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绘本资源,助力道德与法治教学

2021-12-19吴小妹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绘本资源道德与法治

吴小妹

摘  要: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要求充分挖掘和利用图书资源,图画书作为一种新兴而独特的图书资源,能够为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内容带来更加丰富、形象化、多元化的解读。本文从巧用绘本资源的三个方面:一是让绘本真正链接生活;二是让绘本唤起学生的个性体验;三是让绘本引领多边对话,为道德与法治教学话题提供情境,助力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好地帮助儿童找到真善美的钥匙。

关键词: 绘本资源;道德与法治;链接生活

绘本是近些年来深受儿童甚至成人喜欢的一种图文结合的叙事文本。图文兼备、以图为叙事主体的绘本,可以降低低年段学生阅读理解学习材料的难度,适合他们学习。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引入绘本资源,其主要作用是围绕教学内容、教学主题进行教学情境的营造,从而更好地服务德育工作,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从这一角度来说,绘本资源是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在品德课堂上巧妙地引入使用绘本,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让绘本密切联系生活

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人的自主意识,认同并践行德育要求,成为自己生活的构建者。盡管对于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活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对于学生而言更多的就是“经历”。对于学生来说,学生没有自觉整理“经历”的意识。因此教师在选择绘本话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道德发展需要,在挖掘绘本资源时理应如此,充分考虑儿童实际生活体验,多选择一些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道德案例作为绘本资源,将学生的真实生活经历提炼总结为德育素材,从而引导学生能够具有主动发现真善美的意识以及能力,从而对于道德有更深刻的了解,借用精心挖掘的绘本资源创设情境来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

如在《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中,绘本资源的应用就非常典型,几幅描述小兔子、小猴子等动物交朋友的图画,让儿童对于同伴交往有了更加直观的体会,唤起学生最初与同伴交往情况的回忆,对于刚刚步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的学生在社交方面存在一定短板,例如交往技巧缺失,性格比较内向,行为比较任性等,这就很容易被孤立、排斥,但是他们自己又很难认识到问题所在。绘本展示了这一生活现象,以供学生阅读,从而反思自己的生活,通过反思自己已有的生活,获得交往经验,学会交往。一般来说,真实的道德事件中呈现出来了的道德问题、道德矛盾等所带来的情感体验会更加触动人心,德育效果往往也比较好。因此,德育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筛选以及运用需要尽量建立在一些真实的道德生活基础之上,《拉拉手,交朋友》绘本中,小猴在山羊老师的教育下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交到了好朋友。选择并运用真确的道德事件,以诱发学生切实的道德价值冲突,让学生通过思考大家不理睬小猴的原因,学会交友中相应的文明礼貌及技巧,唤起其真情实意的道德需要与情感。

又如一年级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中,可以选用绘本故事《乱作一团》作为趣味导入,内容讲到全家总动员一起寻找小仓鼠一幕时戛然而止,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故事导入教学,让学生置身于趣味情境中,容易引起共鸣:如果不学会整理房间,那么房间、生活都会乱作一团。再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有没有像故事中的主角一样曾经找不到自己的“小伙伴”,找不到时你是怎么做的?进而出示学生生活中整理情况的照片,让学生进行简单交流和思考:整理物品时,哪些需要扔掉,哪些需要分类收纳,这一环节为下面有序整理方法的学习奠定了情感体验的基础。运用绘本故事自然而然地引出已有生活,帮助学生了解绘本故事,从而将一些学生容易忽视的、注意不到的一些经验进行总结凝练,具体化为一个个可以细细感受的细节。学生在感受这些细节的同时,一些生活经验会被升华,从而帮助儿童更好地感悟生活中的一些内涵、意义。

二、让绘本唤起学生的个性体验

道德来自于生活,同时也离不开生活,可以说没有生活,所有道德生成的基础就会丧失。不过儿童年纪一般较小,生活经验十分有限,这种情况下,引入绘本资源,对于学生的生活体验是一个丰富以及拓展。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引导,来让学生具有共情心以及换位思考意识,从而帮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绘本中故事内涵和意义。当然,也可以在情境来创设活动中利用好绘本资源,在一定的情境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绘本故事时,绝对不能够满足于或者止步于简单讲述绘本故事这一层面,而是要求学生在理解绘本故事内容基础之上,将德育教学内容与绘本故事进行融合以及联系,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认识真实世界,从而规范、约束、引导学生生活态度以及具体行为。

如在《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15课《快乐过新年》中,在指导学生理解传统的新年时,可以用绘本故事《团圆》,这一个故事的主题是讲述农村儿童过新年全家团聚的故事,传统新年习俗很多,包括了美食饺子,风俗走亲戚等很多的传统新年习俗。绘本中浓浓的团聚亲情和淡淡的离别思绪,给学生带来了春节独特的感受。这样在教学中将传统新年的习俗穿插在绘本故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新春佳节的情感体验,以引导学生的体验更具“中国年”的特色。

又如在《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11课《别伤着自己》中,教师在教学“危险是怎样发生的”栏目时,教师先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狗伤人的问题,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很多事情原本安全,但有时会因我们处理不当而有危险。教师顺势可选取绘本《煎锅起火了》,利用绘本创设活动,让学生圈出自己认为“不可以”做的地方,并讨论为什么不可以做?这样通过了解牛皮兔总做危险的事,引导学生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有效地将绘本内涵转化为学生的自我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案例中反思,让学生初步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从而有效地提高自己保护意识。

三、让绘本充当对话沟通的桥梁

绘本的有效应用,不仅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还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回归实践活动,从而彰显教育价值。因此教师要超越简单的看图说故事思路,引导学生与图中人物进行心灵对话;同时,故事与图画能够留给学生思维上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抒发心声。以实现学生真正的生活意义上的通达。

如在《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2课《周末巧安排》中,教师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呈现绘本“小宝,不可以”。生活是德育课程学习的基础,让学生通过绘本可以反思自己的行为,通过交流和分享,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可以”,引导学生与图中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分析哪些是真的不可以,哪些是可以商量的,哪些是有条件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会与家长积极沟通,安排好周末生活。最后一个绘本插图还提出了一个开放的问题。小男孩儿的这个疑问实际上反映了大多数学生的心声和疑惑,周末在家时,“我”为什么总要受到诸多限制?这个问题值得思考。要想解决冲突,家长和孩子需要坐下来共同制订一份周末计划,商定周末计划。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无须全盘授予,而是相机诱导,讲究“留白”艺术,善于建构并利用德育故事中的“阴晴圆缺”,引导学生抒发心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对家长体系进行自主建构,使其形成内在德行。在教学中,善于用好绘本故事,围绕故事内容以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启发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对于绘本的故事的意义有更多的领会。有助于学生活学活用以及学以致用,用所学到的知识引领自己的现实活动,促进自身人格、心理的更加健全。

绘本故事的情节以及内容就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通过将绘本故事与教学方案进行有机融合,不仅仅可以引起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兴趣以及思考,同时也可以成为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桥梁,学生在对于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回忆分析的同时,也可以根据所学到的故事以及道理进行一个复盘和反思,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绘本故事中的生活以及相关人物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标杆和参照物,学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對比故事中的一些人物,并产生相应的情感联系,获得生活上的共鸣,按照绘本故事中的正确行为来要求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走向更好的未来。绘本故事的道德意义需要贯穿到孩子的过去,并成为了联系当下以及未来的载体,呈现与绽放出来应有的价值。

曹文轩提出:“文学的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好的绘本往往表达了人类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与追求。当然,这并不是说阅读了绘本的儿童就一定能够具有良好的道德,就一定能够从绘本中汲取养分,形成健全的人格,但是大概率来看,如果儿童能够经常阅读绘本故事,从中获得精神财富,那么就更加容易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性格会更加积极乐观,能够具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具有更加坚韧的品质。因此,充分利用绘本资源,能助力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儿童找到真善美的钥匙。

参考文献:

[1]方峥嵘.追寻绘本在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效益[J].小学教学研究,2015(17):31-32.

[2]郭雯霞.图画书在品德教学中的妙用——以部分台湾小学生活、社会教师用书对图画书的导入为例[J].中小学德育,2013(05):68-72.

[3]李西顺,李瑞玲.故事留白:德育课教学风格的新视域[J].中国教育学刊,2011(06):67-69.

猜你喜欢

绘本资源道德与法治
谈新版PEP小学英语教材中语音板块教学新举措
在绘本资源中浸润在绘本阅读中起航
利用绘本资源,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
借力打力巧用绘本
选择性使用绘本资源,引领幼儿早期阅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运用绘本激活课堂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