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参与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探究
2021-12-10刘雪梅李运顺吴砚峰梁裕
刘雪梅 李运顺 吴砚峰 梁裕
【摘 要】本文针对职业启蒙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实践基地建设滞后、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等问题,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建立职业启蒙教育目标体系、构建逐层递进的职业启蒙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职业启蒙教育实践基地、建立职业启蒙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等措施,推进高职院校参与职业启蒙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启蒙教育 普通中学 职普融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1-0064-03
职业启蒙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肩负着培养青少年职业兴趣、职业认知,引导青少年树立职业理想与职业价值观的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支持和鼓励普通中小学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然而,当前普通教育阶段尚未建立完整的职业启蒙教育培养体系,职业启蒙课程、场所、师资、活动等资源不足、建设滞后,学生职业意识淡薄、能力薄弱导致的职业认识偏见、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基础不牢等问题突出。职业院校是职业启蒙教育开展的法定主体,如何集聚社会办学资源,推进职业启蒙教育,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个体多样化成长的教育类型,营造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氛围,是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自2012年开始探索职普融通,按照“课程纽带、基地搭建”的改革思路,集聚产教融合办学平台资源,联合行业企业与普通中学通过“课程共设、基地共建、教材共编、师资共建、活动共参”深度融合,建立职业院校参与职业启蒙教育资源保障机制,构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职业体验活动课程、职业素养必修课程、职业拓展项目课程、职业理想课程等逐层递进的职业启蒙教育课程模块体系,加强职普常态化交流合作,实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职业启蒙教育实践操作方案,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一、职业启蒙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职业启蒙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当前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较为滞后,职业启蒙教育成效不佳,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清晰、合理的职业启蒙教育课程体系,缺乏稳定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缺乏固定的、职业化的职业体验场所等。个别普通中小学开设职业体验课程较零散、不成体系,职业体验活动通过一些劳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来实现,同时职业院校参与职业启蒙教育的理论基础、实现路径及策略等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学生在片面、零散的课程中对职业的认知、职业教育的认知是碎片化的。职业启蒙教育对中小学生未来职业选择与职业价值观的塑造功能尚未得到明显体现。
第二,职业启蒙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当前,社会上职业启蒙教育的资源共享意识淡薄,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职业启蒙教育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尤其是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主体责任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职业启蒙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滞后,仅停留在浅层次的跨校指导,没有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运行管理制度。
第三,职业启蒙教育资源庞杂、分散、整合能力不足。职业启蒙教育资源是指一切可以服务于职业启蒙教育发展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信息资源的总和。职业启蒙教育资源整合就是最大限度地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配置调整,追求社会效益上资源结构利益的最大化。它是多个职业启蒙教育参与主体互动、分享并利用职业启蒙教育资源来优化主体内外部生存环境以获取最大利益的过程。当前,职业启蒙教育资源庞杂、分散,职业启蒙教育参与主体的整合能力不足,导致出现政策导向不明确、参与主体不明确、行动路径不明确等。职业启蒙教育资源整合的多主体特征表明,资源整合的关键是职业院校、普通学校、行业企业等多个参与主体构建一种协调的合理的资源共建共享关系。
二、高职院校参与职业启蒙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建立职业启蒙教育目标体系
职业院校具备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资源优势,可以弥补普通教育开展职业启蒙教育面临的课程、师资、场所等方面的资源短板。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秉承大职教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理念,遵循“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和“基础教育的职业性”特质,联合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在调查当前广西普通初中、高中学生职业启蒙教育现状、困境与需求的基础上,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从职业规划、职业体验、职业素养、职业拓展、职业理想五个维度构建五个逐层递进的职业启蒙教育目標体系,帮助青少年了解职业类型特点、培养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引导职业选择、树立劳动光荣理念。如表1所示。
职业启蒙教育目标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职业启蒙教育目标的逐层递进顶层设计,可以帮助普通中学学生在认知自我、了解常见职业的基础上选择性地进行职业启蒙教育,还可以夯实职业体系建设的职业预备教育基础,扩大职业教育影响力,延伸职业院校的办学空间至普通教育类型,有利于促进普职体系融通、层次结构合理、路径灵活多样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二)建立逐层递进的职业启蒙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规划、职业体验、职业素养、职业拓展、职业理想目标体系,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南宁市第十四中学、河池市宜州区山谷高级中学等,以及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开发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职业体验活动课程、职业素养必修课程、职业拓展项目课程、职业理想课程,构建专门的、渐进的、阶梯式的五个阶段职业启蒙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
1.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基础,以讲座、报告的形式,在河池市宜州区山谷高级中学等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内容包括常见职业类型及特点、职业教育政策、优秀校友典型案例等。主要开展适合学生发展的生涯教育活动,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个人与社会间的关系,了解新时代技能型社会建设和不同职业素养要求,引导学生自我认知,培养职业规划、生涯决策和自我管理能力。
2.职业体验活动课程
职业体验活动课程以活动为载体,旨在将科普、生活、学习、娱乐融为一体,通过让学生参观、体验适合其认知特点的真实职业情境和岗位全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职业知识,掌握职业能力,形成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一方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茶树栽培、茶叶加工、现代农业技术、农产品冷链物流、智能制造、艺术传媒、大数据、商贸、康养等九大专业群特色优势,依托茶叶、酒店、烹饪、汽车、康养、艺术设计等专业群实训基地,面向南宁市第十四中学、河池市宜州区山谷高级中学等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另一方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企业依托职业启蒙教育素养必修课程,在南宁市第十四中学、河池市宜州区山谷高级中学等16所普通中学建立职业启蒙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职业与劳动,感受职业世界的丰富。
3.职业素养必修课程
职业素养必修课程以中小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与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结合其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学习职业素养课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某种职业劳动基本技能,探索和寻找符合自己发展需求的教育类型与职业类别。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利用专业办学资源,以必修课的形式在南宁市第十四中学等普通中学开设茶艺、烘焙、定格动画、摄影、果蔬种植、家政等课程,将技术技能教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在培养学生基本职业人文素养和职业通用能力的同时,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和职业的魅力,有意识引导并升华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播下“技能梦想”的种子。如烘焙课程中的糕点制作,让学生在美食制作中接受文化熏陶,在亲力亲为中享受劳动幸福,在课程浸润中体验合作与分享。同时将烘焙技艺与中国传统节日结合,将劳动教育与感恩教育、文化传承、生活态度等内容相结合,使课程更富文化内涵。
4.职业拓展项目课程
有针对性地组织有职业兴趣的学生开展职业拓展项目课程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门培养学生某方面的职业能力,倡导、引导学生结合个人发展条件选择类型教育。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校级、自治区级、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多个赛项,通过现场观摩、课堂、讲座与研讨等形式,对部分有意向深入了解某职业类型、专业的普通中学学生进行职业拓展项目教育,进一步深化职业认知,提升职业教育影响力和美誉度,引导学生树立“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理念。
5.职业理想课程
职业理想课程主要是以宣讲的形式,邀请大国工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劳动模范、技术技能大师、行业企业能工巧匠进校园、进课堂,通过个人真实典型案例倡导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学生切身体会国家尊重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职业教育方针政策。
(三)建立职业启蒙教育实践基地
建立职业启蒙教育实践基地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引导学生根据自我特长、兴趣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准备,从而为学生搭建多元化选择的学习发展空间,实现人人出彩、人人成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理事会、中国茶业职业教育集团、广西茶业职业教育集团、广西物流职业教育集团、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中国农垦职业教育联盟等“一会三集团两联盟”校企合作资源,结合专业特点和办学优势,利用校内茶叶、食品生物、酒店、烹饪、汽车、康养、民族文化传承等实训基地建立校内职业启蒙教育实践基地,组织邀请青少年及家長来校参观专业实训基地,体验职业的乐趣,丰富他们的职业认知。
同时,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企业以职业启蒙教育素养必修课程为载体,在柳城县实验高级中学、南宁市第十四中学、河池市宜州区山谷高级中学3所普通高中,横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岑溪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所中职学校内建立职业启蒙教育实践基地。学校依托校内外7个职业启蒙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职业与劳动,感受职业世界的丰富。如依托南宁市第十四中学职业启蒙教育实践基地建立茶艺课程教室、烘焙课程教室、定格动画课程教室、创客课程基地,在柳城县实验高级中学建立机电专业技能实训体验室(魅力3D智创空间)。
(四)建立职业启蒙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目的是保障职普融通常态化交流合作。基于共建共享理念,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与南宁市第十四中学、河池市宜州区山谷高级中学,以及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职业启蒙课程、共同建立职业启蒙教育实践基地、共同编制职业素养教材、共同建设兼职师资队伍、共同参与职业体验活动等,形成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普通中学、行业企业社会多方联动局面,创新职业启蒙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拓展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深度、广度,保障职普互融互通互享交流合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共同开设课程24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南宁市第十四中学、柳城县实验高级中学、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河池市宜州区山谷高级中学等普通中学、中职学校共同开设茶艺、陶艺、3D打印、烘焙(糕点制作)、定格动画、摄影、果蔬种植、家政等24门职业启蒙教育课程。
共同建立基地7个:集聚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办学资源优势建立校内职业启蒙教育实践基地,在柳城县实验高级中学、河池市宜州区山谷高级中学等普通中学建立3个职业启蒙教育实践基地,在横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岑溪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中职学校建立3个职业启蒙教育实践基地。共计7个校内外职业启蒙教育实践基地。
共同编著教材12本: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柳城县实验高级中学等学校共同编著《3D打印技术》《陶艺—— 你好陶器》《茶艺》《初中定格动画制作》《滋味·传统糕点教程》《茶艺课程读本》《口述历史学习读本》等职业启蒙教育校本教材6本,其中与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共同编著的教材《初中定格动画制作》《滋味·传统糕点教程》已由广西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指导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出版《咖啡、茶艺、调酒实训指南》《模拟导游》《职业素养》《西点制作技术》等6本职业启蒙教育教材。
共同建设师资队伍(60余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古能平和国家高级茶艺师陆虹文、陈苏幸等在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建立茶专业专兼职教师队伍,3位教师负责面向初中生开展茶类专业职业素养课程和专业认知教育工作。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覃秀凤、吕天国、秦荣明等5名骨干教师深入柳城县实验高级中学为师生开展“3D设计与打印”技能培训。
共同参加活动1.2万余人次/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横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依托职业教育活动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联盟等全国性、区域性职业教育多元交流平台,通过开放校园、开放企业、走进社区等方式,组织柳城县实验高级中学、南宁市第十四中学、河池市宜州区山谷高级中学等普通中学师生、家长参加职业启蒙教育体验活动,全方位展示职业教育成果,宣传科学的职业教育理念,营造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氛围。每年辐射带动26所广西区内中高职院校和普通中小学职业体验1.2万余人次/年。
总之,职业启蒙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职业院校是参与职业启蒙教育的办学主体,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课程、基地、教材、师资、活动的深度融合,构建职业启蒙教育课程模块体系,建立职业院校参与职业启蒙教育资源保障机制,加强职普常态化交流合作,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职业启蒙教育实践操作方案,值得推广。
注: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招标课题“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研究”(GXZJ2016ZD05);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物流管理专业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桂职院〔2020〕168号203B01)
【作者简介】刘雪梅(1983— ),女,陕西西安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李运顺(1985— ),男,河南杞县人,广西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校、教学和项目管理研究;吴砚峰(1976— ),男,湖北随州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物流信息技术;梁 裕(1972— ),男,广西梧州人,通訊作者,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