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的革命文化传承的策略和途径

2021-12-03章璋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0期
关键词:革命文化传承新时代

章璋

摘要:在高中语文新课标“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基本理念下,新时代背景下的革命文化传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革命文化传承的策略,包括着眼学生素养发展、多方主体参与协作、挖掘整合盘活资源、熔铸特色因地开展,并探索实践的多方途径。

关键词:新时代 革命文化 传承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文化自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旨归。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第一条是“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而诞生于革命战争时期的极具中国特色的革命文化,是激励人们矢志不渝、开拓进取的精神支柱。基于此,本文对革命文化传承的策略和途径进行一些探索。

一、革命文化传承策略

新时代背景,决定我们在革命文化传承中要更有策略,才能使教育活动开展更有序高效,才能更好融入血脉之中。

(一)着眼学生素养发展

普通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不能只培养“考试机器”,更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革命文化传承的实践着眼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诵读革命先辈的名篇诗作”明确写进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教材选取传承革命文化的各类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热情。强调文化传承与理解同时,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二)多方主体参与协作

革命文化传承实施主体是多方的。学科渗透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应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开设专题讲座、参与送教下乡等多种途径,将文化传承工作向社会延伸,拓宽文化传承渠道,增加文化教育受众、扩大文化传承影响。

政府部门的舆论引导、氛围营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评选活动、出台鼓励政策能激发学校的内生动力;社会其他部门如卫生、科技和文旅部门是非常重要的助力因素,可促进文化传承的实践。

家庭因素至关重要。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受家庭思想的影响很大。因此,家庭对革命文化传承的参与不容忽视。

在文化传承的实践中,学校、政府部门、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其他部门和家庭都是参与协作的主体。

(三)挖掘整合盘活资源

推进革命文化传承实践,需挖掘整合“红色资源”。“红色资源”不仅存在于教材中,更要在教材内容基础上进行挖掘和延伸。

如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篇课文是《沁园春·长沙》,深入挖掘学习毛主席大量诗词,就能体会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独特革命文化是动态发展的。有建党时期以“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为核心的革命文化,如《立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土地革命时期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为核心的革命文化,如《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解放战争时期以西柏坡精神为核心的革命文化,如《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还有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勇于探索、攻坚克难的勇气和豪情,如《七律·冬云》“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等。因此,在学习相关的文艺作品和新闻通讯、演讲述评等基础上,开展主题式探究和跨学科学习,对于传承革命文化十分重要。

除此之外,还要挖掘整合好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包括自然山水、人文古迹和风俗民情等。以安徽泾县为例,据文献记载,五四运动爆发时,泾县学生会同在外乡求学的知识分子,如吴葆萼、吴半农、吴组缃等往来通信,将新文化、新思想传播到闭塞的泾县山区,内容见于地方编写的《抗战家书》。

1939—1941年,新四军军部曾设在四面环山的泾县云岭,使泾县成为南方的革命圣地。1941年,新四军奉命北上,行经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军队八万人的包围袭击,这场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七千余名将士长眠地下。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王稼祥故里就在泾县,留下了大量红色足迹。作为革命老区,泾县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就是最好的革命文化“教材”。

二、革命文化传承途径

(一)营造氛围,全面深入学习

1.发挥理论体系学习高屋建瓴的作用

党史(《中国共产党简史》《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讲话和党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的重要政策和文件,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部分,做摘要学习。

如学习《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专题,学习总书记的用典,既提升语文学科素养,又传承革命文化。如学习新四军精神,能够让红色基因渗进血液,继而转化为赓续奋斗的精神动力。

2.发挥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和楷模的示范引领作用

政府重视对各级道德模范人物的宣传学习,牵头举办“红色教育论坛”,将红色教育纳入培训体系;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各项红色文化学习评选活动,出台政策鼓励学校开展革命文化传承活动;社会其他部门如文旅、科技等部门适时开展会演、展览等革命文化专题活动;学校上下一心,通过校园环境布置等多种渠道进行革命文化渗透,教师带头做好学习传承革命文化的表率,重视优秀学生、美德少年、校园之星等评选,大力弘扬革命文化精神。

(二)立足校园,促进交流领悟

1.深挖革命文化作品精神内涵

从教学研究的角度,要从系列作品的研习中体会和深挖精神内涵。如毛泽东诗作《七律·答友人》、陈毅诗作《青松》等。从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斑竹一枝千滴泪”一句,我们要领略革命领袖的浪漫主义情怀,也要领会其对杨开慧烈士的绵绵哀思,还要读懂作者在诗中表现出的由忆念之情转为现实中激励中华儿女创造辉煌的豪情。

新时代背景下的革命文化传承的策略和途径2021年10月下第30期(总第94期)2.搭建班级内部交流学习模式

组织学生讲述红色革命文化故事、观看相关视频和影视剧,以及组织学生参与专题文艺作品欣赏与交流、剧本演绎情景再现、主题手抄报创作、红色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学生学习《红岩》《与妻书》,以及一些地方红色文化史料等,加强交流学習,推动革命文化传承。

3.创建校内交流感悟多样平台

组织校内黑板报创作和红色班级创建评比;举行征文、演讲、朗诵、辩论等比赛;组织专题报告会和艺术节;依托校史馆和体育馆、舞蹈室、书法教室、音乐教室等开展观摩学习活动;携手家长委员会、合理用好社会资源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将革命文化传承列入学校重点研究课题,开发相关校本教材,发挥育人作用;将革命文化传承与生涯规划、梦想课程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三)放眼社会,实现文化传承

1.关注重大时事,抓住良好契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激励新时代中国青年,并予以重托:“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年代表们“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彰显着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革命文化传承,要抓好党和国家的重大庆祝活动的教育契机。

2.走出校门,组织研学促进传承

学校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到皖南事变发生地等红色基地实地研学,参观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让学生切身感受革命文化。

在新时代,我们更需传承革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植入红色基因。新时代背景下革命文化的传承,有益于不断汲取力量,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赓续民族血脉,厚植家国情怀;有助于转化现实动力,实现“创新中国”。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革命文化传承新时代
文化自信的学理与增强路径
试论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作用
红色革命文化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推动策略分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