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2016-03-31王洁

考试周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材料小学科学教学教学情境

王洁

摘 要: 科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小学科学是学龄儿童的科学启蒙课程。本文从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材料生活化、教学实践生活化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学 生活化 教学情境 教学材料 教学实践

科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反哺于生活。小学科学是学龄儿童的科学启蒙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教师要精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着力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探索欲与求知欲,引导大家熟悉客观世界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掌握现代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合作意识与环保意识。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生活化,创设生活化情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践。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激发探究兴趣

小学科学教育要和社会生活相结合,促进科学教育的生活化。在小学生中进行科学教育,必须创设生活化情境,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利用现有教材资源,并且善于从生活中发掘资源,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科学在自己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让生活中精彩纷呈的科学现象激发他们的好奇之心与好学之心,有效培养科学素质。

教学情境生活化可以打破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性,唤起思维,激发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深入实践,从而实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目标。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中要强调一个“趣”字,即注重“风趣”、激发“情趣”、培养“兴趣”。“风趣”是指教师授课语言具有幽默生动、机智巧妙的特点;“情趣”是说创设的生活化情境富有趣味,“兴趣”是指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科学课要上出趣味,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因为富有趣味的生活化情境有助于造成优良的学习心理态势和思维环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趣味盎然,劲头十足地动脑思索、探求。例如在学习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六节的“冷与热”时,为了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我将旅游时买回的一个陶砂小人玩具带进课堂。当壶中的热水浇到浸透了水的小男孩身上时,小男孩就开始撒尿了。学生欢声笑语,兴致很高,一个个好奇地问老师:“小男孩怎么会撒尿?”“撒尿为什么时断时续,时近时远?”……这些疑问促使大家进一步深入探究玩具小孩撒尿的奥妙,揭示小男孩撒尿蕴藏的“热胀冷缩”的科学道理。

二、教学材料生活化,促进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少不了实验材料,许多实验器材大多数小学生还觉得很陌生。一般小学实验器往往也难以备齐,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一些替代品。如学习四年级上册的《分离盐和水的方法》一课,要用到蒸发皿、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等,我们可以用生活中的蜡烛、铝勺、棉纱、灯架等物品替代。这些常见的生活材料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加热蒸发,使盐与水分离开来,还能减少用酒精灯的危险。

实验材料要尽量选用简便、常见、容易获得的材料,这样可以贴近学生生活,做到一物多用。如塑料吸管可以演示水的热胀冷缩,能够验证光的直线传播;利用空可乐瓶不仅能做成计时器、水槽,而且可以做成生态瓶、沙漏;气球可以证明气体的存在,也可以演示液体的热胀冷缩。这些寻常可见生活化的材料,不仅能解决学生实验仪材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变废为宝的乐趣。科学课中有许多探究活动,需要学生在课外去观察、去实践、去研究,选用学生身边的生活材料,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科学课有更多实验材料,让学生有更多探索机会。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提高科学素养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生活处处皆学问。科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实验与科考实践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特征。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追求富有科学的生活,让学生的生活充满科学性。教科版小学《科学》,选编了许多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一些教学设计采用课内学习知识、课外实践活动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科学认识与体验,完成从“知识学习”向“知识应用”过渡,最后“解决问题”,慢慢养成一种良好的科学素质。

例如学习六年级下册《考察家乡的环境》时,先学习一些自然环境的考察方法,然后布置学生实地调查家乡环境(水)污染的活动。教师可以将考察内容具体化:“学校附近的河水有没有受到污染?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要指导学生制订详细的考察计划,计划要具备这几个方面内容:考察的时间、地点、考察小组人员、考察器材(水样采集瓶、放大镜)、考察项目、检测方法、小组人员及分工、安全注意事项……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分析了家乡自然水域的污染程度、污染原因,对污染水体的治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到小区中向邻居宣传环保知识、用图片、展板等多种形式表现水污染的严重性。积极与当地有关部门进行沟通,通报考察的结果,提出改变水污染的现状的合理化建议。通过上述系列活动,同学们了解了家乡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的影响,自觉养成了环保行为和意识。

对于一些简单、易行、没有安全问题的考察活动,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行动,自行考察。例如《气温的变化》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对气温的测量与分析。考察活动为测量气温,绘制气温变化曲线统计图并分析气温变化规律。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了测量─记录─绘图—分析─初步结论─进一步研究的一个完整的探索过程,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索的生活性与开放性。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发掘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教学资源,把学生生活与科学知识有机融合起来,使小学生切实体验到科学的实用性与趣味性,让学生在生活化的科学教学中养成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好习惯,让学生在习得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实践科学,用学到的知识建构科学的生活和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徐敬标.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08).

[2]倪嘉龙.小学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A].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C].2012.

[3]丁琦.小学科学教育现状调研及对策探究[D].苏州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教学材料小学科学教学教学情境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interest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探究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思路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