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教育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以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为例

2021-12-14

新疆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概论专业课课程思政

解 运

(国家开放大学,北京 100039)

引言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1],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有力举措[2]。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3]。为培养适应新能源汽车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大力培养具备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富于创新等品质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素质人才[4]。由于开放教育的学生以在职成人为主,他们大多已形成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和岗位的认知观,对其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使他们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利于推动立德树人工作纵深式发展,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制造强国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一、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特点及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课程特点

新能源汽车概论是国家开放大学汽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基础、混合动力电动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节能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安全与防护等方面的概念性知识。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类型与功能、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分类与特点等相关知识,可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二)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当今时代,高校不仅承担着育才的责任,更担负着多渠道育人的使命[5]。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相应的对“有理想、有情怀、懂技能、重创新”的新能源人才也出现了较大的需求,因而对新能源汽车概论等类似的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十分必要[6]。但是,对于理工类专业来说,专业课程普遍专业性和理论性较强,实施“课程思政”容易产生“两张皮”现象,在对这类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时,应注意所采用的方式方法,要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学会求知、学会创新。

二、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内容丰富,案例众多,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实际应用范畴和最新前沿动态,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对本门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必须遵循课程教学大纲,通过学习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理论,建立智能思维,着重将科学精神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每位学生充分理解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

(一)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培养方案

理工课程中加入思政内容最忌讳生搬硬套,要使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无缝衔接,在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需将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紧密结合,既需完成课程教学目标,也要完成课程思政教育目标[7]。对于新能源汽车概论这门课程来说,需要将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价值认同。

(二)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设计

在课程内容设计过程中,本门课程分别设置了“大咖带你走进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基础”“新能源汽车分类介绍”等三个专题,用不同的主题展示给学生,强化课程育人功能。作为一门高度交叉的学科,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广,思政教育的切入点也很多。在课程设计阶段既需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因素,引导学生学习行业先进资讯,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活力。也要考虑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将各专题主要讲授内容和思政元素相对应,以此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8]。目前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点覆盖全部教学章节(下表)。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各专题主要内容和思政元素对应表

(三)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由于开放教育的学生面临比较突出的工学矛盾,面授课出勤率较低,主要通过线上学习,单纯通过线上教育或面授教学传导思政教育内容的效果均不是很理想[9]。所以,通过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强过程性辅导,注重阶段性评价,可助力“课程思政”从课堂延伸到课下,拉近课堂教学、知识体系与学生的距离。以职业道德为切入点,以引导学生如何做事为目标,通过“课程思政”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四)“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保障条件

1.提高专业课教师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的能力

新能源汽车概论作为一门“新工科”通识类课程,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对“课程思政”的效果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思政课程不同,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不仅要体现思政教育的理论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等特点,还应当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体现思政教育的实用性。这不仅要求任课教师拥有强烈的思政意识和牢固的思政理论基础,还要求教师拥有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融会贯通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深刻领会本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相互融合的重要意义,以便更有深度地完成“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在教学实施中实现思政教育的无缝衔接。

2.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一支专业背景和年龄结构合理、分工协作得当的教学团队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学团队的成员既需拥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专业课教师,也需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思政课教师。通过组建教学团队,精心研究教材,对“课程思政”进行总体设计,编写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案,建设凸显“课程思政”内涵的在线教学资源,构建思政内容与新能源汽车知识相契合的课程体系。

3.充分挖掘课程中典型的“课程思政”案例

专业课中典型案例的挖掘也是实施好“课程思政”必不可缺的一环[10]。例如,在讲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时,先讲授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现状背景,然后介绍我国的锂资源和稀土资源储备量居世界前列,而这些资源又是生产新能源汽车所用的锂电池和永磁同步电机的主要资源,以此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我国与其他国家资源储备等方面的差距,让学生了解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既是预防石油危机,也是为充分发挥我国现有优势在新能源领域赶超欧美汽车强国的有力措施,进而提升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在讲授车联网技术相关内容时,强调新能源汽车不同于传统的汽车,更多地融合了汽车、网络、通信、控制系统、数据处理、电池电机、传感器等多种新兴技术,引导学生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及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结语

新能源汽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应紧随本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开放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方式在课程实践中实施“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概论专业课课程思政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