此它在培养儿童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总目标下又涵盖身体发展、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科学探究、艺术陶冶等诸多细化的目标。概括而言,自然课程的目标一是发展幼儿的身体与心理,让幼儿在自然环境的熏陶和浸润下获得身体和思想上的健全发展,这是自然课程的基础目标,是践行和实现其他目标的基本前提;二是发展幼儿在不同领域的经验,帮助他们发展基本的认知能力以及个性品质,增进幼儿对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等的认识和理解,夯实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知识与经验基础;三是发展幼儿在实践操作层面的一般技能,让幼儿掌握学习、交往等的一般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农村幼儿园自然课程在规划和设定目标的同时也并非完全固定和封闭的,它应该在充分考虑环境复杂性以及个体发展差异性的基础上保持开放和生成,要珍视自然环境的非准备性这一价值,[11]也就是要在认识论上承认成人对自然课程的认识及其价值的预设存在不完备性和不充分性,要依据实际情况来不断完善和修正自然课程的目标。

二、农村幼儿园自然课程的内容体系与实施路径

庞勒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其内部的自然本性决定的,教育的使命就是促使这种自然本性按其内在的目的或者需要展现出来。[12]在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看来,所谓的自然首先是指个体的本性或者本能,个体生命的成长及其学习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特征,各项教育活动都必须以这一认识作为其实践的基本前提。因此,农村幼儿园自然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也必须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性出发,以自然场域和自然环境为载体,并进一步拓展到人文社会领域,是一个涵盖幼儿自我、自然与社会的立体的内容体系,它不是一种纯粹生物意义上的自然教育。幼儿园自然课程的内容一是应该聚焦于幼儿身心发展,即它的选择与组织应该关注幼儿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发展、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能力、发展幼儿健康的思想和积极的情绪情感,应该服务于幼儿生命的健康和健全成长;二是应该以自然环境和具体的自然事物为对象,将自然界存在的各种物体、行为和现象纳入课程内容范畴,帮助幼儿获得对自然的广泛认知,以及发展幼儿开展探究活动的一般能力;三是将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纳入自然课程范畴,将人类的生产与交往实践活动及其所创造的文化视为幼儿教育的一部分,广义视域下的自然课程价值目标应该指向幼儿良好的社会交往与社会适应,帮助幼儿树立合理的社会角色意识。人、自然与社会构成了幼儿园自然课程内容体系的骨架,三者相互融合、相互彰显、相互促进,它们共同构建起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不同剖面。幼儿园自然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不是外部资源的静态遴选,而是课程资源、成人价值预期和幼儿内在需要不断互动的结果,因此,教师在选择和组织自然课程内容时应该保持合理的开放性以使课程本身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适宜性和适应性。

幼儿园自然课程的实施围绕幼儿而展开,它基于幼儿且通过幼儿。本着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和原则,幼儿园自然课程的实施路径也应采取预设性和生成性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设计和考虑。[13]具体来说,一是可以通过生活活动来实施自然课程。一日生活中诸如吃喝拉撒等生活活动或生活事件都蕴含着自然教育的契机和价值,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获得对自己身体、食物等的一般认识,并能培养相应的生活能力。二是可以通过创设自然区域和开展区域活动来实施自然课程。幼儿园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来设置相应的自然区角,或者在环境创设过程中融入相应的自然元素。自然区角活动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幼儿对自然事物或者自然现象的认识,可以为幼儿的操作和探究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条件支持。三是可以通过集体教学活动来实施自然课程。集体教学活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向幼儿传递关于人、自然以及社会的知识,可以将人类的认知经验最大化地传递给幼儿。经过集体教学中教师有组织的讲解,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就会更趋深化。四是可以通过户外活动来实施自然课程。大自然、大社会就是大课堂,各项户外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亲身感知能够更好地促进自身知识、情感、行为、思想等的融合发展,更有助于幼儿发展成为一个言行合一的人。自然课程的实施始终要坚持幼儿的主体性参与,要依据课程目标的不同层次和具体的课程环境合理地选择课程实践路径。

三、农村幼儿园自然课程的开发路径

农村幼儿园一般都扎根于广袤的自然,建构自然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幼儿园也应该形成一套完善且行之有效的课程开发程序来将丰富的自然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体系,为幼儿创设具有适宜性和发展性的成长环境。[14]农村幼儿园自然课程的开发路径应该遵循以下几个环节。第一,确定自然课程的开发与建构原则。农村幼儿园自然课程是基于农村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的,它以全面核心发展农村幼儿为基本价值取向,因此,它的开发与建构应该确立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主导与幼儿参与相结合、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原则,在拓展幼儿认知经验的同时发展他们积极的学习信念、良好的学习品质以及健康的思想与情感,尽可能地促进幼儿的整体和协调发展。第二,筛选自然与文化资源,确定自然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特征。农村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不仅有原生态的动植物和各种无机物,同时也有历史传承下来的各种乡土文化以及现时发生的各种生产和社会交往行为,这些事物的存在本身并不是为了幼儿的教育和学习,其价值也具有不同的向度和品质。在全面把握和梳理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应该从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及幼儿的内在发展需要来把握既有资源的价值特征,并依据不同的价值属性建立一个价值网络,以作为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依据。第三,依据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价值特征构建自然课程主题网络。不同属性的资源往往指向幼儿发展的不同领域,但不同的领域之间也并非完全隔绝的。例如,动植物的生长可以是一个纯粹的生物学问题,但它们的生长过程却是与时间和季节相联系的,因此它们又可进一步与节气甚至节日联系起来,从而从一个生物学主题发展成一个社会和文化主题。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建构课程主题网络时,准确把握课程资源所具有的多重价值属性,并关注不同资源之间的联动,使自然课程的主题网络具有全面性和良好的内部结构。第四,编制自然课程的课程方案,使其与幼儿具体的学习领域对接。在明确了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价值特征以及确定了课程主题网络之后,教师应该依照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将原始的自然与文化资源转化为幼儿能够操作和实践的課程内容。

农村幼儿园自然课程的开发与建构对幼儿园教师有着较高的专业要求。要实现对农村幼儿园自然课程的有效建构,一是需要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培养,不断夯实他们的文化知识基础,使他们对农村幼儿园以及农村幼儿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以及具备相应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二是要加强园长对课程建构的领导,以确保课程建设的价值性、科学性、完备性和适宜性。[15]此外,幼儿园还应强化对自然课程建构的评价,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来实现对自然课程建构的全过程、多主体和多向度评价,使其能够不断趋近和满足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唐淑.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86.

[2]刘黎明.“本能”与“生长”:杜威的自然教育思想[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02):108-128.

[3]杨华俊.乡村幼儿园“自然生活”课程的内涵、价值与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2019(11):93-96.

[4]刘铁芳.自然教育的要义与教育可能性的重建[J].当代教育论坛,2012(01):1-11.

[5]王春燕.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09):58-61.

[6]皮军功.自然教育:农村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12(11):17-19+25.

[7]郑黎丽.幼儿园亲自然园本课程的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9(06):89-92.

[8]谢笑珍.再造“知行合一”的大课程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3):130-134.

[9]田圣会,唐菊香.大课程观视野下的幼儿园游戏课程化取向[J].怀化学院学报,2006(07):162-164.

[10]赵明玉.自然主义:西方学前教育的历史溯源及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110-115.

[11]殷静.幼儿园班级环境的非准备性[J].学前教育研究,2021(01):93-96.

[12]宫盛花.儿童内在自然教育刍议:基于维柯和蒙台梭利儿童学的共同性[J].教育评论,2015(10):165-167.

[13]张新芳.幼儿园园本课程特性探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8(01):56-59.

[14]李香.農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湖南省浏阳市高坪镇A幼儿园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3:1-2.

[15]罗晓红,肖意凡.课程领导:自然教育园本课程建构与实施的关键[J].学前教育研究,2020(11):81-84.

Construction of the Nature Curriculum of Rural Kindergarten

Caijuan Ji

(Jinjiaba Kindergarten of Wujiang District of Suzhou City, Suzhou 21521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children’s internal development and its survival situation, rural kindergarten should try to utilize its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construct the nature curriculum. The concept of such curriculum emphasizes that children should learn in the nature, learn the nature and learn naturally, and its aim is to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body and mind. The nature curriculum of rural kindergarten should select contents related to children’s self, the nature and the society, and adopt implementation methods from children’s standpoint.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eachers, strengthening the curriculum leadership of principals and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to promote the curriculum’s quality.

Key words: the nature curriculum, the nature education, rural kindergarten

猜你喜欢

自然教育农村幼儿园
利用农村花木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特色教育活动
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创设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
浅谈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自然教育的内涵及其启示
试论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科学教育
论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本土化的开发与利用
浅析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农村幼儿园开展本土化区角活动的实践研究
卢梭自然教育观及其对儿童教育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