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06李水燕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语感语文教学培养

李水燕

内容摘要:语感是语言教育与思想情感教育两者的结合,培养语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语文中语感的含义为理论支撑,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现状,发现存在:语感培养受到漠视,想象力、情感体验受到限制等问题,并试图从教师、学生、家长层面出发为小学语文语感培养提出对策,以期促进小学语文中语感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感 培养

在语文课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一阶段的阅读目标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注重语感的培养,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每一阶段中对语感培养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在繁杂的语文知识中,梳顺语文脉络很不容易,而本质上属于直觉思维,是感性直觉和理性直觉的统一的语感,便为学生指明了一条道路,能让学生在知识中迷路时可以凭借语感进行判断。由此可知,学生培养语感可谓受益一生。

一.语文中语感的含义

语感究竟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从教学论角度来看,语感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语感有高下优劣之分,人的语感能力可以在后天培养和发展。此外,语言还被认为是一种社会现象,必然是社会的人对具有知识、情感内容的语言对象全方位的直觉感受与判断,因而绝不只是一种语言知识,而是和人的观念和情感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深刻而丰富的感觉。所以,笔者认为语感是一种直觉思维,是感性直觉和理性直觉的统一。

二.语感培养的意义

(一)良好的语感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语言能力主要指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首先,语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的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情绪、含义,从而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时合理掌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在谈话交流时能够清楚对方的诉求和情绪情感,从而正确的做出回应。其次,语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表达自我,这主要体现在表达的合理性、流畅性、准确性与合目的性上。所以,语感在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上发挥重要作用。

(二)良好的语感能够辅助学生的各项学习

有学者认为语感是一种能力,所以每个人的语感都存在着差异。在语文学习中语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良好的语感就代表着对语言有良好的感知、领悟能力,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对问题进行正确的表征,所以首先语感影响着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从而也就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此外,从语文学科而言,良好的语感有助于听、说、读、写四大能力的发展。

(三)良好的语感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文字的背后具有丰富的情感或理念。具备良好的语感能力有利于学生从字词的性质、句子修辞都能感受到语言的变化,深刻领会作者情感,从而能够从作者角度出发理解文章含义,感悟作者意图,丰富学生情感。

三.语文中语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感培养受到漠视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了每一学段的课外必读篇目,也正因这一规定的设置,进一步为考试提供了素材来源。这些课外读物的内容常常以文学常识形式出现在学生的试卷上、习题中,往往成为对学生阅读要求是否达标的考查,而失去了阅读的本质,语感培养也就随之得不到真正的重视。需要经过细心阅读才能汲取其精华的读书过程就被整成了一道文化快餐,学生所知道的只是作品的皮毛,根本无法去领悟和感受经典作品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世界。究其原因是部分评价机制的功利化,致使教师依然没有摆脱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依然在教育教学领域潜在。而语感教学并没有合适的或者说没有标准化的考查形式和标准,也不会作为专门的考试项目,所以,尽管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感教学的重要性和目标,但语感教学仍然处于被漠视的地位。

(二)语感中的想象力受到限制

语感是一种直觉思维,而直觉思维主要依靠想象,由于教学中多媒体的过度使用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进而影响了语感的培养,这主要表现在不适当的多媒体教学将本可作为开发学生想象力、引起学生自主思考的文章场景以多种形式直接呈现出来,一般教师直接提供的场景材料更具体、生动、符合文章勾画,所以全班学生都以多媒体所提供的信息为标准,对语境的了解也只能靠这样的标准去理解而没有个性化的情境创设,不能自主的去感受文章语句的特点。

(三)语感中的情感体验受到限制

《语文教材全解》等教辅资料的出现,给语感培养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这些资料将课文词句甚至标点分析透彻,原本需要学生运用思维和情感去思考和感受的语言问题被教辅资料详细地讲解出来了,学生在学习中就可以很轻松地找到了答案。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方式简便易行,而且答案的准确性更增长了其依赖教辅资料的决心,这必然会影响学生自主分析、理解字词语句的能力,使语感培养处于尴尬境地。

四.语文中语感培养对策

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意识和独立的语感能力呢?下面,笔者谈几点意见。

(一)教师层面

1.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朗读重点段落,尤其是那些富有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手法且通俗易懂富有感情色彩的段落。首先,教師可以通过各种资源适当的创设情境,渲染气氛,让学生通过朗读的形式抒发感想,理解语义,表达情感。其次,教师可以示范朗读,充分利用情绪情感、肢体语言将学生带入情境,教师示范朗读有利于学生更有效的把握文章情感,比纯粹的分析语句对语感的培养更有效果。此外,分角色朗读在语感培养中非常重要,在相互对话中更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语感。首先,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段的阅读目标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比如学会批注、写读后感等。其次,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自己创设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移情性理解,深刻体会文章韵味。最后,读书交流在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教师要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在交流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并据此进行探讨,从而加深自己对语言的理解,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分析、表达。

3.在习作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语感。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水平直接反映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个人情感表达的书面形式,并且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作文中的写作内容的凝练、组织安排,习作修辞的应用,思想情感的表达这一系列过程都是语感在起着重要作用,靠着这种直觉思维使语句前后连接,通顺合理,情感表达细腻。在习作中可以通过语感的不断推敲,最终完成一篇作品,有利于语感的发展。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学会运用想象力,构思文章。同时还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习作教学。

4.在口语交际中应用学生语感。如果说作文是以书面的形式将语感能力展现出来,那么口语交际则是以应用的形式将语感能力表达出来,这既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式,也体现了语感培养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价值。在传统语文中,口语交际就是两人之间简短的对话,考查的是学生的问答能力和人际能力。而在以培养学生语感能力为目的的口语交际中,教师可以丰富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对话交流,用外在言语和同学们进行情感抒发,思想表达。这样有利于学生语感表达的即时性,有利于语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朗读、阅读都是对别人文章的分析感悟中培养语感,写作是以书面形式呈现出自己的语言组织内容,而口语交际是以言语活动方式表达自己的语言组织内容。如果条件、方式得当,在实践中培养语感是非常有意义的形式。

(二)学生层面

语感的培养还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从自身出发,采取适当策略提高语感能力。

1.联系生活实际。个体的世界观、生活环境影响其对语言表述的理解,所以言语感受与生活经验是直接相关的。细心观察,展开想象,学会积累素材,如沈复《浮生六记》中,正是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丰富表象才使得文章妙笔生花,语句通畅,令人身临其境,这也是他用文字表达出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培养语感需要联系生活实际。

2.加强语言积累。学生需要积极主动积累语言。朱子读书法中曾提到读书需“虚心涵泳”,积累语言也是一样,需要反复咀嚼,多加思考揣摩其涵义。这可以从阅读中积累,也可以从广告词、标语等中积累。总之需要学生自己养成做笔记加强语言积累的好习惯,并及时复习,学以致用便能熟能生巧,做起文章或者谈起话来才可以左右逢源,更好的理解语言含义并合理应用。

(三)家长层面

加强亲子共读。在快节奏的城市化发展中,家长忙于生计,并且受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影响,他们很少会积极参与学生的阅读活动,这对孩子的阅读习惯甚至是学习习惯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亲子阅读使家长可以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共同分享自己的观点,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孩子大胆思考,和孩子一起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亲子阅读会让孩子在分享对阅读理解和分析时不会拘束,能够对文章深化理解,而且家庭和睦輕松的气氛可以弥补课堂语感教学的不足,对语感的培养更有利。从而达到“家校共育学生语感”的目的。

将研究定位于小学阶段,既有这一时期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一阶段的特殊性。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占主导,所以各个层面也必须考虑到学生这一发展特征,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1.

[2]胡进才.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9(21):88-89.

[3]覃怀忠.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感培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S1):246-247.

[4]杨姣.小学语感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策略[D].湖南理工学院,2019.

[5]张福生.基础教育阶段语感教学模块设计初探[J].民族教育研究,2010,21(05):69-74.

[6]伏荣超.语感教学在现实中的尴尬[J].上海教育科研,2009(06):89-90.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语感语文教学培养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