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开放大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策略研究*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

2021-12-14马晓静唐艳华

新疆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学材料教学资源学习者

马晓静 唐艳华

(新疆开放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引言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为学习者数字化自主学习设计并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教学材料,主要以文本、视频、音频等形式混合呈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已突破“教学材料”的界限,扩展到教学软件、教学平台、虚拟实验室等教学工具。新疆开放大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目前主要有三类:一是数字化教学材料,以文本、视频形式存储和使用;二是教学软件,如会计模拟软件;三是教学平台,有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新疆开放大学一体化学习平台、新疆终身学习网等。

新疆开放大学担负推动新疆在线教育和终身教育发展的社会使命,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实现这一使命的核心要素。为满足学习者的需求,集合新疆开放大学系统内外力量共建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成为必然的趋势和途径。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视角,对新疆开放大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策略。

一、资源基础理论概述

(一)核心理念

资源基础理论产生并兴起于西方20世纪80年代,是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沿袭了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目标,即组织如何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资源基础理论研究组织或者业务单元层面可控的要素,但并非脱离外部环境。图1表明,资源基础理论的模型与竞争优势的环境模型之间具有互补性。资源基础理论对于组织致力于创造、整合自身资源,挖掘资源潜力,激发资源价值,以资源禀赋差异建立组织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图1 基于资源的模型与竞争优势的环境模型的关系

(二)资源内涵及属性

Barney(1991)认为企业资源是“企业控制的能够使一个企业制定和执行提高其效率和效益的战略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流程、企业属性、信息、知识等。用传统战略分析的语言描述,企业资源就是企业在制定和执行其战略时可利用的力量。”Barney阐释了企业资源的广义内涵,它包括狭义资源(一般与资产同义)、能力、知识等要素。

Barney(1991)认为能为组织带来持续竞争优势潜力的资源是依次具有以下四个属性的异质性资源,即有价值的资源、稀缺的资源、不完全可模仿的资源、不可替代的资源。当组织以异质性资源为基础制定提高组织有效性的战略时,这些资源便体现出了价值。这些资源是其他组织难以获取的资源,模仿或者替代它们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三)VRIO分析

Barney(1995)提出了VRIO 分析(图2),是对他1991年提出的资源四个属性理论的调整。VRIO分析对组织所拥有的异质性资源提出了四个问题,即价值问题、稀有问题、难以模仿问题、组织问题。VRIO分析与资源属性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研究的视角由资源本身转向了对资源的组织与管理。Barney(1995)认为只有对有价值、稀缺且难以模仿的资源进行组织利用,才能将这些资源变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

图2 VRIO框架

二、基于资源属性的新疆开放大学共建共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分析

新疆开放大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是集合系统内外各方力量共建共享。新疆开放大学是国家开放大学全国办学体系的一分子,其系统由1所省级、15 所地州市级开放大学及63 所县级学习中心、3 所行业办学单位组成。系统外首先包括这一办学体系中的其他成员,此外,有普通高校、信息技术公司等。共建共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可模仿的、不可替代的异质性资源,是新疆开放大学为学习型社会做出贡献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

(一)有价值的资源

共建共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有价值的资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服务于社会。新疆开放大学是一所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成人高等学校,教育类型包括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终身学习等。学习者的地域、行业范围宽广,年龄段多样,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需求较大。共建共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数量上充裕;内容上为学习者既提供统一的教学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又提供切合他们所在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现状的教学资源,帮助他们提升职业技能。

2.降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成本,提高利用率。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需投入软硬件要素。软件要素如知识,来自于教师、信息化专业人才及技术人员;硬件要素如摄像机、录播室、智慧教室等。共建,能够利用好系统内外各方的软硬件要素,降低单一建设主体的建设成本、多主体自建的重复建设成本。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内容、形式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共享,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发挥资源的价值,降低时效性风险。

(二)稀缺的资源

共建共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优质性、整体性的特点,是稀缺的资源。

共建共享能发挥各主体的系统、技术、师资等优势,取长补短,保证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质性。共建共享主体共同对教学材料、教学软件、教学平台等各模块统筹规划与设计。教学平台是教学材料的载体及共享的主要途径,其功能设计,不仅考虑现有的教学需要同时要考虑未来的发展空间。教学软件与教学材料相互匹配支撑。共建共享提高了各模块间的适配度,使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整体性。

(三)不完全可模仿的资源

共建共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路径依赖性和因果模糊性,是不完全可模仿的资源。

路径依赖性是指组织的资源产生于某种特定的历史或机制,其他组织难以模仿。共建共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路径依赖于新疆开放大学系统办学所形成的文化。系统各成员在共同的目标下,经历了共同的成长、发展历史,形成了教育教学上相互支撑、协作共赢的文化。因果模糊性是指资源与组织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模糊,其他组织难以知道应模仿哪些资源。共建共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资源的集聚与整合、积累与沉淀的成果,它与新疆开放大学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关系未经清晰地分析与论证,其他组织难以确定是否模仿。

(四)不可替代的资源

共建共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不可替代的资源。

首先,这一资源是对知识的整合与创新。共建共享并非是对已有知识进行简单的数字化处理,而是依据社会环境及学习者的需求、重视学习者获取知识的绩效、融合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对已有知识的整合与创新。其次,这一资源是协同与优化的成果。共建共享的各主体具有不同的技术、文化背景,存在着异质性和互补性,他们在相互影响、学习的基础上共建共享,比传统的合作关系产生更大的协同、优化效应。

三、新疆开放大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

新疆开放大学自2018 年起即有规划地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截至目前,已建200 多门学历教育课程、1.9 万余集非学历教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会计模拟软件应用于会计学专业的实践环节,一体化学习平台和终身学习网服务于系统内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及新疆区域内的终身学习。尽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初见成效,但在共建共享主体、客体、机制方面尚存在问题。

(一)共建共享主体方面

1.共建共享意识不强

调研发现,系统内有53.7%的管理者仍认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由国家开放大学和省级开放大学提供,并习惯以旁观者的角度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出建议,却未能充分地认识到自身也是共建共享的主体。共建共享意识不强,缺乏凝聚力。

2.共建共享参与度不高

自2018年至今,系统内参与新疆开放大学数字化教学材料建设的情况表明(图3),除省校外,地州市级开放大学参与数字化教学材料建设的类别中,占比最高的是文本材料建设(包括课程教学文件、教学辅导等),其次是课程系统的数字化材料建设(包括系列微课、配套题库等),最后是视频材料建设(包括微课、直播课等)。参与各类数字化教学材料的程度按地州市级开放大学、县级学习中心、行业办学单位的顺序逐渐降低。

图3 系统内参与数字化教学材料建设情况

系统外有个别其他省开放大学,以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为载体共建共享数字化教学材料。此外,教学软件、教学平台及24%的课程数字化教学材料的建设外包给合作公司或信息技术公司。整体而言,系统内外参与共建共享的程度不高。

3.共建共享积极性不够

系统内一些教师、技术人员对新疆开放大学担负的使命认识不足,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新疆开放大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中的核心地位认识不足,对数字化教学资源逐步发展为社会化具有“免费”“开放”特性的开放教育资源(OER)的趋势认识不足,从而不能将“互联网+教育”的理念深入融入工作中,弱化了共建共享的积极性。

(二)共建共享客体方面

1.数字化教学材料

数字化教学材料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知识关联度不高。如学历教育的各课程数字化教学材料是独立的,未能与先修课程等相关课程关联;未打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数字化教学材料之间的关系。二是授课模式传统。绝大部分微课、直播课缺乏建构主义理念,采取传统讲授型模式。三是形式固化。在建设方案中对教学材料的格式、时长、字数等做了限制,不利于创新性思维的发挥,难以满足学习者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2.教学软件与教学平台

学历教育目前仅在会计学专业中有虚拟仿真教学软件,非学历教育均缺乏教学软件。

新疆开放大学一体化学习平台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行为统计功能、数据调研与分析功能不够健全,还不能为共建共享决策提供依据。二是便捷性不够。如课程教学功能的模块设置不够简洁明了。三是开源性程度低,不利于进一步推进共建共享。此外,基于移动设备如手机APP或网络客户端的教学平台建设不够完善。

(三)共建共享机制方面

共建共享机制不够健全。一是共建共享组织结构不明确,系统内外共建共享主体的职责不清晰,任务难以分解落实。二是共建共享的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系统内缺乏共商气氛,对共建共享的认同感不强。系统外对社会需求、潜在学习者的敏锐度不高,不能准确地把握共建共享客体的建设方向;对普通高校、企业、行业等缺乏调研,共建共享中不能更好地利用社会力量。

四、基于VRIO 分析中“组织问题”视角的新疆开放大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策略

VRIO 分析中,Barney 将资源属性的“不完全可模仿性”“不可替代性”合并为“难以模仿问题”。因此,VRIO中的“价值问题”“稀有问题”“难以模仿问题”,与资源的四个属性一致,而“组织问题”是他提出的资源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来源的第四个条件。基于VRIO 分析中“组织问题”的视角,提出新疆开放大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策略。

(一)共建共享主客体策略:开放与创新

共建共享主体的开放,是拓宽共建共享主体的范围。系统内各县、乡镇、行业基层办学单位应提高共建共享的参与度,发挥了解基层、行业状况及学习者需求的优势。系统外社会力量应延展到普通高校、企业、社区等,与它们构建联盟。此外,将学习者个体加入共建共享主体中。他们可对数字化教学材料适当地编辑、评价,如推荐新资源、发表学习心得、打分;也可建立学习小组,分享个人的知识与经验。

共建共享客体的创新,是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创新。从宏观层面上,为探索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合发展,满足地方需求,应建设新的专业、课程、项目的数字化教学材料;对于实操性强的专业、课程应加大教学软件、虚拟实验室的建设数量;基于“流程再造”理念设计与完善教学平台的功能。从微观层面上,数字化教学材料的具体设计应突破现有的模式。如教学材料的内容设计考虑知识的进阶关系,形式设计多样,授课模式设计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理念。此外,积极探索并逐步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个性化定制。

(二)共建共享环境策略:组织结构和技术系统

1.共建共享的组织结构。新疆开放大学系统内实行“两级统筹、四级办学”的体制,省校对系统内其他成员有教学指导权无行政命令权,系统内是松散式的耦合结构。这种结构下,应优化系统内各成员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部门的共建共享协调与交流机制,深化协同关系。系统外,宏观层面上使适合跨组织资源整合的网络化组织结构更加清晰,各方签署共建共享协议以明确任务、加强管理;中观层面上完善团队、项目组的功能,充分发挥其灵活应变的优势聚合各类人才;微观层面上建立基于共同兴趣和认同感的网络虚拟知识社群组织,发挥专业化、创新性的优势。

2.共建共享的技术系统。技术系统应消除共建共享的技术障碍,使资源建设者易于操作;使用者易于资源浏览、检索。技术系统应具有大数据管理功能。利用这一功能,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及状况、资源使用的评价与反馈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挖掘信息,为共建共享决策提供依据;利用这一功能,对相互独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结合点进行整合;利用这一功能,对量大内容杂的社会数字化教学资源,提炼出适配的资源形式和类别引进。

(三)共建共享激励策略:内在驱动力

共建共享属于探索型工作。传统的物质奖惩的激励方式对短期行为的激励有效,但对长期行为会消减长期激励效果和扼杀创造力,不适合于探索型工作。知识共建共享动机领域的研究经常引用开源模式维基百科的案例。研究发现,编写者不计报酬的付出是因为工作带来的价值感而产生的内在驱动力的作用,如个人兴趣、利他主义等。因此,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应发挥主体内在驱动力的激励作用。

一是宣扬新疆开放大学的使命。共建共享主体对使命有了深刻的认识,则能对这项事业产生内在的认同感、价值感,从而激发工作积极性。二是构建资源共同体意识。一方面解决共建共享中的机会主义搭便车的现象。资源基础理论认为合作方的资源价值影响着合作绩效的大小,即资源共同体的价值。若疏于共建,只想共享,则会降低整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价值。另一方面弥补共建共享松散式组织结构的弊端,加强各主体的归属感,从而激发工作积极性。

结语

新疆开放大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在实现学习型社会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笔者相信,这项事业值得全系统上下、内外共同携手,为新疆开放大学数字化教学资源成为开放教育资源(OER)、为新疆在线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发展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教学材料教学资源学习者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新媒体环境下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interest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