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及其促进

2021-12-24王薇薇刘文王依宁

学前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社会适应儿童发展

王薇薇 刘文 王依宁

[摘 要] 社会适应即个体不断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最终使自身与社会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社会适应对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十分重要,是衡量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整体而言,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在学前时期显著提升,小学阶段平稳发展,在青春期会经历重要的重组和调整,并在经历多次“不平衡—调整—平衡”的过程后才能达到良好状态。不良人格特质、父母文化水平较低、低质量的隔辈养育是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发展的不利因素,积极的自我意识、社会支持、生活经历是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发展的有利因素。为促进我国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发展,不仅应在园本与校本课程中体现和增加社会适应的内容,而且应关注和改善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教育行为。为此,将来应进一步编制符合新时代变化的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测量工具,构建基于本土文化的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理论与教育活动体系,同时深入开展相关干预研究。

[关键词] 社会适应;儿童发展;青少年发展

社会适应是儿童青少年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自出生至成年,儿童青少年生活、学习和交往的社会环境不断发展与变化,每个个体都需要不断调节自身的认知及行为去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儿童青少年自身与家庭、学校、社会等近远端环境不断交互作用,并形成一定的心理与行为适应水平,以此应对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挑战。因此,对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及促进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适应的概念

对于社会适应,不同学科对其赋予了不同的定義或概念。从社会学角度,社会适应指个体对周围社会环境主动和被动的调试过程,重点关注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与塑造;从法学角度,社会适应指犯罪个体回归社会后的适应情况,重点关注社会经历对个体的改变与制约,具体又包括工作(学习)适应、人际适应、遵纪守法等内容;而从心理学角度,社会适应即个体与社会环境在动态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主动顺应、调控或改变环境,以达到自身与生活、学习或工作环境保持和谐的平衡状态,[1]重点关注个体在社会适应过程中与社会环境的动态交互及其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具体而言,在临床心理学中,社会适应等同于社会能力或社会成熟,例如,具有一定的与年龄相符的生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在发展心理学中,社会适应指儿童青少年能够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和谐且平衡的关系,并在这一过程中很好地调控自我,具体又包括了自我适应、人际适应、行为适应和环境适应。[2]

(一)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概念

不同于成年人,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因其发展环境的独特性而具有特殊的适应内容和发展任务。具体而言,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以学校适应为重点,并以个体的社会化为目标。这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同学交往、师生交往等诸多适应要素均需要在学校环境中发展,并且儿童青少年在学校环境中所形成的人际交往、沟通方式等技能将对其成人后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儿童青少年在学校中的适应情况是其整体社会适应的重点。另外,社会化适应体现了儿童青少年与社会环境交互层面的社会适应,即个体对社会文化“大背景”的适应,具体包括集体意识、社会规范等适应内容。例如,良好公平感的建立可以帮助个体积极地与他人建立社会合作,减少自身负面情绪,同时增强社会适应能力。[3]相反,不良社会示范则会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行为产生负面影响。[4]

综上,我们认为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即在社会环境外部要求与自身发展内部动力的共同驱动下,个体在特定的发展背景中不断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对周围环境进行积极的适应(如独立完成日常学习和生活任务、和谐地与同伴进行沟通和交往、积极地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遵守相应的社会规范、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等),并最终使自身的认知与行为和社会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

(二)社会适应的维度及要素

结合社会适应的概念,我们认为,个体的社会适应可按照不同的维度划分为个人—认知、个人—行为、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四格象限。(见图1)。其中,每个象限中的指标或要素按对角线呈放射状分布,越靠近中心则社会适应越好,反之则表现为适应不良。具体而言,社会适应的四个象限按个人—社会、认知—行为两大维度的十字状划分成格,每个象限中又具体涵盖了个体的一些积极或消极心理品质,分别对应了社会适应具体的要素及指标。一般而言,积极品质通常位于靠近象限方格中心的位置,代表着个体良好适应的指标,例如,良好的自尊自信、积极应对、遵守规范、良好的社会行为等。而消极品质则位于象限方格的边缘,意味着个体的适应不良,包括自卑、抑郁、社交退缩、问题行为等。

通过社会适应的概念及其不同象限的划分可知,良好社会适应需要个体认知与行为适应、社会化与个性化适应的和谐统一。

首先,认知适应与行为适应的统一意味着其自身需要具有较为积极的认知品质和一定的社会行为能力。当行为适应良好,但缺乏认知适应时,个体只会考虑行为的结果,而忽略了动态社会信息的影响;当认知适应良好,但缺乏行为适应时,个体则只会考虑主观期望的理想,而忽略了现实环境中的结果。因此,良好的社会适应需要个体在行为和认知层面的和谐统一,积极收集和精确地区分相关社会信息,并最终选择解决方案,达到理想的适应效果。

同时,良好的社会适应要求个性化和社会化发展的统一。社会适应交互理论认为,[5]社会适应不仅是儿童青少年学习社会生活技能、应对社会环境变化、遵守社会规范的过程,也是个体自身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动态过程中,个体既需要评估自己是否可以胜任环境中的挑战,又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应对社会环境中的刺激。当个体个性化适应发展良好,即建立了一定水平的自尊、自信等,就会产生相应的理解和控制感;反之,个体则会产生挫败和无助感。当个体的社会化适应发展良好时,便可以根据社会环境中的刺激组织计划和行动,积极地与社会环境中各因素进行互动。最终,根据自己行为的结果评价与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与环境保持良好的和谐状态,即最佳适应或良好适应。相反,社会化适应不良则会导致个体的社交退缩、不服从等,直接影响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整体发展。[6]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社会化适应不良与青少年的违法行为密切相关。[7]

综上,虽然目前各学科已经为社会适应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证基础,然而,结合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概念、维度及良好适应的定义,后续仍需更多的实证研究验证现有结论,这一点需要相关工作者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关注和完善。

二、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

不同于成人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研究者更为关心年龄发展特点、年龄(性别)差异及社会适应各指标的发展情况。整体而言,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在学前时期显著提升,小学阶段平稳发展,在青春期时经历了重要的重组和调整,并经历了多次“不平衡—调整—平衡”的过程,最终达到良好社会适应。

(一)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

3~12岁儿童的社会适应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这一阶段中,3~6岁儿童社会适应的重要发展任务是人际关系的适应,在此基础之上,6~12岁儿童入学后,社会适应发展的任务则逐渐拓展至学业适应,并以认知适应的发展为主要核心。[8][9]

首先,在园阶段(3~6岁)儿童的社会适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提升。[10]其原因在于,儿童的主要生活环境因入园发生了较大变化,社会环境的刺激变得复杂和多元化,致使儿童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能力大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也随之发展进步。[11]同时,学前阶段女童的社会适应总体好于男童。这可能是因为家庭和学校往往因男童活动性较高、情绪性较强等特点降低了对其生活自理、同伴交往等能力的要求,因此导致男童整体社会适应发展水平略低。[12]在发展任务方面,同伴关系是这一阶段儿童社会适应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往研究认为,早期良好的同伴交往是儿童未来学业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发展的重要前提,不良的同伴关系将导致个体童年晚期的同伴关系问题和成年后的问题行为。缺少同伴或社会交往机会将直接阻碍儿童社会适应认知模式的建立和发展,继而影响儿童终身社会适应的发展。[13]甚至有学者认为:“孤僻、冷漠、高攻击性的罪犯都曾在童年早期有过同伴交往不良的经历。”[14]

其次,儿童的社会适应在小学阶段(6~12岁)持续发展,9岁是发展的转折期。[15]同时,小学儿童的社会适应的发展任务也逐渐拓展至学业适应方面。在这一阶段中,儿童的认知适应显著发展。杨丽珠和马世超基于自我控制和自我适应理论与潜在类别分析的结果,将我国儿童人格划分为适应型、过度控制型和低控型三种类型。适应型人格类型在智能特征、认真自控、外倾性、亲社会性及情绪稳定性维度方面的发展水平都最高,表现为良好的社会适应。[16]因此,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并非始终一致的,表现出显著的个体差异。此外,林崇德认为思维是儿童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智力和能力是个体成功解决问题而表现出良好适应的个性心理特征。[17]因此,儿童认知适应发展的本质是思维的发展。随着儿童思维的发展和进步,儿童的自尊、自信、积极应对等认知适应指标不断提升,从而实现良好的社会适应目标。同时,即使儿童在某一时期中达到认知适应的平衡,自身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仍会继续,因此,儿童认知适应的发展是一种连续的动态平衡过程,每获得一次新的平衡,个体便会达到一种稳定的适应状态,继而不断发展,从根本上实现儿童心理结构和社会适应的不断完善。

(二)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发展

青少年指13~18岁的初、高中学生,这一时期的个体正经历着社会适应的重要发展和调整,并逐渐走向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因此,青少年将面临更多的适应任务,也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总的来说,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经历了先下降后平缓发展的过程,以社会化发展为主要任务,并以行为适应发展为主要核心。

首先,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发展呈现倒U型发展趋势。以往研究发现,12~13岁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显著好于15~18岁青少年,初一年级中学生的社会适应得分最高,不良行为得分最低;而高一年级中学生社会适应得分最低,不良行为得分最高。研究者認为,这可能是由于社会适应发展所需的认知等因素在儿童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在中学时期则不易再提升。另外,中学阶段的学业压力相对较大,教师和家长则更为关注青少年的成绩表现,忽略了对社会适应及社交生活的教育和重视。[18]另外,不同于儿童期的社会适应,青少年时期的社会适应发展过程出现了显著的性别差异。[19]男生在社会交往适应方面显著好于女生,女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方面则优于男生。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男生在集体活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女生在自我控制、自我要求等方面较强于男生。[20]

其次,社会化是青少年社会适应发展的主要任务。与儿童期相比,青少年的社会关系愈发复杂,且由简单的二元关系向复杂的三元关系发展——朋友的朋友可以成为新的朋友、朋友的敌人也是敌人。同时,个体的社会地位逐渐产生分化,青少年更加关心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更加注重对自我形象的管理。[21]因此,社会化在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发展中尤为重要。[22]

最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发展以行为适应为核心。聂衍刚认为,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任务系统包括必须学会的行为、必须选择的行为以及必须回避的行为三方面。其中,必须学会的行为即为了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与青少年年龄相符的生活技能;必须选择的行为指青少年根据社会规范,做出相应的选择,一般指被社会期待的良好行为方式,如关心他人、善于合作等;必须回避的行为即问题行为或适应不良,指与社会规范相违背、不利于个体发展的行为,如攻击性行为、违规违纪行为等。每种行为又可以具体划分为好、中、差等层级。因此,三类行为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水平,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23]青少年只有很好地认识、区分并实践三种不同的行为,才能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结果,未能顺利完成社会适应发展任务或偏离社会适应发展核心将导致成年后的多种社会适应不良。研究者认为,突出行为适应在青少年阶段重要性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第一,生理方面,这一阶段中个体的前额叶逐渐发展成熟,对自我行为控制的能力趋于稳定,因此可以更好地调整和控制自身的行为,做出与社会期望相一致的行为;第二,在心理方面,青春期个性的发展致使部分中学生更希望自己能够与众不同,或是得到他人的关注,如不对其加以积极引导,很可能导致其出现问题行为或适应不良的结果。因此,对青少年行为适应的关注和促进是这一阶段社会适应研究的重点。[24]

三、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一)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发展的不利因素

通过社会适应的四格象限及近远端交互理论可知,个体社会适应的发展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在考虑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发展制约因素时,既要重视内部因素,同时也不能忽略外部因素的制约作用。[25]结合国内外经典理论及近年实证案例,总结出制约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发展的三大因素,其中,不良人格特质为内部制约因素,父母较低的文化水平、低质量的隔辈养育为外部制约因素。

1. 人格特质。

人格是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特征的反映,是制约社会适应行为方式的内在心理系统。总的来说,人格特质对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然而,研究者普遍认为它与社会适应中的不良行为或适应不良关系更为密切,因此,人格中的某些特质是制约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发展的首要因素。

首先,易感性特质[26]或困难型特质的儿童青少年[27]在面对社会压力事件时更可能出现适应不良的情况。(见图2)学龄前儿童的社交回避、害羞等特征也是其社会适应的风险因子,能够直接预测其不合群、问题行为等,当消极社会互动或反馈累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儿童不良的社会适应结果。

其次,高紧张性、兴奋性、怀疑性、幻想性、感觉寻求、活动性等特质与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或适应不良关系密切。方晓义在调查中发现,吸烟与饮酒行为与青少年感觉寻求、反抗性、冲动性、内外控和不道德感人格特质相关。其中,感觉寻求①是影响最大的特质,这种人格特质不利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健康发展。[28]相似的,也有研究者证实了青少年紧张性、怀疑性、幻想性、兴奋性与其社会适应的关系:上述人格维度等分较高的个体往往学业成就更低、社会适应更差。[29][30][31]刘文等人在研究中发现,气质中的活动性是预测儿童问题行为、退缩行为的重要因子。[32]

2. 父母文化水平。

研究发现,父母文化水平对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父母文化水平过低时 (初中及以下),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水平往往不理想,然而,父母文化水平处于较高水平时 (高中及以上),其子女的社会适应水平并无差异。

之所以认为较低的父母文化水平是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发展的桎梏,以往研究者认为原因有三。第一,父母文化水平较低的家庭往往对政治、社会及文化活动的关注较少,直接影响了儿童青少年社会活动的参与程度。第二,较低的文化水平可能造成父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压力,无法理性地解决困境,因此导致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如常常采用暴力、消极的养育方式。第三,较低的父母文化水平可能意味着较低的家庭经济状况,从而间接导致儿童青少年产生消极的社会情感,阻碍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发展。[33]

3. 隔辈养育。

目前,我国由祖辈协同儿童青少年父母共同养育孙辈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界将这种现象称为隔辈教养或三代同住养育方式。这种方式打破了以父母为核心的家庭权力结构,对未成年人社会适应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研究认为,三代同住的家庭结构或祖辈抚养的方式不利于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发展,在这一抚养环境中成长的儿童青少年往往自理能力较弱,抗挫折能力更差,总体的社会适应能力更低。因为三代同住或隔辈养育的教养环境中,父母与长辈的养育观念往往不能保持一致,影响了家庭教育的统一性,使得儿童青少年缺少社会适应发展的积极支持。另外,祖辈养育常常采用过分溺爱、大包大揽等方式,使儿童青少年缺少接触社会、提升社会适应的锻炼机会。[34]

(二)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发展的有利因素

1. 积极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及自身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知,从功能上划分,自我意识可以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自我认识属于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等;自我体验属于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反映了个体对自己的态度,包括自豪、内疚等;自我调节属于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包括自我控制、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等。自我意识是个体心理和行为的调节机制,对个体内在的思想、情感、态度和外在的行为活动都有调节作用。以往研究认为,儿童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社会适应关系紧密,自我意识越好的个体社会适应得分越高,并且,不良适应行为也越少。[35]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调节个体的社会适应,使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身心发展的需要。[36]

其中,自我意识中的自控是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重要促进因子。积极心理学发展观认为,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是积极社会化的重要指标,自控能力越好,个体的人际关系和交往能力越好,因此社会适应也更好。[37]同时,儿童青少年的学习是一项需要意志行动的活动,学生每天面对不同的学习任务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来进行自我控制,良好的自控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个体学业适应进步。[38]杨丽珠等人依据自我控制和自我适应理论,在研究中证实了适应型人格儿童青少年的认真自控等维度得分水平普遍高于非适应型的个体。[39]总之,具有较高自控能力的儿童青少年能够在未来表现出更多的积极社会适应。[40]

2. 积极的社会支持。

以往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可以正向预测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高,其学业成绩、人际关系越好,适应不良问题也越少。[41]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家庭和学校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42]因此,良好的父母支持、教师支持等可以帮助个体建立被关心、被尊重的感受,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预测变量。[43]

直接效应理论和压力缓冲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解释了社会支持对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积极作用。首先,直接效应理论认为个体可以在社会支持中直接获益,因为社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儿童青少年自我认同、提升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需要,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保护和帮助,从而提升了儿童青少年自尊和自信水平。[44]同时,社会支持还能够为儿童青少年提供相应的社会资源,让他们更有信心应付突发事件,从而直接为其带来积极的社会适应结果。当儿童青少年感受到家人、朋友对自己积极的关注和支持时,他们便能够主动关注他人的情绪,同时,这种关注和认知又可以促进儿童青少年思维和智力的發展,从而使其表现出更好的适应结果。[45]此外,压力缓冲理论认为社会支持能够调节个体感受到的压力总和,从而促进了个体良好的社会适应。

根据上述理论,有研究发现父母对儿童情绪的反应会影响学龄前儿童的社会适应结果。[46]当父母对儿童发脾气、抱怨等负面情绪的表达做出惩罚性的回应,便会引起儿童的恐慌、愤怒或焦虑,使儿童在这种情境中的唤醒水平升高,继而影响儿童情绪相关社会适应的结果,并导致儿童的适应不良。相反,如果父母理解并接纳儿童的消极情绪,在生活和学习中多表达自己的积极情绪,并对儿童表达的情绪采取支持性的反应,儿童在这一情境中的唤醒水平则会有所降低。(见图3)[47]

因此,父母、教师等角色应让儿童青少年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多感受到他人对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上的支持,并以此增强父母与儿童青少年的情感联结和认同感,使儿童青少年积极应对社会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在根本上促进其社会适应进步。[48]直接效应理论和压力缓冲理论重点关注了环境对儿童社会适应结果的影响,特别是父母支持对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上述工作为儿童社会适应的积极促进及干预工作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方向,提示除儿童自身因素外,家庭环境因素同样是儿童社会适应发展重要的影响变量之一。

3. 积极的生活经历。

经验智力理论认为,个体积极的经验对其社会智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个体积极的生活经历对其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对于儿童青少年而言,积极的生活经历主要包括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担任学生干部及参与社会活动。

首先,婴幼儿阶段的积极经历(例如,接受良好的幼儿园教育)是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重要预测变量。研究发现,在适龄范围内,儿童接受的学前教育时间越长,其入学后的师生冲突、冒犯行为越少,其社会适应能力也越强。[49]其次,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与儿童青少年良好的社会适应密切相关: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社会适应水平显著低于有担任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随着担任学生干部的时间越长,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水平更好,然而,担任学生干部三年以上甚至更久则不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儿童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并无影响。因此,担任学生干部的积极经历可以提升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上限”,但并不能提升其“下限”。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能够锻炼儿童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增强其社会意识并促进其社会行为的良好发展。[50]最后,参与社会活动的经历是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研究发现,从未参与过社会活动的个体社会适应水平显著低于有参与经历的个体。同样,在不良适应行为中,这一因素的作用并不显著。同时,也有研究证明积极的经历会改变儿童的大脑,从而促进其适应能力的发展与进步。[51]

(三)儿童青少年良好社会适应发展的机制

社会环境与个体的交互是一种持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个体的社会适应也是在自身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的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结合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发展的制约及促进因素,我们认为,儿童青少年良好社会适应发展的机制即在个体内部心理资源及外部优势资源的作用下,自我适应和社会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其中,内部心理资源包括自我意识和人格因素,外部优势资源包括社会支持和积极经历。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儿童青少年便可以实现自我与社会环境互动的和谐统一。

首先,认知适应理论解释了个体因素在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发展中的作用。该理论认为,大多数人对自身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持有一种不精确的知觉,在社会压力或刺激环境下,这种积极知觉是应对社会压力事件重要的心理资源,是个体在压力或应激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社会适应的关键因素。[52]据此,个体在应对社会适应的过程中存在三个心理过程:了解社会事件,乐观地看待事件,最终通过提升对事件的控制感而增强适应能力。这一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个体的人格特质、自我意识对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作用:当自身所处社会环境出现变化或突发事件时,具有高紧张性、忧虑性、怀疑性人格特质的个体往往较为消极和悲观;而具有较好人格特质的儿童青少年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事件,继而进一步对事件建立合理的控制感和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并促进社会适应的良性循环。

其次,以父母为核心的家庭支持及社会支持是儿童青少年积极进行社会适应的优势外部资源,对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随着积极心理学发展观的兴起,研究者认为良好的社会适应既需要儿童青少年自身内在的发展,又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帮助和促进。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家庭是对儿童青少年发展影响最大的微观系统,家庭成员的亲密度、沟通等指标与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紧密相关。因此,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健康发展需要减少家庭环境的阻碍作用,并增强良好教养、家庭沟通及父母支持带来的积极作用。

通过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发展影响机制的探讨,可以发现未成年人社会适应发展中的内在心理资源、早期风险和保护性因素,对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发展、教育及后续的积极养育和干预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促进与干预

(一)校园课程中的社会适应促进

通过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及机制可知,校园是未成年人社会适应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园(校)本课程中体现和增加社会适应的内容势在必行。

首先,幼儿园课程包括了社会、健康、科学、语言和艺术五大领域,其中,社会或健康领域的课程是衔接和承载社会适应促进较好的途径。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可以将低龄儿童的社会适应促进有效地融入课堂和游戏当中。指南中明确要求:“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这其中包括了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3~6岁幼儿应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例如能够较快地融入新的环境,与其他幼儿和谐相处。”幼儿园阶段的课程应设立相应的情境,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化”并尊重他人,使其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例如《3~4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教师指导手册》中介绍了小班幼儿社会领域主题活动“我的新朋友”——在教师的指導下,幼儿可以带着自己的照片向大家自我介绍,并结交新的朋友,以此帮助幼儿适应集体学习生活,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53]

其次,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需将社会适应教育带入课堂。根据《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指导纲要(2019年修订)》等文件精神,2020年由辽宁省教育厅审定通过的“人与社会”地方课程走入校园,将更多的社会适应元素与知识纳入了中小学心理健康义务教育课程中。例如“课堂规范需遵守”一课中为低年级小学生具体介绍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礼貌和秩序规范,具体包括向老师问好、上课时认真听讲、教师提问后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后与教师说“再见”等内容。通过熟悉的校园生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规范,促进其社会适应的发展进步。

(二)家庭训练中的社会适应干预

结合前文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机制中家庭支持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以家庭为主体的培养或促进课程将比强制收容、劳改等方式更为有效。根据这一结论,研究者开始关注改变父母的行为或教养方式以达到帮助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发展的目的,这里以积极教养课程 (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 Triple P)和父母管理训练 (Parent Management Training Oregon Model,PMTO)为例,进行介绍。

积极教养课程是一项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行为原理的综合、多层次父母教养干预系统,[54]适用于0~16岁儿童青少年家庭,其目标在于通过帮助父母掌握有效的教养策略,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家庭教养环境,预防问题行为的产生,从而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发展。[55]课程包括创建安全有趣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坚定的管教、拥有现实的期望和照顾自己五项基本原则内容。基于上述原则,课程提供了多项父母教养的核心技能和养育策略。例如,“鼓励良好行为”策略中,通过教授父母描述性表扬、给予孩子关注和提供有趣的活动等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儿童青少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相对提升了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影响机制模型中的内部心理资源,来达到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进步的目的;“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策略中具体包括了陪伴、交谈、用肢体语言表达爱等内容,相对提升了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影响机制模型中的外部优势资源,通过提升家庭亲密度提升了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项目在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至2013年,约有116篇文献评估了课程的有效性,证明了课程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指导意义。[56]在应用方面,有学者使用正面教养课程对1~3年级中国小学生及其父母进行干预培训,结果发现,干预不仅改善了父母日常的教养行为,也提高了父母教养信心,降低了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父母管理训练是针对5~12岁儿童社会适应不良和行为问题,对其父母和家庭功能进行干预的一套课程。[57]课程共有14个模块,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课程包括设定明确的规则、积极参与家庭活动、帮助和鼓励儿童解决困难、主动关注儿童在家庭外环境中的适应情况等内容。[58]训练课程中的五个核心要素为合理的界限设定、有技巧的鼓励、监督、问题解决和父母积极参与。例如“情绪反应”课程帮助父母教授孩子控制情绪反应的新方法,强调帮助孩子接受自己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并使其学会如何应对它们,而不是被这些情绪所控制。这一方法的建立和学习对应了提升了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影响机制模型中自我调节的作用。通过接纳并合理调节自身的情绪,儿童青少年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并积极应对社会环境中的挑战。另外,“建立统一教养阵线”课程能够帮助不同的养育者建立相同的目标,实现更好的协作与配合,可以有效地改善由较低父母文化水平及隔辈养育对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发展所造成的阻碍现象。对于课程效果的评价,可以使用儿童青少年与抚养者在共同生活中成功合作/沟通的比率进行统计,以此衡量家庭功能、亲子沟通及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优化量。

五、未来研究展望

聚焦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积极发展,就要充分利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积极预测、引导和促进未成年人的行为和心理健康发展,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水平。但是,目前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这一科学问题仍存在概念及测量工具不统一、缺少学前领域的统一课程及整合类研究等问题。因此,基于目前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本研究)提出以下未来研究展望。

第一,编制具有新时代背景的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测量工具。作为具有时代背景特点的概念,社会适应的内涵在不同群体、不同时间、不同文化背景中也会发展和变化。例如,Z世代(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儿童青少年是受到互联网、即时通信、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一代人,因此,在确定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统一概念的基础之上,应将新时代背景元素纳入社会适应测量。例如,目前很多城市高校课堂已实现无纸化学习,全部使用平板或电脑进行学习和测试,那么在儿童青少年时期个体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和适应也是其整体社会适应的重要环节。因此,未来研究可以结合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儿童青少年成长及发展的新特点,进一步完善我国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评价体系。

第二,积极开发适用于学前儿童社会适应促进的课程。积极心理学认为,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是一个开放、融合的过程,其中既有冲突矛盾,也有自我修补和完善。重视未成年人的“积极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减少儿童内外化问题的产生,更是在综合層面上挖掘其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环境中的优势资源,以此在根本上促进他们的社会适应。然而,以往对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多从消极结果出发,寻找其不利处境因素或消极影响因子,再进行干预和改善,忽略了个体早期自身的保护性和促进性因子。根据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制可知,儿童早期的个体及认知因素是其社会适应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保护伞,因此,重视儿童早期社会适应积极因素的挖掘,尽快统合儿童早期社会适应的促进性因子,并形成系统的、适用于学前儿童的干预或训练方案,是未来儿童社会适应实践工作的重点。

第三,未来研究应整合社会适应的发展与积极促进研究,构建基于本土文化的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理论及教育活动。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促进及其教育是一项整合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的科研和教育活动。从积极促进的维度而言,可涵盖家庭、学校、社区等多方面的儿童社会适应促进活动;从促进的途径而言,可以包括家庭冲突处理、学业适应素质训练、心理适应的辅导和咨询等多种形式。为此,未来研究应根据相关理论基础,结合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发展动态,将综合维度、多种环境和多种途径纳入未成年人社会适应的发展与促进研究过程当中,形成纵向、持续、动态的教育活动体系。

总之,对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研究整合要以构建新时代背景下的理论为前提,编制适用性强、具有时代背景的本土化测量工具和干预课程。对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实践要以理论为指导,并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教育方法进行家园共育式培养,最终为我国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发展和促进服务。

注释:

①感觉寻求指个体为了获得变化的、新奇的、复杂的、强烈的感觉体验,宁愿承担一定的身体、社会、经济或法律方面的风险而从事某些活动的愿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068.

[2]邹泓,余益兵,周晖,等.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的理论模型建构与验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65-72.

[3]WORLE M, PAULUS M. Normative foundations of reciprocity in preschooler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2019(188):1-19.

[4]傅鑫媛,方秀英,寇彧.自我控制可以抵御不良示范性規范对初中生环保行为的影响吗?[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32(1):106-113.

[5]陈建文,王滔.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2(4):90-94.

[6]POWELL D, DUNLAP G, FOX L.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for the challenging behaviors of toddlers and preschoolers[J].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2006,19(1):25-35.

[7]GALINARI L S, COSTA R C S, KOMATSU A V, et al. Social maladjustment and criminal behavior pattern changes in adolescents in conflict with the law[J]. Paidéia,2020(30):e3040.

[8]于涛.小学低年级学生学校适应早期预测因素和保护性因素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16-17.

[9]林琳.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与行为状况及其与学业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21-22.

[10]JOHSON C, IRONSMITH C M, MICHAEL P G. Peer acceptance and social adjustment in preschool and kindergarten[J].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2000,27(4):207-212.

[11]何宏灵,凤欣玲,代乃利,等.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5):837-840.

[12]石淑华,吴静,张建端,等.武汉市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8):924-925.

[13]JEFFREY G P, STEVEN R A. Peer relations and later personal adjustment: Are low?鄄accepted children at risk?[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7,102(3):357-389.

[14]DUCK S. Friends, for life: the psychology of close relationships[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83:115.

[15]易欢琼, 张晋碚,陈学彬,等.广州市7~12岁儿童适应行为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9,20(4):286.

[16][39]马世超.我国儿童青少年人格特征:全国常模制定,等值跨阶段发展特点及人格类型划分[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6:98.

[17]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29-36.

[18][23][50]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28-96.

[19]HAYASHI C, OGATA S, TANAKA H, et al. The differential heritability of social adjustment by sex[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1,18(2):1-15.

[20]聂衍刚,林崇德,彭以松,等.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特点[J].心理学报,2008,40(9):1013-1020.

[21]KATHRYN M L, ANTONIUS H N C.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the priority of perceived statu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J]. Social development,2010,19(1):130-147.

[22]李冬梅,雷雳,邹泓.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5(2):150-156.

[24]林爽,刘文,王薇薇,等.成熟对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21,29(6):1042-1055.

[25]BELSKY J, PLUESS M, WIDAMAN K F. Confirmatory and competitive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gene?鄄environment interaction hypotheses[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13,54(10):1135-1143.

[26]夏敏,梁宗保,张光珍,等.气质与父母养育对儿童社会适应的交互作用:代表性理论及其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17,25(5):837-845.

[27]朱晶晶,杨婷婷,翁婉涓,等.中班幼儿社交回避与社会适应:母亲心理控制的调节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2020,310(10):17-29.

[28]方曉义.青少年的吸烟饮酒行为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2(2):49-53.

[29]张履祥.学业成绩与智力和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0(05):28-32.

[30]孔国忠.初中生智力因素和人格特征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阴山学刊,1998(03):100-106.

[31]刘广珠,周静.人格特征影响学业成绩的多元回归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03):304-305.

[32]刘方,刘文,于腾旭.基于气质视角的情绪调节与儿童问题行为[J].心理科学进展,2019,27(4):80-90.

[33]洪琦.学龄前儿童适应行为发展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8):2504-2505.

[34]孙怡,姜露,龚扬.家庭养育方式对幼儿人格及社会适应性的影响[J].基础教育,2020,17(6):79-89.

[35]SOWISLO J F, ORTH U. Does low?鄄self?鄄esteem predict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 meta?鄄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studie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2013,139(1):213-240.

[36]JING H, ZHANG G L, CHARLES C, et al. Proactive personality and cross?鄄cultural adjustment: The mediating role of adjustment self?鄄efficacy[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2020,10(4):817-835.

[37]TANGENY J P, BAUMEISTER R F, BOONE A L. High self?鄄control predicts good adjustment, less pathology, better grades, and interpersonal succes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4,72(2):271-324.

[38]宋辉,杨丽珠.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65-70.

[40]张萍,梁宗保,陈会昌,等.儿童4岁时的自我控制对其7岁及11岁社会适应的预测[J].心理科学,2014,37(6):1359-1365.

[41]KASSIS W, ARTZ S, SCAMBOR C, et al. Finding the way out: a non?鄄dichotomous understanding of violence and depression resilience of adolescents who are exposed to family violence[J]. Child Abuse & Neglect,2013,37(2):181-199.

[42]王博晨,金灿灿,赵宝宝.青少年家庭功能、人际适应和网络欺凌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0,36(4):469-476.

[43]DEMARAY M K, CHRISTINE K M. Critical level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ssociated with student adjustment[J].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2002,17(3):213-241.

[44]陈立芳,马绍斌,范存欣.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结构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3):266-268.

[45]孙宇,徐敏.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35(10):7-12.

[46]梁宗保,张光珍,陈会昌,等.父母元情绪理念、情绪表达与儿童社会能力的关系[J].心理学报,2012,44(2):199-210.

[47]胡瑞,梁宗保,张光珍,等.情绪教养视角:父母元情绪理念与儿童心理社会适应[J].心理科学进展,2017,25(4):599-608.

[48]YAN D, WANG H F, LUAN F, et al. How children feel matters: teacher?鄄student relationship as an indirect role between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social adjustment[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1(11):1-9.

[49]李大维.学前教育經历、家庭环境特点与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关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26-31.

[51]KAUR S. Positive life experiences growth of child’s brai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disciplinary,2021,6(1):221-225.

[52]TAYLOR S E, KEMENY M E, REED G M, et al. Psychological resources, positive illusions and health[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99-109.

[53]杨丽珠.3~4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教师指导手册[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05-107.

[54]刘洋,郭明春.父母积极教养课程及其在中国的社会和文化适应[J].心理科学,2020,43(6):1376-1383.

[55]SANDERS M R. Triple P?鄄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 a population approach to promoting competent parenting[J]. Australian e?鄄Journa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Mental Health,2003,2(3):127-143.

[56]GUO M C, MORAWSK A, SANDERS M 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group triple P with Chinese parents in mainland China[J]. Behavior Modification,2016,40(6):825-851.

[57]FORGATCH M S, DEGARMO D S. Parenting through change: An effective prevention program for single mothers[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9,67(5):711-724.

[58]PATTERSON G 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PMTO models[J]. The Behavior Therapist,2005,28(2):25-32.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romotion of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

Weiwei Wang, Wen Liu, Yining Wang

(Psychology College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China)

Abstract: Social adjustment is the adaptation process of individual to conform to the prevailing system of norms and values in the society environment. Social adjustment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evelopment. Positive social adjustment can not only help them to interact with the social environment well, but also promote them to actively adapt to the social life. The restraining and promoting factors of social adjustment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 in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social adjust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urther, influence mechanism models were suggested. Moreover, suggestions of further researches in the field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ocial adjustment were proposed, which included developing the questionnaire according to the new background, developing training course for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adaptation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having special need, and constructing the theory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ocial adjustment based on domestic culture.

Key words: social adjustment, children’s development, adolescents’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社会适应儿童发展
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与社会网络协同模拟框架研究
幼儿园环境与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之我见
关于“男孩危机”现象的调查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刍议社会退缩幼儿社会适应的状况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我国儿童户外游戏发展现状及国外经验的启示
从积极视角探讨视频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基于Android平台的执行功能评测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