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S动机模型理论在初中生体育学习中的运用
2021-12-03占治兵
占治兵
摘要: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激发与维持的动力。本文借助于ARCS动机模型理论,结合初中生身体素质、心理认知水平特点,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激发与维持初中生体育学习动机的方法,即以体育名人为榜样,注重导学,引起学生注意力激发动机;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与学习能力建立合理的分组,维持体育知识学习的动机;降低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难度,树立自信体会体育学习成功的喜悦;开展体育竞赛,提升满足感,进一步巩固动机,其目的是促进初中生体育学习效果,养成终身体育学习习惯。
关键词:ARCS动机模型 体育学习 动机激发 动机维持
当前中国青少年学生体质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没有正确认知体育运动功能、体育学习兴趣不足、缺乏体育锻炼技能,从而体育运动参与度低。学校体育教育旨在引导青少年学生结构性学习健身知识、运动技能,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激发初中生体育学习动机为目的的教学设计,对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ARCS动机模型理论简述
1987年美国人凯勒提出影响学习动机的四大要素,即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满足感(Satisfaction),后丰富发展成为一种以激励课堂学习动机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模式。该学习动机模型不仅强调动机的激发,而且强调初步激发的学习动机要如何维持下去,在程序上体现出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层次性,即由引起注意的动机激发,到学习收获成功的喜悦与满足感,最终实现了学习动机的稳定。
ARCS动机模型彰显了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始终以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一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首先,将引起学生学习的注意作为课程教学的先导,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注意状态是学生愿意继续学习的先决条件之一,尤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的唤起,既是当前学习动机激发的关键,也是未来持续性学习的动力维持的关键。其次,创设情境启迪学习思考。引起注意、激发兴趣开了个好头,切身体验是学习的主要过程,是知识能力掌握的必经路径,而且亲身体验一直都贯彻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如何体会学习快乐,将激发后的学习注意转化学习过程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学设计的情境化、生活化,让单纯的课堂知识学习充满活力,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化中享受学习过程。再次,亲身实践领悟学习之道。自信心主要是传导学生对学习任务的理性认识及对完成学习任务的感性评估,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的学习能力,以发自内心的自信促成学习成功。学生只有深信自己有能力有把握,才会勇于去大胆尝试并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以自信培养自信,之后越来越有学习自信,学会求真。最后,体验价值促进学习持续。当学生的学习结果与积极心理期望相一致,真正满足学习需求并经历成功之时,学生就会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评价,快意和满足感油然而生,这种满足感关系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可成为其继续学习的内动力,让学生善学尚行。
二、初中生体育学习动机激发与维持策略
(一)以体育名人为榜样,注重导学,引起学生注意力
根据笔者多年初中体育教学的经验,如果在第一课直接深入地灌输体育运动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对其的认知程度根本达不到,也难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这与初中生心理认知偏向有关系。若能以体育名人作为教学范例,则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以短跑教学为例,先介绍名人短跑时的动作强化感官认知。这个过程以博尔特动作为例介绍短跑动作要领,实际上就是传统短跑教学的知识技能传授,但加上体育名人后,学生会产生好奇心,在下一步技术学习中会刻意体会“博尔特”短跑技术。之后教师让学生自己感受“博尔特”短跑动作,体会动作的要领,感受动作的难度,分析自己的差距,为今后在短跑能力提高方面产生积极性的动力。
(二)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与学习能力建立合理的分组,维持体育知识学习的动力
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统一的班级集体授课已偏离了因人施教的原则,从整体教学效果看,无论学习能力强还是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都有所下降,导致体育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吃不饱”的倦怠,体育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的消极情绪,这些都不利于初步激发起的体育学习动机保持稳定。为了维持学生积极学习体育项目的动机,笔者常常将一个教学班分成四个学习小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即每个合作小组内部都有学习能力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通过体育课堂合作小组学习,学生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合作技能,发展了合作品质,同时也分享到合作伙伴的观点,体验到了伙伴的奉献,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形成了和谐的教学环境,这些都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结合竞争是体育运动生命的特性,让体育学习更具有生命力,教师要时常组织合作小组进行学习效果的竞赛,以此实现以赛促学、以学促做、以做促赛的良性学习动力。
(三)降低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难度,树立自信体会体育学习成功的喜悦
ARCS动机模型理论在初中生體育学习中的运用2021年10月下第30期(总第94期)以体育知识技能作为衡量学生体育学习能力唯一标准的时代已经过去,体育学习更注重的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新时代下,体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体育学习成功的自信,对体育学习成功的积极期望,实现明确的体育目标和提供可接受的成果榜样。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心理承受能力还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过高的体育技能要求容易让这个阶段的学生的身体受伤,比如长时间、大强度的耐力训练极易出现晕厥、过大的力量易导致肌肉的拉伤与骨关节的劳损。因此,在初中这个时期,当大部分学生难以完成体育技能目标时,其极其脆弱的意志力很容易受到打击,体育学习成功体验就会“灰飞烟灭”,今后很容易造成怕体育、厌体育心理。这个时候体育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不能死搬硬套整齐划一的体育知识技能学习要求,要坚持灵活多变、因人而异的教学原则制定评价标准,可以将体育学习能力相近的学生进行分组(组间异质,组内同质),对不同的小组提出不同的技术难度要求,这样既保证了每组学生的运动强度与运动量,又能保证每组学生体育技能目标的可达成性,为维持先前形成的体育学习动机奠定了基础。
(四)开展体育竞赛,提升学生满足感
好强、好胜是初中生天性使然,通过体育竞赛使其掌握的技能得以展现,学生无论心理还是身体都能够得以极大的发展,使先前获得的体育学习动机得以进一步巩固。当然,考虑班级学生运动能力差异,在竞赛方法安排上要尽量体现出全员参与、各尽所能的原则,不能冷落任何一位同学。比如在短跑竞赛中,可以采用分组接力模式,让每位同学都能够跑一段距离,同时将集体成绩纳入每一位同学的考核中。这种体育学习成果展示的形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同学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同学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训练与学习的愿望,使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动机进一步升华。
三、结论
体育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维持运动习惯的内在动力。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特点、心理认知水平特征制定因人而异的体育学习策略,其是激发初中生体育学习动机、维持体育学习动机的关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切能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体育教学方法都可以尝试。
参考文献:
[1]嵇艳,汪雅霜.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人际互动的中介效应[J].高教探索,2016(12):2328.
[2]张伟.美国学校体育教育动机研究分析及启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43(5):115121.
[3]KELLER J.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Motiva-tional Design [J].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1987(3).
[4]郭红霞.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19(4):4951.
责任编辑:黄大灿